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防转治,诊疗方案不断追求“最优解”
2023-01-07
1月6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这是中国宣布新冠病毒感染将自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以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首个全国性诊疗指导方案。该版方案充分体现了“乙类乙管”的原则,对进一皙科学、规范做好新冠诊疗工作,确保疫情防控“迎峰转段”平稳有序做出重要铺垫。
第九版诊疗方案印发至今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很多情况都出现了变化,中国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也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此前,上海、北京、四川等多地、多家医院相继发布各自的诊疗方案,进一步优化临床诊疗流程,同时也有不少医疗界人士表示希望尽快看到一个全国统一版本的诊疗指南。国家卫健委印发的第十版诊疗方案,应当说是“集各家之所长”,有助于将其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向全国推广,尤其对小城市和偏远农村有重要指导意义。
与过去9个版本的诊疗方案相比,第十版诊疗方案的最大变化就是由“防”转“治”。它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强调“快”,比如不再判定“疑似晶例”,增加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调整“出院标准”等,提高临床诊疗效率,更好实现快速收治;二是强调“早”,包括将血氧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进一步完善了重型、危重型病例诊断标准和预警指标,有助才“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三是强调“准”,包括调整疾病名称、优化“临床分型”等,用“感染”取代“肺炎”来界定诊疗范围,更加符合临床实际;四是强调“合”,比如强化了新冠与基础疾病共治理念,以及中西医结合等。
不难发现,新版诊疗方案将重点放在了老人、儿童、有基础疾病人群等脆弱群体上,其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尽可能预防和减少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的发生,这也是“乙类乙管”的重心所在。受各地人群流动性、人口密度、人群免疫水平等因素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各地或将陆续面临菠情流行的压力。对此,第十版诊疗方案体现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也是对当前社会紧迫诉求的实事求是回应,体现出在“乙类乙管”的新形势下,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如一的坚持。
从2020年1月我国发布第一版诊疗方案以来,每个版本都有明显的变化,这些具体的不同之处恰恰构成了它们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以指导思想的稳定性,应对方法的科学性、诊疗措施的灵活性,因时因势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它们也是中国疫情防控历程的重要注脚。回过头看,每一版的诊疗方案都在当时的条件下实现了“最优解”,事实证明了它们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随着“乙类乙管”即将正我实施;我们看到,很多准备工作都在持续进行着,出台新版诊疗方案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近来,北京、天津、重庆、福建、贵州等多个省市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并发布“乙管乙类”的具体实施方案,比如健全监测预警体系,落实基层首诊,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等等。这个国家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与我们的制度优势相结合,释放出的能量是巨大的,这在过去三年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证明。同样地,在“乙类乙管”的童大调整下,这一优势依然将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坚信,这个国家有能力确保疫情防控“迎峰转段”的平稳有序,最大程度保护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