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01-06钱弈冕
钱弈冕
(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 150081)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的社会行为是大学生人格健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基础,也影响到亲人幸福、家庭和睦及全民族素质的提升、社会的稳定和谐。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竞争性强的成长环境,虽然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提高,使其不再为基本生存而焦虑及忙碌,但社会期待值增高、竞争压力增强等因素使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消极、焦虑、压抑、抑郁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2019年暴发的“COVID-19”新冠疫情也给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及社会交往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对其心理与行为开展辅导及干预工作。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成都市19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客观反映成都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特点,并进一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成都市各大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与建议。
2 文献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术界和教育界对其心理及行为开展了持续研究,发现多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及行为问题,一般表现为焦虑、压抑、抑郁、社交恐惧等,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及成长。李嘉超、储祖旺分析了新冠疫情后美国大学生心理出现的新特征,发现现有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要求,提出需要重点关注特殊身份的学生群体,建设非专业化辅助服务队伍,专业协会与各州政府要加强专业和财政支持力度等策略[1]。韩振峰指出,疫情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出现新的态势,部分学生出现了焦虑、烦躁、情绪不稳定等问题,需要高校加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开设心理干预类课程或讲座,有机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到高校教育全过程[2]。安静、施展等通过对江苏省学生的调查,分析学生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情感、社会及心理幸福感与网络行为,并提出加强心理疏导等相关建议[3]。胡义秋、刘正华提出了通过团队辅导形式有效干预抑郁大学生的途径,通过5个月时间的对比测试干预结果,发现教师及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对大学生抑郁干预有积极意义[4]。马川指出“0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存在更加自我实用、不再服从权威、人际冲突更大、维权意识更强等差异性特征,心理问题突出,健康水平低于“95”后群体,需要从系统角度开展大中小学有衔接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育内容与形式[5]。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不同时期与地区持续存在,特别在疫情常态化情境下,心理问题影响到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妨碍其正常生活,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对其加强疏导、干预,以减少、减轻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
成都市目前有32所本科院校,来自全国各地的在校大学生约52万人,学生人数排名全国第4。成都作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新一线城市,大学生面临环境更复杂,压力更大,竞争更激烈,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亟待对其心理状态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研究。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以测度成都市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态为目标,于2021年9月—2022年1月开展问卷调查。为确保样本代表性,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成都市19所(占成都市本科高校数量的59.3%)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中发放网络问卷713份,回收有效问卷620份,回收率为87%,有效样本约占成都市大学生总数的0.11%,样本特征参见表1。
3.2 研究方法
运用DS14问卷(D型人格量表)、SAS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DS问卷(抑郁自评量表)为测量工具,对成都市大学生进行消极情感NA、社交压抑SI、焦虑状态、抑郁程度测试。
①DS14问卷(D型人格量表)。1996年,荷兰学者约翰·德诺雷(Denollet)提出D型人格概念,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ivity,NA),通常表现为忧虑、悲观、更容易生气,不易体验到正情感;二是社交抑制(social inhibition,SI),与他人接触时会有意识地自我压抑,感觉紧张、不安全,尽量逃避可能出现的危险,与人保持心理距离。D型人格研究,经历了从早期DS16、后来DS24,到目前更多使用DS14进行测量。NA和SI均用7个条目计分,采用从“0=不符合”到“4=很符合”的五点记分法,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DS14测量用10分作为分界点,即NA和SI同时≥10时,判断受试者为D型人格。
②SAS问卷(焦虑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是1971年由Zung编制的测量个体焦虑状态的自评量表,由20个项目分4级评分构成,主要评定每个项目症状出现的频度,从1到4,分别表示现在或过去一周“没有或很少有时间有”“小部分时间有”“相当多时间有”“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四种不同程度的状态。每题得分为初始分,初始分乘以1.25后,四舍五入为标准分。焦虑状态评定的临界值为50分,分值与焦虑倾向正相关。
③SDS问卷(抑郁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是W.K.Zung于1965年提出的测量个体抑郁程度的量表,由20个项目分4级评分构成,能直观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根据测试者近半年内的表现,回答属于“无或偶尔、有时、经常、持续”这四种情况之一,分别对应“1~4”分,得出相应分数及总分,超过40分即存在抑郁。总分除以80分后乘以百分之百得出百分比,59%~69%为轻度抑郁;70%~89%为中度抑郁;≥90%为重度抑郁。
表1 成都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样本特征Tab.1 Sample characteristics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engdu City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收集数据,使用问卷星SPSSAU在线平台进行交叉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成都市大学生D型人格倾向、大学生焦虑状态、大学生抑郁程度进行测度,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成都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描述性统计汇总Tab.2 Summary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engdu City
4.1 成都市大学生D型人格倾向分析
620人中,受试者NA和SI同时≥10,为D型人格的大学生人数为260人,占比41.94%。根据相关性分析,D型人格与受试者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居住地、家庭结构及家庭收入均无显著相关性,参见表3。
表3 成都市大学生D型人格倾向分析Tab.3 Analysis of D personality tend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engdu City
4.2 成都市大学生焦虑情绪分析
620人中,受试者状态评定为焦虑,即焦虑自评分值在50分以上者有168人,占比27.1%,分值与焦虑倾向正相关。根据相关性分析,焦虑自评分值与受试者是否独生子女、居住地极显著相关。①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有焦虑倾向,四孩及以上情况焦虑倾向较弱;②城市居住地比乡镇和农村居住地受试者更有焦虑倾向。焦虑自评分值与受试者性别、家庭结构及家庭收入均无显著相关性,如表4所示。
表4 成都市大学生焦虑情绪分析Tab.4 Analysis of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engdu City
4.3 成都市大学生抑郁程度分析
根据受试者测试总分除以80分后乘以百分之百得出百分比,59%~69%为轻度抑郁;70%~89%为中度抑郁;≥90%为重度抑郁。620名受试者中,共有95人有抑郁表现,占比15.32%,其中轻度83人,中度11人,重度1人。根据相关性分析,抑郁程度与受试者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居住地、家庭结构及家庭收入均无显著相关性,如表5所示。
表5 成都市大学生抑郁程度分析Tab.5 Analysis of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engdu City
5 结论与讨论
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从成都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态来看,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良好,但部分学生存在一定心理行为异常,约15.32%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现,个别学生存在重度抑郁,需要及时干预。②从成都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看,大学生D型人格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居住地、家庭结构及家庭收入无显著相关性;焦虑自评分值与受试者是否独生子女、居住地极显著相关,特别表现在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有焦虑倾向,城市居住地比乡镇和农村居住地受试者更有焦虑倾向。焦虑自评分值与受试者性别、家庭结构及家庭收入无显著相关性;抑郁程度与受试者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居住地、家庭结构及家庭收入均无显著相关性。
研究结论为大学生心理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如下启示:第一,大学生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搭建和完善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的平台,深入开展个体与群体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卫生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把心理教育和咨询融入课堂、融入校园生活。第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观测和疏导要重点关注大学生的抑郁表现,特别针对失眠、心情低落、不合群等症状。在学生管理中,要建立对心理行为异常的评估和诊断机制,对中度和重度抑郁表现的大学生应实现早期干预,及时治疗。第三,一般认为,乡镇和农村居住地的大学生进入城市就读大学后,往往因为环境变化、沟通障碍、区域差异等问题更容易产生心理焦虑等问题。但本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居住地的大学生相对于乡镇和农村居住地大学生存在更明显的焦虑倾向,但在平时的心理辅导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容易受到忽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疏导时,应同样关注城市居住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第四,独生子女进入大学集体生活学习后,其社会化过程具有其自身特点,在本研究中表现出更明显的焦虑倾向。针对独生子女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社会交往能力差、经常感到孤独等问题,学校可采用课内、课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加强爱心教育,帮助独生子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