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四位一体,多元育人”的“汽车底盘构造”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实践

2023-01-06杨雪峰刘姁升

汽车实用技术 2022年24期
关键词:本科课程汽车底盘一流

杨雪峰,任 春,曹 宇,王 强,刘姁升

基于“四位一体,多元育人”的“汽车底盘构造”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实践

杨雪峰,任 春*,曹 宇,王 强,刘姁升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机械与交通工程系,鄂尔多斯 内蒙古 017000)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提升应用型课程质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培养目标,对“汽车底盘构造”课程进行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进行建设,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逐步形成了课前在线学习、理实一体课堂学习、课后图书馆实验室拓展学习以及校外竞赛学术会议等实践学习的“四位一体”全过程学习教育模式,同时形成了竞赛驱动教学、科研反哺教学等多元协同育人的教学体系。经过近五年的实践检验,在培养学生专业自信心和学生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应用型本科工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应用型本科;汽车底盘构造;一流课程;混合式教学;四位一体;多元协同育人

1 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建设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高等教育要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回归本科教学,呼吁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1]。2019年10月24日教育部再次提出“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即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各1万门。2019年认定5 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共868门占比17 %。2021年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拟认定5 000门左右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等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均有研究。国外研究者Frederik对专业领域认证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过程相关产业应加强合作[3]。国内研究中,学界普遍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冀宏等人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体现认知高阶性、目标导向性、内容前沿性和实践驱动性[4]。

关于混合式教学方面,即将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加“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将学习由浅层引向深度。国外在教学模式探索上较为先进,1996年关于混合式教学最早出现在美国《培训杂志》中的一篇论文,是企业给员工培训的一种模式[3]。国内学者冯晓英的《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陈卫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食品安全》“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李海东、吴昊的《基于全过程的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为例》等文章可见教育信息化的出现和应用技术的普及对高校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学思维和教学内容方面均带来了较大的变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了信息化的有利条件和现实课堂的真实场景,对建立应用型工科教学的混合式一流课程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4-7]。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应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领域的“一流课程”的现状、问题及创新机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8-11]。

2 “四位一体,多元育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5年教育部首批批复成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一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对于学生培养的目标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汽车底盘构造”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以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主要目标,开设时间安排在大二年级下学期,对前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掌握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随着零零后学生的入学、招生层次的变化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学习信心不足、主动性差、传统授课方式与学生目前的学习特点不匹配、教学内容和材料滞后、实践应用性教学资源不足等教学痛点。基于此开展了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改革,从2018年至今,“汽车底盘构造”课程尝试理实一体化教学,“四位一体,多元育人”模式探索。逐步建设课程线上线下资源库,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经过几年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初步构建出线上学习第一课堂、理实一体第二课堂、图书馆实验室第三课堂以及校外竞赛学术会议第四课堂的四个课堂学习环境,如图1所示。着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图1 四位一体混合式育人模式

2.1 在线学习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为学生利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资源包括国家级在线精品课,即清华大学建设的“汽车底盘构造”课程、自建汽车服务专业相关课程和自建应用型“汽车底盘构造”补充课程。

目前已建成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两项目,分别为“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和“汽车维修工程”,两门课程均已在校内上线,面向全校开放。团队正在着力建设“汽车底盘构造”在线开放课程,逐步建成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群,为在线学习第一课堂服务。

2.2 理实一体第二课堂

理实一体搭建第二课堂,也是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以“手动变速器”一节为例进行阐述。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了适合于“汽车底盘构造”课程教学的RDAC应用教学法、BOPPPS教学法、六步教学法和五星教学法,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开展进行方法的选择。其中RDAC应用教学法是我们团队总结的构造课程非常实用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了常规学习、拓展学习、应用学习和挑战学习四个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引进行逐级深入的学习。

前沿性知识和课程思政的内容紧密结合,主要来自于目前汽车上使用的先进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设计前期中已经被挖掘,结合实践应用非常有特点的底盘结构设计,课程思政紧密联系科学素养、家国情怀、大国工匠、就业创业等内容,在专业课上实现育人目标。本节课主要从双离合变速器的设计和发展入手,以讲授为主,同时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发言,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互动的氛围,使同学们由听故事到行为指导的高阶认知转变,激发学生对自主创新的认识和专业认同感。

在第二课堂中,基础知识的学习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拓展知识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小组研讨和汇报交流,挑战学习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老师点评、老师分享学生感悟,整个过程尽量将学生调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担当导演的角色,可经常使用你的分析很准确、这个设计很实用、这可真是一个好方法等这些语言进行点评,给学生积极正向的评价和反馈,也是第二课堂中学生专业自信心塑造的好方法。

2.3 图书馆实验室第三课堂

图书馆和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的第三课堂,也是学生可以利用的良好学习资源。教学团队成员主持底盘相关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多项科研项目有学生参与和完成相关实验的数据采集以及设计仿真工作,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专业研究,在提升专业认知和科研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专业信心。

依托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和学校开放实验室建设,成立了方程式赛车车队、新能源汽车小组、智能汽车应用小组等科技团体,累计参与学生达300余人。学生近三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9项,其中省级大创项目1项,发表科技论文9篇,其中4篇被EI检索;发表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3项,通过专业自信心的培养,逐步发展到学生能力的发展。通过学生科技团队的传帮带效应,逐步建设起“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氛围。

2.4 校外学习第四课堂

积极鼓励和带领学生参加校外竞赛和学术会议。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竞赛奖项6项,其中智能汽车应用小组成员在2021年“挑战杯”比赛中,依托汽车结构设计获得自治区级奖项2项,学校竞赛奖项9项。在校学生参与学术会议、科技竞赛共计40余人,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坚定了意志,提升了学生专业的自信心和行业认同感。

3 效果及推广

“四位一体,多元育人”的课堂相对于传统教学、全方位全过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汽车底盘构造”课程建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课堂活跃度提高了。课堂上学生愿意主动发言,主动提问,课堂上迎来了第一个旁听的学生。

(2)学生和督导更好的课堂评价。学生评教逐年提高,近三年评教结果均为优秀,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在该班级评教中位列第一,同行督导听课成绩均为95分以上评价较高。在2019年春季学期学校的学位评估中,专家两次听课均给出较好的评价。

(3)学生发展方面,学生自信心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事情逐步开始自主寻找解决方法,学生就业良好,其中有到湖南大学、吉林大学等重点院校深造的学生,也有在国家能源集团、长城汽车、天津捷通达等就职较好就业岗位的学生。

经过几年的混合式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进行了一些推广,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该课程于2021年4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21年5月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并推荐国家级评审、2021年11月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教学团队获自治区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批自治区教改项目6项,发表相关教改论文10篇;学生创新成效显著,获学科竞赛中获自治区金奖1项,三等奖3项。

“四位一体多元育人”教学模式在团队成员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团队成员在多种场合进行了该教育模式的推广,如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分享的教学沙龙、学校院系的相关报道宣传、教学类会议的分享和讨论等。

4 总结

“四位一体,多元育人”以培养学生专业自信心为教学基本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在线学习、课堂学习、校内外实践学习的四位一体全过程培养模式,竞赛驱动教学、科研反哺教学等多元协同的育人体系。在“四位一体、多元育人”面向提升学生专业自信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物教学与虚拟课程相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展、和“问题式”教学方法、习明纳研讨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方面做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获得了同行和学生的认可。

作为应用型本科,将在应用性知识与技能的拓展,课程资源库建设与优化、完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课程思政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促进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培养。

[1] 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 2018(5):18-3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R/OL].(2020-11- 25)[2022-06-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11/t20201130_502502.html.

[3] FREDERIK H,HASANEFENDIC S,VAN DER SIJDE P.Professional Field in the Accreditation Process: Exami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grammes at Dutch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J].Assess Eval High Education,2017,42(2):208-225.

[4] 冀宏,王继元,张根华.行业课程的理论逻辑与建设路径—兼论应用型人才培养“金课”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4):188-193.

[5] 陈卫,郑晓冬,冯凤琴,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食品安全》“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48(1):330-334.

[6] 李海东,吴昊.基于全过程的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1(5):65-71+91.

[7] 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13-24.

[8] 王频佳,程曦,孙丰慧,等.基于一流专业建设的应用型示范课程改革与实践:以“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21,48(6):2270-2278.

[9] 于蕾艳,石永军.融合研究性教学的汽车虚拟仿真教学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5):126-128.

[10] 陈谦,李爱东,叶鹏飞.新型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以南京大学现代应用与工程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56-60.

The Hybrid First-class Cours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Automobile Chassis Construction" Based on "Four in One, Multiple Education"

YANG Xuefeng, REN Chun*, CAO Yu, WANG Qiang, Liu Xusheng

(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Ordo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dos 017000, China )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pplied courses, the course "Automobile Chassis Construction"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students'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Adhering to the student-centered concept, we have built the course positioning, course objectives and course resources, explored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gradually formed a whole-process learning and education model of "four in one", which includes pre-class online learning, in-class classroom learning, after-class library laboratory expansion learning, off-campus competition and academic conference and other practical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formed a teaching system of multiple cooperative education, such as competition-driv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feeding teaching. After nearly five years of practice test,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nfidence and students' ability, and has achieved obvious result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course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s.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urse; Automobile chassis construction; First-class course; Blended teaching;Four in one; Multiple cooperative education

G642.0

A

1671-7988(2022)24-154-04

G642.0

A

1671-7988(2022)24-154-04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24.028

杨雪峰(199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服务、应用型高等教育,E-mail:1138545632@qq.com。

任春(1985—),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轻量化、应用型高等教育,E-mail:125782842@qq.com。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信息化技术研究专题:融合在线教学数据的应用型本科教学创新研究(ZSZX 21138);内蒙古自治区级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维修工程”;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底盘构造”混合式一流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NGJGH 2021509)、面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流课程”设计与实践(NGJGH2021492)、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设计与实践(NGJGH2021497);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打造“一流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NGJGH2020439)、“应用型本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NGJGH2020444);鄂尔多斯市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应用型高校“汽车底盘构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20200101)。

猜你喜欢

本科课程汽车底盘一流
汽车底盘系统的控制技术简介
新能源技术在专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分析
基于工程认证的一流本科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为例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比较研究
汽车底盘测功机结构、工作原理与使用维护
汽车底盘测功机选购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