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2023-01-07黄凌雪
黄凌雪
[华润混凝土(钦州)有限公司,广西 钦州 535000]
0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时,混凝土一直以来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对于项目整体建设质量会产生直接性影响。但是由于受到温度以及施工等诸多因素条件的影响,混凝土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混凝土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对于建筑外观会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混凝土构件高度以及强度无法达到标准要求,不仅会影响到整个结构质量,而且会缩短建筑使用寿命。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对引起质量的诸多因素条件进行确定,这样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对策,保证各环节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以此来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1 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现存问题
1.1 温度质量
1.1.1 外约束质量问题
外约束质量通常情况下是指由于降温幅度过大而导致其质量出现问题,特别是在整个施工后期,受到旧混凝土垫层或者岩石地基等诸多因素影响,混凝土自身均匀降温过程很容易受到不同强度的约束,此时势必会产生对应的内部拉应力[1]。如果混凝土在施工时,其自身高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很难满足拉应力提出的要求,会导致混凝土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
1.1.2 内约束质量问题
内约束质量通常是指混凝土内外部分的温度相对比较大,进而引起严重的质量问题。比如构件养生过程中,其自身的整个相对比较迅速或者构件在整个加热养护时,很容易出现过快的降温情况。混凝土在养护施工过程中,外界温度突然下降会导致其出现一系列问题。而在冬季施工时,由于混凝土自身拆模时间过早或者没有及时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处理,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严重的收缩差或者温度差[2]。由于在温度方面带来的一系列差异影响,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1.2 收缩质量
1.2.1 沉降收缩质量问题
沉降收缩质量通常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其选择和利用的材料沉降时出现严重不均匀等问题,进而引起开裂等情况。特别是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受到重力影响和作用,逐渐出现严重开裂,在整个骨料颗粒混凝土浇筑完成施工之后,势必会出现向下沉落等问题[3]。由于水分不断上升,其受到粗骨料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出现相互分离等情况,导致混凝土自身质量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1.2.2 塑性收缩质量问题
塑性收缩质量通常是指混凝土仍然处于塑性状态时,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度相对比较快,导致其出现严重的体积收缩的问题。一般在环境中,由于受到湿度、风速等各种因素影响,其表面水分出现不同程度的蒸发,尤其是在干燥天气很容易引起该类型质量问题。
2 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实施策略
2.1 配合比设计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时,为了从根本上实现对其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要意识到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生产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混凝土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质量会产生直接性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视程,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对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参数进行选择和利用,严格按照现有规范化标准要求进行适配处理。结合混凝土检测结果对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进行确定,在整个配置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及相关规定要求能够真正有效落实到实处。对整个配合比设计中涉及的骨料含水率等进行有效管控,避免其中留下隐患问题。对于需要增加外加剂等情况,要保证其加入量可以达到标准要求[4]。在整个混凝土配合比参数计算时,要严格按照现有规范化标准要求来进行,这样才能够为参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保证。
2.2 混凝土生产
在混凝土整个生产中,要严格按照配合比中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特别是对其中用量进行合理配置,保证水泥强度等级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同时要对石子含泥量以及砂石含水率等进行管理和控制。在混凝土拌和用水方面,不仅要满足目前混凝土用水标准要求,而且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实际含水率等相关因素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够对水量进行适当调整。针对具有一定抗腐蚀等特殊需求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外加剂,同时要对外加剂添加是否可以达到标准要求进行确定,这样才能够满足目前预期目标。
2.3 混凝土运输
在整个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在级配以及物料大小等各方面具有非常明显差异性,所以选择和利用的运输设备之间也具有明显不同。但是多数情况下主要是以混凝土搅拌车来进行运输,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在运输时的质量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需要保证混凝土在运输是具有一定均匀性,避免出现严重的离析等情况。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时,要保证处于低速运转状态,避免出现不均匀等问题。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要对混凝土运输时间进行管控,保证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能够直接进入到对应模型,同时进行浇筑施工处理[5]。由于夏季或者冬季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具有一定差异性,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运输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尽可能选择符合要求的保温隔热措施,避免夏季升温过快或者冬季受冻等情况。混凝土在运输时,禁止私自加水,否则势必会导致混凝土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4 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策略
2.4.1 桩基
对于不同桩基施工来说,由于所处地质情况的复杂程度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在施工方法的选择和利用方面,也具有明显不同,目前比较常见的包括人工挖孔桩、旋挖灌注桩等。
无论任何一种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手段在选择和利用时,施工原理等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不同。无论利用任何方法,根本目的都是为保证基础混凝土承载力可以达到标准要求,结合桩基实体混凝土在检测时的数据信息等进行仔细的核对和确定。现有检测方法中主要是以低应变、高应变等为主,检测方法应用时的目的是为对桩身混凝土完整性进行检查,保证其自身的极限承载力可以达到标准要求。
2.4.2 基础底板
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基础底板混凝土在浇筑施工时的质量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避免其出现大面积裂缝等情况,一般都会按照后浇带施工、伸缩缝以及沉降缝等各种不同类型构造来进行有效划分。将其划分成各个不同板块,促使其能够对防水带进行合理设计。在主楼基础集中受力位置,可以对大体积混凝土底板进行合理的设置[6]。该方式在应用时,主要是保证大体积底板与桩基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结合,这样能够尽可能避免上部结构带来各种荷载影响。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处理,水泥在整个硬化时,势必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此时混凝土内外温差会越来越明显,很容易导致其出现严重的温度或者收缩应力。如果无法及时对其进行妥善处理,那么势必会引起严重温度裂缝,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在整个基础混凝土质量管理和控制时,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管控,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小工浇筑施工之后,水泥在整个硬化时势必会出现温度裂缝,导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所以在整个配合比设计时,要尽可能选择中热或者低热的硅酸盐水泥,以此来实现对温度裂缝的有效规避,保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对各种不同类型原材料用量进行管控,这样能够对混凝土进行合理配置。所有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要保证满足目前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无论是在水泥等级或者外加剂性能等各方面要符合规范化的标准要求,在整个混凝土搅拌以及制作过程中,要对减水剂以及膨胀剂等各种外加剂进行适当加入,这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结合目前设计中提出一系列要求,对温度缝以及伸缩缝等进行提前预留,根据不同构造进行合理施工。在高温季节时,水以及砂、石等各种不同类型原材料在搅拌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冷却处理,这样能够避免混凝土在入模的时的温度过高。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振捣以及二次抹压处理,为其施工质量提供保证。在混凝土的内部,需要对冷却水管进行合理的设置,这样能够对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其超过25℃。另外,需要在混凝土的表面做好一系列的保温以及保湿处理,对混凝土的表面以及空气温差进行有效控制。
2.4.3 上部结构
在上部结构混凝土施工时,主要是以梁、板、柱等部位施工组合而成,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个部位施工基本上都属于高空作业。所以要结合实际要求,保证各部位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避免出现严重质量缺陷等问题。结合各部位施工要求,对不同方法进行选择和利用,这样才能够为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提供保证。高空浇筑混凝土一般可以选择利用塔吊或者是汽车泵等比较常见的运输设备来进行输送,塔吊施工的速度一般比较缓慢,效率也相对比较低,很难为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提供保证。所以,目前比较常见的浇筑方式是以泵送为主,这样不仅有利于为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提供保证,而且还可以提高浇筑效率。混凝土在浇筑施工时,其施工顺序一般都是从远到近,先对墙柱进行施工,后进行梁板施工,以连续性的方式进行施工处理。
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期,一般可以利用鼓风机或者是水管对墙、柱底部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杂物进行清理,这样才能够避免混凝浇筑后拆模出现烂根等情况,促使结构的上下连接并不是很牢固,进而引起严重的质量缺陷等问题。为最大限度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在整个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期,要对混凝土垫块是否可以达到标准要求进行确定,同时还要对间距是否合理进行确定。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在入模时,一般都会选择利用导管下料等方式,其整个自由下落高度要低于2m,当超过2m 时,则可以利用溜槽、溜桶等方式,促使其自由轻落高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其出现混凝土骨料分离等问题。墙柱混凝土标号相同,可以实现同时浇筑施工,反之则需要结合实际要求,以墙柱依次浇筑50cm 进行交替处理。混凝土浇筑施工处理之后,要及时做好振捣处理,在振捣施工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插入式的振动器进行分层施工处理,上下两层振捣搭接不能够低于50mm,振动器在使用时,其要求是以快插慢拔的方式,按照顺序进行操作,避免其出现浮浆等情况。
2.4.4 混凝土养护以及成品保护
通常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的8~12h 范围内,需要对薄膜进行覆盖处理,同时要加强浇水养护的管理力度。一般在墙柱混凝土拆模之后,不能够利用养护液来进行养护处理。基础混凝土养护时,不能够少于14d,墙柱或者楼板养护管理时,不能够少于7d,一直到满足目前设计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为止。楼板混凝土养护强度方面必须要可以达到1.2N/mm2时,才能够上人,对成品混凝土进行养护处理时,要避免出现踩踏等情况,同时还要避免受到重物的冲击影响。
通常在施工完成之后,混凝土表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蜂窝或者缝隙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质量缺陷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对现有诸多缺陷问题的妥善处理,需要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期保证准备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对其中涉及的各步骤进行有效管控。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和落实,结合质量缺陷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对策进行妥善处理,保证成品混凝土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这样能够尽可能避免由于保护不当而引起严重质量缺陷。
3 结语
混凝土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样性特点,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时的重点,如果无法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那么势必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结构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必须要结合混凝土施工要求,从配合比设计开始,实现对整个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流程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在保证各工序有序开展的基础上,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够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保证,为工程整体结构稳定性提供保证,有利于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