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固县油橄榄经济林基地建设思考

2023-01-06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城固县油橄榄陕南

邹 军

(城固县林业局,陕西 城固 723200)

1 城固县油橄榄发展历程与现状

1.1 发展历程

城固县从1965年开始油橄榄引种栽培,1974年4月城固县革委会征地84.6 hm2,成立了汉中地区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城固县油橄榄场,1978年该场被国家林业部确定为全国二个油橄榄试点之一(另一试验点为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九峰油橄榄场)[1]。在林业部和中国林科院的支持下,先后引进了8个国家108个油橄榄品种的接穗和苗木,建立了采穗圃和品种园,选育出了“城固32”油橄榄优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实、丰产等特性,已成为了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主栽品种之一。城固油橄榄场为当时全国、全省油橄榄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1983年后,国家取消了油橄榄专项补助,种植场点因无经费支持而减少了对油橄榄林经营管理[2]。致使树势逐渐衰败,病虫严重,死亡植株增加,步入放任自流、自生自灭、几近荒芜状态,原本极有发展前景的油橄榄经济林面积、植株数量逐年减少。1984年后,约90%的油橄榄经济林改栽其他树种。2005年,陕西省林业厅牵头重启油橄榄引种栽培工作,在总结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引种试验基础上,针对陕南气候、土壤、适生主栽品种等实际情况,做出了“在试验未获得成功以前,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不宣传、不支持、不鼓励、不提倡农民群众和企业发展油橄榄”[2]的发展决策,为陕西省油橄榄引种试验和示范基地建设明确了突破口。

1.2 油橄榄经济林建设现状

2012年冬,城固元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汉中市、城固县林业技术干部配合下,在文川镇联合村流转丘陵坡地34.0 hm2,利用与中国林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等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了优良新品种引种选育、优良新品系繁育和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等研究。这是目前陕西省唯一的油橄榄经济林试验示范基地。从2014年开始挂果以来,克服了大小年,经受了多种极端不利气候的考验,特别是2016年1月23-27日,城固县遭受1991年以来最强寒流,期间最低气温降到-11 ℃,但2012年冬栽培的豆果、阿波桑娜、科罗莱卡3个品种均未发生冻害。在高密度(1.7 m×4.0 m)栽培条件下,2017年单株产量3.0 kg,单产4 560.0 kg·hm-2。2020年实现单株产量6.5 kg,单产9 930.0 kg·hm-2。初步实现了丰产、稳产。

2 城固县油橄榄引种栽植的不利因素

2.1 气候

气候相似性是引种遵循的基本理论、准则和技术方法。亚热带气候区树种——油橄榄,陕西省仅限于陕南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汉中、安康、商洛等三市的某些特定区域栽培。总结分析半个多世纪的引种栽培实践发现,温度是界定油橄榄适生区的第一关键条件。据资料,地中海油橄榄主产区年均气温13~14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10 ℃,极端最低温-0.8~-15 ℃,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 ℃以上[2]。陕南三市油橄榄引种区年均气温14~18 ℃,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2~9 ℃,极端最低温-3.7~-16 ℃,夏季最高温可达39 ℃以上,与地中海油橄榄主产区相比,陕南三市温度条件很接近,特别是既能满足冬季花芽分化所需要的低温需求又不至于发生冻害,年均降水量(800 mm)和土壤pH值(6.5~7.5)。但气候方面也有二个主要不利因素:一是陕南三市降水量分布不均,原产地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少雨,呈“冬雨夏干型”;而陕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呈“冬干夏雨型”,使得陕南油橄榄冬季生长缺水,而夏季树体常因雨水充沛或过多而旺长,与果实生长争养分;二是日照时数较少,原产地年日照时数达2 400~2 600 h,而陕南年日照时数1 600~1 700 h,仅为原产地2/3上下,影响了油橄榄果实膨大、油脂转化、产量和含油率,如“佛奥”等世界著名优良品种果实含油率在原产地可达28%,而在城固县多年栽植的鲜果出油率最高为16.4%,只有地中海沿岸地区的60%左右;其它品种含油率在城固县仅为10%~13%,只有原产地40%~50%。

2.2 土壤

油橄榄是喜氧和嗜钙植物,要求土壤通透、肥沃和富含钙元素。而陕南种植区丘陵坡地,土壤多高黏性、缺钙、偏酸性或中性。土壤的通透性较差,严重影响油橄榄的土壤养分均衡吸收和树体正常生长。

2.3 品种

我国20世纪七十年代发展油橄榄时,受客观条件限制,当时全国仅引进有米扎、佛奥、爱桑、贝拉、卡林等5个优良品种(接穗、苗木),其余全为原生种质材料(实生树)。这5个品种,除佛奥、贝拉在一些地方生长结实表现较好外,其他优良品种苗木繁殖扦插成活率低,而劣质实生树扦插成活率高,因此为解决苗木供不应求问题,多数以实生树为种源扦插繁殖为主,使得劣质实生树数量越来越多、占比越来越高(90%以上),优良品种占比越来越低,造成林地盛产期“两低两差”(产量低、出油率低、品质差、效益差),在社会上逐步形成了油橄榄只开花不结果的认知,至今还一定程度影响陕南三市农户栽植油橄榄的积极性。

2.4 栽植管理措施

油橄榄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油用经济树种,初期尽管有过引种试验,但未进行充分的适生性和栽培技术研究,缺乏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同时,在未经过小试、中试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为尽快解决当时国家食用油困难问题,一定程度上盲目决策、快速大面积发展,在一些气候、土壤不适宜油橄榄生长的地域进行栽种。特别在当时面临粮食供应紧张,提倡“不与粮食争地,向荒山要油”形势下,油橄榄大多栽种在条件极差的荒山秃岭,或不适宜油橄榄生长的胶黄泥地。结果造成投资大、长势差、产量低、效益低的被动局面。

3 城固县油橄榄引种栽植技术研究成就

3.1优良品种引进与选育

2012年起,主要采取优良种质资源调查→优良种质后代繁育→子代生物学特征、抗逆性、物候期观察,产量、品质测定→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等程序,按照油橄榄矮化密植优良品种选育标准(抽枝力强,修剪后生长旺盛;丰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果实品质优良;遗传性状优良)。从城固以前引种的108个油橄榄品种中初选了14个优良品系并建立了种质资源圃。从2014年开始,进一步从14个品系中选择5个优良品系在3个试验地进行了连续8年的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研究发现豆果、阿波桑娜、科罗莱卡等3个油橄榄品系具有生长旺盛,长势良好,耐寒、耐旱能力较强,产量高,油品质量好等特点,综合性状符合预期目标。2017年,豆果、阿波桑娜、科罗莱卡等3个油橄榄品种通过了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良种认定。2021年11月已通过了专家组的现地测产和审核,已进入省级审定程序。

3.2 优良品系拱棚扦插育苗技术

3.2.1 遮阴 在地上1.5~2.0 m高处,架设透光度60.0%~80.0%的遮阴棚,并在下做拱棚、托盘衬垫、排水铺设及喷灌设置。

3.2.2 拱棚内基质及温湿度控制 采用“椰糠”营养基质,通过设施拱棚控温25.0~40.0 ℃,控湿90.0%以上。

3.2.3 插穗采集与扦插 5月开花结束后,在已结实、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系母树上选择采集生长充实的1 a生枝条,并截取其中部、半木质化部分作为插穗。插穗长5.0~8.0 cm,截取时插穗留取两个节间,下端在节下呈45°下剪,上端距上芽0.8~1.0 cm处平剪,抹去下部的叶(只留顶端一对叶);截好的插穗先用杀菌剂处理,再用500倍吲哚乙酸浸泡20.0 s,之后插入托盘基质中,扦插深度3.0 cm左右。

3.2.4 拱棚管理 将插好插穗的托盘及时放入工棚并消毒杀菌,拱棚上午温度过高时,每天变换一侧、打开拱棚侧面塑料,打开时间为扦插后2周内1.0 h,扦插后第3~5周2.0~3.0 h;扦插后第6周,拱棚两侧全天打开,让扦插苗逐渐适应外部空气温度。按不同生长阶段,通过全自动灌溉系统配给养分。

3.2.5 大田营养钵育苗准备 在苗圃地地面铺设一层石棉瓦,上面覆5.0~10.0 cm沙壤土,再将营养钵放置其上,防止苗木根系穿透营养钵扎入土中,便于起苗和不伤根系。

3.2.6 大田营养钵移栽 托盘扦插60 d后,开始大田营养钵移栽,基质用沙壤土、腐殖酸土、有机肥,按5∶3∶2配置,全光喷雾灌溉。

3.3 矮化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城固县油橄榄适宜栽植模式是矮化密植,即改大树稀植传统模式为矮化密植新模式,总结提出了矮化密植丰产栽植技术[3]。由于油橄榄大树稀植树体较大,根系分布要求广而深,但陕南黏性土壤限制了根系的扩张,早期树体较小,根系扩张在浅土层,所需营养能够满足,而后期根系向更大范围扩张便受到了黏性板结土壤阻碍,出现油橄榄早期丰产而后期不挂果的现象。同时后期大树修剪困难,加之陕南夏季雨量较多,夏梢生长旺盛,树冠内膛光照受阻,容易引起树体落叶早衰。矮化密植树体较小,适宜树高不超过2.2 m,冠幅1.5~2.0 m,根系扩张深度0.5~1.0 m,与城固县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4 城固县油橄榄栽植关键环节

现阶段城固县油橄榄经济林基地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采用土壤深翻和起龚的方式解决油橄榄植株根系扩张需求;二是辅助撒石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pH值和通透度;三是通过滴灌、开沟修渠等措施,调节油橄榄园土壤营养和水分;四是采用剪枝回缩等措施增强光照并防止早衰。

猜你喜欢

城固县油橄榄陕南
基于改进EfficientDet的油橄榄果实成熟度检测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种植技术
城固县发展林下天麻之浅见
尴尬的陕南
城固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建议
城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城固县北部秦岭山区中药资源调查
党建地图·陕南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油橄榄的速生早实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