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加快推动临沧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2-05-23赵红艳胡小苏李成萍

广东茶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临沧市临沧红茶

赵红艳 胡小苏 李成萍

(1.临沧市茶叶研究院,云南 临沧 677000;2. 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3.云南福生成茶业有限公司,云南 临沧 650200)

推动各行各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十三五”期间,临沧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部署推动临沧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临沧茶产业规模基础不断夯实,产业效益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是,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乡村振兴的要求,临沧茶产业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短板和问题。为了促进“十四五”期间临沧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世界一流的茶叶产业区,笔者在简要分析临沧市“十三五”期间茶产业发展成绩、存在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十四五”临沧茶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策略思考,以求抛砖引玉。

1 “十三五”期间临沧茶产业的主要成绩

1.1 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初步统计,2021年临沧市茶园面积173.4万亩、采摘面积151万亩,比2015年分别增长25.6%和 18.8 %;毛茶总产15.38万吨(其中红毛茶3.31万吨、晒青茶10.59万吨、其他毛茶1.48万吨),比2015年增长36.2%,年均增长5.3%;精制茶产量8.23万吨(其中红茶2.63万吨,绿茶0.63万吨、普洱茶4.78万吨、其他茶0.19万吨),比2015年增长26%,年均增长3.9%;茶类结构和产品花色结构不断趋于合理;茶业综合产值257.91亿元,较2015年80.03亿元增177.88亿元,增长222.27%,年均增长21.5%。

1.2 茶叶品质和价格总体显著提升。近五年来,临沧市以凤庆为中心的滇红茶区、以昔归为中心的邦东普洱茶区、以冰岛为中心的勐库普洱茶区以及以白莺山、茶房乡为中心的云县普洱茶区和以耿马为中心的绿茶产区等著名地理标志产地,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狠抓原产地茶鲜叶质量管理,大力推广绿色、有机生态茶园建设,积极推行杀青、醇化、压制加工新技术,全市晒青毛茶和压制成品茶品质较2015年有较大幅度提高。笔者采访广东、郑州和西安等普洱茶销售地的茶叶专家和收藏家普遍反映,近年来临沧茶叶感官品质的地域、品种特征更加凸显,茶叶鲜爽度和醇度普遍提升,过去存在的黄闷味、青涩味或烟焦气得到比较有效克服。由于质量提升,加上市场与成本攀升拉动,初步统计,2021年全市春毛茶平均价42.1元/千克,同比上年增长19.2%;精制茶平均价109.7元/千克,同比增长12%。小产区名山古树茶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30%以上,大宗茶较上年同期上涨10%左右。其中冰岛老寨古树普洱生茶价格增长30%,达到6万元/千克;昔归古树普洱生茶增幅100%,最高达到1.2万元/千克以上[1]。此外,全市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28.8万亩,比2020年增长33%。

1.3 古茶树资源保护取得新进展。“十三五”期间,临沧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临沧市锦绣茶尊古茶树保护实施办法》和《临沧市古茶园生产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并已经开展了临沧市古茶树资源联合调查和古茶树(园)申报认定工作。初步统计,临沧市近年来共认定100年以上古茶园321个,总面积达12.28万亩,认定代表性重点古茶树11408株,全面实行挂牌保护[2]。

1.4 茶叶经营主体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拥有茶叶企业316户、茶叶初制(厂)所3433多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户、省级龙头企业19户、规模以上企业37户,CTC红碎茶生产线18条,工夫红茶自动化生产线3条,茶叶初制加工能力达20万吨以上,精制生产能力达10万吨以上。沧源县在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初制所)+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营中,推出“龙头企业挂领农户(社员)”机制,2021年,全县茶叶龙头企业按照片区对口挂领,收购了全县65%的鲜叶产量;凤庆县分管领导直接进驻小罐茶、陈升红等新引进的茶企龙头,帮助解决协调企业与茶农之间的关系;双江县大力培育茶叶经营主体,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和茶农实施乡村振兴,实现了增产增收,2015—2021年全县共培育规模以上茶叶企业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全市茶业产业链中的二三产业短板得到进一步发展,产业化带动茶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1.5 茶叶“三产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制定出台了《临沧市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双江片区的冰岛茶博物馆、冰岛茶小镇、勐库大叶茶博物馆、戎氏茶庄园、中国乌龙茶博物馆、荣康达乌龙茶庄园和凤庆片区的中国红茶博物馆、滇红小镇、滇红茶博物馆、大友普洱茶博物馆、大友普洱茶庄园以及临翔片区的临沧普洱茶博物馆、茶尊小镇、昔归茶博物馆、昔归普洱茶小镇等重大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滇红生态文化产业园和临沧市最大的毛茶交易市场——云县滇西茶城,冰岛园区正在规划和启动,云县茶文化传播品鉴中心正在启动规划建设。

1.6 茶叶品牌打造取得新成果。一是积极推进公共品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工作。目前临沧市拥有“凤牌”、“勐库”、“龙润”、“澜沧江”、“三宁”等5个中国驰名商标,拥有“凤庆滇红茶”、“镇康马鞍山茶”、“勐库大叶种茶”等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含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以及“凤牌滇红茶”中华老字号;有云南省著名商标38件、云南名牌农产品19个。临沧普洱茶被列入首批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二是加强茶叶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全市率先在26户“10·17牵手号”扶贫企业上开展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实现二维码扫描链接获取产品信息,实现质量追溯。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了产品二维码扫描。三是举办“市长直播带货卖茶活动”和“云南临沧天下茶尊茶叶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临沧精品名茶直播、展销和品鉴活动,通过天下茶尊网、微信公众号和淘宝、抖音等销售平台宣传临沧好茶,开发茶叶商场。四是组织开展中国茶业百强县和百强企业申报工作。凤庆、临翔、双江、云县、永德和镇康等6个县(区)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20年度茶业百强县”,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2020年度茶业百强企业”[3]。

2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综上所述,“十三五”期间临沧茶产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对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 产业结构还不合理,产业链短板还比较突出,附加值不高。主要表现为茶叶二三产业增加值过低。2020年全市实现综合产值221.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2.65亿元,工业产值82.9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85.7亿元,三产产业比值也只有1:1.58:1.63。这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三产产业的比值约1:2:7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茶叶产业依然以产销初级毛茶为主,二三产业尤其是茶叶精深加工及其衍生的服务业不发达,严重制约着临沧茶产业附加值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2.2 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少,对茶产业的创新拉动能力不强。据统计,2021年在全市316户涉茶企业中,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仅有1户,规模以上企业仅有37户。由于大多数茶叶企业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盈利能力不强,创新人才奇缺,融资和抗风险能力弱,以致无力投资发展高科技茶叶深精加工、旅游服务和品牌培育打造,造成茶叶产品线不长、产业链不全、营销体系滞后、产品附加值低。

2.3 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依然不高,比较成本优势面临巨大挑战。一是茶园综合管理水平不高,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全市173.4万亩茶园,涉茶农户33万户,茶农140万人,基本上仍以一家一户种植和初加工为主,在茶园生态保护、土壤耕作、营养平衡、合理采留、化学品投入使用、茶青质量管理等方面,良莠不齐、标准混乱,以致“以次充优、以幼树充古树、以无机茶充有机茶”等乱象经常发生;二是合格技能人才奇缺。近5年来各地茶山、茶企出现“雇工难”,采茶、翻土、施肥等劳动力不足,合格的茶园管理工、茶叶加工工和评茶员、拼配员、电子商务营销师等职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各大茶企不得不雇佣短期非职业、非专业劳动力维持生产,由此不仅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安全隐患不可控,而且使茶叶单位成本大幅度攀升,导致企业技术和比较成本竞争力双双下降。三是初加工技术依然粗放,毛茶和精制茶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一。虽然“十三五”期间全市茶叶加工总体水平有明显提高,但是仍有不少初制所存在鲜叶管理粗劣、杀青不透、发酵不良、干燥不足、工艺适度把握不准等问题,以致晒青毛茶和红茶的鲜爽度、纯净度不足,经仓储一段时间就发生劣变,加上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拼配精制能力,各厂家产品标准不一,这对于企业拓展维护商家、实施线上营销和品牌打造十分不利。四是各地域性名茶均无代表性茶树新品种储备。很多地方目前的研究工作仅仅停留在资源保护阶段,有地域品质代表性和革命性品质升级的无性系茶树品种选育严重滞后,必将严重阻碍临沧茶产业现有品牌的维护和未来的升级发展。五是产业化机制还不够发达。目前,过半茶企与农户(基地)之间依然缺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有效联结机制,虽然有部分专业合作社,但能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以致茶叶产业的总体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比较效益不明显。

2.4 产业规划滞后,创新人才不足。一是产业园区规划前瞻性不足。各功能区的布局和园区的准入标准等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工业用地、排污处理和配套上下游对接的空间等要素保障难以落实。二是融资能力不够强。县区优质项目储备不足,营商和投资环境竞争力不足,引进项目和企业难度较大,落地政策和优惠政策缺乏竞争优势。三是职业人才和创新人才匮乏。由于茶叶产业财政预算资金和创新基金投入不足,人才吸引政策有待优化,以致茶叶加工、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等方面的人才储备不足,产业创新引领作用仍未得到更有效发挥。

3 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临沧市“十四五”茶产业发展规划(初步意见)指出,“十四五”期间临沧茶产业将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茶叶产业,把临沧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红茶之都·天下茶仓”和“天下茶尊”战略目标,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有机茶园、世界一流茶叶产业园区、世界一流茶业“三产”融合示范区、世界一流国际茶叶仓贮交易中心,培育世界一流茶叶企业,打造世界一流茶业品牌,推进茶叶产业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规划到2025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00万亩(采摘面积180万亩、有机茶园面积8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8万吨,茶叶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500亿元[4]。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规划目标,需要进一步发挥临沧茶产业的自然优势,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存在问题,促进临沧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带动内需做出新的贡献。

3.1 高起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一要突出资源禀赋,优化茶叶生产布局。立足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产品优势,突出重点,优化生产布局,分别打造普洱茶、红茶、绿茶特色优势区。红茶优势生产区以凤庆、云县、沧源、耿马、永德县为重点布局建设;普洱茶优势生产区以双江、永德、临翔、云县和镇康县(区)为重点布局建设,蒸青绿茶优势生产区以耿马县为重点布局建设;白茶、乌龙茶(含东方美人)等其它茶类以市场为导向顺势发展。推进茶叶初制厂规范化建设,加快茶叶精深加工和产品跨界开发。二要科学规划产业园,优化茶叶加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茶叶产业园区,把“凤庆滇红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红茶产业园区,把“双江冰岛茶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古树茶产业园区,把“永德现代熟茶加工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普洱熟茶产业园区,把“沧源民族茶文化健康生活旅游园”建设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养生休闲旅游园区。要落实以上各茶叶产业园的建设用地,做好各产业园茶叶精加工和深加工布局规划,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三要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求,优化茶叶市场布局。要按照线上线下结合,传统模式与新零售、新平台、新媒体、新制造结合,产地交易市场建设与消费区市场开拓结合,配套完善供应链金融,开拓巩固国内外市场,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地茶叶市场体系[5]。加快推进云县滇西茶城转型升级、临沧国际茶叶仓贮交易中心和临沧国际茶叶新零售(直播)基地建设,抢抓茶业数字营销制高点。每年定期举办一些标志性的茶事活动,着力办好云南临沧(凤庆)红茶节、云南临沧(双江)冰岛茶会、云南临沧(永德)熟茶节等产地会展营销文化活动。

3.2 扎实推进茶叶产业园区高质量建设,加快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一要重点落实产业园区的主要功能项目建设。按照“世界一流,中国唯一”要求,园区的功能区建设要体现民族特色国际表达和地方特色现代表达的理念,把传承创新茶文化、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引领产业文化、旅游文化、消费文化发展方向,与茶叶产业园区建设紧密结合,按规划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高效率管理,切实把“十四五”规划的各大茶叶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文化、民族文化特色突出,集美丽茶园高效管护与茶叶加工、交易仓储、博物展示、研发创新、旅游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茶叶特色小镇、古茶庄园或茶田综合体等“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二要强化新技术手段应用,创新展示体验方式。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定位、5G通讯等技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实体建设与数字化虚拟空间建设相结合,实体展示体验与多媒体、VR、AR、时时视频、电影、动漫、趣味游戏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全时空、多层次展示体验茶树资源、历史文化、科技创新、名优产品和茶生活情趣,增强体验感、互动性和吸引力。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要配套出台促进产业园发展的激励政策,创造干事创业良好的营商环境。要出台优惠政策,把茶叶产业园区建设成为聚集全球资本,利用全球资源,面向全球市场,深化茶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孵化企业,促进科技及产品创新,推进新制造、新品牌、新零售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智慧园区。

3.3 引导支持企业完善现代管理制度,培育若干世界一流的茶叶骨干企业。一是引导推动茶叶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6]。按照“内培外引”和培育“微企做大、中企升规、规企做强”的原则,强化对企业股份制、合伙制或“公司+合作社+茶农”产业化改革的指导服务。二是优先支持重点企业、龙头企业作为各级茶叶园区建设的牵头主体。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茶叶产业园建设的契机,整合茶园用地、建设土地、技术创新、财政金融等政策资源,重点支持企业进园发展,鼓励大中型企业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创新商业模式、研发新产品花色、线上线下营销、跨界合作经营,逐步培育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增强企业龙头对产业的带动能力。

3.4 全面提升茶园管理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茶园。进一步贯彻落实《临沧市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强化茶园生态建设,建立多成份、多层次、多产出的高效茶园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改善茶园林、水、路、网等基础设施,逐步推进茶园水利化、标准化、低碳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化,推行茶园耕作、茶叶采摘机械化,提升茶园生产种植水平。有旅游资源的茶园,要结合旅游规划布局,推进茶园景观化、庄园化,大力发展茶叶衍生服务,全面提升茶园生产效率和产业附加值,促进三产业协调发展。

3.5 做强做大红茶和普洱茶产业。一是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滇红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中国红茶之都”建设,开创“中国红茶·临沧制造”新格局。把凤庆锦秀山、云县白莺山打造成为世界顶级古树红茶名山。沿云习二级公路、凤小公路及凤庆云县段澜沧江西岸茶区,打造世界著名滇红茶黄金走廊。建设世界一流红茶特色小镇、红茶博物馆、田园综合体和红茶庄园。依托凤庆滇红生态文化产业园,培育世界一流红茶企业,推进红茶科技、产品及文化传承创新,开拓国内外红茶市场。开展凤庆红茶中国及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理标志商标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造世界一流红茶产区品牌。二是推进临沧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科学规划建设以冰岛为中心的勐库普洱茶产业区和以昔归为中心的邦东普洱茶产业区,科学保护古茶树资源,加快选育推广具有冰岛和昔归特色的茶树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高水平打造三产融合的茶叶特色庄园和产业集群,补齐产业链短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做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7]。

3.6 完善科技体系建设,支撑产业持续发展。一是加强茶叶创新体系建设。整合资源,加强与各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着力加快临沧市茶叶研究院建设,构建服务茶叶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临沧茶叶产业发展科技水平。严格落实《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临沧市锦绣茶尊古茶树保护实施办法》、《临沧市古茶园生产技术规程》等古茶树法规办法措施,建立健全保护机构,落实好保护人员和古茶树保护工作经费,建设茶树资源圃或基因库,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与新品种选育。三是建设生态茶园技术支撑体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建设生物多样性突出、产品优质安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一流高效生态茶园。按照全省茶叶“全面绿色、一半有机”的建设要求,2025年实现全市茶园基地100%绿色有机化,有机茶园面积达到50%以上,其中凤庆县、双江自治县2022年率先实现茶园绿色全覆盖。四是打造世界一流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追溯体系。全面开展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操作规范(GMP)、HACCP、ISO9001、ISO9002、ISO14000、ISO22000等认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积极开展雨林联盟、SA8000、公平贸易等认证。严格控制茶园化学品投入,大力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开展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紧盯危害发生点及关键控制点,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从茶杯到茶园全程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茶叶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不留死角,逐步实现生产经营监管及信用监督全覆盖。

3.7 加快打造现代茶叶市场体系,促进茶叶流通公平、高效。立足国内市场,打牢国内市场基本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是加快茶叶交易仓储平台建设。推进云县滇西茶城转型升级和临沧国际茶叶仓贮交易中心建设。依托临沧工业园区,推进临沧国际茶叶新零售(直播)基地建设,加大茶叶职业技能人才培训认定,培育一支一流的茶叶新零售营销队伍,支撑建设世界一流茶叶新零售(直播)营销平台。二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国内外市场。以会展营销为重点,由政府、主管部门、茶叶商协会组团等多种形式牵头,组织企业巩固提升广州、深圳、东莞、济南等重点茶叶市场,开拓西北、华北、东北、东南、西南一、二、三线城市市场。支持企业建设全国性销售网络,大力发展旗舰店、直营店[8]。支持企业走向世界,沿着“一带一路”开拓国际市场。

3.8 打造一批世界著名茶业品牌。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大“天下茶尊”、“红茶之都”、“天下茶仓”等公用品牌的宣传推广;加强对凤庆红茶、永德熟茶、耿马蒸酶茶、双江冰岛茶、临翔昔归茶、云县白莺山茶、永德忙肺茶、沧源怕拍茶、镇康马鞍山茶、耿马户南茶等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管控、文化传播;依托古茶树资源,细化小产区,挖掘名山名园名品;开展中国及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品牌创建示范区等申报、宣传、推广工作;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省著名商标、云南省名牌产品。

此外,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加强领导,出台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增加财政投入,加大金融支持,提高监管与服务水平,优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

猜你喜欢

临沧市临沧红茶
临沧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对策措施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临沧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迁规律分析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高起点谋划和推动临沧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考
红茶暖胃是真的吗?
Happy Afternoon Tea
临沧市:建设红茶之都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