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
2023-01-06唐盛
唐 盛
(厦门中宸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丧失了竞争优势,而现代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日益受到管理者的青睐。
1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1.1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升级,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许多施工管理方式与现代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而出现了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程进度缓慢,降低了工程效益,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1.1.1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参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大部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他们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大都采用了粗放型的管理方式;没有与时俱进,缺乏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和能力,因而缺乏推进工程管理的能力;还有一些建筑工程的施工团队不重视管理工作,也不愿意在管理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因此,很难促进管理工作的革新和发展。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许多建筑企业会选择降低投入成本和施工风险,从而增加自己的经济利益。在聘用管理人员时会尽量考虑薪资问题,避免高额的薪资影响施工的其他投入,这就造成了许多施工企业在选择管理人员时过于注重低价的薪资,而忽视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状况。尽管非专业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建筑工程的整体开支,但由于缺少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相关经验,使得他们难以有效地进行施工现场管理。
1.1.2 管理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从目前的工程施工发展来看,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多采用粗放施工的方式。虽然保证了工程资金的充足,但这部分资金大多用于材料、设备租赁、购买和工人工资发放等方面,很少会在施工技术方面投入人工或资金支持。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会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施工人员的能力有限导致管理工作无法进行现代化、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在修建建筑时,如果施工人员缺少一定的理解能力,无法及时、有效地领悟设计人员的思路,就很有可能在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导致施工环节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散漫性,这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1.1.3 管理监督职能弱化
有些企业不重视管理工作,必要的监督环节职能作用较弱。具体表现为:一是许多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监督管理的资质,有些监管人员甚至是向具备资质的人员租用相关资质。随着“管理无资质,有资质不管理”的现象不断加剧,给我国的工程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隐患。二是许多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的知识,无法高效地优化管理策略的细节,管理上的漏洞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三是实际管理中具备资质的管理人员也会遇到无法监管到每一个细节的问题,施工中的各个细节得不到全面管理,无法保证施工进度,使管理工作无法发挥真正的价值,很难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四是许多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不明确,整体的监督力度不足,导致企业管理策略无法全面执行。
1.2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2.1 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对工程管理工作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管理人员作为领导人员,自身的管理能力会影响施工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与其他领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区别,因其过程长、内容复杂、难度大等特点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基于此,为了实现管理向现代化、精细化发展,就必须引导管理者树立现代化、精细化理念,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转变工作态度,坚持深入“基层”,使管理工作深入到建筑工程管理的每个具体环节中。二是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基层人员作为工作的执行者必须认真落实相应的工作,及时传递管理人员思想,提高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只有管理者和执行者各司其职、团结一心,才能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走向现代化、精细化,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1.2.2 材料设备
衡量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主要是施工的质量与安全。而材料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首先,施工材料质量会影响施工质量。如果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会给施工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就算勉强完成施工,也会导致质量不达标,无法通过检验。其次,施工设备是否优良、先进也会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设备作为施工环节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与施工人员的安全紧密相连。一旦施工设备出现问题,就影响建筑质量,严重的会导致事故发生,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严格管理施工材料和设备。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的效果,应做好原材料的质量监管工作,在施工的前期准备中,原材料监管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如果不能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很可能出现施工安全问题,不仅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会使后期居住在建筑内的居民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施工企业为了降低经济投入成本,会使用一些低价的施工材料,而这些低价的材料无法保证质量,很可能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许多管理人员不能全面监管材料,材料不能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配比,材料储存的场所不符合要求,导致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材料的质量,还会影响施工安全,产生更多的污染问题。忽视材料的监管问题将成为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如果管理人员缺乏能力或没有相应的资质,就很难发现设备上存在的问题,为了降低投入成本而购入廉价的设备,不仅无法保证施工质量,而且会延误施工进度,不但无法降低整体的投入成本,还会增加施工风险。因此,应严格管理材料和设备,否则,施工将会面临很多风险,无法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对建筑安全的实际要求。
1.2.3 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作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极大。不良的施工环境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在众多的施工环境中,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天气的变化会给施工环节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遇到大风、暴雨、霜冻等恶劣天气时,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管理人员重视此类问题,并在施工初期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既提高管理效率,又能防止发生重大事故。
2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精细化策略
2.1 完善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延续时间长,一般会涉及施工前期的设计、施工时的监管和竣工后的验收三个环节的多项工作。另外,还涉及到人员管理、环境考察等与工程关联性较小的内容,管理十分复杂。为促进建筑工程现代化、精细化发展,建筑工程单位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其中应包括监督、检查等部门,形成一个综合性管理部门。同时,各部门要进行职责划分,并针对不同的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部门的独立性,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2.2 建立并完善管理系统
要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就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将浅层管理转变为纵深发展,并不断延伸、下沿到基层。为实现此目标,建筑工程单位必须建立一整套高效的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帮助建筑工程单位进一步实现管理现代化、信息化。为此,管理者应根据管理需求构建互联网络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系统,并为每一名管理人员配备高效的通讯设备用来专线沟通。如果企业的经费比较充裕,管理部门可以基于工程项目的相关内容引进计算机软件辅助办公,实现对施工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控,确保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3 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了实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精细化,管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应变能力、端正工作态度。为此,建筑工程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奖惩细则,激励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建立畅通的投诉举报制度,对投诉及时深入调查,更换不称职的管理人员,保证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以后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4 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在施工前期,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全面考察,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标准,在资源上不过度缩减,聘请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完成对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在施工企业内部设立专业的培训部门,使更多的人能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高效地完成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培训不仅能够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使其更有责任心,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2.5 加强原材料施工监管
对原材料的施工监管是施工的重要环节,确保原材料的可靠,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前期的施工管理阶段,应明确管理人员的监管责任。在采购环节,要时刻监管采购人员的工作情况,沟通、调查合作的厂家,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如果有问题,就立即终止合作,确保交易安全。在材料堆放过程中,要设计好材料的储存方案,确保材料储存在科学、合理的地方,防止材料发生质变。要保证材料的配比符合施工需求,按照施工计划处理,做好材料之间的各项分配,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转变,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不仅逐渐成为管理者的追求,更是现代建筑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化、精细化的管理不仅有益于工程本身,而且符合我国创新管理理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认真学习、不断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共同推进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