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校园一卡通建设
2023-01-07韩佳峰
韩佳峰
(天津仁爱学院,天津 300000)
在智慧校园的环境下,校园一卡通的建设也迎来了全新的局面,如何充分发挥校园一卡通建设的有效性,从而凸显智慧校园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了相关人士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传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智慧校园环境下校园一卡通建设的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设策略,对于智慧校园环境下,校园一卡通的合理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传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原系统存储空间小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加快,各项新应用、新业务、新技术涌现在高校校园内,从而导致传统的校园一卡通系统越来越难以满足师生的生活需求以及高校的运营需求。系统账户的不断增长以及业务流水数据的日益庞大,导致传统校园一卡通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小,且服务器的工作时间持续延长、运行空间急剧下降,长此以往导致传统校园一卡通的系统不堪重负、亟需升级。但传统校园一卡通的系统过于落后,并没有足够的数据升级空间,因而难以满足智慧校园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1.2 原系统设备老化技术落后
受当时的信息技术现状所影响,传统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局限性较大,且需要多种设备进行综合调配来完成校园一卡通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各设备的布线结构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随着长年累月的使用,大部分设备基本都处于老化状态,极易出现故障。此外,由于当时的信息设备与技术都比较落后,无法完成自动运行维护与监管,因此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只能由人工来完成上报检修等工作,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与使用效率。
1.3 原系统支付功能落后
传统的校园一卡通在进行消费服务时,存在一定的空间局限性,需要师生必须拿着卡去指定地点进行刷卡操作,不但难以凸显一卡通的便利性,而且增加了相应设备的运营维护成本。如今,师生们更倾向利用手机中的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来完成支付操作,校园一卡通应具备多元化的支付模式,以满足广大师生的消费需求。
1.4 原系统使用期间缺乏评价反馈平台
传统的校园一卡通在进行消费以及刷卡等行为时,其使用效果、使用感受、使用频率等数据并没有得到及时的采集与反馈,很难使学校方面以及相关设计工作者掌握使用者的主体感受,对于校园一卡通的缺陷以及不足之处也无法及时弥补与改善。长此以往,使用者的感受无法被重视,需求无法被理解,建议无法被听取和采纳,会导致校园一卡通的使用频率逐步降低,甚至恢复利用手机支付或者现金支付的方式进行消费。因此,需要校方以及相关设计人员对此进行相应调整,设置并成立科学、完整的校园一卡通评价反馈系统,及时了解使用者的感受与需求。
1.5 校园一卡通的实际缺点
实体校园一卡通的优点往往是电子校园一卡通的不足之处,实体校园卡与电子校园卡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比如在证明师生身份时,实体校园卡更容易让人接受;在公共浴室的应用场景,由于手机不便带入浴室,虚拟校园卡不符合公共浴室的应用场景;在手机没电的时候电子校园卡也不能用,而实体校园卡则不受影响;传统的实体校园卡往往封闭在内网环境中使用,电子校园卡会将更多的接口暴露在互联网中,因此与实体校园卡相比较,电子校园卡安全风险较高,对于厂商加密传输技术的要求较高。
2 智慧校园环境下校园一卡通建设的优势
2.1 智慧校园一卡通的建设目标
在智慧校园的环境下,校园一卡通的建设应充分体现服务至上的理念,采用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从而使广大师生能够随意在线上或线下完成各项自助服务,突破空间局限性,真正实现生活服务的便利化。
(1)高校应改变过去复杂的布线结构,应采用统一协议、统一接口来完成对各设备的控制,并对后台服务器进行优化,使其能够更加简捷、功能更加强大,进而使高校的AP接入点能够达到全校覆盖,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
(2)应开发完善的智慧校园App,使广大师生能够通过App完成校内所有的支付消费活动,如在食堂可进行扫码消费、App站内可完成宿舍水电缴费、通过App可完成考试报名以及缴费等活动。
(3)现阶段,人脸识别技术已基本成熟稳定,高校可在校内的各重要场所,引用人脸识别技术来完成人员的进出管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提升管理效率,如图书馆、师生宿舍等。
(4)通过校园一卡通的后台大数据,能够对师生在食堂的消费行为、水电缴费行为等进行精准分析,从而为高校管理者在制定管理决策时提供可靠依据。
(5)校园一卡通还是解决各个高校在扩大招生、院校合并、新校区建设等过程中,对管理和信息共享迫切需求的有效途径。
(6)校园一卡通对于学校具有增收节支、堵塞漏洞,可以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的作用,还能够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带来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
(7)校园一卡通的出现,对于校内的学生群体以及教职员工等,在学习、工作、生活上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
2.2 智慧校园一卡通与传统校园一卡通的区别
(1)在系统架构上,传统校园卡的系统是集中式架构,缺乏并发能力;智慧校园一卡通的系统是融合式架构,在并发能力的处理上具备一定的可拓展性。
(2)在账户体系上,传统校园卡的类型单一,缺乏拓展性;智慧校园一卡通既有主账户也有子账户可形成完善的账户体系,并且各账户能够灵活组合或拓展,有助于校内核算。
(3)在介质类型上,传统校园卡大多为实体卡,很少支持扫码支付,基本不涉及人脸识别功能;智慧校园一卡通可支持实体卡,但也能够通过手机移动端来完成扫码或者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操作。
(4)在支付通道上,传统校园卡只支持校园卡和银行圈存;智慧校园一卡通采用的是聚合支付的方式,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以及银联支付等多种支付通道。
(5)在新技术上,传统校园卡由于建设初期的目标比较简单,所以涉及的新技术较少;智慧校园一卡通则采用了多项新兴数字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
(6)在数据分析上,传统校园卡无数据分析功能;智慧校园一卡通能够将系统后台所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收集并分析,有助于为高校的运营提供参考依据。
(7)在权限管理上,传统校园卡的各个子系统处于分散状态,各自管理;智慧校园一卡通采用的是矩阵授权制,实行统一管理与统一授权。
(8)在移动服务上,传统校园卡无移动服务功能;智慧校园一卡通采用的多项App、小程序等在前端进行服务,而在后端进行统一整合,以达到多端协同的效果。
(9)在运维保障上,传统校园卡基本都是人工运维;智慧校园一卡通采用的是全息监控,能够对卡内的各平台、业务、终端以及环境进行数据实时显示,且能够对故障进行定位,大多数情况下是自动运维。
3 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校园一卡通建设策略
3.1 优化一卡通系统平台设计
根据对以往校园一卡通等类型的校内支付方式调查与研究发现,在2016年之前,国内高校基本上全部使用实体卡片,虽然出现了异形卡、手表、手环等,但本质上仍然是实体卡片。优点是卡片携带方便、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快捷;缺点是不预先充值无法消费、卡片丢失后寸步难行、卡片缺乏智能等,这些缺点使得实体卡发展遭遇瓶颈,很难有进一步的飞跃。在智慧校园环境下,校园一卡通的系统平台应采用多级、分层架构。首先,应建立大容量的业务数据库,主要功能是对系统数据进行存储。其次,应建立多业务支撑平台,从而使校园一卡通能够具备移动支付、身份识别、电子商务以及数据交换等众多应用功能。再次,校园一卡通应包含系统级应用,如密钥管理、平台服务以及结算服务,还包括延伸在校内各个区域的人工服务网点(卡务中心、办卡中心)和自助服务设施(圈存机、触摸屏、网站、电话、短信等)等。最后,校园一卡通应基于持卡人身份证,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商户、高校管理层,都能够为其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3.2 优化一卡通系统平台应用
在智慧校园环境下,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应具备广泛性,可满足校园内的大多数自主服务需求,如新生入学、住宿、食堂消费、超市购物、公共洗衣服务、宿舍用水、宿舍用电、图书馆或实验室等重要场所的进出通行以及日常其他自主服务,另外还应具有图书管理、医疗管理、上机管理、考试管理、游泳馆管理、体育馆管理等。目前大部分的校园一卡通系统主是由系统平台和各种应用程序,管理系统组成。基于此,校园一卡通系统平台在设计应用时,应涵盖消费系统、缴费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宿管系统以及卡务管理系统等。
3.3 优化一卡通系统数据中心
首先,在智慧校园环境下,校园一卡通应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因而在进行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的选择时,应对其性能提出较高的要求。其次,在对一卡通的基本平台进行搭建时,应充分考虑到多应用的融合性问题,因而应采用高度融合的系统架构来完成搭建,从而有助于将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便于高校的统一管理与调配。最后,建设校园一卡通应充分重视数据资源的安全性,进而以金融行业的标准来建设校园一卡通的应用专网,并做好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出现网络安全风险。此外,校园一卡通系统还应包括实时监控平台,主要功能在于对一卡通的设备进行监管,以便使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监测一卡通设备的运行现状,当问题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问题,为一卡通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3.4 设置科学的校园一卡通评价管理系统
首先,想要及时收集并汇总各校园一卡通的使用者感受,可以先从校内使用频率最为广泛的校园网着手,请技术人员在校园网中设置关于校园一卡通的评价反馈管理程序,逐步形成能够双向评价的管理平台;其次,校方可呼吁学生群体在校园网的校园一卡通反馈平台上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实事求是讲述在使用校园一卡通时的感受,无论是觉得非常方便、实用,还是认为有可进取之处,都可以在管理平台上畅所欲言;再次,校方需设置专业人员进行评价管理系统的监管与有效建议筛选,在学生主体所反馈的众多信息中,选取具有建设意义的建议组织开会探讨,将使用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并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与改进,能够做到为校园一卡通使用者稳定使用保驾护航。
3.5 一“卡”走校园
2016年9月,随着华东师范大学推出全国首张微信校园卡,虚拟校园卡横空出世,在短时间内迅速在高校风靡,传统校园一卡通的制作厂家也纷纷跟进,推出自己的虛拟卡产品和应用。逐渐校园一卡通开始在校实用,学生可以随时用这张卡实现消费,开门禁及获得各种各样的服务,从而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通过校园一卡通打造整个校园网络的连接,连接学生和校园,使现在的最新信息化手段,进入校园生活,在校园一卡通的各种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线下场景线上处理,师生可进行就餐、购物、签到,教工考勤、乘车、图书借阅等操作,实现“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同时,除了实现传统的校园卡的功能,还连接了丰富的线上校园场景,如实名社区、课堂互动、教务查询,以及面向不同组织架构的精准消息推送等,(如选课记录、课程成绩、个人健康信息、个人消费信息、学校各类活动信息等)综合信息查询,逐步建成为个人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这些都是实体校园卡无法实现的。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在智慧校园环境下,建设校园一卡通,有助于满足广大师生的校园生活需求,加强高校的现代化管理质量。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策略:优化一卡通系统平台设计、优化一卡通系统平台应用、优化一卡通系统数据中心、设置科学的校园一卡通评价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使学生能够一“卡”走校园等,这对新时期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所提的几点策略,对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