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届江苏建材行业十大创新女杰事迹(之一)

2023-01-07

江苏建材 2022年3期
关键词:企业

1.陈阳

陈阳,1970 年10 月出生,本科学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技术总监。

陈阳自1992 年进入南京玻纤院,自2002 年起历任南京玻纤院二所工程部部长、物流部部长、膜材料公司膜技术中心部长、科技发展部部长兼总师办主任、院技术总监、创新中心主任等职,2022 年1 月起任南京玻纤院院长助理、技术总监兼创新中心主任、创新中心党支部书记、保密办主任、信息办主任。

陈阳于2013 年被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列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先后获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建材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全国建材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第二十六届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陈阳先后从事岩矿棉生产线工艺设计、军用微纤维棉制品研制生产、过滤材料研发以及科技创新等科研和管理工作。 相继主持、参与国防科工局、科技部等项目,所做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材料国产化和型号配套需要。在负责科研和创新管理期间,南京玻纤院科技成果不断取得新突破,知识产权量质齐升,抢占了行业制高点, 彰显了在行业的创新引领地位。 南京玻纤院先后获批国防军工协作配套新材料研制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成为国防军工核心配套单位和国防多小能力建设单位。

持续开展技术突破研究。陈阳从事岩矿棉生产线工艺设计和特种无机特种微纤维棉材料研发期间,在原有工艺设计基础上率先配套摆锤法工艺,为岩矿棉的生产线升级设计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在研发玄武岩微纤维棉材料期间,通过前期软课题的开发与相关智力引进为项目研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为玄武岩原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指明了玄武岩熔制工艺路线及集棉均匀成毡技术。主持玄武岩微纤维棉的工艺改进并相继设计开发系列隔热制品,通过进一步扩产试验,结合国防科工委“岩棉、玻璃棉缝合垫的研制”项目以及“专用立体织物及特种纤维基材生产线技术改造—玄武岩微纤维棉生产线”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玄武岩微纤维棉的产量和质量,两棉缝合垫的性能全部达到俄罗斯标准;所制备的隔热层结构和材料性能满足型号配套需要,解决了飞行过程中仪表受气动加热影响的难题;研发弹体热防护系统的关键配套材料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同类俄罗斯产品的技术指标;在研究“二元系原始玻璃制造的高硅氧纤维”软课题基础上,结合钠硼硅酸盐玻璃微纤维高硅氧化处理技术,通过研究高硅氧微纤维棉分散制浆、真空吸滤成型、冷压定型技术和烘干关键技术,满足天线罩对隔热和透波等方面的性能要求,促进新型高温透波隔热材料的发展。 先后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 项,拥有有效专利6 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促进创新平台建设。陈阳长期从事组织国防军工协作配套新材料研制和开展科研管理工作,多次参加组织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和成果报奖工作,“十三五”以来,南京玻纤院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奖励3 项,专利金奖和银奖各1 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等成果奖励。 通过开发有市场前景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产品更新换代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技术引擎。作为院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承担省市高价值专利示范项目。 参与创新中心建设和创新机制探索,推动以“政产学研用资”六位一体模式汇聚资源,打造“院-省-行业”三级创新中心,形成内生与外延相结合的产学研多维度创新生态,打造一流创新中心。 积极践行创新孵化“六阶段”、投融资“六节点”、收益“六分法”、“6C 创新团队”的创新机制。 推动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创新机制,组建了“理论研究—材料研制—应用考核”产学研全链条团队,不断提升“甄、培、引、孵、转、分”能力,实现创新模式闭环,促进南京玻纤院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开展多项前沿引领技术、卡脖子技术攻关取得重大成就。

2.洪爱萍

洪爱萍,1968 年12 月出生,本科学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经济师,现任江苏福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洪爱萍于2003 年创建泰兴天安消防器材有限公司,2007 年创建江苏福坤玻璃有限公司,2015 年创建上海福昆贸易有限公司,2018 年创建江苏创安防火门窗科技有限公司,2021 年江苏福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现为江苏省妇联执委、泰州市人大代表,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企业荣获2018年度“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文化标杆单位”称号。

致力于科技产品创新。 洪爱萍组织成立公司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并自任组长,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与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学院和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院等院校展开科研合作,实施了“一种基于智慧城市节能自洁中空玻璃的研发”和防火门窗系统中“基于自闭救护装置的设计研发”等科研合作项目。

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创新。 购进玻璃深加工切、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自主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全套防火玻璃防火液智能自动化搅拌、灌装生产线,建成了智能防火玻璃生产线及自动控制系统,提升了功效,节约了材料。

开展安全、节能、环保中空玻璃产品研发。加大对隔热、非隔热、节能防火玻璃及防火门窗系统的研发,其中建筑工程用中空玻璃产品获得国家节能产品认证,5mm~19mm 单片防火玻璃产品和非隔热钢质防火玻璃隔断系统、非隔热钢质防火门系统、隔热型防火玻璃等产品获得国家安全产品检验认证,建筑用钢化玻璃、中空、夹胶玻璃等产品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 近年新研发防火玻璃、电梯防火玻璃、冷月光玻璃、 热镜玻璃等新产品, 其中LOWE 硼硅防火中空玻璃获2020 年度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科技创新产品称号。

研究制定产品行业标准并获得通过两项。 参与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建筑工程玻璃的绿色生产”标准制定并上报通过。 已申报3 项发明专利(待审核2 项)、申报15 项实用新型专利。

着力于企业管理创新。自2013 年起,洪爱萍组织在企业开展“安全、质量、生产、设备、现场”考核管理,提炼出“基于精益理念的五项考核管理”标准化工作法,该课题获2020 年度江苏省创新管理成果二等奖,其案例得到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认可和推广,入选清华大学MBA 课程。 长期推行信息化工程,公司ERP系统历经多次升级达到信息化管理要求。 2019 年公司申报泰兴市市长质量奖获得提名奖。 她主导独创的“质量、安全基金”代替“全额买单”被评为优秀案例。 认真践行“以好的人品做好的产品”的承诺,管理中将文化创新与企业发展、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衍生出大量创新做法。她引领企业跟随国家产业方向,着力创建绿色企业,申报绿色工厂、绿色建材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近年企业先后获得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AAAA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企业、江苏名牌产品和改革开发四十年中国企业文化标杆单位、正版正货承诺企业等称号。

3.李永红

李永红, 1980 年12 月出生,本科学历,工商管理专业,现任东浦集团/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李永红自2003 年入职,先后任南京东浦管桩实业有限公司营销经理、公司副总经理、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南京区域总经理和南京东浦管桩实业有限公司、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南京旭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连浦建设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李永红提出科技创新工作应做到“加大六个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领导力度。 倡议集团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委员会并任副主任,牵头制定科技创新激励制度,建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集团内已有6 家单位正在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主导建立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先后完成沿海地区使用的预应力混凝土防腐桩、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低碳环保管桩生产方法等新产品新工艺研发,部分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三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带领集团研发团队开展新产品新工艺项目研发30 多项,获得省级新技术鉴定1 项,填补国内空白2 项,自主编写企业标准5 部,还先后申报获批省市科技项目20 项。 四是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 促进集团先后与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中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高校和国家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与大学生实习基地,签订了合作研发协议并已开展项目合作。五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进集团成立博士创新基地,获批引进省双创人才、省市科技副总和相关专家、技术顾问等。六是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推进集团申报各类专利160 余件,其中国际专利3 件,发明专利50 件,申报商标5 件,其中国际商标1 件,公司被评为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省知识产权贯标优秀企业、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

创新管理方式关心一线职工。 李永红尽管工作繁忙,但仍通过设立意见箱、建立员工图书馆、活动室,倾听职工心声,丰富员工生活,从感情上、思想上、生活上了解职工需求,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为职工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带领公司员工践行爱岗敬业、乐业奋进的企业使命。

李永红所在的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 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围绕“做强主业 拓展新域”的发展战略,先后在多省地成立子公司,已发展成为集专业从事桩材设计制造、地基与基础施工、建筑工业化混凝土构件制品、水利水电市政施工、商品混凝土、精细陶瓷等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公司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科技研发经费, 相关成果先后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近年企业自主编写多个技术标准通过省级审查,节能降耗产品投入实际应用。

4.卢黎丽

卢黎丽,中专学历,机械一体化专业。 卢黎丽于2005 年进入江苏金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在宏峰分厂中控室任操作员,2010 年后先后担任中控室技术员、班长,2018 年至今担任中控主任,先后被评为优秀员工、技术能手、先进个人等称号,同时所在班组被评为“先进集体”。

卢黎丽勤于钻研,严于律己。自进入公司至今一直在中控室工作,先后参与了集团公司超低排放、城市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等各项技改工作,确保了中控室各个岗位的合理调度和正常运行。她工作勤恳踏实,从一名普通的中控调度人员做起,学习先进操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控室主任。在中控考核中,多次获得台时产量第一的好成绩,设备的耗电量较其他操作员有所降低,产品各项指标合格率均高于考核指标。

她刻苦钻研技术,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018 年集团投资3.2 亿元建设“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投资5.8 亿元建设“溧阳市城市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 2019 年底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竣工并进入调试阶段, 该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2×300t/d 的焚烧炉排炉,年处理生活垃圾能力22 万吨,100t/d 餐厨垃圾预处理线年处理能力3 万吨,500t/d 建筑垃圾预处理线年处理能力15 万吨,配置2 套6MW 中温中压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年可上网发电量达8000 万kwh。 在处理线调试过程中,时常会出现问题,需要电厂和卢黎丽所在的生产区域相互配合、共同参与。两个生产区域距离较远,她不辞辛劳,频繁来往于两地之间,指挥协调两边操作控制,记录好每一份数据,从数据中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予以解决,保障了电厂和水泥系统能够完美配合。

卢黎丽积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身为中控室负责人,她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中控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协调好本部门员工坚守岗位,并为员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员工打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平时做好传帮带,指导同岗位员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有效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升。

卢黎丽所在的江苏金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拥有9 条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及80MW 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拥有大型粉磨站2 座,年生产水泥能力3000 多万吨,固定资产规模100 多亿元。 近年集团先后投资近15 亿元对防护区内居民进行搬迁安置及厂区环境整治、设备提标改造、矿山治理等,完成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投资1.72 亿元将电除尘改为电袋复合除尘,投资7500 多万元采用SNCR+分级燃烧方式对9 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脱硝技改,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企业努力发挥行业潜能,履行社会责任,正在向建设生态环保示范性企业目标迈进。

5.马素花

马素花,1978 年8 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材料学专业,中共党员,现为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马素花长期从事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水泥制备与应用方向的研究工作。 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以及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多项;作为首席科学家秘书及研究骨干参与国家“973 计划”项目两项。 主要承担《混凝土工学概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和《材料科学基础》等建材行业重点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独立或协助指导一批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 2010 年获南京工业大学第二批“工大才俊”项目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17 年获江苏省首批资助的“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2020 年被评为首届江苏建材行业青年技术能手。

近年马素花主持完成了“增强型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钢渣微粉的活化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用于硫铝酸钙改性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添加剂”等节能型水泥添加剂合成及应用技术多项;参与完成企业合作的“甘油蒸馏残渣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工业化生产以及产业化应用。近年共发表研究论文40 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 件,获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发明专利共7 件,其中2件已进行转让及许可实施。

马素花2019 年“高介稳阿利特微结构和熟料矿物相组成优化研究”项目获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基础研究类一等奖,2012 年“粉煤灰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技术”获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5 年“甘油蒸馏残渣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获如皋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马素花所在的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渊源于百年历史的中央大学化工系, 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硅酸盐专业。 学科连续多年ESI 排名不断攀升,在2021 年11 月ESI 排名位居全球前1‰。 学院在混凝土水泥基础材料科研领域保持明显特色优势,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国家级科研奖励多项。近年学院在水泥混凝土材料方向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100 余项,形成了长寿命混凝土耐久性评估与防治技术、硅酸盐熟料催化矿化烧成关键技术、SCR 工艺的高温催化粉体剂及创新脱硝技术等多项成套应用技术,并在有关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型水泥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