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保山市咖啡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

2023-01-07丁百仁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4期
关键词:保山市保山咖啡

李 爽,丁百仁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咖啡已超越茶叶成为世界第一饮料作物,成为仅次于石油的大宗贸易商品,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咖啡从栽种到投产需要4 a左右的时间,投产期在20 a以内。气候是种植咖啡的决定性因素,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适宜咖啡树生长,因此,北纬25°至南纬25°范围的地区广泛种植咖啡。咖啡在中国的种植史已有上百年,1884年,咖啡引入台北县,集中在台中与高雄两县栽培;1908年,南亚华侨陆续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引进至海南;之后,我国热带地区逐渐试种植物咖啡[1]。目前全国咖啡种植面积增至12.27万hm2,年产咖啡豆13.79万t,主要产区在云南省,分布在保山、临沧、德宏以及普洱等州(市)。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保山小粒种咖啡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均获得较高评价,深受消费者喜爱。保山咖啡产业作为保山市的一大特色农业,是保山市繁荣山区经济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了解和掌握保山市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根据保山市咖啡产业发展实际和政府公开的文件和政策,概述保山市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保山市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保山市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经对保山市咖啡产业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将发展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1952年,保山潞江坝成功试种小粒咖啡种,8年后,保山市咖啡种植面积超过600 hm2;第二阶段为滑坡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末,在市场波动和病虫害影响下,保山市咖啡种植面积锐减至200 m2左右;第三阶段为二次启动阶段,80年代末,联合国及大型跨国企业参与到云南咖啡产业,咖啡价格快速上涨,保山市咖啡产业再度起步,截至1997年底,全市种植面积增至2 000 hm2;第四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自1999年云南省推出“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后,保山市咖啡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1.1 气候条件优越,品质特点鲜明

保山地区的气候条件十分优渥,能够满足咖啡对生态环境的严苛要求。

1)热量条件是咖啡分布与生存的限制因素,也是保山市宜植地选择的重要依据。小粒种咖啡生长最快的温度为20~25 ℃,而保山市主要咖啡种植区潞江坝一年之中最高温38.5 ℃,最低温4 ℃,昼夜温差小,年均温度21.3 ℃,接近全年无霜气温条件适宜咖啡种植。

2)海拔是影响咖啡饮用质量的重要因素。世界小粒种咖啡大多分布在热带高原或高海拔山区,赤道地区热量较高,种植区域可延伸至海拔2 000 m左右;回归线两侧热量较低,大多种植区域可达海拔1 000 m左右;保山市潞江坝地区海拔640~3 510 m,虽纬度稍高,热量偏低,但稍作调整便可成为小粒种咖啡高产区。

3)咖啡对水分适应性较强,世界咖啡主产区年降雨量为1 000~1 800 mm,但小粒种咖啡具备较强的抗旱能力,保山市潞江坝地区年均降雨量751 mm,旱季降水量不足100 mm,年均相对湿度70%,年蒸发量高达2 111 mm,在如此高温干旱地区,咖啡仍能正常生长,在有灌溉条件的园地还可获得高产。

4)咖啡是一种短日照植物,不耐强光,需要适当荫蔽,每天需3~4 h的直射光。保山地区日均日照时长约6 h,仅需搭建合适的阴棚和套种便可满足咖啡生长习性。

5)咖啡偏好静风,而保山地区风力较小,一般年均风速在1.5 m/s以下,适合咖啡习性。

6)咖啡根颈较浅,喜肥沃和排水通畅的厚土土壤,pH值6~6.5最适宜。保山市土壤肥力中等,在pH值6~7的赤红壤和干热河谷的红褐土上咖啡生长良好[2]。因此,保山市的咖啡适生环境广泛分布,产量较高且品质优良,保山小粒种咖啡形成了浓、香、略酸的独特风味,20多年来一直为国内外咖啡行业专家、爱好者和消费者所赞誉,并于2010年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1.2 政府高度重视,形成特色产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一直关心云南咖啡特色农业的发展,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指导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文件。1980年,第一次全国咖啡会议在保山召开,继1962年停止后咖啡产业开始了新的发展。1987年,中央通过决定,云南省成为全国性的咖啡产业基地。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7月编制了编号和名称为“CPR/86/016/A/01/99——云南咖啡生产加工”项目,同年10月28日生效,双方共投入114.9万美元开发云南咖啡产业。199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同年4月26日,云南省召开省政府扩大会议,宣布云南省18项生物资源开发工程正式启动,并将咖啡产业列入工程。1998年,云南省发布了《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云南咖啡产业的八条措施。2014年和2017年,国务院农业部和云南省先后印发《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和《关于咖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云南西南部为咖啡种植重点区,并对咖啡产业发展做出要求,力图将咖啡产业列为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品牌”,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繁荣山区经济,实现乡村振兴。保山市政府于2017年发布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为未来发展谋划蓝图,提出要建设精品咖啡产区,推进深加工基地建设,完善保山市咖啡产业和质量体系,实现从咖啡原料大市向强市转变。

1.3 咖啡产业初具规模,奠定跨越式发展基础

保山市作为中国最早引种咖啡的地区,历经69年的发展历程,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初具规模。据《保山日报》报道,截至2017年底,保山市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33万hm2,产量超过3万t,获得外汇收入2 015万美元,输出产品至欧美等各咖啡主要消费国,并受到高度评价,成为保山市创汇、销售双第一的农业特色产品[3]。

随着保山市咖啡产业的高速发展,形成了贯穿咖啡产业链各环节的人才队伍,构成了云南咖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益于人才队伍建设,保山市咖啡产业链从种植环节、加工环节到流通环节均得到有力技术支撑。保山市咖啡产业形成了以终端销售为导向的经营模式,这样的模式有利于打造较为完备的企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业协作融合[4]。截至目前,保山市共有8家咖啡产业龙头企业,进出口企业13家,已初具规模,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1.4 国内市场前景广阔,新思路抢抓新机遇

据咖啡产业统计数据显示,一方面,我国人均消费咖啡量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我国咖啡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超其他国家,进口量在2006—2015年10年间增长3倍,咖啡门店数量急剧扩张,咖啡饮品种类越加多元化,咖啡文化正在快速普及。因此,对于发展历史仅有30多年的中国咖啡市场来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是一片商业蓝海。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龙头企业和全市咖农的共同努力下,保山市咖啡产业正积极开拓新发展思路,抢抓新市场机遇,致力于把咖啡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农业增效的优势产业。部分企业已调整经营思路,走精品咖啡路线,重新种植铁皮卡品种小粒咖啡,采用脱胶脱皮一体机,改进初加工能力,发展出包括猫屎咖啡、挂耳咖啡在内的时尚、特色咖啡产品。一部分企业和咖农采用新的销售思路,积极开展电商经营,突破时空限制,电商咖啡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隆阳区是保山市主要咖啡产区,目前区委区政府正推动当地咖啡产业延伸经营范围,鼓励涉足精深加工环节,开发包括私人定制、认领种植和精品庄园等在内的创新经营模式,据统计数字显示,隆阳区咖啡种植面积达7 720 hm2,产量1.94万t,实现农业产值2.34亿元。

2 存在的问题

2.1 易受国际咖啡价格影响,保山市咖啡产业稳定性不足

因为咖啡作为仅次于石油的世界第二大期货商品,全世界商业豆咖农的收入取决于纽约期货交易中心的报价。从2009年起,国际咖啡期货价格持续低迷,直至2010年6月,咖啡价格开始回暖;2011年,气候问题又使世界主要咖啡生产国大幅减产,使咖啡价格飞涨至 35年来的价格高位;而2012年,随着世界各咖啡主要生产国的产量大增,其价格又陡然下降;此后,国际咖啡价格虽有波动,但一直未有太大起色[5]。

持续下行的国际咖啡价格在2017年跌破保山市咖农的成本价。2018年,因过低的咖啡收购价无法填补咖农的种植成本,许多咖农换栽其他作物。但如上文所述,咖啡树从栽种到投产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一旦咖农将咖啡树砍掉,将很难复产,极大地影响到保山市以及云南省乃至中国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咖啡种植端粗放,标准与规划缺位

保山咖啡以卡迪姆为主要种植品种,这个品种的优点就是抗锈病能力强,产量高,但以口味作为代价,涩味稍重,并且区分度低,因此主要作为速溶咖啡原料。据统计,这种普通的商业咖啡豆约占保山市咖啡豆产量的70%以上,精品咖啡豆仅有少量种植[6]。

目前虽然云南省咖啡单产水平居世界最高水平,但在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品质等方面仍与世界其他咖啡主产区有很大差距。由于云南省咖啡种植业在改革开放后主要是为雀巢咖啡供应速溶咖啡原料,而这种速溶咖啡对咖啡的质量标准要求宽松,因此,云南省咖啡种植业缺乏标准意识,咖啡豆质量参差不齐。保山市咖农目前无专业人员指导筛选咖啡种苗,缺少专业的采摘加工培训和监督,无可持续的良种培育系统,主要由咖农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思路选择苗种,从而造成咖啡种的退化,对保山小粒咖啡原本尚佳的品质产生恶劣影响。

长期种植单一品种且无长远规划给云南省咖啡产业带来巨大风险。一方面,虽然卡迪姆种具备抗锈病能力,但由于真菌的进化,导致保山市当地的卡迪姆品种的抗锈病能力正逐年衰减。而中南美洲在逐步推广新品种,如不改变保山市咖啡豆粗放、无标准的种植方式,将进一步拉大与国际市场的差距。另一方面,保山咖啡产业缺少长远规划,有限的资金和土地难以支撑在商业咖啡豆和精品咖啡豆战略选择上的摇摆。保山咖啡应像巴西和哥伦比亚一样做大商业豆,还是像巴拿马和埃塞俄比亚一样做强精品咖啡豆,这是影响保山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2.3 加工端配套不足,附加值难以提升

虽然目前保山咖啡产业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产业链条与国际上咖啡大国相比还较短。保山市乃至云南省咖啡产业的加工端主要集中在初加工,有限的资金、土地和人力集中在附加值微薄的初级工环节,造成该环节存在严重的低质量产能过剩现象。咖农和加工厂收益有限,从而导致其资金不足、设备的技术改进动力弱且更新能力差。基本设备、技术和管理问题又引发咖啡豆加工质量不稳定、仓储条件差等一系列更为致命的问题。

实际上,位于咖啡产业链下游的深加工环节占有咖啡业的大部分收益[7]。而在深加工方面,中国咖啡深加工企业是以雀巢、麦斯威尔等跨国企业为主,仅雀巢在中国的年产量就达12万t,相比之下,本土深加工企业的合集生产能力仅为前者的1/10。此外,一小部份保山本地的深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和资金有限,为了降低成本,采购廉价的低质豆,经技术不成熟的加工后销入国内外市场,对保山咖啡品牌形象造成恶劣影响。深加工技术和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云南咖啡附加值的提升。

2.4 销售端推广不成熟,顾客购买意愿不足

中国咖啡市场主要有6个分销渠道:超市、便利店、电商平台、连锁咖啡厅、专业咖啡厅以及自动贩卖机等。每一消费场景均有着不同的特点,并且,每一消费场景中的消费者均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因此,保山咖啡推广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消费者为什么要购买保山(云南)咖啡。但从业者并未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或者说回避了这一问题。

从知名度看,顾客对保山咖啡的品质印象并不深刻。一方面,保山咖啡产业以原料销售为主,未形成“保山品牌”。虽然目前许多公司正着手自主品牌建设和推广,但距离具备一定知名度的目标尚有差距。另一方面,国内咖啡从业者和爱好者为推广云南咖啡做出许多努力,如著名导演陈可辛为云南咖啡人拍摄的电影《一点就到家》;再如阿里巴巴通过综艺节目的影响力为云南咖啡造势引流等。但这些故事遵循的依然是“内部逻辑”,即表达云南咖啡人的勤奋和努力,而消费者更在意的是咖啡的实际品质。

从电商运营看,保山咖啡一直在努力寻求电商平台上的销售突破,却始终陷入低价比拼的困境中。导致保山咖啡商户们陷入价格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咖啡产品缺乏创新,保山咖啡产品并未突显“保山特色”,品类完全被雀巢等巨头覆盖;(2)缺乏专业电商人才,在电商平台运营方面存在严重短板。这样的销售方式固化了消费者对保山(云南)咖啡“性价比”的印象,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3 咖啡产业发展策略

3.1 落实标准化生产,严把产品质量关

标准化生产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区域特色农业的重要基石。因此,需努力建设保山市标准化生态咖啡园、精品咖啡种植示范园,引导分散的小咖农努力提高咖啡种植的标准化程度,提升咖啡豆生豆品质。

1)站在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由省级相关职能部门联合云南省咖啡协会、云南省咖啡国际交易中心以及咖农和企业共同组建咖啡标准制定专家团队,接轨国际主流咖啡标准,结合包括保山市在内的云南省各咖啡产区特点,制定出统一的云南省咖啡产业标准,并适时与国家部委沟通,推动成为国家咖啡产业标准。

2)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拨付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在保山市主要产区建设标准化、生态化咖啡示范园,将咖啡种植全流程按照制定好的标准对企业和农户进行培训,稳步提高咖啡种植水平和品质,从而提升农户收入。鼓励收购企业采用价格杠杆收购农户采摘的咖啡豆,以咖啡豆品质来确定收购价格,从而引导农户主动实行标准化、精细化种植、管理和采摘。

3)对加工厂和小咖户有针对性地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以稳定和提升咖啡品质,并实现咖啡品种的多样化。

3.2 推出咖啡产业保险,增强抗风险能力

建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加快推出咖啡产业保险机制。

1)建立自然灾害保险机制,避免干旱导致咖农颗粒无收的情况重演。

2)推出中国的咖啡期货,积极应对国际咖啡期货价格的波动,帮助咖啡农户和咖啡企业对冲价格风险。

3)为咖啡农户、小型咖啡企业以及进行模式创新的创业团队提供可靠的融资渠道,降低其融资成本和风险,不仅要扶上马,也要送一程,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咖啡产业获得高质量发展。

3.3 提高管理和科技水平,实现咖啡农业现代化

1)加大先进管理技术的推广力度,拓宽推广渠道。全力布局“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深加工+初加工+种植业”和“庄园+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引进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支持和引导头部企业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在咖啡种植、采摘、加工、仓储、物流和贸易等环节推广先进理念和技术,促进土地、人力、资金、技术、设备资源的共享。加快推进咖啡种植业由分散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整合和转变,推动形成高效、绿色、生态的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所必需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咖啡种植端的成本,全面提高咖啡种植农户的收益。

2)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加大资金、资源和政策向产业链“卡脖子”环节倾斜力度,推动项目、技术和人才向咖啡深加工端集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对创新人才、创新项目和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点燃保山咖啡产业科技创新热情。

3)健全咖啡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大专院校合作,用优惠的条件和待遇吸引人才到保山市就业。瞄准咖啡产业品质和效益提升的关键环节,依照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理念,建立和完善咖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3.4 提升营销水平,统筹品牌建设

1)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利用电商平台、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消费者评价反馈收集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的评价进行分析,转变以往以“圈内人”为中心的营销推广思路,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推广模式。

2)充分利用“保山咖啡文化节”和“我最喜欢的咖啡”等活动,多维度、全领域宣传保山咖啡;着手建设世界级精品咖啡示范区,讲好“保山小粒咖啡”的励志故事,提高保山咖啡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3)将“保山咖啡”统筹规划为一个整体品牌。主动将保山咖啡产业与大滇西旅游环线枢纽建设紧密结合,以咖啡农产品为“保山咖啡”品牌商品的主体,大力开发包括文创旅游在内的衍生产品,扩展经营范围,推动保山市建设“两地,一中心”,即世界级咖啡基地、精品庄园聚集地和世界咖啡文化交流中心。

4 结语

作为高原特色农业之一,发展保山咖啡产业是发挥保山市独特地理、气候、物种和市场优势,打造影响国内外市场独具特色农产品,增强农民参与农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开创保山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一条可行且有效的途径。保山咖啡目前已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均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带动了保山特色农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和农户等主体齐心协力,推动保山咖啡产业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保山市保山咖啡
关于咖啡的9个真相
保山市隆阳区精品咖啡产业发展路径
云南保山百花岭中国“五星级”观鸟圣地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保山市总工会:入户再遍访 查找问题补短板
咖啡
漫画10幅
漫画12幅
保山市:4年共招2801名特岗教师
两块结婚的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