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其特征
2023-01-06王海
王 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州 510000)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因互联网的普及而打破了过去闭塞的生活格局,开启了联系外部世界的畅通渠道,从而缩小了民族地区之间的“信息鸿沟”,极大地加速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互联网对文学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它在整体上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而在某种程度上,少数民族文学则是最大的受益者。就黎族文学创作而言,近年来海南省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网络已然成为黎族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对当代黎族文学创作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然而,这种实际的影响目前还未曾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因而研究黎族网络文学的发展演变问题是回应时代之需。
一、 黎族网络文学平台及其创作概况
本文所说的网络文学取的是广义的概念,即指出现在网络上的所有文学作品。
黎族网络文学作品是进入21世纪以后开始出现的。从网络调查的情况看,黎族网络文学作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作者本人或者他人将已经在传统纸质刊物上正式发表过的作品上传到网络上;二是作者直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原创作品。
21世纪最初几年是黎族网络文学的发端阶段,主要是作品转载数量很少,只有寥寥可数的几篇。2005年后,一些作者开始在相关网站、个人博客、QQ空间等发表原创作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至2010年前后,活跃于网络的黎族作者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一支规模可观的创作队伍。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都是黎族作者发表作品的平台。时至今日,在当代黎族文学创作中无论新老作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有在网络上转载自己的作品或者其作品被转载到网络上的经历。网络无疑已经成为宣传、展现黎族文学创作成果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舞台,更是初习者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园地。
(一)网络上的作品转载
最早出现在网络上的黎族文学作品,是原已发表在传统纸质刊物上的作品被转载到网络上。如:2003年,韦海珍的散文《让太阳为你发光》、马仲川的诗歌《20年,我在寻找答案——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被中国作家网转载,王海的评论《印象与思考——当代黎族文学发展浅议》被中国民族文学网转载。之后,这3篇作品又都被收录到中国作家网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电子版中。这是目前搜寻到的最早的黎族文学网络作品。
此后陆续还有一些作品被权威网站转载。如:2008年,王海的评论《跨越与局限——黎族当代作家创作简论》《黎族民间长诗辨析》被中国民族文学网转载;2010年,龙敏的短篇小说《路遇》,高照清的散文《无雨的小满时节》,黄仁轲的散文《最后一条筒裙》,董元培的诗歌《山兰熟了》,黄照良的散文诗《黎家的生活》被中国民族宗教网转载,王海的评论《黎族长篇小说创作探析》被中国民族文学网转载;2013年,亚根的散文《漫步缘真》被中国作家网转载;2014年,李其文的诗歌《裂着口子的双脚》和郑文秀的诗歌《行者——致父亲》分别被中国作家网、《民族文学》网、中国民族宗教网三家网站转载,王泽亚的散文《黎族山歌采风随笔》被中国民族宗教网转载;2015年,唐鸿南的散文诗《告白》被中国作家网转载,羊许云的散文《黎族麻衣》分别被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王谨宇的诗歌《天黑以后》,胡天曙的散文《父亲和老牛》被中国民族宗教网转载。2018年李星青的《黎族大妈》被中国作家网转载。
除了上述情况,一些作者原发表于《海南日报》《南岛晚报》《南国都市报》《三亚文艺》等海南省内刊物的作品,如:高照清的散文诗《遥望五指山》(三章),郑文秀的诗歌《秋的话语》《墙上花》《时光的空房子》《秋天的一场雨》《乡下的夜》《乡愁》,唐鸿南的诗歌《河北行记(三题)》,李其文的诗歌《看天空留下的痕迹》(三首),叶传雄的散文《神奇连理树》《追忆叔父》《望坡居士与醉美琼中》《旺旺》《毛栈黎村漾诗情》《故乡的五叶茶》等系列散文,唐崛的散文《黎母山怀古》《鸡宴》《六叔长识》《五哥轶事》《山翁文殷》《祖父的抗战》,王谨宇的诗歌《闪耀在陵水上空的光亮》(组诗)、《那个向命运索取月光的人》(10首)、《山居》(5首)、《风吹过瓦蓝的正午》(11首)等,以及郑朝能、钟少勇、陈道飞的一些诗歌,胡天曙的一些散文,也先后被海南作家网转载。另外,李其文2004年入读中南民族大学后便开始学习创作,2005年始频频在《中南民族大学报》发表诗歌、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同时也在中南民族大学学子网转载刊出,至2008年大学毕业时已发表大约40余篇(首)。
总体上看,被官方门户网站特别是权威性官方网站转载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更多的作品还是被转载在一些大型网络社区的论坛版块或者具有民间性质的网站、博客上。如黄学魁的诗集《热带的恋曲》出版后,被文友在“天涯论坛·五指山”版块上全文连载。龙敏的《路遇》,亚根的《歌伯》、符永进的《南浩桥》等短篇小说;叶传雄的《建立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亚根的《缘真漫步》、唐崛的《北岸咩》《白沙赋》等散文;唐鸿南的《向往欣欣向荣的自然》(组诗)、《随河漂流的老母亲》(外一章)《老人》《挑水姑娘》《想摘杨桃的小侄儿》《爬着走路的人》(外一章)、《边看边记》(散文诗四题)、《寄一枚红叶》(三章)、《黎锦》(外一章)等数十首散文诗及自由诗,这些原发表于各种刊物上的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曾由作者本人或被他人转载到“天涯论坛”各版块上。
黎族文学作品在网络上的转载,承载量较大的主要是天涯博客“我是黎人”和黎族语言文学百科网这两个网络平台。
“我是黎人”是王海以“里仁卓比”为网名,于2011年5月开设的一个公益性文库类博客。博客以转载黎族文化研究和黎族文学研究资料以及黎族文学作品为主,兼顾汇集海南文学、海南文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博客专门设有黎族文学“小说”“诗歌”“散文”“评论”栏目和部分黎族作家的个人专辑栏目。截至2019年11月底,博客收录的各种文章总数7 300余篇,其中文学类的文章近4 000篇,包括100多位黎族作者原已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2 500余篇(首),是目前汇集黎族文学作品及相关资料总量最多的网络平台。“我是黎人”不仅转载各位黎族作者散见于各类报刊的文学作品,还转载了一批黎族作者的作品集和文学专著。如龙敏的《黎乡月》(中篇小说单行本),亚根的《槟榔醉红了》(长篇小说),黄仁轲的《猫的日记》(长篇小说《猫在人间》初稿),黄学魁的《热带的恋曲》(诗集),郑文秀的《梦染黎乡》(诗集),谢来龙的《乡野抒怀》(诗集),李其文的《往开阔地去》(诗集),金戈的《木棉名花开的声音》(诗集),王海与江冰合著的《从远古走向现代——黎族文化与黎族文学》(专著),王海与高泽强合著的《探寻远去的记忆——生态文化视角下的黎族民俗与民间文学》(专著)等,都被收录其中。该博客在黎族作者和黎族文学、黎族文化研究者中具有一定影响,总访问量逾103万次。
黎族语言文学百科网由黎族文化研究热心人士董亚岭(黎族)先生创建于2013年9月,是一个专门“介绍中国海南黎族语言文字、黎族民间文学、黎族作家文学”的网站。站内开设了“黎族语言”“黎族文字”“民间文学”“作家文学”“作品欣赏”“文苑新葩”“影视媒体”“书籍资料”等专栏,至今转载、发布文章总数超千篇,包括上文提及的龙敏、王海、王艺、亚根、黄仁轲、黄学魁、郑文秀、高照清、董元培、李其文、唐崛、叶传雄、谢来龙、唐鸿南、郑朝能、胡天曙等在内的百余位黎族作者原发表在各种刊物以及网络上的600余篇(首)各类文学作品。该网站与“我是黎人”博客一样,资料收藏丰富,受到广大黎族作者及关注黎族文学的网友欢迎。
“我是黎人”与黎族语言文学百科网同为公益性文库类网络平台,主要是转载、收录各种黎族文学作品及其相关资料,而不发表原创作品。二者不同的是“我是黎人”所转载收录的作品数量更多,而且这些作品均为在各种传统纸质刊物上发表过的作品。而黎族语言文学百科网转载作品的入选范围相对宽泛,不少未曾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过的网络原创作品也被收录其中。
(二)网络上的原创作品
相对于作品在网络上转载的情况,在网络上发表原创作品的黎族作者更为踊跃,作品数量也更多。在网络上发表原创作品的,有一些是在文坛上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而更多的则是刚刚起步或者从未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过作品的文学新人。
在进入21世纪后的最初几年,还基本上看不到有黎族作者的原创作品在网络上出现。到了2010年代中期,陆续有一些黎族作者开始在网络上进行创作。如王思夏于2006年开始以“花的喜悦”“醉了蓝天”为网名在天涯论坛发表包括一些文学随笔在内的网文,李其文和符凤莲也相继开设了个人博客。李其文的搜狐博客“其文其人?其人其文?”开设于2006年7月,收录了他本人早期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近130篇(首)。符凤莲的网易博客“天涯若比邻 品茶邀知己”开设于2007年4月,收入其包括游记、随笔、杂谈、诗歌在内的各种网文日志220余篇。至2010年前后,活跃于网络的黎族作者逐渐增多,开创出一个繁盛的网络文学创作局面。
黎族作者们在网络上发表原创作品,有几个相对固定和集中的网站,其中发表作品数量最大的是天涯社区网站的天涯论坛,其次是“乡土作家的博客”。此外,诗词在线、中华诗词论坛也聚集了少数作者。一些作者还开设了个人的博客和QQ空间,以及通过手机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展现自己的创作成果。
天涯社区是海南岛辐射全国的著名网站,创立于1999年。该网站栏目丰富,设有众多专门的文学版块,如“舞文弄墨”“散文天下”“天涯诗会”“诗词比兴”“海南文苑”“龙沐湾”“百草园”“乡土家园”等。另外,社区中的海南各县市论坛版块也都兼容各类文学作品。文学作者在网站上发表作品极其便利,只要在天涯社区注册,登录后即可在论坛各版块刊出自己的作品,没有普通纸质刊物通常所见的那些严格复杂的审核流程,自由度非常大。因此,该网站不仅吸引了大批黎族文学初习者聚集于此,许多知名的黎族作家、诗人也纷纷参与其中。如容师德(容同学)、羊许云(天之南2008)、唐鸿南(琶笛)等,他们在天涯论坛上都非常活跃,发表了许多作品,积攒了较高的人气。高照清(我从山兰地来)、郑朝能、黎欢、刘国昌(冷雨风子)、邢福明(黎人家族)、吴晓霞(排奥)、陈道飞(cdf0128)、麦进聪(白面公岭)、罗文良(罗邦侃)、王雪(甘工)等,都是活跃于“天涯社区”的黎族作者,在天涯社区中的“海南文苑”“龙沐湾”“乡土家园”“百草园”“舞文弄墨”和海南各县市论坛版块都经常能够看到他们的作品。
新浪网“乡土作家的博客”,原名“海南乡土作家网”,是海南省乡土文化研究会以博客形式创建于2009年3月的网刊,该网刊面向全国,接受并发表自然来稿,并从中择优刊登在研究会会刊《乡土作家》期刊,由是吸引和聚集了包括不少黎族作者在内的大批文学爱好者。据简略统计,在该网刊发作品数量较多的黎族作者有:叶传雄发表古体诗词、散文180余篇(首),胡天曙发表诗歌、散文180余篇(首),曾繁景发表古体诗词120余首,黄会儒发表散文约50篇,黄少民发表诗歌约50首。其他作者如高才坤、王泽亚、罗育清、高德清、卓克云、陈雅贵、吴拜燕、陈志明、陈翠连、陈国卿、符海灵、陈晴、黄园桃等,都是“海南乡土作家网”的积极投稿者。
开设博客或QQ空间,也是黎族作者发表网络原创作品的一种方式。不少黎族作者如容师德、谢来龙、李其文、符凤莲、高照清、唐鸿南、叶传雄、符永进、廖堃、李星青、董亚岭、王辉生、符胜芳、陈雅贵、羊许云、刘国昌、黎欢、王雪等都开设了个人博客或者QQ空间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不过,有些作者开设博客、QQ空间只是一时兴之所至,带有阶段性特点,总体上看能够比较长期坚持者不多。
网络原创作品是黎族网络文学中最具有发掘价值、故而也是最值得关注部分。
二、 黎族网络文学的特征及其意义
从实际考察可知,黎族网络文学创作从总体上说与传统文学创作并无本质区别,实际上只是传统文学创作方式的一种时代延伸。
关于黎族网络文学的特征及其意义,可归纳为传统纸质文学的网络化、自由无羁的写作状态、拓宽黎族文学的传播范围、培育黎族文学新人四个方面。
(一)传统纸质文学的网络化
一般说来,网络文学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纸质文学的网络化,也可称为传统印刷类文学的网络版,这是原来已经以纸质形式发表、出版的作品,后来被转载到了网络上,即同一个作品由原来的纸质形式转换为网络形式;二是网络原创作品,这是作者直接在网络如网站、博客、QQ空间、手机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创作和发表的作品;三是网络超文本文学,指的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功能交互作用而创造出来的作品。在网络超文本文学作品中,虽然文字仍然是主要的,但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它还利用电脑和网络技术增加了诸如音乐、动画、背景等多种元素。这类作品其实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学样式,属狭义的网络文学,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因为这种样式只能存在于互联网络之中,一旦打印成纸质文本或者由传统刊物发表、出版,将失去其原有的风貌和韵味,换言之就是离开网络则无法生存的作品。
对照上述三种类型,可以发现黎族网络文学创作实际上就是一种传统文学的网络化。
如前所述,几乎所有的当代黎族作家都曾在网络上发表过作品或者作品曾在网络上被转载。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黎族文学与网络结缘也已经成为常态。许多黎族作者包括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走的都是网络和纸质双边写作的道路。他们既在纸质刊物上发表作品,也在网络上转载作品或者直接在网络上创作和发表作品。前文提到的许多作者,如亚根、高照清、唐鸿南、叶传雄、廖堃、谢来龙、羊许云、容师德、李星青、郑朝能、曾繁景、刘国昌、黎欢、胡天曙等,都是网络创作的积极践行者。他们在传统纸质刊物上发表过不少作品,在黎族文学创作中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时他们又活跃于网络上,同样以其积极的创作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发表在纸质刊物上的大部分作品都曾在网络上发表过,而他们发表在网络上和发表在纸质刊物上的是同样的作品,除了媒介形式的差异之外,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没有任何不同,彼此可以毫无障碍地通过纸质或网络媒介相互转换。这些网络作品其实只是传统纸质文学文本的电子化,或曰是传统纸质文学的网络化。这些作品属于上述的前两种类型的作品,其实就是同一类作品。至于第三类作品,即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功能交互作用创造出来的只能在网络上生存而不能转化为纸质形式出现的作品,目前在黎族网络文学创作中还未曾发现。
可见黎族网络文学创作虽然活跃,但从总体上看都还没有形成对原有文学传统的颠覆,它只是显示出黎族文学在发展进程中遵循传统文学创作方式的一种时代延伸。
(二)自由无羁的写作状态
网络文学写作是一种自由性极大的写作,作者在写作过程是处在一个没有任何限制的完全自由的开创性创作状态中,无须按照刊物和编辑的相关要求,也没有必要去迎合大众的心理,他们只需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创作,然后将作品上传网络,作品创作就算完成了。这种自由写作、自由发表、自由交流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热情。正因为如此,黎族作者们的网络创作具有极大的自由度,由此也形成了黎族网络文学自由无羁的写作特点。
这一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一批很少在传统纸质刊物上发表作品,或者从未在传统纸质刊物上发表过作品的黎族作者的网络写作上。这些作者在写作时一般没有传统理念中崇高的创作目标,无需顾及自己所写的作品是否能够体现文学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传统文学中那种表现时代、表现社会精神的题材往往不被他们重视,他们忽视一切戒律,写作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宣泄和自娱。所以他们的创作是自由化、情绪化的,往往随着自己的兴致,随写随贴,是即兴式的表达,没有任何的约束。这类作品一般很少带有功利性,表现的多为个人的经验。正因为写作的自由无羁,没有功利目的,所以不求作品的深刻,而只是随性地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个人情感、个人经验、个人感受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其内容难免存在庞杂、粗糙,不太注重艺术性和严密性等不足。但从另一面看,这些作品又恰恰是黎族最原生态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反映,显露出一种未经打磨未经雕琢的质朴和率真,而这种质朴与率真则是黎族网络文学创作中极其难得和极具价值的部分。
如邢福明的《往日,黎村过的那些日子》有这样的文字:
当代有句俗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当我得知,在后山的村民常用刀斧砍光了小村后山的优质树木,把三百年的积蓄朝夕取出,做了一次终极的乘凉,没有半点吝惜,在村民的屠刀下,小村的山岭瘦了,水之源也跟随着瘦,田园也渐渐变成干旱瘦身。山后家园,瘦成一个抽象的家和园的概念,空具形容,是无家亦无园。我恨不得政府把手持屠刀的村民统统关起来,罚他们下半辈子都去做苦役。
当我长大成人后,我渐渐能原谅了村民,黎村的问题在于黎村之外。村民为什么要伐树?树为什么要进城?村民有更好的选择吗?又有多少像山后黎寨这样无奈而日渐荒凉的村寨?[1]
这篇随笔的文字表达非常率真,描述了作者最真实的感受。如果是为了发表而作,作者就要考虑是否符合期刊编辑部编审要求,可能就会隐藏起自己很多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容师德的随笔《最幸福的事》也很有代表性,作品讲述出差时钱包丢失,然后忙乱翻找,与酒店前台服务员电话联系,终于找回了钱包,于是以诙谐调侃的语气发表感慨:失而复得的钱包让他觉得,这个忙碌、纷乱、烦人的世界原来有些时候也是如此美好,如此幽默和快乐,而原来觉得长相一般的两个酒店员工也变得美丽起来。这类作品就类似于个人日记,随感而发,信马由缰,完全不必去考虑文学的意义和社会的价值等等,一般刊物也不容易发表,而作者也没有想过要在刊物上发表,就类似于文字方式的“卡拉OK”,纯属自娱自乐。也恰恰是在这种写作心态之下流露出来的真实与情趣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三)拓宽黎族文学的传播范围
黎族作家文学创作无论是在发端时期还是发展至今,影响力都相对比较弱。黎族作者们的作品大都局限发表在海南岛内的刊物上,除了专发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民族文学》杂志外,能够在岛外其他刊物上发表作品的比较少。而现在纸质刊物的发行量都极其有限,这种情况使外界对黎族文学创作发展情况知之甚少,而网络时代的黎族文学已经突破了这种局限。传播的高效性是网络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网络文学的发表不再像传统文学的创作和出版往往需要一定周期,有严格的审稿程序。发表一篇网络文学作品非常简单。首先通过网站申请账号,登录账号后就可以在该网站发表文章。一篇文章在网络上发表,从理论上说,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读者都可以找到它,进行阅读。而这些优势是传统文学所无法比拟的。从读者量看,网络读者的人数就远不是传统纸质刊物所可以相比的。现在的黎族作者很少有完全不与网络发生关系的,许多作者都是传统写作与网络写作并进,即双边写作,他们在纸质刊物上发表过的所有作品都会在之前或之后发表到网上,即使是那些平时不大上网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也会被热心的网友转载到网上。网络拓宽了黎族文学的传播范围,这是显而易见的。
(四)培育黎族文学新人
文学作者的成长需要学步的园地,就如20世纪80年代的《五指山文艺》曾经培养了第一代黎族作家一样,21世纪网络的普及也为黎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平台,培育了一大批新人。
唐鸿南现已是黎族文学中较有影响的作家,他早期的创作与网络关系就很密切。天涯论坛有一版块“百草园”,这是海南广播电台的一个电子版,唐鸿南许多作品都被电台选播,同时也发表在“百草园”上。郑朝能迄今已出版三部诗集,而在第一部诗集《木棉花开的声音》出版之前,他很少在传统纸质刊物发表作品,其创作平台主要是“诗词在线”网站,诗集所收入的大多是网上的作品。
容师德是比较典型的黎族网络作者,至今在纸质刊物上发表的作品不多。他不热衷于刻意去写那些可以在正规刊物上发表的作品,他的网络写作主要是在天涯论坛和天涯博客,他在2010年6月开设了“休闲随笔”博客,主要刊发个人原创文字及摄影作品,多为游记、杂谈、随笔,博文篇目已近1 200篇,访问量高达133万多,被天涯社区列为“天涯名博”。他收录在博客中的很多随笔同时也发到天涯论坛上,其中多篇被推荐上了“海南在线首页”,一些作品还被相关报刊主动选用发表。羊许云是天涯论坛乐东版的版主,热爱网络写作,在纸质刊物上发表的作品也不太多。他的网络作品民族特色浓郁,大都是描写黎族乡村生活特别是黎族风情习俗方面的内容。与容师德一样,他的许多文章都被推荐上了“海南在线首页”,多篇作品如《黎族人与清明》《芭蕉肉》《童年的梧桐树》《黎家地藏酒》《黎族人的挑盐岁月》《山蚁蛋》《晚开的木棉花》《黎族美食螃蟹酱》等被报刊采用。如今,容师德和羊许云都以其具有特色的网络创作才华在黎族文坛上被人们所熟悉。
黎欢是一位农村作者,最初也是从网络写作开始,以后逐渐被读者所认识的。他写诗歌也写小说,发表在自己的QQ空间里,2011年11月至12月连载的中篇小说《那一夜,我们融入了对方……》,受到网友关注。当时作者从白天到上半夜用摩托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以运输乘客维持生计。深夜里,用闲暇时间构思写作。如今黎欢已经在《三亚文艺》《五指山》等刊物发表了一些作品,渐渐为读者所熟悉。
黎族网络作家中,最典型的是廖堃。廖堃是一位90后青年作家,2009年开始网络小说写作,以“藏笔之仙”为网名在网上连载过多部长篇悬疑灵异小说,其中的《鬼叫门之人皮灯笼》和《兰宫密码:盗墓贼的诡异经历》于2012年正式出版,以传统纸质文学的形式面世,引起海南文坛的关注。海南知名作家乐冰评价他的盗墓小说《鬼叫门之人皮灯笼》说:“有着显著的民间故事风格,有着富于想象力和夸张的情节,唤醒了存留在人们记忆深处关于民间文化的记忆。”[2]
除此之外,叶传雄、刘国昌、曾繁景、胡天曙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依托网络这一平台成长起来的。由此可见,当今新老作家都与网络写作发生了密切联系,网络创作已经成为当代黎族文学整体创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黎族网络文学实际上已经参与了黎族当代文学的历史建构。
三、 黎族网络文学的民族特色
由于黎族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一种同质关系,所以二者在作品内容方面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网络文学创作是一种极为自由的创作,它自由写作,自由发表,自由交流,不受任何戒律的限制,所以较之于传统文学,黎族网络文学对黎族社会生活的表现又更加随性,更加率真,其民族特色的彰显自然也就更加鲜明突出。
关于黎族网络文学的民族特色,可从对黎族社会生活的反映、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身份认同这三个角度切入展开分析。
(一)民族生活的真实反映
黎族生活题材是黎族网络文学写作的一个主要内容。传统文学中有关黎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反映,有关黎族乡村日常生活叙说的故事,以及边地山光水色的描画,民族风情习俗的介绍,传统文化心理的发掘等等,在网络文学中都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而且是更为全面的展现。
这方面比较突出的,除了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且坚持本民族生活题材创作的作家如亚根、高照清、郑文秀、唐鸿南、叶传雄、郑朝能、李星青等之外,还有更多原先在传统文学创作中知名度并不是太高,甚至是从未在传统文学刊物上发表过作品的网络作者。如前文提到的容师德、羊许云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位。
容师德发表在博客上的千余篇杂文、随笔,多为率性之作,思绪自由,文笔恣肆,其中大量篇目如《阿雄》《阿雷》《愿先人安息》《回乡散记》《容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老家的山》《我的小学》《为人子为人父的那些事儿》等,都是叙说黎族乡间的人事风土的,读来饶有兴味。羊许云的网文基本上全都是本民族生活的真实记录,特别是一些发表于天涯论坛的有关海南黎族民俗系列的散文,这些散文除了前文提到过的篇目外,还有《最美不过家乡水》《家乡的稻花香》《“毛公山”脚下的黎家》《奶奶的老木臼》《月光下的亲情》《童年的梧桐树》《晚开的木棉花》等,都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另外的一些作者,如洪章峰,则专注于黎族传统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并将之进行改编创作,在网上发表了《大力神传说》《鹰神传说》《百鸟衣传说》《锦仙传说》《蛙神传说》等十余首叙事长诗。洪章峰的作品源之于黎族民间,积淀古远,内蕴沉厚,反映了黎族远古时期的社会生活,具有难得的历史文化价值。邢福明在天涯论坛发表的许多网络原创作品,多为本民族生活题材的散文随笔,如《黎村,夜幕降临时“隆闺”的爱情》《马年春节返乡的感怀》《浅谈黎家饮酒成习》《那些年,以牛为伴的童年》《黎族遗失的传统年俗》《回忆远去的童年》等,其中多篇被天涯论坛推上“海南在线首页”。吴拜燕长期生活在黎族农村,她在乡土作家网发表的《我的妈妈》《一个感人的亲情故事》《妈妈的那张脸》《黎族少女的“bong高”》《打工日记》等散文,乡土气息十分浓郁。
这些作者都非常熟悉本民族生活,了解本民族文化。他们以本民族生活为题材,表现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风民情,表现本民族民众的日常生活,把自己所经历所知道的如实写出来,其作品的民族特色自然也就显现了。
(二)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
以本民族生活为题材,如实地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这只是少数民族文学体现民族特色的一个表层方面,更为重要也更具有价值的是作品中民族性格的彰显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映,这在黎族网络文学中也有鲜明的表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
关于民族文化认同,黎族作者对本民族生活题材的选择和描写本身就已经体现出一种认同,而作品中所流露出的那种强烈的民族情感使这种认同感显得格外鲜明。他们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属于自己的认知,对自己民族的风情习俗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如邢福明的随笔《浅谈黎家饮酒成习》在介绍黎族传统饮酒习俗的同时,也纠正了人们对这一习俗中的某些误解,还原了黎家酒礼的真正内涵。吴晓霞在散文《清明扫墓与黎族祭祀》中写道:“我不得不承认黎族文化大多是落后于汉族文化,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汲取汉族文化,来改善并摒弃黎族落后的风俗习惯。但是我们也要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同时,要懂得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而失去了自己本民族特有的文化。”[3]虽然笔者并不认同其“黎族文化大多是落后于汉族文化”的观点,因为文化生成与历史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对文化的评判不可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换言之文化本身是无所谓先进与落后的,只有适应与不适应的区别,但这也反映了作者潜意识里的一种民族自卑,而这其实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文化是内在的、隐性的、深藏的或潜意识的精神因子,黎族作者们对自己民族生活的态度和评价与外部介入的角度和认识是完全不同的,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民族文化认同的体现。
类似的例子在黎族网络文学写作中比比皆是。
(三)率直的民族身份标识
对自己民族身份的明确标识,即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这本来是与民族文化认同密不可分的问题。在一个民族发展中,一种文化体系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以文化为聚合。作家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反映了他对以文化联系起来的这个特定群体也即自己的民族的归属感,这实际上就已经体现了这个作家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不过,这里所说的“民族身份认同”是针对黎族文学作者中存在的某种现象。
在传统纸质文学创作里,我们有时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黎族作者发表作品时似乎总是遮遮掩掩地不愿主动标识自己的民族身份。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可能是出于民族自卑心理,有的则可能恰恰相反,是刻意想要回避自己的作品划归“少数民族文学”后被标签化。在网络创作中的情形则不一样,因为网络写作具有隐匿性的特点,作者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由表现,因此其民族认同的情感流露和心声的表达会更加坦率和直接。如唐鸿南:“我要让我的民族/成为一种声音/我要让我的梦想/不再成为历史。”[4]郑朝能:“当你变成族人仰望的雕像/你的高大护住了我们的卑微/……我们的精神融入了你的精神/我们的欢乐融入了你的欢乐。”[5]黎欢:“在这鸟语花香的边域/在这山清水秀的乡村里/抱着一个民族的信仰/誓与大山不离不弃。”[6]陈朝锴:“我是黎人的子孙后代,喜欢写诗/我现在写诗,写给我们民族的诗/……我热爱我的民族——黎族。”[7]邢福明:“在我20岁那年离开故乡黎族村,告别了我心中难以忘怀的故乡茅草房”,“如今,返乡探望茅草房时,……突然,在我心中呐喊着‘黎族村的乡亲们,我回来了!’”[8]这类作品或告白,或倾诉,或呼喊,强烈、真实的民族认同情感都在我与民族的先祖、我与民族的历史、我与民族的生活等血脉联系中得到了诠释。
黎族网络文学作者的民族身份认同不仅表现在其作品的内容中,甚至还表现在他们网络作品的署名上。网络文学具有隐匿性的特征,因此有时也会带来对作者民族身份考辨的模糊性。但在另一方面,不少黎族作者使用的网名却又带有明显的民族标识,譬如“琶笛”(唐鸿南)、“排奥”(吴晓霞)是自己的黎族本名;“我从山兰地来”(高照清),山兰是黎族地区特有的山地旱稻;“黎山处士”(叶传雄),黎山带有明显黎族生活环境的标记;“甘工”(王雪),甘工是黎族民间传说《甘工鸟》中的主人公;“黎人家族”(邢福明)、“黎仔”(郑朝能)则直接标注出自己的族属。以自己的族属作为网名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还未知其个人详情但从其网文中的告白可以确认是黎族的作者,他们的网名都带有同样的特点,如“海南黎人”“什栋黎人”“白沙黎人”“保亭黎人”“乐东黎族人”“黎族人家”“黎家阿哥”“保亭黎妹”“黎族琶曼”“海南黎族哥”“哈黎蛙裔”等。
有评论家就少数民族网络作者的网名问题说过:“在现实世界里,姓名主要作为一种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符号出现,并不具备特殊的含义。即便是作家的笔名,只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对其个人身份文化化的解释。但网名则不同,它是作者畅行网络的唯一身份证。网络的出现使一元世界出现了可被感知的另外的对照物,在现实世界往来穿梭的网民分别以不同的身份和面貌进入网络这个‘第二世界’。第二次命名权的掌握使得网名完全成为个人心境的体现,或寓意某种期望,或呈现个人某种状态。”[9]黎族网络作者的上述网名特征,正是黎族作者在进入网络这个“第二世界”后一种特殊的“个人心境的体现”,这种“个人心境”就是对本民族的强烈认同,同时自然也是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
黎族网络文学的民族特色,就是黎族作者们在自由写作的状态下通过对自己民族生活的真实反映,通过对自己民族的民族性格的深刻揭示,以及对自己民族文化心理的全面彰显而体现出来的。
结 语
总之,在21世纪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宣传和展现黎族文学创作成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舞台,成为初习者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园地。网络文学不仅推进了当代黎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同时还参与了黎族当代文学新的历史建构。“进入 21 世纪后,怎样维系黎族文化记忆、增强黎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成为黎族学界深入研究的课题。”[10]黎族文学正是这方面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学界对黎族文学的研究多以纸质文本为对象,黎族网络文学还没有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研究黎族网络文学的成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