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2023-01-07林建华杨利娴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部门

林建华,杨利娴

(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龙岗分站,广东 深圳 518172)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环境统计工作同样需要做出改革和创新。与其他环保工作相比,环境统计的工作量很大,同时,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很高。所以,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既要明确工作的时序性,又要及时调查存在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情况,这样才能为相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计划提供详细数据。

1 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意义

1.1 高质量发展的含义

要明确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意义,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从本质上讲,高质量发展是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又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以,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中,重点强调的是数据要准确,拥有良好的商业环境,能够保证整体的产品质量,可以实现创新驱动,统筹经济发展,以及推进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保护等,从而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1.2 可掌握生态环境变化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因此,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在生态环保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维护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大家携手共同面对。其中,做好环境统计工作非常重要,这是因为该项工作能实时地掌握世界各地以及国内各个地区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同时还可以将数据上传到相关平台。而地方管理部门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迅速地制定出解决方案,从而可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1]。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时,都缺乏一定的经验,但仍然在不断地探索。在具体的环境保护过程中,由于污染物种类比较多,且在净化时难度较大,所以,需要将这些污染物的信息与数据统计并综合起来。然后,使这些相关数据既可以为新技术的研发奠定数据基础,还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制定出更加完备的环境保护计划,而对于最终掌握生态环境变化,也起到了参考作用。

1.3 有助于提高排污单位的工作意识和效率

环境统计工作除了可以为保护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外,还能促进地方排污单位认识到污染物处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该项工作有助于管理部门帮助企业与排污单位提高环保意识。当前,由于很多企业和排污单位缺乏经验,在其运营过程中,可能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但为了追求经济利,就会忽视对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环境统计工作能够将往年的排污数据与现今的排污数据进行对比,让有关单位认识到自身的污染状况,同时,也可以让排污单位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在拥有环保数据支撑以后,排污单位也可以相应减少因管理不力而出现的各种污染问题。

1.4 有利于引进创新项目

随着环境保护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关部门可以利用相关数据来引进创新型项目[2]。当前,我国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已协调好环境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能确保企业在追求高额利润的同时,也能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甚至一些项目还能提升环境质量。比如,当前一些地方建设的园林项目,既有效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也进一步提高了地方的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

2 我国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统计工作正处在一个发展阶段,此工作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还有很高的提升空间。自1980年以来,我国的环保办与国家统计局针对环境保护统计制度进行了相关探究,并建立了相应的统计制度。到了1981年,生态环境统计工作已在全国全面展开,并开始积极引导各地方开始填报环境统计报表。自1985年以后,我国针对环境统计颁布了各项办法文件,在这一过程中,环境统计制度不断完善,整体内容也得到了丰富。截至目前,我国的环境统计工作已形成了一种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其中,还包含了各种综合报表与专项报表,从而构建了良好的报表体系。在填写报表时,可采用年报和季报两种方式,其中包含了工业农业以及城镇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使整个环境统计体系变得更加全面。通过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环境统计工作已可以充分的反映全国地区的污染状况,这不仅有利于国家宏观政策的真正落实,对于政府的决策也有着重要意义。但进入新时代以来,各种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生态环境统计工作也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

3 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

3.1 生态环境部门对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

当前,生态环境统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但由于工作机构建设和人员引进机制的问题,很多部门没有相关的人员储备,在开展工作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从整体上看,生态环境统计部门内部的人员素质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而且,也缺乏专业人才的加入。在后续的工作中,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也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整体团队缺乏实际的工作能力,更没有强调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工作人员产生了错误的认知。所以,很多人员对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认识程度不高,从而在开展工作时容易出现突发问题,而面对这些突发问题,没有相应的人员来解决。因此,生态环境统计工作部门需要提高一定意识,要大力引进先进人才,提高部门的整体工作能力。

3.2 生态环境统计制度不完善

当前,生态环境统计工作隶属于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且需要调查的数据包括多个方面。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生态环境统计人员要将统计数据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区分开。如排污许可、环境评价等数据,由于这些数据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同时,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3]。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在组织开展统计工作时,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统计制度,致使很多数据无法明确区分,从而在引用时容易造成混淆现象。除此之外,在统计生态环境数据时,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和管理制度,所以各企业对于该工作的重视程度过低,导致在开展数据收集工作时,统计人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阻碍。

3.3 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应用程度不高

在生态环境统计工作中,所调查的数据是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和支撑的。但很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所调查的数据并不具备实时性,导致在分析重点地区的污染状况时,无法有效利用统计数据。通过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对于环境数据的要求十分严格,但由于环境统计数据工作不够完善,导致很多部门不能将多种数据结合起来,从而缺乏一个共享的资源平台。同时,部分地区在进行生态环境数据统计时,所收集到的信息并不符合现实需求,而很多企业在填报生态环境数据时,会出现瞒报和虚报等情况,导致这些数据缺乏可信度,而相关政府部门也会认为这些数据的应用价值不高,所以没有将这些数据与相应的决策结合起来。

3.4 生态环境统计工作质量不高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在进行统计工作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大部分统计工作是由企业填报统计表来完成的,这对于企业填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其中,部分企业为了确保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困难,经常会虚报数据,甚至一些企业还会出现瞒报的现象。由于企业所填写的各种数据表格缺乏多重审核,导致统计数据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此外,在审核生态环境统计数据时,相应的审核机构很难顶住各方压力,且在不断压力下,这些审核部门会选择放空,导致企业有可乘之机,从而造成整体的生态环境统计数据质量不高,因此,也无法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4 高质量发展下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具体策略

4.1 加强生态环境统计工作意识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想更好地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就要加强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对国家的各项文件进行正确解读,如“十三五”和“十四五”等文件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文件来规定自身的环境保护工作,以此切实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和方案[4]。在具体的工作中,政府部门要强化责任制,明确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主要工作责任,同时,还要引导排污单位按照具体要求完成排污工作。为了更好地加强各个部门的生态环境统计工作意识,可以由政府部门为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提供人才和经费。且在进行人员招聘时,要着重引进相关的专业人员,而在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人员紧缺时,可将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调配,比如,可将其他部门的数据统计人员调到环境保护部门去,帮助完成应急工作。其次,因为生态环境统计工作需要结合各方面的数据来完成环境数据分析,所以,政府部门要协调各个部门与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相合作,主要包括水务,农业和气相等部门,都需要以彼此之间的数据为支撑,从而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同时,政府要强调部门之间联动的作用,要有效减少因部门数据不统一造成的失误。

4.2 完善生态环境统计体系

在开展生态环境统计工作时,内容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对环境质量的勘测,环境污染的具体状况以及污染防治的方法等,主要涉及生态保护,人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由于数据调查项目较多,生态环境统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各个数据混淆,且在区分时工作量也很大,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效率,相关部门可以对相关指标和填报内容进行精简删除,可将这些内容统一在一个表格上,以减少不必要的繁琐程序。同时,在使用统计方法的过程中,要结合各种先进的技术,除了填写数据表格外,统计人员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线上数据表格来填报,并让相关企业配合完成统计工作,同时,环境保护部门也可以建立资源库,将各个企业的排污数据和环境相关数据综合起来,便于在需要时可随时提取,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的部门工作效率,还相应完善了整个生态环境统计体系。

4.3 提高生态环境统计数据的应用效率

在进行生态环境统计的过程中,只有将数据真正地应用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在具体的统计工作中,要明确统计工作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的位置,要把生态环境统计与普查污染源排污许可等工作区分开来,并明确各个工作之间的联系,但在必要时,也要强化彼此之间的衔接。除了相关统计数据之外,生态环境统计人员还要定期做出具有实时性的分析报告。从本质上讲,生态环境统计工作服务于环境管理,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生态环境统计人员要结合具体的需要来完成数据调查和分析,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其他部门联系,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5]。除此之外,环境统计部门还可以设计相关的技术软件,利用现代化技术完成生态环境统计工作。但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用软件要体现出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特点,抓重点,简单明了,从而提高整体数据的统计效率。同时,在具体的软件开发与设计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真正投入到设计流程中来,要随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并结合统计工作的特点,将各项信息技术综合起来,发挥出其优势,促进整个统计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由于这些软件主要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因此,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人才,让他们进入到实际工作中,通过结合实际开发出科学、实用的软件系统。

4.4 建设系统平台

为了更好地提高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效率,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可以与政府部门协商,构建属于自身的信息平台。在建设相关的系统平台时,要明确系统的企业端和管理端,如在企业端要设立专门的数据台账上传窗口,并在台账上传栏目中设置所需填报的内容分类,包括环境评价报告,原辅材料台账和危废合同等重要数据类型。通过建设这一平台,不仅可以提高环境保护统计工作的效率,还能有效应对当前生态环境统计部门人员不足的问题,有效节省了人力资源,同时,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高效地完成相关数据的分析与审核,从而实现了生态环境统计工作的一体化。除了企业端以外,还要设置专门的数据导出窗口,强调企业在上传数据后要将数据导出,并将该数据送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除了上述功能以外,生态环境统计部门还可以在该平台上设定自动核算系统和自定义处理系统,可通过实际状况对企业填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并依据各种数据分析处理效果,同时,严格要求企业要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如果发现差错,要及时通报并重新填报。

4.5 加强数据审核

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在提高生态环境统计工作质量时,要认识到审核机制的重要作用,因为在进行生态环境数据统计时,难免会有一些数据信息出现问题,所以,为了更好地将这些数据应用到实际中来,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审核机制进行把控,要确保统计出来的数据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工作等提供一定基础,并且,也便于及时发现在进行生态环境数据统计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加强数据审核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可采取将省市县各级机关综合起来分级把控的制度,并由主要的负责人对生态环境统计数据进行审核。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设置总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使整个工作机制分工明确,如先由分管负责人对相应数据进行审核,然后,再由总负责人对相关信息进行再次审核。此外,在审核数据时,如果遇到某些单位出现了弄虚作假的现象,就要采取严厉的手段进行查处。为了更好地提高生态环境统计质量,相关单位还可以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环境统计诚信体系,利用这种诚信体系来监管各企业单位提交的数据,以确保整个生态环境统计过程可以做到公开透明,而对于披露消息等要创建多种渠道,并控制其数量。需着重强调的是,在审核过程中,各部门一定要顶住各种压力,真正落实自身的工作责任,确保整个生态环境统计过程高效高质。

5 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在进行生态环境统计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改进和调整,以不断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同时,还要保证所有统计数据可以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并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一定参考,进而全面提高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部门
环境保护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环境保护部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锅炉煤改气项目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