APP下载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期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探讨

2023-01-08易晓燕

四川建材 2022年8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土层园林绿化

易晓燕

(南京玄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1 园林绿化简介

园林绿化是在一定区域内应用工程设计和造型艺术,根据地貌的更新改造(或进一步修筑山、石、造景),种植花卉、树木、等植物,工程建筑和布局园林道路等环境和休憩之地称为园林。随着园林景观的发展,还包括湿地公园、旅游景点、保护区以及疗养地。

2 绿色园林现状

绿化园林工程作为城市的基础工程,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绿化园林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园林绿化发展不平衡,总体标准偏低,园林绿化总体规划简单,景观单一。造成这一问题的一大原因可能是相关部门对城市的绿化和园艺重视不够。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部门必须转变思路,把绿化园林工作作为城市的重点工程。此外,政府机关也要做好绿色园林的推广工作,提高居民对绿色园林的重视程度,推动绿色园林成为全员工程。虽然现阶段我国绿化园林的养护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各方面的问题。许多地区重视基础建设,忽视维护工作。绿化园林不仅要有基础建设,而且必须对绿色植物进行合理维护,才能充分发挥绿化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3 绿化园林维护的必要性

绿化园林维护对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基础建设和城市景观高效改善具有积极作用。绿色园林的基础是将设计的意图转化为实物的过程,而园林的维护则是按照管理方法对设计的持续改进和维护。为了使园林景观的实际效果更加理想,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养护工作。只有精心呵护绿色植物,才能保证理想化的园林绿化效果的完成,才能将园林景观工程的绿色生态、历史、人文和价值融为一体。进行集中反射,进而成为园林景观的亮点,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

4 绿化园艺工程维护期

园林景观工程建成后,维护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种花木都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特点。为使花木生长旺盛,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实际效果,需要为花木创造足够的生长标准以满足要求,它们需要既不会因缺水而干旱,也不会因水过多而泛滥。绿化园艺工程的养护期一般在绿化苗木种植后开始,工程验收后,养护期为1~2年;绿化园艺工程的养护期是园林养护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种植后的一年内。维护对绿色园林植物的生存具有关键影响。种植后,部分地上的绿苗和部分地面的供需矛盾紧张。养护的关键是要注意绿化苗的生长和习性,并在适当的环节采取人工控制技术措施,平衡地面和地下绿化苗的供需,以保证成活的绿化幼苗。

4.1 浇 水

花草树木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主要由根系从土层中消化吸收。土层含水量达不到树茎的取水量,或地面耗水量过大,应该想办法解决,主要办法灌水。浇水一般根据绿色植物叶片的渗透浓度或消化吸收的水分量而定。浇水时,如果叶子的吸水量很大,则确认是水分不够,应立即浇水。夏季正好是花草树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耗水量很大,但最好不要在天气炎热的下午浇水。要保证适当浇水,最好采取少灌多次的标准,保证随时随地为花草树木提供充足的水源。每次每棵树的最小灌溉流量——灌木不应少于90 kg,树木不应少于60 kg。选择方式的关键是下单堰灌、边灌、喷灌等。灌水应符合下列质量规定:①注水堰宜开在树干突出的二等分线以下,不宜开得太深,以防伤根;②水流充足;③水渗入后应及时将堰密封或中耕,并断开土层毛细管,避免水分挥发。

4.2 排水管

土壤层含水量过多,导致花木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不同的绿色植物、不同的树龄、不同的生长趋势和不同的生长发育标准,花草树木都会有不同的防涝。常见的防涝方法有:①地表径流:土层坡度控制在1%~3%,不留坑洼、盲点;②明沟排水管道:适用于大雨后冲排水;③暗沟排水管道:选用市政排水管道,连接污水沟或市政工程排水管。

4.3 上 肥

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可有效施肥,灵活使用有机肥,也可施用复合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要求每年施肥不少于两次,冬季施基肥,以基肥为主。应选择孔敷和深敷的方法。生长发育期应施肥。灌木的施肥应在开花和开花期间进行。

4.4 疾病预防

主要方法是药物中毒和害虫防治。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要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综合防治,抓住有利时机,用最少的人力和药物取得最好的实效,和养护有机结合。

5 园林养护的关键

养护期养护的关键是保证生存。一是加强根茎养护,二是减少水分流失,再次调整株型(修剪)。绿化园林工程的养护周期是所有园林景观养护周期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策的合理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绿化苗木成活率和中后期感官品质;同时,它会直接影响绿化和园艺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

6 园林景观工程维护期存在的问题

6.1 绿苗不规范种植

青苗的种植质量对中后期的养护起着关键作用。绿化苗深栽,土层特性、pH值、保水吸水、排水管对策、方位、支点、剪修、灌溉等对根茎的修复有关键影响。根茎的快速修复,有利于不断为绿苗呼吸提供必要的水分,促进绿苗生长发育所需水分的所有正常循环系统。现阶段,很多新建项目种植绿化苗没有规范,或者规范标准不及时,造成种植过度、后插、排水管对策不及时等,最终导致绿苗大量死亡。

6.2 工程建设业务质量低

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苗木的种植质量。许多园林绿化企业没有自己的园林绿化施工人员,或者是项目开工时临时设立的。一般选择项目周边的人或者资源市场的运营商。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劳务公司员工缺乏学习。这导致当今工程建设效率不高、质量低,进一步增加了建筑公司的施工成本。同时,建筑质量的遗留问题也成为维修成本增加的关键原因。

6.3 动态管理问题

动态管理分为事前管理方法、事中管理方法和事后管理方法。对于园林的维护,做好事前、事中的管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控制、检查,及时解决问题,采取一定有效措施,合理操纵不良状况的发展。如果没有合理的检查或出现问题后的检查,问题就会加剧,许多对策无济于事。

6.4 不重视园林景观的维护管理方法

绿化园林工程基础建设的成功与否,除了工程建设阶段取得的成果外,还与工程中后期的维护管理方法有很大关系。工程1/3取决于设计方案,2/3取决于维护。不难看出,改进维护管理至关重要。然而,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部分人员的园林绿化观念的缺失以及园林道路和景观的破坏,提升了绿化园林工程的人文价值和绿色生态价值。

6.5 绿化园林种植不科学增加维护管理难度

绿化园林设计方案不仅是一项工程,而且是一项创造性的创新工作,园林景观中的绿化植物必须具有艺术美感,必须适应自然环境的生长和发展,这可以促进维护工作。但具体情况是,许多绿色园林中绿色植物的选择是不科学的。部分绿色园林设计策划人员缺乏相应的生物专业知识,片面追求艺术美的完美外观,而忽视了绿色植物的本质稳定性,导致园林景观单一、高植物密度。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足,给保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再加上管理人员对外地绿化植物的过度维护,以及本地绿化植物的维护相对不足,这也是管理方法不合理的主要表现。

7 景观新建工程如何提高绿化苗木成活率

7.1 建立完善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义务制度

完善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可以为现场苗木的种植和养护提供有效的指导,以达到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绿化园林工程建设的规范化水平,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应从选苗、开挖、运输、土层、种植深度、修剪、排水管等多个层面提供标准,并针对养护环节的疑难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建立总体目标义务制管理的目的,取决于各级义务(管理者)的落实,按照规范和标准就地落实各项工作,对出现的问题追究责任,确保落实到位。

7.2 打造技术专业维修团队

术业有专攻,是业内人士的共识;在团队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要提高企业的内训程度,而且要解决工程建设的逻辑思维在园林养护管理领域的问题。在思想和行动上,要与技术专业的园林养护团队保持一致;要加强维修精英队伍的基础建设,提高维修队伍的执行能力。

7.2.1 加大维护预算资金投入,增加园林维护人员工资

俗话说:“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但从具体情况来看,园林维护的预算远远不能跟上园林绿化的发展。一个新建的绿化场地耗资巨大,但日常维护的预算非常少。运用科学维修预算,确保“建设与维修同步进行”。提高园林养护支出标准,在园林绿化日常养护预算中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园林绿化日常养护资产及时到位。进一步提高维修人员工资水平,提高维修人员的积极性。

7.2.2 提升园林维护人员综合能力

经常对园林养护工人进行组织纪律教育和技术理论学习,到外地考察,建立能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了解技术实际操作和业务工作,能够独立开展花园维护管理团队。

7.2.3 完善园林维护管理计划

管理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加强制度建设和具体指导的管理职能,严防单一管理办法被考核取代。合理实施高效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园林绿化平均水平。建议尽快建立园林绿化维护奖励机制。这样可以合理利用资产,保证园林养护工作的细节,有利于建模,提高团队的积极性,鼓励园林景观养护中的高科技工作,并扎实做好园林景观园林养护工作。

7.3 关键阶段控制对策

7.3.1 施工前准备工作

定苗前要解决好地势,防止中后期绿化积水;同时,对土层、地形、地下土层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做好相应的土地整治和排水管道。在设备调整、种植面积调整等相关工作中,为今后的绿化苗木种植做好充分准备。

7.3.2 控制绿苗种植过程

在种植绿化苗的整个过程中,要控制好种植深度,以土球的原始土标高出路面3~5 cm为宜;做好排水管道工作,如盖坑底、基坑开挖排水沟、排污沟,土球置于砂石砖下,方便排水管道。同时,要结合绿化苗木的生长习性,适度调整绿化苗木的种植位置,在洼地种植抗洪绿化植物,在高海拔种植不耐水绿化苗木。此外,极度干旱地区可适度种植。绿化苗定植后,支撑点要牢固,防止强风吹动开花的草木,造成土球和土层脱离。

7.3.3 种植期间绿化苗修剪

绿苗定植后应尽快剪掉,防止水分过度挥发。要根据季节、绿化植物和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修剪和修复,保证花木的水供需平衡。同时,保护膜应在3 cm以上的伤口处擦拭。夏季若有种植标准,应适当架设防晒网。

7.3.4 排灌管道工程

定植后当天立即浇水,整个浇水过程中缓慢洒水,一次浇水。确保水渗入土球下方,使土球和根茎与土层深度接触,不留空隙,使花木更好地生根,消化吸收水分、营养素。未来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灌溉。例如,在炎热的天气里,浇水应该早晚进行,而在冬天则一般在下午浇水。

新栽的绿苗根茎要注意排水管道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在降水集中的季节。地势低洼易受涝害,严重影响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在降低绿化苗木成活率、增加工程造价的同时,枯树也损害了园林景观的整体实际效果。

7.3.5 养护期绿化苗修剪

新芽长出后,要经常观察,注意平衡,多剪枝叶,平衡养分供需,保证相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对于慢芽绿苗,适度间伐有利于聚集养分,促进萌芽生叶,同时为花木储存养分,促进花木的旺盛生长发育。此外,在绿化幼苗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中,疏花疏果,防止营养物质的消耗。整个修剪过程是根据不同花木的生物学生长习性和特点进行的。例如,白皮松从树枝尖上削薄,七叶树从树枝上切下。

7.4 虫害控制

在养护期,特别是绿苗定植后的第一年,合理的病害防治对株型的恢复和发展极为有利;否则很容易造成株型下降甚至死亡。要坚持防患于未然,防整合、早发现、早预防。在选择预防药物时,尽量选择微毒或激素类药物,以保护生态环境。夏秋季节,要注意防治蚜虫、飞虱、刺蛾、网虫及霜霉病、锈病、煤污染等病害,确保全绿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7.5 翻土施肥

翻土可提高土层的透气性,增加土层的含氧量,促进根茎的吸入和生长,对植物种类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另外,要及时检查和调整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类型,及时施肥,补足土层中的矿物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7.6 防寒对策

近年来,绿化园的供给量越来越高,种植种类也越来越多,导致绿化苗木跨纬度调运。尤其是在华北地区,南向北转移的情况更为普遍,但很容易忽视绿化苗木安全越冬的保护措施,最终导致新栽的绿苗未能安全越冬。

对于冬季严寒地区,对立冬抗旱性较弱的花木,如四季桂、枇杷果、红枫林、广玉兰等绿化苗木,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松地下茎处的土壤和树木。杆子缠绕在树干或塑料薄膜上,起到隔热、灌溉、挡风的作用,确保绿苗顺利越冬。

8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注重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发展。绿化园林工程要按照规范和标准建设,管控及时,责任到人,对策及时,提高绿化苗木成活率。

[ID:013582]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土层园林绿化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伊当湾志
土层 沙与土 上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