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效能、环境动态性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2023-01-07张鲁秀李宁李英
张鲁秀,李宁,李英
(1.济南大学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2.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分行,山东 潍坊 261000)
引言
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力抓手[1]。然而,受利益驱动,能耗污染严重、产品信用缺失、拖欠工资等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在中小企业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已将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通过投入社会项目、保障劳工及顾客权益等活动,得到利益相关群体的信赖,实现企业绩效的稳定增长[2]。通过上述现象对比,发现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增加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加企业自身竞争力,提高企业绩效与组织绩效,从而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成长[3-4]。因此,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将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成为当前管理学界的研究热点[5]。
团队效能是指团队成员对于团队能否成功完成特定任务或取得特定成就的共同信念[6-7],是群体对自身能力的认知与自我肯定,对其行动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8]。薛会娟(2013)指出,增强员工信念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战略优势的重要手段[9]。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不仅取决于企业现有的物质条件,还取决于企业员工对战略成功实施的共同信念[10],即团队效能。已有研究分别在企业创新、团队绩效等领域证明了团队效能对企业行为的重要作用[11-12]。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保持合法性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也会受到团队效能的影响。而现有关于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高管、公众压力及外部环境等方面[13-14],鲜有研究将企业全体员工视为一个团队,探讨团队效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对于因资源有限而难以持续履行社会责任的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团队效能来改善社会责任绩效,即通过增强员工对实施社会责任战略的共同信念或信心,调动员工执行社会责任战略的积极性与能动性[9],从而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质量与效率。团队效能的增强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12],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奠定物质基础。团队效能将为中小企业改善社会责任表现提供现实可能。在此背景下,探讨团队效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此外,由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动态性逐渐加强[15],企业行为也将随外部环境变化而改变[16],团队效能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作用可能会受到环境动态性的影响,即环境动态性可能在两者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同时,家族企业在中小企业中占据较大份额,已有研究证明,家族企业具有实现企业长久传承的动机[17],从而更重视企业声誉和家族形象,更愿意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来增强外部合法性[18]。这将导致环境动态性在调节团队效能与企业社会责任两者关系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受到家族参与的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团队效能、环境动态性、家族参与和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同一研究框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中国686 家中小企业的数据,实证考察团队效能对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具体而言,主要探讨如下问题:团队效能能否促进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环境动态性是否在团队效能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家族参与是否会影响环境动态性调节作用的发挥。通过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团队效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及其边界条件,为我国中小企业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提供可行路径,同时也为丰富社会认知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应用作出贡献。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团队效能与社会责任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团队效能是团队成员对他们实现特定行为目标的综合能力的共同信念,是群体对自身能力的认知与自我肯定,对其行动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团队效能能够调动和维持团队努力,塑造积极的人际氛围[9],提升团队绩效和团队创造力[19],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12]。现实中,社会责任的履行离不开企业财力的支持,特别是社会捐赠、污染防治等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企业经营状况改善、盈利能力增强时,企业将拥有更多的可支配资源,可以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0]。另一方面,社会责任战略不会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绩效增长,而是在经历长期的社会责任项目投资后,其才会帮助企业获取稀缺资源、建立竞争优势[21]。这要求中小企业不仅应具备资源保障,还应具备坚持不懈信念[22]。当中小企业团队效能较强时,会降低对实施社会责任战略所产生困难的判断,并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难[22],从而增加社会责任履行的质量与效率。综上,高效的团队效能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团队效能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环境动态性是指企业外部环境要素的变化范围、速度、频率及不可预测程度[23]。在全球化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下,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的动态性特征也变得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运作[24]。团队效能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关系也会受到环境动态性的影响。高环境动态性表现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技术更新的速度变快、顾客偏好的变化加快等特点。在这种环境下,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着客户需求不确定程度高、行业竞争强度和市场不可预见程度较大的局面[25],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的交流与沟通,以制定与外部环境相符的发展战略,从而有利于共同信念的形成。已有研究发现,承担与披露企业社会责任能够降低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帮助企业防范市场风险[21]。在环境动态性较强时,企业出于防范风险的动机,对坚持实施社会责任战略有更加强大的共同信念,进而促使企业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而当中小企业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产品、技术、顾客等因素变化往往可以预测,企业将面临较低的市场风险,致使企业不会迫于压力形成较高团队效能去改善社会责任表现。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团队效能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三)家族参与对环境动态性调节效应影响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多属于所有者自我经营企业,所有者个人意志和经营理念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已有研究发现,与无家族参与的中小企业相比,有家族参与的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更高[26]。基于此,我们探讨家族参与是否会对环境动态性调节效应产生影响。一方面,有家族参与的中小企业往往具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希望企业可以长久地传承下去,因此家族成员会更加注重长远利益和企业声誉,即便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动态性较高,其行为的焦点也不在于增加经济利益,而在于能否增进社会情感财富[27],故而会更加积极地履行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即使中小企业处于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中,因为有家族因素的存在,即血缘关系以及姻亲关系等,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默契程度高[28],团队效能增强效应显著,可促进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对于无家族参与的中小企业,其成员多关注个人利益,对企业的归属感和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难以达成一致信念,致使高动态环境下的团队效能的增强作用相对减弱,进而弱化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基于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3:与无家族参与的中小企业相比,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在有家族参与的中小企业中影响程度更高。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该研究基于山东大学中国中小企业调查(CSMES)的问卷数据。CSMES 于2017年1月到6月调研了华东及华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与河北)的10000家中小企业,致力于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与发展状况,为加速中小企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了提高调查的可靠性,CSMES 调查问卷通常由企业的CEO、CFO 或研发部门的分管经理填写完成。而根据本文设定的研究问题,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样本,共选取了686个样本企业,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从表1的统计分析结果来看,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样本占比为44.75%。从中小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多数处于成长期,占到样本总量的50.87%。从家族参与情况来看,无家族参与的企业占比较高。从创新决策的角度来看,无创新决策的企业居多,占比为67.2%,并且中低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样本占比为76.35%,表明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偏低。
表1 样本分布情况
(二)变量测度
1.因变量: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现有研究测量与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主流方法是声誉指数法和内容分析法。中小企业数量繁杂且文件披露缺乏规范,因此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社会责任的本质,调查问项多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展开设计,即重点考察中小企业对员工、客户及环境等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关注程度。借鉴Homburg等人的研究量表设计[29],本文为测度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设计如下6个问项:企业注重使用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企业主动参与慈善捐赠活动、企业经常为商业伙伴提供帮助、经常了解顾客满意度并做出改变、企业为员工发展提供较多支持、企业鼓励创新并容忍失败,采用七级李克特量表度量,取值范围从1 到7,即“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2.自变量:团队效能。已有研究衡量与评价团队效能涉及个人、团队、组织等层面。对中小企业团队效能的测量,主要从团队角度设计问项,即关注中小企业中团队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本文为测度中小企业团队效能,借鉴Korsgaard 等人(2002)的研究量表设计[30],设置如下4 个问项: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决策能力、团队成员有能力承担起责任、团队成员具有主动性、团队成员是可以依赖的,采用七级李克特量表度量,取值范围从1到7,即“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3.调节变量:家族参与、环境动态性。已有研究衡量与评价环境动态性主要涉及两种测量方法:采用替代指标的间接测量法和人员感知的直接测量法。本文对中小企业环境动态性的测量采用了后者,具体问项设计参考借鉴Jaworski和Kohli(1993)等学者的研究量表[31],采用如下9 个问项测度环境动态性:行业内消费者偏好经常发生变化、行业内消费者对新产品接受度高、所在行业经常进行促销活动、行业内需求量增长很快、所在行业存在大量竞争者、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易被竞争者模仿、行业内技术更新速度很快、行业内技术变化难以预测、技术变化给行业带来发展机会,采用七级李克特量表度量,取值范围从1~7,即“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已有研究衡量与评价企业是否为家族参与企业,主要方法是测量高管团队中家族成员人数[32]。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中小企业特点,本文将家族参与定义为家族成员是否有两人或以上参与企业经营,若是记作1,否则为0,分组检验其对环境动态性调节效应的影响。
4.控制变量。在控制变量方面,本文主要考虑了企业规模、技术水平、企业年龄、发展阶段、行业等因素。例如,Baumann-Pauly 等(2013)认为企业规模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产生影响[33]。Mc-Williams 和Siegel(2001)指出研发水平是企业社会绩效的决定因素[34],技术创新投入可以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长期财务绩效的积极影响。王琦和吴冲提出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的社会责任理解能力和履行能力[35]。McWilliams 和Siegel(2000)认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时应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36]。因此,企业规模用总资产自然对数进行衡量;技术水平分为高技术水平、中高技术水平、中低技术水平、低技术水平、其他,分别赋值为1,2,3,4,5。而企业年龄用中小企业注册年限的自然对数测量。同时,在模型中控制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所属行业,本文借鉴刘德胜等人的研究设计,将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分为初创期、上升期、成熟期、低潮期、二次创业期、转型期及其他7个部分,并按照1~7 分别赋值[19];遵循国家统计局对行业的分类标准,按照1~19对所涉及的19个行业分别进行编码赋值。在实证回归分析过程中,将中小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和所属行业设置为虚拟变量处理。
(三)信度与效度
为了提高研究的可信度,根据回收的问卷对所使用的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表2)表明,用于检验信度的Cronbach's α 的系数介于0.801~0.875 之间,大于临界值标准0.7,这表明本研究所使用量表的内在一致性较好。同时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属于国外成熟量表,因此本研究所使用量表的内容效度较为可靠。此外,为检测量表的收敛效度,本文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发现量表中每一个题项的因子载荷值均大于理论标准0.4,各变量的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大于理论标准0.5,这表明本研究所使用量表的收敛效度较好。最后,为检验各变量间的区分效度,本文对平均方差萃取量的平方根和该因子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大小比较,发现平均方差萃取量的平方根更大,这表明本研究各变量间的区分效度较好。
表2 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四)同源方差检验
在已有研究中,多采用Harman 的单因素检验方法进行同源方差检验。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团队效能及环境动态性的测量问项运用探索因子分析方法(EFA),发现所提取的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37.5%,小于判断标准40%,这表明没有同源方差问题。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的数据特征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得分均值为5.009,团队效能的均值为5.101,环境动态性的均值为4.718,家族参与的均值为0.286。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团队效能与企业社会责任在1%水平显著正相关,初步为假设1提供了证据。环境动态性与团队效能相关系数为0.417,其他变量(除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4,可以初步认为解释变量间不具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 主要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二)假设检验
首先,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在检验调节效应的过程中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了中心化处理。然后,运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和检验调节效应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消除可能存在的不随时间变化的遗漏变量问题[37]。
1.假设1 和假设2 检验结果。模型1 是检验团队效能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从结果中可以看出TE 的系数为0.656,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即团队效能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正向关系。H1通过检验。
模型2 是在模型1 的基础上加入了环境动态性这个调节变量,模型3又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了团队效能与环境动态性的交互项(交互作用)。从结果中可以看出TE* Environment 的系数为0.066,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即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团队效能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H2通过检验。
2.假设3 检验结果。模型4 和5 相比于之前的模型3,是在模型3 的基础上加入了家族参与这一因素,对企业进行分组,研究家族参与对环境动态性调节效应的影响。模型4与模型5相比,模型5加入了团队效能和环境动态性的交互项(交互作用)。从结果看出TE*Environment 在有家族参与和无家族参与的企业中的系数都是显著的且为正,只是有家族参与的系数0.120 大于无家族参与的系数0.055,因此环境动态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在有家族参与的中小企业中更加显著。
表4 环境动态性、团队效能与企业社会责任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686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检验了团队效能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团队效能可以显著促进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这一结论推进了辛杰(2014)等人关于高管团队整合促进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38]。(2)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团队效能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3)相比于无家族参与的中小企业,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在有家族参与的中小企业中更加显著,该结论与陈志军等关于家族参与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结论相似[39]。
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系统剖析了团队效能对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即团队效能可以通过增加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战略的努力程度以及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两方面来改善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进一步丰富了社会认知理论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应用,也为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新的实现路径。并且本文通过引入环境动态性这一权变因素,为团队效能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设定边界条件,从而有利于深入和全面了解团队效能对中小企社会责任的影响。在实践层面,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中小企业不仅要注重高管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还要将企业全体员工视为一个团队,重视高管外的其余员工的作用发挥。同时,中小企业在努力改善自身盈利水平的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工作人员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帮助其增加克服工作困难的信念,这将有利于企业战略的高效实施。
表5 家族参与对环境动态性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