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钦州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1-06李安生黄玉旺邱涛涛吴绍宗刘少群孙彬妹郑鹏

广东茶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钦州茶叶广西

李安生 黄玉旺 邱涛涛 吴绍宗 刘少群 孙彬妹 郑鹏

(1、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2、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3、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秦汉时期,茶树就已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这片土地上扎根[1],根据《桂平县志》记载,广西茶叶“始于汉晋之间,至唐而大盛”。时至今日,茶产业已经成为当地九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成为当地老百姓的“钱袋子”。其中,钦州市作为广西的重点茶叶生产市,产茶历史悠久,茶产业发展迅速。钦州茶产业的发展若要取得更好的成果,就需结合国家政策和地方特色,不断探索和学习并逐步发展钦州茶产业的高效益、生态健康之路。本文根据现如今茶产业背景,结合钦州本地茶产业情况,根据地方特色,寻求关于钦州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1 背景研究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十三五期间,广西茶产业取得快速发展,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从2015年的101.6万亩、6.3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136.92万亩、8.83万吨,增幅分别达34.76%、40.16%。广西茶产业发展迅速,六堡茶、凌云白毫茶盛名在外,茶产业作为广西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广西14个市48个产茶县中,80%以上的茶园分布在边远山区,有979个村、超过20万户农户种植茶叶,茶产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为促使广西当地茶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提升,在2020年,广西政府下发《关于促进广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区茶园面积发展到200万亩左右,一二三产综合产值实现700亿元以上,茶产业区域竞争力进入全国前10名,全国茶产业领先地区榜单前20名的县级产区增加到两个以上。围绕以茶叶的良种繁育、种植、加工应用等产业链各方面的技术创新,加大广西茶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加深其品牌知名度,加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步伐。根据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划分规划茶区,横县以茉莉花茶产业为重点产业,梧州市、横县、桂林市等发展六堡茶茶产业,百色、南宁、贺州、柳州、来宾等市重点生产红茶,绿茶以柳州、贺州、贵港、南宁、百色、钦州等市为重点产区,支持适合茶叶种植加工的县(市、区)发展茶产业[2]。

2 钦州茶产业发展现状

2.1 钦州基本情况

2.1.1 地理环境

钦州市,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沿海城市,位于我国西南部,面向东南亚,海陆交通便利,全市下辖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和浦北县两区两县,总面积为10842km2,总人口415.37万人[3]。广西钦州处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和两广丘陵西部之间,境内多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和石山,地形复杂多以丘陵山地为主,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据检测酸碱度pH值在4.5~6.5之间,这与茶树生长所需的最佳酸碱度正好吻合,而且,红壤和黄壤土层深厚,超过了茶树生长所需的80cm深度,达到100cm以上,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高,排水性能良好,透气性和孔隙度好,非常适合生产优质茶。

2.1.2 气候条件

钦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7.5~23.5度之间,夏季光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在钦州境内,大部分地区1月份的气温在13度以上,所以茶树生长发芽比江南和江北茶区,要早一大截。正常情况下,钦州2月份即可开采,一直可以持续到11月份。

2.1.3 茶园与茶叶品种概况

据钦州农业农村局统计,到2021年前,钦州全市的茶园总面积一共9.07万亩,每年生产茶青共7.0万吨,年产值4.9亿元;干毛茶总产量共有1.5万吨,年产值达6.9亿元,茶叶综合产值11.9亿元。各县区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灵山县69433亩、11815吨;浦北县14154亩、3207.5吨;钦南区1996亩、32.4吨;钦北区5084亩、174.38吨。

茶树品种主要以福云六号为主,于20世纪80年代后从福建大量引进广西,福云六号茶树性状稳定、品质优、产量高,目前仍作为广西名优茶叶的主要原料。近年来又引进了云南大叶种、龙井长叶、乌牛早、桂绿一号、黄金芽、金萱、白牡丹、铁观音、金观音、平阳特早、福安大白、福鼎大毫、白芽奇兰、福云595、金牡丹、早春毫、春波绿等。

2.1.4 茶叶加工销售情况

钦州市目前加工的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主要为绿茶,全市共有生产许可证的茶叶加工厂20家,其中灵山县14家,浦北县6家,茶青以市内加工为主,干毛茶主要供应横县茶叶市场。福云六号主占70%左右,地方群体种和云南大叶种占20%,优新品种占10%,呈现多品种生产格局。

全市无公害茶园面积1.534万亩,有机茶产品园面积0.2万亩,绿色茶产品园0.208万亩。2019年全市茶叶加工企业129家,18家获SC认证,注册茶叶商标30个,12个茶叶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市龙头企业5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2家、县级2家。全市加工茶叶产量1.2万吨,同比增长1.59%;总产 值6.45亿元,同比增长1.55%。加工的茶类有绿茶(占85%)、红茶(占10%)、黑茶和白茶(占5%)。绿茶主要有碧螺春、松针、毛峰、扁形等,主要以原料茶销往横县加工花茶;黑茶以灵山县石瓯山茶场生产为主,主要销往梧州加工六堡茶。其余产品销往湖南、湖北、安徽、浙江、陕西、天律、武汉、广东、上海、海南、福建等地。

3 钦州茶产业发展茶产业的优势

3.1 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钦州市茶叶历史悠久,茶叶生产已有500年以上的历史,解放后茶叶生产获得较大发展,至今仍保存有清代老茶树优质种质资源。茶叶主要分布在灵山县、浦北县。灵山县是全国茶叶生产大县,2013年度、2015 年度、2017年度“灵山绿茶”均入选农业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在2020年4月,“灵山绿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浦北县茶叶生产已形成特色产业,石祖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茶产品获有机认证,峰茂茶叶专业合作社茶产品获绿色认证,茶叶产品远销广东、海南、福建、台湾、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山西、辽宁、北京等地。

3.2 茶产品品质特点

钦州市引进的主栽品种福云六号特点是发芽早、产量高、抗逆性强、易成园,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和丘陵地形为茶树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春芽在二月下旬到三月上旬萌发,一芽三叶盛期在三月底。制成的福云六号绿茶条索紧细、色泽翠绿,滋味醇和鲜爽,深受消费者喜爱[4]。

现行税收政策体系中虽然对PPP问题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规定,但缺乏体系性和配套性。应在完善政策体系的同时,借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指引汇编》、《“走出去”税收指引》的成功经验,对现行政策进行集成和分类处理,制定PPP模式税收政策指引。在结构安排上,可按照PPP模式全项目运行周期,覆盖五个阶段业务流程,定位“基本规定、税收优惠、征收管理”三个维度,对所有税种进行地毯式扫描,帮助企业和政府部门理清政策规定、用好税收优惠、明晰管理流程、维护自身权益。

钦州茶产业茶叶加工生产技术不断创新改进,优质的茶树品种加上成熟的加工生产技术,当地茶叶企业多年来获得较多奖项,2012年和2016年“俊兴”牌水凌红红茶分别荣获第二届、第四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特等奖、2013年和2015年分别荣获第十届、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2017年荣获第十二届“中茶杯”金奖;2015年“许峰”牌灵山红荣获“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在1998年广西茶叶学会举办首届“桂茶杯”全区名优茶评比中,评出特等奖4个,灵山县名优茶产品获得其中2个。

3.3 茶产业建设卓有成效

钦州市茶叶示范区呈现阶梯发展。目前累计推进23个茶叶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建设好茶叶示范基地,标准化种植生产流程,才能使得钦州茶产业进一步升级迈上新台阶。

其中,浦北五皇山石祖林中茶核心示范区2018年获得自治区四星级特色农业示范区,烟墩镇石瓯山茶产业示范区、丰塘镇英榜茶叶示范园等获得认定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县乡级示范区。茶叶标准园建设卓有成效。建设标准化茶园1870亩,提升加工基地建设5个。2013年广西正久茶业有限公司建设标准化茶园320亩,灵山县石瓯山茶场2016年建设茶园标准化生产基地1050亩,浦北县石祖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2017年改造标准化茶园面积500多亩。浦北县平睦镇峰茂茶叶专业合作社、灵山县石瓯山茶场、浦北县石祖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企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全产业链加工项目,建成5条名优茶清洁化加工连续生产线,提升产业加工水平。

3.4 茶叶品牌建设突破较大

茶叶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广西正久茶业有限公司的“白蕾”牌荣获广西著名商标称号,灵山县石瓯山茶厂“石瓯山”牌是钦州市著名茶叶品牌,灵山县桂灵茶业有限公司“桂灵”牌茶叶荣获中国茶叶学会首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特等奖,浦北县峰茂茶业专业合作社的“桂睦春”牌绿茶、红茶于2017年3月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浦北县石祖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的“石祖”茶鲜叶、红茶于2017年5月获有机食品认证,广西茗桂茶业有限公司2019年获得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转换认证资格。此外钦州市的著名茶叶品牌还有“绿源五皇山”“亿秀南”等。2020年灵山县绿茶荣获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小青柑含茶制品生产技术规程》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审定通过成为广西地方标准,为我市茶叶公共品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5 茶旅融合建设带动茶产业发展

2018年浦北县五皇山石祖林中茶核心示范区荣获自治区四星级特色农业示范区,形成生态茶业与观光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浦北县龙门镇柑普茶加工企业50多家,建有龙门柑普茶特色店、特色街和特色镇,为地方特色产业旅游打下良好基础。灵山县丰塘镇是灵山县“茶叶之乡”、“钦州市茶叶产业第一大镇”,建设有英榜茶叶产业示范园、东山村福云六号茶叶种植园、六颜村千亩茶园等无公害茶园近万亩,是远近闻名的“生态茶”生产茶园,深受客商青睐。灵山县中茗茶厂配套建设“名优茶清洁化加工连续生产线”机械设备先进水平位居国内前列,并建设有茶旅生态园。增强旅游业对茶叶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了茶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以旅游开发带动茶叶销售交易市场。

4 钦州茶产业存在问题

4.1 规模化程度不高

钦州市的茶叶加工企业生产规模不大、集约化程度不高,生产种植主要以茶农个体户种植为主。2020年,全市茶园面积9.07万亩,但企业自有茶园面积达300亩以上的仅有灵山县茗桂茶业有限公司1家,其余企业面积均在100亩左右,50亩以上的专业种植大户、茶场不多。多数茶园分布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机械化、标准化管理难。二是全市近70%茶园种植“福云六号”,品种结构单一,“一支独大”现象比较突出,产品品质特色不明显[4]。

4.2 产业化程度不高

钦州全市具有生产许可证的茶叶加工企业仅有20家,茶叶加工龙头企业6家(省级1家、市级3家、县级2家),缺乏规模大、实力强的茶叶企业。家庭式作坊占比较大,它们的资金规模不大、盈利能力有限,无法坚持产品发展规划,缺乏市场定价权,只能随行就市以确保正常运转。全市茶企业的整体生产加工水平不高,产业链尚未形成,辐射带动力较弱,带动范围有限。灵山三科农商城茶叶交易市场尚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入驻的茶叶企业还不到10家。

4.3 品牌化效应不强

目前钦州市茶叶品牌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有品质但无品牌,如灵山县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广西前列,品质也多次获得国家、自治区官方的认可,但在全国的知名度却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公共品牌宣传推广不足,品牌覆盖过小带动效益也不强。近年来,茶叶企业得不到创品牌资金奖励,产品推介全靠企业自身,企业的能力、精力以及资金难以做到大范围推广。二是高精端产品不多。全市茶产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初级、粗包装产品占总量75%以上,精深加工产品和小包装产品较少,加工规模过小,无法实现优质优价。如灵山县注册的茶叶商标有22个,但却未能整合资源形成强势品牌,造成茶叶附加值的损失,综合效益不高。三是标准化制作程度不高。全市茶叶科技人才队伍较少,在推广茶叶标准化加工生产方面较为薄弱,产品多数凭经验操作,干毛茶成品多数外观不理想,缺乏分捡程序,茶成品质量普遍偏低,难于提高品牌档次推广销售[5]。

5 钦州对策建议

5.1 实施名优茶工程,提升茶叶产业品质

加大名优茶开发力度,优化茶叶种植品种。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办法,以茶叶生产龙头企业为重点,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从整体上创优茶叶品种,努力打造优质茶精品茶基地。

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加快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茶标准化生产,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基地。鼓励和扶持企业申报无公害茶、绿色茶、有机茶产品认证。加强技术指导,切实提高茶叶生产水平。加强茶叶良种引进推广和种植加工的技术服务,指导和扶持现有茶厂进行技术改造,重点引进新的加工设备,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加强质量监管,提升产品质量。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茶叶产品质量的监管,要严格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包装等各个生产环节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茶叶质量保证体系,保证产品质量。

5.2 实施品牌塑造工程,打造茶叶品牌

我国已经进入了农产品品牌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品牌促进产业效益,整合特色资源,打造区域公共品牌[5]。打造区域品牌,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动优势产区品牌创建;通过制定茶叶加工生产标准化流程,并下派推广人员进行技术推广,提高大部分茶企加工水平。多在当地开展茶文化节、农博会、展销会等茶事活动,加强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6]。整合钦州各大茶叶产区的优势品牌,制定区域代表性强的公共品牌;注重品牌专利申请与保护,规范区域公共品牌的准入与使用制度,线上线下同步运营,维护品牌形象,强化公共品牌形象宣传。

5.3 挖掘茶文化资源,促进茶旅产业进一步发展

大力挖掘当地茶旅生态园茶文化历史资源,以此为景点增加文化底蕴,开发创新相关茶产品,配套旅游设施,举行茶文化节以吸引茶企投资和增加民众关注度。结合新媒体为当地特产茶叶进行科普和保健功能说明,编创茶艺表演做好茶叶科普,促进茶叶消费[7]。

5.4 茶陶产业融合发展

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现有工商注册企业(工作室)约 600 家,从业人员约 1.5 万人,开发生产的茶具品类齐全,行业年产值约 12 亿元[8]。规划茶陶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可在茶旅融合示范区加入陶茶文旅元素,加强茶陶文化挖掘和整理,做好坭兴陶文化科普,新增体验制作坭兴陶流程,打响茶陶文旅品牌。举办“且寻一把坭兴陶壶,遍品钦州好茶”的互动体验推广活动,推介寻壶、汲水、叹茶的精品茶陶文旅线路,有机串联钦州的景区、美食、乡村民宿,以创新的意识把钦州茶陶文旅做到极致,形成集群,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5.5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可鼓励企业申报认证。凡申报并获得QS、ISO、HACCP等认证的,政府均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企业。并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的品牌。龙头企业是创建知名品牌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为创建品牌、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要完善县区茶叶发展规划,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促进名优茶生产发展[9]。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以企业为龙头,在自愿的基础上,逐步把分散农户经营的茶园和小型茶叶生产企业组织起来,整合资源,组建新的经济联合体,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强化政府在茶产业发展中的统筹谋划、政策引导、投入支持、执法监管等方面的作用。各县区政府要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制定主导产业清晰、目标任务明确、生产布局合理、配套设施良好、运行机制高效的茶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引导,落实主体责任[10]。

5.6 大力引进科技人才

陈宗懋等[11]认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成果创新是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当地茶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要借助福利政策吸引鼓励茶学科技人才入驻广西钦州市投入茶行业的工作,并与茶学相关高校、科研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展开合作,推动茶业行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地情况开展新品种选育, 研制配套的生产与加工技术,在茶树栽培生长期间内,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开展现场观摩、集中培训等,使广大茶农及茶产业管理者接受新的种植模式、管理理念,增强科学意识,提高农民科学种茶的整体素质。同时,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持,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促进产销衔接[12],推动广西茶业高质量品牌化发展。并将先进技术推广应用至全市茶农茶企单位,规范标准钦州市茶产业链条。

猜你喜欢

钦州茶叶广西
《茶叶通讯》简介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广西贵港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钦州海鸭蛋中重金属铅、镉的含量特征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香喷喷的茶叶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