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误伤防止再度“误伤”
2023-01-06孙望安
《调处意外的心路历程》描述了当事老师调处发生在两位小学生之间的一次意外状况的过程,调处花费的时间很短,但结局比较圆满。故事的标题强调了“心路历程”,可见讲述者对本次处理过程中自己心理变化的印象之深。
教师心路历程是处事态度与情绪变化的体现
当事老师所述“心路历程”有几个较明显的转折点。
听闻发生意外,“不禁疑惑”。在上课铃响后,正埋头批改作业时,当事老师见到班上的学生满眼泪水就“紧蹙眉头”,一方面反映出对“意外”毫无准备,另外一方面预感事情不妙。当得知是小树被打了,老师不敢相信一个素有“调皮鬼”之称的学生,一直是他让别的同学“哭”的,这次怎么就自己哭起来了,便疑惑不解。
严肃启动调查,“半信半疑”。虽然不解,当事老师仍然给予小树申述的机会,学生尚未开口答话,老师便“板起脸来”,其严肃态度疑似刻意为之,其目的是对小树产生“震慑”,防止他说谎。但听说是他被别人打了,当事老师还真不敢全信,在与同学的纠纷中从来都没“吃过亏”的小树,怎么这次就被“打败”了呢?当事老师甚至向董哲求证,以消除疑惑。
得知“对方”年级,“心里一紧”。了解到与小树发生“矛盾”的对方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当事老师开始担心“他”是否也受到伤害。在这个节点上,同学之间哪个占理已经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受伤。当事老师为学生的安全考虑,体现出较强的警觉性,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较好地把握住了轻重缓急。
遭遇过激反应,“一头雾水”。带着抽泣的小树到一年级找另外一位涉事学生调查核实时,当事老师一句“你怎么回事”便把对方“吓得哇哇大哭”。按照当事老师此前了解的情况,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伤到了高年级的同学,“他”为何还要哭起来呢,难道另有隐情?这也许是当事老师“一时不知从何说起”的原因。
面对双方哭泣,转向“温和”。此前当事老师的心理集中体现为“严肃”与“质疑”,然而面对两个不停哭泣的孩子,老师便转向了“温和”。发现双方的陈述一致后,老师对“哥哥”能为“弟弟”的安全考虑感到欣慰,对一年级小朋友的举动表示充分的理解,彻底放弃了原来打算“批评批评”的想法,成功地引导两个小朋友握手言和。
笔者梳理当事老师心理变化的几个节点是想强调,教师面对学生,尤其是毫无心理准备需要解决学生发生的意外状况时,心理变化是影响其处事的态度与情绪的重要因素,只有心态平和,在思想深处捋清思路,才能“随心所欲”“游刃有余”,采取相应的手段与方式。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处理突发问题和状况时,调整好心态、把握住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哭泣是恐惧与担忧、无助与求救的反映
在我们分析当事老师心路历程的同时,我们不可忽视发生意外后学生的情绪以及应激反应。不管自身是否有错,两个小学生见到老师时都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哭泣。小学低年级学生哭鼻子一般被视为“好哭”“爱哭”,然而,笔者以为本故事中,两者的哭泣并非我们常见的儿童“爱哭”。这两位学生的哭泣至少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暗示恐惧与担忧。小树被抓伤,从其淘气的性格特点看,当时的抓伤不至于让他疼痛难忍,非用哭泣来缓解不可。因为有淘气的记录,他担心的是这次老师不会相信他被人抓伤,反而会挨上一顿批评。就一年级的小朋友而言,也许从未经历过被其他班级的老师“召见”,况且这一次的确是他抓伤了小树,他对小树老师的处理方式无法做出判断,以为老师要“兴师问罪”,便心生害怕,“哭得稀里哗啦”。随后他还反复与当事老师确认“您真的不会批评我吗”,这就是其恐惧与担心的真实写照。
二是表达无助与求救。在董哲的陪伴下,小树到教师办公室的目的很单纯——求助,一方面希望老师能帮助他处理伤口,另外一方面期待老师为其伸张正义,证明他并非恶意招惹了一年级的小朋友。一年级的小朋友自然缺乏与非本班老师相处与沟通的经验,更何况是在发生意外后主动带学生找上门来“评理”的老师。原以为自己班的老师不在场,这次肯定没有人听自己申辩,因此他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无助感。这种无助感并非毫无依据,这是因为当事老师带着小树到一年级时,见到小朋友大声地哭,还真想过“得好好批评批评”“我还没批评他,他咋还先哭起来了”,疑似“偏听偏信”,一年级小朋友难免对此有所觉察。
小学生遇到意外情况,例如在嬉闹中致对方破皮流血等情况,就会不知所措,只会本能地用“哭”虚张声势,或掩盖自己的过错。这种举动一方面说明他们缺乏沟通能力,断定自己无论如何也说不清楚;另一方面也是他们“事后诸葛亮”式的表现,知道自己弄伤了同伴,便担心有更大的潜在安全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深入调查、找出真相将成为缓解恐惧、给予帮助的有效行为。
公正处理误伤是防止再度“误伤”的关键所在
意外抓伤背后的原因证实,小树是被一年级小朋友误伤了。面对和处理此类意外误伤,稍有不慎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教师对学生的再度伤害。这类心理上的伤害也许较之皮肉之伤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更大。本故事中,当事老师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对待学生的态度最终有效避免了对两名学生的误解,没有对学生造成再度伤害,其中的奥秘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找出事实真相。为锁定事实,找出真相,当事老师放下手上批改作业的工作,分别向两个涉事学生以及旁观者董哲调查了解。二是坚持倾听学生申述。尽管对小树“半信半疑”,但老师最终还是认真听其说出实话;虽然对一年级小朋友不了解,且掌握部分情况后拟对其进行“批评”,但见该生“哇哇大哭”后,当事老师并没有开口指责,而是鼓励其诉说。三是坚持公平对待学生。两位涉事的學生,一个是本班的,一个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当事老师除了给予他们均等的申述机会外,还“左手一个,右手一个,把他俩牵到操场上”,这个姿态本身不仅体现了“温和”,也是表达“公正”的动作。不然,教师就会因工作不细致辜负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或因处理不公直接对相关学生造成再度伤害。
我的建议
小学生在校园内发生纠纷、产生矛盾,或者正面冲突,甚至造成出血受伤,是每一个教师都在努力预防却难以杜绝的现象。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虽然懂得一些道理,知道校规班纪,绝大多数也力争做到行为规范,但是要求他们在日常校园活动中“不折不扣”地做到完美,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他们生龙活虎,精力旺盛,正处于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阶段。若是学生在与同伴相处以及成长的过程中,一切都处于“理想”的状态,也许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又会担心这些孩子们是否“成熟过早”或“缺乏活力”。
因此,笔者以为,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正常的心态,客观理性地看待学生中的一些常见的“意料之中”的意外状况。因此,当事老师遇见学生在嬉闹中发生的意外状况,大可不必在心理上起伏不定,在情绪上波动频繁,在态度上拐弯太多,不然稍有不慎,则会再度“误伤”学生。我们应该学会冷静处理,利用好解决矛盾、处理纠纷的机会,用校园中鲜活的案例,给学生施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责任编辑/曹小飞
孙望安
原湖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编著有《把脉师方——学校教育实践案例研判》和《聆听花开——中小学教育实践情境案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