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讨
——以太原市汾河上游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为例
2023-01-06薛斐斐
薛斐斐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工程总站,山西 太原 030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想。
汾河是山西省内最大的河流,被称为山西省的母亲河,对山西省的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汾河流经忻州、太原、吕梁、晋中、临汾、运城6 市的29 县(市、区)。位于娄烦县的汾河水库库容7.0 亿m3,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库,位于太原市西北的汾河二库库容1.33 亿m3,这两个水库作为汾河防洪高峰和引黄入晋工程的调蓄水库,既保障了太原市居民生活用水,又可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主要水源。
实施汾河上游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筑牢环京津冀生态屏障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山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益探索。
1 项目实施情况
2021 年3 月,财政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下发文件,要求组织申报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结合习总书记两次来山西考察提出的重视汾河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编写了《山西省汾河上游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并通过了国家评审。6 月下旬,国家计划任务下达:荒山造林8 000hm2、退化林修复4 000hm2、村庄绿化美化建设90 个、退化草原修复治理667hm2。工程涉及太原市的古交、阳曲、娄烦3 县(市)以及关帝山林区的4 个林场,具体到县(林区)指标如下:古交市荒山造林1 667hm2;阳曲县荒山造林4 000hm2、退化林修复1 000hm2、60 个村庄绿化美化建设;娄烦县荒山造林2 334hm2、30个村庄绿化美化建设;关帝山林区退化林修复3 000hm2、草原修复667hm2。截至2021 年12 月底,该工程已经全部完工。2 项目发挥五大示范效应
2.1 国土空间科学规划示范
坚持科学绿化,以水定绿、量水而行,依托国土“三调”结果,工程规划小班全部落地上国土“三调”图,为全省国土绿化严守3 条红线做出了示范。
2.2 大规模高标准国土绿化示范
该工程打造了娄烦县汾河库区周边400hm2集中连片精品工程,静游乡东柳渡村134hm2高标准水源涵养林工程,马家庄村334hm2生物多样性示范工程;古交市大川河流域134hm2集中治理工程,邢家社乡高标准生物防火隔离带示范工程;阳曲县西凌井乡134hm2高标准水土保持林工程,杨兴乡水头村、黄寨镇官圪垛村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关帝山林区原平川林场、屯兰川林场高标准退化林修复工程。
2.3 科学绿化治理示范
坚持科学治理思路,大范围推广径流林业整地、容器大苗栽植、生根粉与保水剂等综合抗旱造林技术;在退化林修复中灌输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和围绕目标树经营方法;通过实施混交造林,加大乡土阔叶树种比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为科学绿化治理做出示范。
2.4 退化草地保护修复示范
坚持林草融合发展思路,通过补播改良、坡面改良、围栏封育、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推广绿色、有机、高效修复改良技术,为退化草地保护修复做出示范。
2.5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
坚持以人为本、绿化美化相结合的思路,通过修建道路景观绿化带、庭院绿化、环村绿化、公共绿地建设等措施,改善人居环境,在提质、增景等方面做出样板,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做出示范。3 项目取得的经验
3.1 创新机制,巩固成果
阳曲县将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与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包造林工程相关政策;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为巩固拓展脱贫工作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相统一。
3.2 吸纳大企业,高标准建设
娄烦县对任务量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采取面向社会招标的方式,将有雄厚实力、资质较高、技术过硬、声誉度高的央企国企吸纳进来,以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为该县生态建设提档升级。采用EPC 总承包模式,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一方面保障了设计和施工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促进了项目实施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
3.3 系统治理,引领示范
“十四五”期间,太原市将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彩化、财化行动,实施荒山荒地造林、原有绿化地块提档升级造林、封山育林、农田林网建设和水源地造林绿化、景观林建设等项目。此次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落地于太原市汾河上游区域的娄烦、古交、阳曲3 县(市),既是对太原市创建森林城市的有力支撑,又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项目中提出的退化草原修复、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丰富了森林城市建设的内涵,完善了该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化治理体系。
4 科学绿化、系统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1 年10 月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做出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的重大部署,特别强调要“严守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的基础上,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围绕黄河支流特别是汾河这条黄河第二大支流,全力攻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这就对全省林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4.1 尊重自然规律,科学绿化
2021 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为今后各地各部门的国土绿化工作定下了基调。科学绿化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要林、草、湿地结合,共推绿化;二是要把造林阶段向前延伸到规划准备阶段,向后延伸到抚育管理阶段和收获利用阶段,即全生命周期(森林培育周期)的绿化。国土绿化的重点从原来以人工造林为主,转变为加大封山育林(草)和退化林(草)修复比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加大灌草比重。通过“合理安排绿化用地”“量水而行、宜绿则绿、宜荒则荒”“采用乡土树种”等手段实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
4.2 按要素识别问题,系统治理
在全省黄河流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项目,需要在流域尺度内识别各区域当前最紧迫的生态环境问题。该区域普遍存在着矿山开采、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的现象,要重点关注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及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从矿山生态修复、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土地综合整治、林草植被恢复与质量提升等角度入手,制定各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整合使用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多部门资金,多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区域生态修复治理。
4.3 以林长制为核心,强化管理
2020 年8 月,山西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健全各级党政领导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林长的森林草原保护发展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坚持以林长制为核心,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从严压实各级责任。坚持做到“四个明确”,即领导责任明确、单位责任明确、工作任务明确、绩效目标明确。切实保证事情有人管、工作有人做、责任有人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