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2023-01-06张晓宇孟宪栋杜书波张立建
张晓宇,孟宪栋,杜书波,张立建
(1.聊城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聊城 252000;2.山东省聊城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心,聊城 252000;3.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聊城 252000)
随着国内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因其原有功能的不足和现状形态的陈旧,无法充分满足街区内居民对新时代生活场景的追求,逐渐成为现代城市中的边缘性区域。同时,无序的大规模拆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肌理和空间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然而,所有的事物都在发生着持续性变化,城市的概念亦如是,城市中内部要素的迭代更新在潜移默化间造成了城市形态的持续性变化,城市的发展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符合“新陈代谢”规律的。所以,在保护城市中一些与历史文化相关的街区时,所选择的保护手段,既不应该简单地采取静态孤立式保护,也不应当片面地着眼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和资本扩张而采取过度开发式的保护。因此,“新”与“旧”、“静态维持”与“动态进展”这一矛盾关系的正确解决,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关键点所在。在国内外经过了数百年发展的类型学,足以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切入点和方法论。
1 类型学研究简述
1.1 类型学发展概述
早在19世纪,德·昆西便在其著作《建筑百科辞典》中,强调了类型学的定义,直至目前,仍被称作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概念。他利用对比“类型”和“模式”之间的异同,来进一步阐释类型的定义,他指出“模型”是针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的一种单纯的重复工作,但人们可依据“类型”而形成一些互不相同的作品。所以“类型”并不是对事物形象的抄袭和简单模仿,而是一种贯穿在创作之中的指导原则[1]。拉斐尔·莫内欧认为,类型学既不是空间图表,也不是列表的平均值[2]。它的本质是运用内部有一定相似性的结构,对物体实施可能性的组合。也就是说,类型实质上是一种实施组合思考的过程。
20世纪以来,国内建筑学方向基于类型学的研究中,沙克宁撰写的《设计中的类型学》属于我国最早引入的类型学文章,沙克宁在文中阐释了类型学的基本理论。2005年11月,汪丽君的著作《建筑类型学》出版,该书系统地归纳建筑类型学理论与应用方法,标志着国内对建筑类型学的理论研究达到一定深度[3]。李振宇等撰写的《宅语:类型学视角下的住宅形态设计探索》将类型学这种理论方法运用在常见的建筑类型——住宅建筑的创新实践中,并借助众多有代表性的建筑案例进行了说明[4]。从这些研究中可以总结出:类型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理论引入—内化梳理—实践运用”的过程,现阶段,关于类型学的研究重点,已经从纯粹的理论研究过渡为多元的应用方面。
1.2 类型学运用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意义
当代类型学理论植根于城市的“集体记忆”。大量社会个体的“集体无意识”经由空间操作,转化为具有实体的物质空间。这当中隐含了拉斐尔·莫内欧归纳的类型推演两阶段:“类型学的阶段”和“形式生成的阶段”[4]。前者是从对历史模型形式进行选择分析并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类型”;后者是将“类型”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通过一定手段还原到具体形式,使其具有历史记忆和时代特征。将类型学研究方法科学地运用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为我们提供一系列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及方向性的设计思路,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继承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唤醒街区群众的集体记忆,而且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助于保护与更新工作的开展,进而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和再生的根本目标。
2 历史文化街区的类型学分析
类型学分析是直观认识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现状问题、充分提炼设计“原型”的有效途径。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分析按照“宏观—中观—微观”的等级组织,分析提炼出相应的不同“类型”,作为后期类型转换阶段的依据。
2.1 宏观层面的街区分析
为了更加清晰和全面地去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使后期的保护与更新的类型学策略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从宏观视角对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所在的大小礼拜寺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区肌理以及街巷尺度深入考察,从而提取宏观层面上的“类型”。
2.1.1 街区肌理
街区肌理形成于街区中内部元素在日积月累中的消长更替,作为城市空间的局部组织及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元素,它的变化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与生活在街区内的大众的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图底分析法作为建筑类型学研究的基础方法,通过提取和挑选出相关街区空间、建筑类型等基本要素,并对其进行简化分析进而从非具象、繁杂的肌理中提取出建筑肌理。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建筑肌理的空间原型,根据形成的历史动因的不同进行剖析总结,可以得到两种肌理单元:①在某一特殊历史时期经过人为规划、设计、建造后生成的机械性肌理,以传统的里坊制街区的肌理原型为代表;②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在自然环境、社会交往、生产生活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演变而来的增长性肌理,如图1所示[5]。
图1 街区肌理原型
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的街区肌理便是增长性肌理的一种,是居民日常生活长期不断“适应性”的结果,如图2所示。整体街巷空间以大礼拜寺街和药王庙街为南北向主街,大量的院落分布在主街两侧,同时有一些小巷道向主街两侧延伸,基本保持与主街垂直趋势。
图2 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的平面格局
2.1.2 街道尺度
街道的尺度,应重点分析街道的宽度与两侧临街建筑的高度的比值及其对置身于该街道中的行人的心理影响。据日本著名设计师芦原义信的相关研究成果(图3),倘若街道宽度为D,建筑高度为H[6],那么,当D/H>1时,比值若不断地增大,置身于此的行人便会有一种逐渐远离的感觉,比值大于2时则会有更为开阔的感觉;当D/H<1时,比值若不断减小,置身于此的行人便会有一种过度接近的感觉;而D/H=1时,便达到了空间性质的临界值。
图3 街道的宽度与建筑的高度之间的关系
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主街宽度为3~6 m,小巷宽度约为1.5~3 m,两侧临街建筑高度2.6~7.2 m,根据现场测量高度统计分析后可以得到以下几种不同的街道尺度,如表1所示。在该片区中,主街的宽高比D/H=(1.00~1.25)∶1,大致属于能使使用者感到亲切舒适的尺度;主街两侧小巷道的道路宽度较窄,而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却由于部分业主后期自行搭建而大多保持在3.3 m以上,因此小巷道的高宽比D/H大多小于0.75∶1,给人一定的紧迫感,但整体通行效果尚可。
表1 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街道尺度
2.2 中观层面的院落分析
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的传统单体建筑体量相对较小,需要通过群体这一显性状态来产生对城市的影响。通过小体量单元体的重复排列,由“点”的个体渐次拓展成“面”的水平区域,从而形成了历史文化街区中布局类型丰富的院落空间[7]。在院落层面,从中观视角对现状院落或建筑群的保存情况、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取中观层面上的“类型”。
2.2.1 院落保存情况
通过对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内的院落保存情况进行统计梳理,片区内院落整体保存情况如图4所示,在统计的64个院落中,礼拜寺被列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5),保存情况良好。其余63处院落中,格局保存完整,主体建筑结构保存完好的院落2处,如图6,占比为3%;格局现状较清晰,主体建筑结构保存良好,出现局部危房的院落30处,如图7,占比为47%;格局变化较大,主体建筑整体出现险情,出现整幢危房的院落17处,如图8,占比为27%;基本无法看出原有传统建筑格局,超半数建筑为整幢危房的院落14处,如图9,占比为22%。
图4 片区内院落保存情况梳理
图5 礼拜寺
图6 药王庙街24号院
图7 药王庙街33号院
2.2.2 院落布局类型
在院落个体布局上,一进院是该片区的主体院落布局形式,建筑平面布局较灵活;二进院目前保留的仅1例。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内的传统民居院落可大致分为5种,即四合院、三合院、L形院落、一字型院落、不规则院落,如表2所示,其中三合院和四合院的数量占比超过50%。无论三合院还是四合院,都可以理解为四合院式的院落布局。四合院的基本格局是以中轴线为主要建筑的模式,正房、倒房、后罩房、垂花门等住宅的主体建筑全部分列于中轴线上,厢房和耳房等建筑对称建于中线的两侧[8]。
图8 药王庙街03号院
图9 药王庙街09号院
表2 片区内院落个体布局类型分析
在院落组合形式上,该片区内的院落组合形式可大致分为4种,即平行式、垂直式、对接式和半包围式,如表3所示。
表3 片区内院落组合形式分析
2.3 微观层面的建筑分析
建筑单体作为城市空间的基本构成元素,不同类型、形式特征及空间结构的建筑单体构成了生动多样的城市立面。该层面的类型学分析主要从建筑的基本特征入手,从微观视角对建筑的外观特征、结构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它们的共性,从而提取微观层面上的“类型”。
2.3.1 建筑的外观特征
1) 建筑层数。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中的传统建筑多为1~2层,后期改造和更新过程中的建筑层数也没有超过2层。
2) 建筑体量。片区内的建筑体量控制均匀,无较大体量的建筑。
3) 建筑平面。建筑单体平面轮廓清晰,主要为长方形平面,平面功能主要为客厅、卧室、厨房及储藏室。
4) 建筑屋顶形式。片区内的建筑屋顶形式可分为5种:双坡式屋顶、单坡式屋顶、平顶式屋顶、囤顶和其他类型的屋顶。其中以双坡和单坡屋顶为主,不同建筑的坡屋顶建筑细部特征较为统一。
5) 建筑主墙面材料。片区中的建筑主墙面选材可分为5种:土坯墙面,多出现于建造时间为民国到建国前的建筑中;青灰色砖墙面,多出现于建造时间为民国到建国前的建筑中,主材所用砖由黏土入窑烧制而成;红色砖墙面,多出现于建造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中;水刷石墙面,多出现于建造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建筑中;素水泥砂浆墙面,多出现于后期业主加建且建造时间在2000年后的建筑中。
6) 建筑门构件。建筑单体中的门,按照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可分为:小型商铺外门、民居入户门、内门。门的功能若不同,那么其在材质、形状以及装饰方面是大为不同的,如表4所示。
2.3.2 建筑的结构特征
街区内的建筑单体结构样式根据结构材料和建造年代分为3种:
1) 木构架结构的建筑,此类建筑的建造时间为民国到建国前,此类建筑现存数量较少;
2) 砖混结构的建筑,多数建筑的建造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
3) 其他结构的建筑以轻钢结构为主,多数建筑的建造时期是2000年前后,大部分为业主处于功能提升目的进行的自发性加建。
3 历史文化街区的类型转换与重组
3.1 场景:街区发展定位的依据
历史文化街区未来的发展方向通常可作为后期指导类型转化与重组的重要目标。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传承着当地居民对于传统居住街区空间的记忆;同时片区内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传统建筑,延续着传统街区的风貌;片区内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是居民们珍贵的“集体记忆”。与此同时,片区内大量的居民房屋长期得不到正常更新;基础生活设施的落后和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片区内的居民对新时期生活场景的追求。因此该片区的发展方向为整体持续性的保护与平缓渐进的更新[9],即在对传统街区空间、风貌及生活方式合理保护的基础上,对破旧房屋、基础设施以及共享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更新,在满足片区居民现代化生活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完成具有地方传统特色人居环境的营建与更新。根据持续保护、合理支出、强化要素、渐进更新的原则,从原型到类型的转化、与重组中的场景要素可划分为:保留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特质的“文化继承”需要、基于人居环境提升的“形象提升”需要、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生活适应”需要。
表4 微观层面片区内建筑外观要素类型及原型提取
3.2 类型转换与重组
类型学理论对“类型”作为基础元件进行重新组合的3层意义归纳起来即:原样继承、转换继承、使用新类型,作为从原型到更新形式的3种转换方法[10],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同时结合片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宏观街区—中观院落—微观建筑”3个层面上的实际策略[11]。
表5 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类型转化与重组
4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类型学策略
在前文分析论述的基础上,从“街区—院落—建筑单体”3个层面概述对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4.1 织补街区肌理
在宏观的街区层面,经过上述的类型学分析,可以得出,大礼拜寺与药王庙片区的建筑功能较为统一,与城市形态对接不完善,内部街巷空间狭窄。在“类型转换”阶段,需尊重居住作为该街区发展的主导功能,将破坏严重地区作为储备用地,对街区肌理进行合理“织补”,增添适应现代化生活的公共节点作为功能空间,保障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考虑到当前片区东侧界面多为2000年后的现代居住区建筑,界面的比例尺度与片区内建筑的连续界面的比例尺度有较大差异,西侧界面为东昌湖水域,在肌理织补阶段,按照“东收西放”的原则,将填充的实体性功能节点多规划于片区东部,而公共开放节点多规划于片区西部,完成对西侧水域景观的合理利用。对于现有街巷空间狭窄的问题,在尊重原有街巷走向、位置、比例尺度和保护原有街区肌理的基础上,谨慎拓宽现有街巷空间,重新规划街区内道路系统,限制街区内机动车的通行范围,通过步行系统串联起各个功能分区。
4.2 修复院落空间
在中观的院落层面,通过对现有院落的统计梳理得出,近半数的院落格局变化较大,同时院落中出现整幢危房。对于现状格局清晰的院落,应基本保持原貌,对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出现的局部破损处进行加固和修缮。对于格局变化较大的院落,拆除院落中损毁程度严重及使用率较低的建筑,根据前期提取出的院落原型对院落空间进行修复,对于院落中结构受到损坏且使用率较高的建筑进行修复及改造,从而恢复传统性与可持续性并存的院落空间。同时在尊重街区传统肌理的前提下,可通过部分院落的拆分、合并等方式更新院落空间,甚至可有选择地拆除使用频率低下、保存情况较差的院落作为片区内的居民公共交往空间,更好地满足持续发展的功能需求。
4.3 改造建筑单体
在微观的建筑单体层面,通过对现有建筑进行类型学分析,提取建筑单体层面上的类型,复原损坏程度一般的建筑单体,重建损坏程度严重的建筑单体。建筑单体层面上的重塑主要分为3个方面的内容:建筑平面、建筑立面以及建筑结构形式选择。在建筑平面上,对原有建筑进行合理改造,添加日常生活需要的书房、卫生间等功能以更好地满足具体使用。在建筑立面处理上,在继承传统立面样式的基础上,尊重当前片区内居民对于自家建筑立面的改造,以延续和改善居民日常生活的实用性功能为改造目的,以系统性的建筑符号语言解决与适应居民对新时期生活场景的追求和街区面貌提升的需要。
5 结束语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每个古城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忽视的问题。将类型学方法运用到保护与更新的具体过程中,通过对街区分层级地分析、归纳及总结,提取出后期改造中作为借鉴的“原型”,归纳出合理的原型转化与重组方法,同时研究与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这样既能帮助设计者更加有效地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的层级架构,更好地延续传统的空间肌理,留住街区居民宝贵的集体记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街区功能,使其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新时期生活空间的需求,使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