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康养的内涵与发展模式研究

2023-01-07葛知萍李晓华孟小露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4期
关键词:康养森林生态

柳 娥,崔 厅,葛知萍,李晓华,孟小露

(西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1 森林康养的内涵和价值

1.1 森林康养的内涵

森林康养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我国的“森林康养”是在“森林浴”“森林健康”“森林疗养”等西方国家研究之上而延伸开来的一个本土性概念,其定义经历了从模糊走向明晰的过程。孙抱朴[1]认为森林康养是将森林景观、林内环境、森林文化及森林食品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并在此基础上配套相应保健服务设施,以此来开展利于人体放松身心的养生活动新型产业链。邓三龙[2]指出森林康养是将医学和森林优质资源充分利用,以此开展多种森林疗养活动来调理人体身心康健。刘朝望等[3]认为森林康养是将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底色,同时优化利用森林内的各种资源发挥出林内各类生态因子的保健功效,同时将餐饮、文娱、活动、参观和森林康养融汇在一起,从而让访者舒缓身心、调理身体结构性能,使身心状态达到最好。张慧琴等[4]在产业共融发展理论基础下,剖析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内涵、定位目标以及基本原则,建立了以森林康养项目为指引的多产业融合创新体系分析框架,研究通过政府主导森林康养项目带动企事业单位多主体多行业共融发展的路径。吴后建等[5]从森林康养本质、功能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森林康养产物进行了功能性分类。张绍全[6]分析了森林康养相关概念与作用机理,简述了森林康养产业在我国各地的发展现状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在森林康养方面研究的关注点。

2018年2月,原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康养基地质量评定》中指出森林康养的目的是促进大众健康以及预防疾病,在利用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环境因子的康体保健作用,借此开展有助于人们放松身心、调节身体机能、促进(维持)身心健康的活动总称。随着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进程进一步扩大,森林康养的概念也在不断明晰。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森林康养是借助森林生态环境,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充分利用一切森林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

1.2 森林康养的价值

森林康养作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在保护森林生态资源的前提下,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健康福利,是践行“两山理论”的必然要求。以森林康养相关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通俗易懂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来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举措,在探索相关政策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进行政策调控,这对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山理论”验证均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猝不及防,我国经济社会因此受到极大影响,同时也必定会推动很多领域深刻变革的进度。后疫情时代,健康中国战略加速实施,森林康养产业不仅是获得生态产品供给、享用生态服务的直接路径,也是通过绿色消费支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调控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政策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国内经济循环意义重大。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森林康养的打造,森林康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康养的功能性必然会起到促进作用。保健旅游包括在游览中达到健身效果的活动和针对老年人旅游进行服务,即通过服务吸引、组织年龄相对较低、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疾病不严重的老年人参与到森林康养活动中来进行治疗,从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7]。森林康养的发展对于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2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必然性分析

2.1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

所有发展均基于人的根本生存空间和需求被不断满足。森林康养以增进大众健康为目标,满足“以人为本”的根本需求。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大幅提升使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低水平的温饱需求,而是向往更高水平的美好生活。消费者需求的各方面均发生了较大转变,享受型消费方式成为大多数人的不二选择,对于消费的看法则从物质消费转变为绿色消费,产品消费也更加注重健康。除此之外,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比例进一步增加,导致年老的消费者数量不断攀升,对健康产品的需求也比以前更加旺盛。健康产业无疑成为了其他生产要素聚集的中心,从而加快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森林康养兼顾了人们心理、生理和体质3方面的疗养,其突出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森林康养是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必然选择之一,也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简单的吃好玩好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高质量美好生活和享受生态产品。但日趋恶化的人居环境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一直在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健康问题开始被消费者正视,我国的健康需求市场正在逐步构成。

2.2 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村落游览、庭院经济来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才能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锤子买卖”只能收获暂时的成果,乡村振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盘活产业。想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就必须夯实产业根基,只有激发出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以及蓬勃活力,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生态文明是民生福祉的保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其发展实质是“维护生态环境就是护卫生产力,改进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思想路线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协同成长的目标,文化与经济社会形成真正同一。森林康养业态不仅是舒缓身心、健康生活的直接途径,也是生态消耗得到补偿、环境得以保护的有效手段。

2.3 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结果

在我国经济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森林康养产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森林康养对于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同时森林康养产业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市场潜力巨大。通过开展森林活动来调养身体的情况一直存在,然而森林康养以及产业化的提出却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在健康养生的市场需求下,森林资源被充分利用示以产品化,创建了林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优化利用资源的崭新路径[8]。对于新兴业态来说,其产生必有内在的必然性,森林康养同样如此。发展的长期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需求层次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是森林康养业态的兴起,这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3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3.1 医养结合发展模式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高达2 128万hm2,作为国内国家级森林公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省份,其素有“森林之冠”的美誉,而且还有六大水系和众多温泉、矿泉等优质自然资源,是开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的最佳之地。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总报告(2016)发布,黑龙江省在生态活力的评选中排名全国第二。黑龙江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季节、国有林区规模、文化以及绿色食品优势,发展冰雪游览、生态游览、户外游览三大全谱系游览产品,打造了“森林康养冰雪文化特色小镇”“森林避暑康养度假”等森林康养项目。从2017年开始,黑龙江林区开始进行融合开发,并和多家专业的康复疗养机构进行合作,初步建立了健康餐饮体系以壮大森林康养业的发展,建设了近500家酒店餐厅,林区特产和绿色农副产品进行同步售卖。当年游客数量达1.64亿人次,其中根据季节优势来林区享受养生养老度假的老年人较多,有65万人次。2018年以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将林场卫生院所等空闲医疗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为林区顺利转为“养生+医疗”的旅游胜地打下基础,在与多家医院合作的前提下,康养产业医疗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9]。2019年,哈尔滨市出台《哈尔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森林产值在2025年将突破千亿元。2020年,黑龙江省推出了28个森林康养目的地,更加方便游客自由制定健康计划。

3.2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浙江省在长三角地区的森林资源面积最大、资源禀赋最好。其拥有约605万hm2森林,111万hm2湿地,森林覆盖率高达61%,拥有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59个、森林公园128个、湿地公园61个、自然保护区26个、地质公园14个、世界自然遗产1个,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自然优势比较突出。浙江省利用自身天然优势积极打造长三角一流的“五百”森林康养目的地,包括自然保护地、森林氧吧、赏花胜地、森林古道、森林人家五大类。

2018年,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产值位居全国第一,总产值高达2 084亿元,成为了浙江省林业的第一大产业。2019年,全省森林康养产业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产值达2 348亿元。浙江省加大了对森林康养的投入,杭州的森林保健医疗研究、温州的森林旅游节等均取得了一定成果。浙江省始终坚持生态得到保护、产业得到发展、林农得到实惠,毫不动摇地走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

3.3 基地依托发展模式

贵州省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是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越来越多地关注森林、走进森林,森林康养旅游业迅速发展,贵州省迅速推出以森林产品为主题的养生度假游,森林康养旅游业正在成为贵州省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10]。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上,贵州省具有特别的气候条件优势和自然资源与中医药养生文化优势,许多探索实践均走在全国前列[11]。

自2016年以来,支持森林康养发展已经连续三年被写入了贵州省委、省政府文件,贵州省连续3年安排专项资金共6 000万支持森林康养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与健康服务业顺利融合,职工疗休养与森林康养及健康管理通过开展森林康养式疗休养活动进行完美结合。2019年,贵州省新增11家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基地。2020年,健康养生产业已归为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养生产业框架已基本构建完成,截至目前,全省森林康养基地达90处,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有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5处,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60处,中产联森林康养试点基地25处。

3.4 多主体参与模式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聚集地,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文化特点鲜亮,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与巨大的开发价值。除此之外,云南省森林种类多样,且大部分森林生态环境保留得较好,发展空间巨大。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多样的气候环境,使得该区域拥有丰富多样的环境资源和生物资源。

云南省在勇当生态文明建设派头兵的征程中一直把绿色发展作为发展导向,把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作为目标,致力于打造美丽云南。在《2020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遴选结果公示公告》中,云南省有32个地方被列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的试点。云南省森林康养主要有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两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普洱市思茅区、腾冲市、安宁市采用“投管主体(政府)+文化创意要素+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路径取得显著成效。社会参与模式下,龙韵养生谷、昆明潘茂野趣庄园森林康养基地、互助县北山林场森林康养基地按照“自然资源+健康养生+娱乐设施”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建设规划,打造了创新创业、休闲度假的聚集地,发展势头良好。

4 发展森林康养的思考

4.1 强化政策支撑

国家和各地发展规划强化政策保障要将森林康养纳入其中,同时要有系统化的政策支持。积极围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创新引领、坚持生态优化、市场主导为基本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明确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建立健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标准,建设森林康复中心、森林疗养场所、森林浴、森林氧吧等服务设施。积极发展中医药与森林康养服务相结合的产品,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打造生态优良、功效明显的森林康养环境[12]。

4.2 科学制定森林康养产业规划

各级林业、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相互配合,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积极争取纳入森林旅游发展,把城市型、城郊型森林旅游景区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网络;加大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争取将森林旅游景区发展需要融入铁路、公路、水运码头、支线机场等相关建设规划。在林业基本建设中央投资计划中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森林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持方向来源于各级林业基本建设、林业产业扶持、林业重点工程、旅游发展基金等项目资金。

4.3 多元化筹集资金

在明确森林康养投资主体是社会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投资,依托市场促进发展,并积极探索PPP、BOT等多种发展模式。目前,森林康养体系初步形成,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单一,产业认知度较低,需要政府对森林康养产业持续政策支持,投入资金扶持产业发展,使森林康养产业逐步形成区域竞争力、旅游地竞争力,进而提高森林康养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4.4 专业队伍建设

建设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在大专院校有针对性地设立专门学科,将各地技能培训内容纳入其中。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促使森林疗养师、自然体验师、森林康养师等新兴职业的兴起。为了让森林康养基地能够顺利开展,需要有一批专业的森林康养人才进行基地运营、课程设计、实证研究、市场营销等工作,因此培养专业的森林康养人才有其急迫及重要性。以国外发展经验为依据,在森林疗养师资格考试制度及相关人员培训制度上严格把关。组织有关林业和医学、高校科研团队开展森林保健功能、康养林营建、森林疗法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加大农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专项技能学习扶持力度,以人才振兴助推森林康养。

猜你喜欢

康养森林生态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