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安全检查若干问题研究
2023-01-08万晓红
万晓红
(山西路桥桥隧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朔州 036500)
0 前 言
我国公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交通安全上面呈现出的严峻形势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来避免我国公路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公路的安全体系的强化来降低我国公路交通事故发生几率,从而促进我国交通的正常运行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专家学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对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上的安全检查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公路安全保障体系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平稳发展。
1 公路路基路面安全检查理论体系
1)事故致因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遵循因果循环理论,这是事物内在发展的客观规律,事物原因以及结果之间存在一些数学上面的规律,其关系跟数学函数之间的联系密切。根据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各个因素之间都有很密切的依存关系,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展现出一定的特征和规律,并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可以做一个进一步的预测。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不是独立的,更是由一系列因素导致而成的结果,即事故的发生与各个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连锁反应,事故以及导致事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关系表现为依存和因果关系,其中危险因素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事故是发生的结果,因此事故的发生由许多因素综合导致而成。人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因素的特征、规律的变化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内在关系进行揭示,这样才能在对其评价的过程中分析出正确的结论,只有依靠正确的结论,才能采取合适的措施[1]。
2)公路交通事故因素链。美国威廉·哈顿用矩阵的形式来研究人、车、路在交通事故中的相关因素。在这三种元素中,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环境的理解者,同时也是指令的发出和操作者,由于人的重要性,因此在整个因素链中人是整个环节的核心,路和车的因素是在人的支配作用下起作用。人、车、路组成的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三个因素之间主要靠人的干预来使整个系统达到平衡,因此在公路事故中人是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在这三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难改变的,尤其是思想上的变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生变化,而车辆和公路状况的变化主要依赖于人的行为。另外,公路交通环境和车辆交通安全还有力学上的影响。
3)公路安全工程。公路安全工程是围绕人、车、路系统为主要考虑元素,对其进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系统评价,并对其提出保障措施的系统工程。公路安全工程的中心是预测和预防事故,其重点内容是识别、评价和控制风险系统,同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整个构成系统的要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分析出种种状况下危险因素所发出的信号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性灾难。通过定性和定量来分析系统的安全性,从而让系统事故降低到可能接受的程度。公路安全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几大模块,即关联因素控制、事故防治、公路用户行为规范以及紧急救援系统等。
4)公路安全性微观分析。在人、车、路组成的交通系统中,当出现交通道路安全隐患或者交通事故时,首先需要考虑到的是人的行为以及车的性能,在保障人的行为不发生错误、车辆制动系统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即使出现事故也将是一些极为轻微的事故。公路的安全性微观分析是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公路安全以及公路交通事故的各种因素,同时为改善公路安全状况制定技术和相应的政策措施。至于公路安全领域研究的技术人员,其研究的侧重点则在于重点研究公路条件、交通因素以及公路事故等之间的关系,以此确保公路的安全设计。由于公路安全影响的因素很多,因素之间相互有交叉,因而需要从其他角度来考虑问题,公路安全性微观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分别是系统分析方、主客观安全性模型以及建立特定定量化模型[2]。
2 公路路基安全检查内容体系
公路路基设计安全检查是整个公路系统中的至关重要的内容,路基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路基横断面以及行车道、安全净空区、路肩以及中间带、路基稳定性、路基排水设施等几个方面,其中每个检查单元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的检查指标,每个检查指标又可以进行安全性的研究。
2.1 路基横断面检查
1)路基横断面的组成检查。公路的等级不同,其安全行驶时具有的功能要求也不同,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在考虑专用行车道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紧急停车带,另外还有加减速车道以及爬坡车道,至于低等级公路的单车道路面,同时需要考虑有错车道,位于城郊接合部的路段,需要对快、慢车分流车道以及非机动车道等进行考虑,在连续长坡下坡路段,应该设置避险车道,因此,针对这些不同功能要求,在路基横断面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进来,否则容易对以后的交通行驶带来很大的交通隐患。
2)安全检查标准。公路路基的横断面按照类别分类可以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组成包括的因素有行车道、路缘带、中间带、硬路肩、土路肩、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以及加速车道等,其安全检查的标准应该遵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的相应条款进行检查。
各级公路在车道上以及路基横断面的宽度的设置需要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条款中规定的一般值来进行预设,当受到地形条件以及突遇特殊情况时,局部地段在这上面的设置可以采用最小值来进行设计,但是只局限在局部地段,不能在很长的路段或者全线采用最小值进行设置。
位于连续上坡路段的公路,当爬坡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低到容许的最低速度之下的时候,或者上坡路段车辆的通行量小于设计通行量的时候,应该设置爬坡车道,爬坡车道的设置宽度通常为3.5 m,过渡段的长度设置为45 m[3]。
公路路肩宽度小于2.5 m时,需要在相应的地方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的设置规格为宽度大致为3.5 m,长度应在30 m之上,间距的大小必须在500 m之上。
2.2 安全检查要点
安全检查时需要把握好检查的关键内容,其中检查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检查路基标准横断面和典型横断面的设计图;②着重关注横断面的各部分组成功能;③检查各种功能是否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④做好附加车道以及主线的衔接要领。
3 公路路面安全检查的内容
公路路面的安全设计是保障公路通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对公路路面安全检查内容体系的分析很有必要,为了确保车辆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舒适以及快速,需要在路面结构层上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同时面层应该具备有耐久性、抗滑性、耐磨性以及一定的平整度,另外沥青路面还必须拥有高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水损坏和防止雨水渗入基层等功能,一旦路面结构出现组合不当、抗滑性能差等现象,则极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路面检查项目主要可以分为路面结构和类型、路面抗滑性能以及路面排水等内容,每一个检查内容又可以划分为很多检查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深入的安全性研究是保障路面安全检查的重要因素。
3.1 沥青路面检查
1)检查标准。沥青路面的检查标准需要按照行业出台的相关文件进行检查,其中《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是目前沥青路面的主要遵执规范,在该规范中阐述沥青面层划分为沥青混凝土、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置等5种类型。沥青面层在组合上可以划分为单层、双层或者三层,同时在各层的级别配置上可以概括为一、二两种等级,在结构厚度设置上应与公路的等级、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以及建筑材料等因素相适应。为了方便施工以及管理,路面的层数上尽可能地不要设置太多,材料变化上不应该过度频换,基层以及底层的厚度应该参考交通的运输量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质来进行设置[4]。
2)安全检查的要点。沥青路面的安全检查主要内容如下:①重点关注沥青路面混合材料的级配设计;②确认沥青路面的混合料设计;③沥青面层结构层间组合以及结构层的厚度;④软基以及高填方路段的沥青路面的结构检查。
3.2 水泥路面检查
水泥路面作为我国公路路面的一种重要形式,水泥路面的铺设需要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 40—2011)来施工操作,在进行安全检查时主要检查以下几个部分:①对水泥路面的基层设置的检查;②面板层的平面尺寸以及厚度检查;③面板层的横向以及纵向连接检查。
4 结束语
公路作为我国的重要交通方式,其修建是一项耗资巨大的民生工程。因此,公路修建时要以安全检查的监督效应为助力,保障公路路基路面实现高质量的修建。这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为人们的出行提供舒适便利的条件,也是提高人们幸福指数的重要保障措施。
[ID:01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