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修缮设计与施工技术
2023-01-07吕妙男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200032
吕妙男(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2)
0 引 言
上海某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人民广场区域的西端,北邻南京西路,西邻黄陂北路,东侧为人民公园,南侧为上海大剧院,是上海市最为重要的核心城市公共空间节点之一。
原建筑分为东楼和西楼,东楼为原跑马总会大厦,西楼为原跑马总会行政办公楼。2015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东楼和西楼一并作为上海某博物馆使用。历史建筑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历史建筑的修缮,不是简单的修复和保护,而是既要保证建筑的历史价值,又要保证建筑符合当代的使用需求。笔者依托上海某博物馆修缮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的实践经历,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1 历史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的原则
1.1 真实性
真实性是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工程中必须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保护历史建筑就是要保留其本来所具有的真实的信息,修缮历史建筑就是要在修缮过程中使用原有的材料、工艺和样式,做到修旧如旧,还原历史建筑的原始风貌。
1.2 整体性
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中,应将要修缮的建筑放到周边的大环境中去考虑,使被修缮的建筑能够与周边的风貌环境融合。
1.3 再利用性
再利用性是指通过对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改造,既赋予历史建筑新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延续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
2 文物保护前提下的功能取舍
2.1 博物馆配套功能的选取
在原跑马总会建筑中置入博物馆配套功能,以保证博物馆的基本使用功能,然而,由于受到原有建筑中的空间及环境条件的制约,博物馆的许多功能要求或很难实现。在设计中,应首先以展厅功能为主,仅在建筑中保留临时藏品库房作为配套库房,而将主库房设置于其他区域;馆内的研究机构用房等同于办公类用房。
2.2 展品类型的选取
首先,由于历史建筑年代久远,主体结构体系的承载能力有限,不同年代的主体结构及功能设计都有着不同的承载条件。其次,博物馆本身就具有悠久的历史,不论是外观还是内部装饰都有许多可供展示的内容,展品的放置应巧妙地与被保留的建筑细部融为一体,实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展示效果。最后,应结合数字多媒体、全息投影等先进技术,将部分不方便直接对外展示的展品或者背景故事等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展示,更好地诠释展品内涵。
3 重点保护部位的修缮
在本次历史建筑修缮的过程中,对其重点部位的保护修缮是重中之重。保护修缮是指在不改变历史原貌和建筑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对历史建筑进行整修以恢复原貌的行动。
3.1 内厅修缮
本工程中,在对后期吊顶进行拆除时发现,石膏板顶面内部为毛坯混凝土板,灯光膜顶面内部存在残损的石膏花式顶面,部分房间的石膏花式保存较差,存在大量的松动、脱落和缺损等现象;部分房间的原始石膏顶面保存较为完好。经过对表面涂料的分层剥离分析,发现该处原始颜色为草绿色。
由于原始石膏花饰损坏严重,若进行原位修复,需将原有花饰大面积铲除,不利于保护文物。因此,现场采取对原有石膏花饰不做干预并在原始顶下新做石膏板花饰顶面的做法,其样式及颜色则参照原始花饰。在考证确认原始天花的颜色后,对其进行了清理和修补,按原样式对缺失的石膏线条和花饰进行定制和安装,并按原有颜色涂刷涂料。
内厅的木门为原始木门且保存较为完好,仅木门上局部彩绘玻璃破碎,因此决定采取原位修缮的方法。对木门局部进行出白、修补后,重新涂刷油漆;对于破碎的彩绘玻璃,邀请专业的彩绘玻璃厂技术人员,对现场彩绘玻璃的构造、规格尺寸及花纹颜色进行了实测,定加工后进行镶嵌。
3.2 楼梯修缮
东楼的南、北楼梯为该建筑的重点保护部分,其原始构件及装饰较为精美,马赛克踏步和平台、“马头”铁艺栏杆和木扶手、大理石墙裙及石膏花饰顶面等,尽显雍容华贵之态。
南、北楼梯原始装饰保存较好,故对于楼梯的修缮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对楼梯的踏步、墙裙、栏杆和扶手等进行了清洗保洁工作,仅对部分损坏、缺失的马赛克进行挖补镶嵌,对踏步边弧形大理石收口条进行了补缺,以及对铁艺栏杆和木扶手的局部进行了出白修补。
3.3 老墙面修缮
东楼大楼梯西侧墙面为原始跑马场看台处的外墙。后期改建将看台拆除,并在紧邻该外墙处加建部分主体结构,与原东楼形成了一个整体。在修缮过程中,该原始墙面饰面材料显现,为水刷石及泰山砖,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经过各参建方协商,在老墙面的修缮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方法。
(1)为了保持现有墙面的历史沧桑感,保留了当年拆除看台留下的痕迹(混凝土牛腿的凿毛面),并对整个墙面进行了清洗,冲走表面尘埃;保留墙面上原始铁件,仅对其表面清理并保留锈迹,再涂刷保护剂。
(2)保留了建筑原有的门洞和窗洞边的泰山砖、水刷石拆除时的毛边,仅对其中大面积缺失、损坏的部分进行修补。为了保证老墙面饰面的颜色协调,并提高其强度及耐久性,对其进行了平色处理并喷淋了增强剂和防护剂。
3.4 公共走道修缮
对本工程室内后期装饰面层进行拆除时发现:东楼1层南、北展厅和2层公共走道墙面为水刷石面层,历史痕迹感较强,但基本全部被后期涂料覆盖;1层南、北展厅内的柱子只剩柱帽存有水刷石,柱身已粘贴大理石,2层公共走道墙面窗洞下口窗台已缺失。
为了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应先对水刷石面层上的涂料进行脱漆清洗,露出其原始风貌;再根据原始水刷石进行材料的选取、配比及小样制作;根据现场清洗后水刷石的损坏情况,采用原始工艺进行修复。对于2层公共走道墙面窗洞的窗台,经过现场勘测,发现了一个原始水刷石窗台,参照该历史窗台的样式恢复了其他水刷石窗台。
3.5 石膏天花修缮
为了保证历史建筑原有装饰受到最小干扰,在满足布展的装饰需求之外,西楼2、3层各空间内的原始石膏天花和墙面尽可能保留了原有的样式和风格;为了满足报告厅、会议室现有功能要求,仅对天花、墙面等做了一些装饰变动。对于保留的原始石膏天花和墙面,将其表面涂料、腻子进行铲除,并对天花原有的石膏线条缺损、脱落部分按原样式采用石膏修补。为了保证新刷涂料的质量,在基层清理完毕后涂刷二道胶水进行封底处理;墙面增加粘贴了1层网格布,保证面层不易开裂;最后再批嵌腻子、打磨平整,并按原始颜色涂刷涂料。
3.6 地面修缮
(1)马赛克地坪修缮。本工程西楼存在大量马赛克地坪,主要分布在2层和3层的公共走廊以及南、北楼梯踏步,且保存较完好,是本次修缮的重点保护部位。本次修缮中,对局部坏损处主要进行挖补镶嵌修复;对大面积缺失的部分,则采购规格和颜色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并采用原工艺进行铺贴。
(2)原席纹木地板修缮。本工程原席纹木地板修缮位于西楼2层部分房间内,其他房间按照设计要求重新铺设直纹木地板和人字木地板。在原席纹木地板修缮过程中,现场对原地板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先用大型机械进行大面积打磨,再采用小型机械进行局部修整,保持木地板原有木质色泽并在其表面涂刷清漆,最后上蜡抛光。
(3)原有红缸砖的利用。西楼新增电梯基坑开挖时,在现有的装饰地坪下发现了原有红缸砖地面。为此,在整个1层地坪施工期间,先将原有的装饰地面小心凿除;然后在发现存有原始红缸砖地坪的区域进行了保护性掏挖,尽可能地减少对红缸砖的损伤;最后对掏挖的红缸砖进行了整理与存放。由于收集到的红缸砖的数量有限,经各方协商后,将收集到的红缸砖集中镶嵌在了1层敞廊和门厅的新地坪内,既做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痕迹的展示。
4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对上海某博物馆历史建筑修缮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今后的历史建筑修缮工程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