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里桉与灰木莲、尾巨桉混交林分坡位效应分析

2023-01-07林东升

桉树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托里木莲坡位

林东升

托里桉与灰木莲、尾巨桉混交林分坡位效应分析

林东升

(福建省龙海九龙岭国有林场,福建 漳州 363000)

对不同坡位的托里桉与灰木莲、尾巨桉混交林以及托里桉纯林林分的胸径、树高等生长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坡位对托里桉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具有显著影响,中坡能够显著促进混交林中托里桉的生长,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7.71 cm、16.7 m和0.19 m3;坡位对于灰木莲与尾巨桉的胸径生长以及材积也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混交林在中坡位置生长情况优良。

托里桉;灰木莲;尾巨桉;混交林;坡位

致谢:本文在试验设计、调查和数据分析过程中得到九龙岭国有林场陈国彪、戴新华等同志的帮助,特此致谢!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属(spp.)、杯果木属(spp.)、伞房属(spp.)三类植物的总称[1],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目前在巴西、印度、中国等国家大面积种植桉树[2]。桉树是中国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四川、重庆等省区重要的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树种[3-4],生产了大量的木材,为国家木材安全生产作出了贡献。由于桉树发展前期以纯林为主,轮伐期短且整地和林业管理措施实施较为频繁,在一定程度造成的土壤退化[5]。此外,纯林对极端天气以及病虫害的抵御能力相对较低[6],因此近年来桉树与其他树种混交造林成为重要的造林技术手段[7-9]。

混交林是林业经营过程中重要的措施之一[10-12],通常采用生长相互促进或互补的树种进行混交,如树种间生长相互抑制则不适合作为营建混交林[13]。通过在林业科研和生产过程中的不断研究探索,混交林营建以及管理措施取得较大进展[14-16]。研究表明,桉树与其他树种进行混交造林,对其胸径、树高等生长量指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7-18],但由于桉树生长速度快,混交密度、混交树种以及混交方式需要根据培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19-20]。

托里桉()又名澳洲梧桐、卡达桉、毛叶桉,为桃金娘科伞房属乔木[21],其木材浅褐色、沉重、纹理直,是优质用材树种[22]。自然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自广西东门林场引种成功后[21],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区逐步引种种植[21-23]。托里桉已被福建省列入珍贵造林树种名录,但在福建省推广面积还较小。为此,为在福建省推广托里桉种植,本试验以托里桉作为目标树种与灰木莲()、尾巨桉(×)进行混交,并以托里桉纯林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坡位对混交托里桉生长情况的影响,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龙海九龙岭国有林场北径工区004林班01大班010小班(24°23′N,117°44′E)。属沿海低山丘陵地带,海拔80 ~ 350 m,坡度20° ~ 30°,土层较厚,腐殖质层薄,以砖红壤性红壤为主,立地等级Ⅱ类。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21.4 ℃,年均无霜期337 d,最低月平均气温6.3 ℃,最高月平均气温36.0 ℃,年均日照时数达2 000 h,年均降雨量1 563 mm[24]。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见表1。

表1 试验材料信息

2.2 试验林营造与样地设置

于2016年3月造林,具体设置见表2。株行距2 m × 3 m,种植穴规格为50 cm × 30 cm × 30 cm,每穴施放250 g复合肥,回表土高出原土面10 cm。

试验地均选择向阳东南坡,坡度均一,无坑沟,混交1、混交2以及纯林对照的每个树种在上、中、下坡设置3个20 m × 20 m样地,其坡位海拔分别为280 ~ 300、180 ~ 200和80 ~ 100 m。2021年12月下旬调查,每木检尺,测量树高以及胸径等指标,托里桉、尾巨桉二元材积法计算单株立木材积计算公式为:=0.656 71 × 10-41.943 090.739 65,灰木莲为:=0.667 054 × 10-41.847 954 500.966 575 09[25]。

表2 试验林设置

2.3 数据处理

用EXCEL和DP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坡位混交林胸径生长差异

3.1.1 托里桉胸径生长分析

由表3可知,托里桉胸径在混交1和CK处理中以中坡的最大,分别为17.71和16.99 cm;在所有处理中均以下坡的最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混交1和混交2以及对照均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坡位对不同处理的托里桉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

表3 托里桉不同坡位胸径生长量比较 cm

注:*表示<0.05,**表示<0.01。下同。

3.1.2 灰木莲及尾巨桉胸径生长分析

由表4可知,灰木莲与尾巨桉胸径生长量均以中下坡高于上坡。方差分析表明,坡位对灰木莲与尾巨桉有显著性影响(<0.05),表明本试验中不同坡位对于不同混交树种的胸径生长影响基本一致。

表4 灰木莲、尾巨桉胸径生长量 cm

3.2 不同坡位混交林树高生长差异

3.2.1 托里桉树高生长分析

混交1和CK处理的托里桉树高均以中坡最大、下坡最小,混交2的树高接近,均不足14 cm(表5)。不同坡位托里桉树高在混交1中差异显著(<0.05),在混交2和CK中无显著差异(>0.05)。

表5 托里桉不同坡位树高平均生长量比较 m

3.2.2 灰木莲与尾巨桉树高生长分析

由表6可知,灰木莲树高以中坡的最大、下坡的最小;尾巨桉以上坡的最大、下坡的最小,且不同坡位间差距较小。两个树种树高在各坡位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表6 灰木莲、尾巨桉树高平均生长量 m

3.3 不同坡位混交林单株材积差异

3.3.1 托里桉单株材积分析

不同处理托里桉单株材积在0.11 ~ 0.19 m3之间,其中混交1和CK处理均以中坡最大、下坡最小,混交2则以下坡最大、上坡最小(表7)。所有处理中不同坡位托里桉单株材积差异均显著(<0.05)。

表7 托里桉不同坡位平均单株材积 m3

3.3.2 灰木莲与尾巨桉单株材积分析

灰木莲单株材积以中坡最大,尾巨桉中、下坡的一致,均为0.18 m3(表8)。两个树种不同坡位间的单株材有显著差异,其中灰木莲中坡显著高于上坡和下坡,尾巨桉中坡、下坡显著高于上坡。

表8 灰木莲、尾巨桉平均单株材积 m3

4 结论

综合比较,本试验不同处理目标树种托里桉在中坡的胸径、树高与单株材积生长优于上坡和下坡,这主要归因于上坡位置风力以及水分淋失等影响。此外,由于试验地点坡度较缓,林地到下坡位置地势变得较为平坦,树冠接收阳光以及雨水条件不如中坡,所以其林木生长与中坡相比有一定差距。造林地坡地较缓,对于中坡的水分流失以及养分的淋失效果不是很明显,即中坡位置在缓坡山地的水分和养分条件能够有效地促进林木生长。本研究结果显示,坡位对于灰木莲与尾巨桉的胸径生长以及材积也有显著影响。随着山地坡度的增大,下坡地的水分和养分条件逐渐优于中上坡地点,导致下坡地对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应在今后的生产和科研中开展细化研究。

[1] 谢耀坚.南国桉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

[2] 项东云,陈健波,叶露,等.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06,35(4):195-201.

[3] 祁述雄.中国桉树(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 谢耀坚.中国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初探[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5):59-64.

[5] 于福科,黄新会,王克勤,等.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与恢复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2):393-398.

[6] 郭东强,卢陆峰,邓紫宇,等.我国桉树混交林研究进展[J].桉树科技,2018,35(4):27-32.

[7] 韦中绵,黄承标,何诗雄,等.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规律的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2016,46(4):404-408.

[8] DeBELL D S,COLE T G, WHITESELL G D.桉树与南洋楹的纯林和混交林的种植,生长及产量[J].桉树科技, 2000(2):52-60.

[9] 周芳萍,徐建民,陆海飞,等.利用珍贵树种改造尾巨桉纯林的混交模式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22,35(1):10-19.

[10] 汤建福,姚庆端,黄龙杰,等.桉、杉混交林经营研究[J].桉树科技,2004(1):7-12.

[11] 凌仲达.培育优质阔叶材混交林与森林可持续经营[J].生态学杂志,1985,4(4):49-51.

[12] 陈存及.竹木混交林的科学经营[J].竹子研究汇刊,2001,20(1):5-9.

[13] 陈建宇.闽北杉阔混交林地形因子对杉木及伴生树种优势度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22(4):559-563.

[14] 李效文,贠小琴,贾黎明.等.黄栌针叶树混交林的景观评价和经营管理模式[J].林业科学,2013,49(6):154-159.

[15] 张建华.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典型林分结构功能评价与近自然经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16] 陈军,刘乃辉,陈继训,等.立地管理措施对杉阔混交林生长的影响[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4):68-69.

[17] 赖景全.桉树混交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J].绿色科技,2014(7):55-56.

[18] 姚庆端,邹国明,王炳南,等.巨尾桉混交林生长量及土壤肥力研究[J].桉树科技,2006,23(1):1-5.

[19] 姚瑞玲,项东云,陈健波.桉树与乡土阔叶树种混交林的初期生长效应[J].广西林业科学,2012,41(1):9-11.

[20] 张卫强,张卫华,潘文,等.桉树林和针阔混交林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比较[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6):122-128.

[21] 窦志浩,温茂元.托里桉引种试验初报[J].桉树科技,1989(1):7-14.

[22] 林文革,陈国彪,洪嫦莉,等.托里桉组培快繁技术初步研究[J].桉树科技,2015,32(4):32-35.

[23] 陈添基.几种优良桉树引种初报[J].粤东林业科技.2006,31(2):11-13.

[24] 甘国勇.龙海九龙岭林场不同采伐迹地尾巨桉造林效果比较[J].福建热作科技,2010,35(3):7-8.

[25] 邹楷泽.杉木与桉树、红锥混交生长效应分析[J].桉树科技,2019,36(2):32-36.

Effect of Slope Position on Stands o,and×s

LIN Dongsheng

()

Tree height and DBH of,andstands at various slope pos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lope position significantly impacted DBH and volume growth of, with DBH, tree height, and individual tree volume reaching 17.7 cm, 16.7 m, and 0.19 m3respectively. Slope position also significantly impacted DBH and volume ofand×stands.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mixed forest grew well in the middle slope.

;;×; mixed forest; slope position

S725.2

A

10.13987/j.cnki.askj.2022.04.006

林东升(1967— ),男,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工作。

猜你喜欢

托里木莲坡位
贵州乡土木莲属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前景
人间自有真情在
——浅析美国短篇小说《宰恩的召唤》中的爱情观
笔画游戏:汉字橡皮泥
笔画游戏:汉字橡皮泥
木莲·冻
木莲冻
不同坡位藜蒴人工林的生长差异分析
坡向坡位及郁闭度对森林公园内林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
托里·伯奇的轻奢江湖
不同坡位和造林密度对四种桉树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