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连词“还不说”的句法语义分析*
2023-01-06李思旭
李思旭,刘 梦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汉语双音节递进连词“不说”学界已有不少研究。共时层面主要是对“不说”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特征分析,如黄惠英[1]、芜崧[2]、唐善生[3]等;对“不说”参与构成的构式“X不说,还Y”的评议功能及其动因的研究,如夏焕乐[4]、赵球和王光和[5]。历时层面主要是对“不说”的词汇时间及其动因与机制的探讨,如李敏[6]、李宗江[7]、张瑞[8]。但是由“不说”参与构成的三音节关联标记“还不说”到目前为止还未见任何专文研究。笔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利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中有关“还不说”的所有有效语料,从句法、语义背景及语用特征这三个方面对“还不说”进行详细地描写分析。
一、“还不说”的句法分析
(一)“还不说”的常用句式
“还不说”不仅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所以,把“还不说”的句式主要分为前置式和后置式两种,并以此为基准来分析各种句式的特点。
1.前置式:搭配词+X,还不说+Y
“还不说”前置时,根据所表达语义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以下三种句式(本文所讨论句式,括号里的搭配词是不可省的,而且搭配词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
A.甚至/并且+X,还不说+Y
这是前置式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句式,句子表达的是一种递进关系。
(1)他那灵活的舞刀的姿态甚至博得了严厉的祖父的赞美,还不说那些胞姐、堂姐和表姐们。(巴金《做大哥的人》)
(2)处理某些学生一贯性的纪律问题浪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使他们的士气受到很大的挫伤,还不说其他学生受到的影响。(科技文献)
例(1)中,“甚至”所传达的就是递进含义,这呈现的是显性递进关系,也就是直接表明递进义,并且带有浓厚的递进意味。而且“甚至”和“反而”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传达一种反预期信息,他灵活的舞刀姿态连严厉的祖父都赞美,这一信息是和说话人的预期不相同的。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量级递进关系。而例(2)也是表达一种递进关系,但是递进的意味没有例(1)强烈。
B.就算+X,还不说+Y
(3)就算你天天自己蒸馒头,还不说你那技术。一会儿把馒头蒸得集体参军,黄绿相间。(毕淑敏《毕淑敏散文集》)
例(3)中,“就算”所在分句表示的是让步,这种让步的限度比较大,就算自己天天蒸馒头,由于技术太差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结果。“还不说”在前置时,这种句式出现的情况比较少。
C.仅+X,还不说+Y
(4)仅一个罗马,有名有姓的教堂就达450多座,还不说300多处修道院。(《人民日报》2002年)
例(4)中,先是提到仅仅一个罗马就有很多著名的教堂,而且还不包括修道院。虽然教堂和修道院两者没有明显的层级递进关系,但是句子主要表达的是仅一个罗马的有名教堂都很多,加上其他就更多了,所以句子整体表达的还是递进含义。
2. 后置式:X+还不说,搭配词+Y
“还不说”后置时,它表示的是分句间的一种递进关系,这种情况可再细分为四种句式。
A. X+还不说,还/也/甚至/更+Y
后置式中,“还不说”表量级递进含义时,一般与“还、也”等关联词连用。在这种句式中,“还不说”所在分句表示的是一个程度量级较低的事件,而后一分句则是引入一个程度量级相对较高的事件,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量级递进的关系。
(5)拉板车割麦子累吐了血还不说,还给逼着非得承认是“五·一六”不可,不承认,就给圈在小黑屋里往死里抽……(徐坤《热狗》)
(6)第二,有些企业经联系安排了一些下岗职工,但活给最脏、最累的还不说,待遇也低于正式职工很多,并且不发劳保用品,这就未免太苛刻了。(《人民日报》1996年)
(7)如今非但全身上下血迹淋漓,就连腰都也瘀肿极痛得不得动弹了,这还不说,甚至左肋骨却被砸断了两根!(柳残阳《龙头老大》)
(8)天空布满阴云,炎热得叫你喘不过气来,这还不说,崎岖不平的路面,更增加了行进的困难。(《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例(5)中,“累吐了血”没有不承认“五·一六”对人的伤害程度深,后一事件的量级程度要高于前一事件。“还不说”和“还”一起使用,是“还不说”表达递进关系最典型的句式搭配。夏焕乐认为,“还”具有一种追补义,其后面的成分为下文展开进一步的补充提供了条件,有利于论题的延续与语义的深化拓展,语义的进一步拓展同样也体现了一种递进关系[4]。而例(6),工作和待遇这两者之间一般不存在明显的量级关系,两者是相对来说的,一般情况下工作量的多少和待遇的高低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工作量越大,待遇也就越高。但是在例(6)中,一些企业给下岗职工的工作不仅累和脏,工资相对于正式职工来说也是非常低的。句子所陈述的语气是不断加深的,分句之间也是一种递进关系。例(7)和例(8)中的“甚至”和“更”都表示进一步的意思,含有递进意味,常与“还不说”搭配使用。
B.X+还不说,反而/却+Y
在后置式中,“还不说”还可以和“反而、却”等一起使用,表达是反预期信息。
(9)文中提到大陆盗侵版权的现象严重,有很多输入法即抄自我的仓颉输入法。抄还不说,为了个人的利益,反而以仓颉为对象,大肆攻讦。(朱邦复《智慧之旅》)
(10)他害死了六师姊和威儿还不说,却还要打断威儿的四肢,更撕下他的面皮,这简直不是常人能下得了手的……”(沧浪生《情剑山河》)
例(9)中,在谈到大陆盗侵版权的现象时,有些输入法抄袭仓颉输入法,反倒为了维护个人利益,攻击仓颉。根据常识来说,“抄袭”这一行为表明对被抄袭者的观点及成果的认可,理应是对人或事物持肯定的态度,但在句子中抄袭者反而肆意攻讦仓颉,这和说话人的预期恰恰相反。例(10)中,句子中的“他”不仅害死了六师姊和威儿,竟然还“打断威儿的四肢,更撕下他的面皮”,残忍程度是说话人所没有想到的,超出了他的预期。
C.X+还不说,单/光+Y
在这种句式中,“还不说”和“单、光”这类表唯一性的副词一起使用,呈现出一种隐含的递进关系,它是以让步方式表示的递进,递进含义不是很明显。
(11)店主用哭丧的声音道:“这件命案一传开,咱们生意没得做还不说,单是官家审问,就捱不了多少天,真是死也……”(司马翎《丹凤针》)
(12)她说:“来趟广西费时费力且还不说,光学校经费至少要花去五六千元。”(《人民日报》1998年)
例(11)中,店主担心命案传开影响自己做生意,甚至官家审问这一关都很难度过,这其实表示的是一种让步关系,有往小里说的意味,因为官家审问相对于没生意所带来的后果是比较轻的,然而较轻的后果都难以承受,何况是“没生意做”这一重大后果。同样例(12)中,先叙述去广西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再进一步限制了论述的范围,仅学校经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广西之路的艰难。
D.X+还不说,就是/就算+Y
(13)海婴一会要这个,要那个;若一有客人,上街临时买菜,下厨房煎炒还不说,就是摆到桌子上来,还要从菜碗里为着客人选好的夹过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14)公共厕所在我们院门外三十米开外,这还不说,那里头就算再有人打扫,以他们那种生活习惯,生活水平,能忍受吗?(《刘心武选集》)
在这种句式中,“还不说”后面的分句依然表示一种让步关系,吕叔湘将此类句子命名为“纵予式”,意思是“这类句子的要义是表极端”[9]。例(13)和例(14)中的“就是”和“就算”是表示让步的词语,两者把其所在分句进一步强化到表示心理上一种极端的情况,以此来突出句子重点,深化递进关系,所以此类句式中所表达的递进义是非常浓重的。例(13)中,有客人来就要下厨,即使菜肴摆到面前也要为客人挑好夹过去,很明显后一种情况要更加热情周到。例(14)中,“就算”表达的是一种让步关系,“就算有人打扫”依旧没有人愿意住,这是用让步所表达的递进,也是心理上的递进,更进一步突出了说话人对居住环境的不满。
(二)“还不说”的句法特征
1.“还不说”的句法位置
“还不说”在后置的时候,一般都位于复句前一分句的句尾,几乎不出现在后一分句的句尾,即使出现在句尾,也不代表语义表达的结束,后面紧跟着还有未尽内容。如:
(15)文化败亡还不说,人心尽蚀,知识分子以传统文化为耻,年轻学子无不心向西洋,恨不得插翅西土,就地成佛!(朱邦复《智慧之旅》)
(16)谭得侃咽了口唾沫,唏嘘了几声,又说:“这还不说。最惨的,是上海的那些房。(《作家文摘》1995年)
而前置时的“还不说”,一般都位于复句后一分句中的句首,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在复句前一分句或者是单句句首,如下例。
(17)但要是奥利戈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他会为那晚的恶劣行径感到万分羞愧,还不说他以前对她的伤害。(《女人十日谈》)
(18)还不说一个多世纪以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包括美国在内)的侵略使中国人民遭受的损失有多大!(《邓小平文选3》)
(19)“喏,这双鞋价钱可真贵!”他嘟哝着说,“一千多英镑一只!还不说它们使我多么伤脑筋。”(《八十天环游地球》)
Dik提出联系项位置要遵循的两个原则。首先,联系项的优先位置是位于所连接的两个单位之间,其次,联系项也总是在被联系成分的边缘位置[10]。而“还不说”作为一个连接成分,同样遵循着联系项居中原则,根据以上例句可以得知,“还不说”表示的是递进关系,两个联系项在句子中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所以它总是与其中一个联系项关系更为密切。它往往位于始发句的句尾,如例(15),或者是后续句的句首,如例(17)。
2.“还不说”与语气副词连用
“还不说”在后置的时候,还可以与副词连用。
(20)可笑这败家子败尽了范家还不说,居然把他们家的传家宝平白送人,说不定还是为了换一张饼吃。(《当代短篇小说》)
(21)大家吃了还不说,竟然吃过后,每人带了一大包回家。(《杨恒均博客》)
例(20)中,范吉射不仅败尽了范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把传家之宝平白送给他人。例(21),大家不仅吃了东西,出人意料的是,吃过后还打包回家。副词“居然”和“竟然”的使用,更加强了这一递进关系所蕴含的意外语气,而且语义中往往还带有说话人嘲笑、调侃的意味。
3.“还不说”的连接成分
无论是前置式还是后置式,“还不说”所在的分句大都是语言形式比较简单的小句。但是通过分析语料,可以发现,在某些直接表示递进的情况下,“还不说”在前置和后置时的连接成分是不相同的。“还不说”前置的时候,其连接成分一般是体词或体词性的,如例(22);而后置时,连接成分一般是谓词或谓词性的,如例(23)。
(22)这支长箭来得奇特,还不说它,这里四面山壁,箭却由半空而落,竟不知来自何处,但来势之急,落后余势不衰,箭翎犹在不住震颤。(古龙《彩环曲》)
(23)这一来成了势不两立,胜还不说,一个寡不敌众便自讨厌,心还不以为然。(还珠楼主《拳王》)
如果前面涉及的语言信息量比较多,句法结构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语言片段看起来简单明晰,一般用指示代词“这”或者是“那”来指代其前的部分,但是这种情况只出现在“还不说”的后置式中。
(24)整个山背一点雪也没有,这还不说,生长在上面的常绿针叶松,矮矮的树干,短短的树枝,远远望去好像千万个秃头的人,呆呆地站满了山背。(曲波《林海雪原》)
(25)金丝夹羽毛,精光闪闪,制作巧夺天工,那还不说,扇柄上,却缀着一颗多角形的怪石,光线一照,发出耀眼光芒,柄下,还拖着长约尺余的黄色丝穗,给人觉得这扇子特殊!(墨余生《续紫龙佩》)
例(24),用“这”来指代前文“整个山背一点雪也没有”,这使句子读起来更加通顺连贯。例(25),用“那”来指代前面所出现的语段信息,不仅使语言片段更加连贯,也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二、“还不说”的语义背景
(一)程度从轻到重
通过对“还不说”语料的分析,可以发现,“还不说”的前后项一般同属于一个范畴,而且前后项一般呈现出从轻到重的趋势,这一程度轻重变化可以是客观存在的,如例(26),也可以是主观认定的,如例(27)。
(26)一个家庭一个冬季一人感冒一次算是少的。这还不说住院治疗做手术。(科技文献)
(27)属他那一身衣着不仅是不合体,而且是又破又脏又臭。那还不说,他足下一双球鞋已经穿破了底,他用些报纸垫在洞口,照穿不误。(朱邦复《智慧之旅》)
例(26)中,感冒相对于“住院治疗做手术”来说,是比较轻的病症,前后项的严重程度是由轻到重。而例(27),衣服和鞋子同属于服饰的范畴,两者不分先后,主要看在语境中,说话人认为哪个程度比较深。
(二)范围从整体到部分
(28)身体解渴还不说,肠胃也好像被脏话洗了一遍。(刘震云《手机》)
(29)这新写字楼也太马虎了些,电梯坏了还不说,连楼梯的层数竟然也没有标记!(余少镭《现代聊斋》)
例(28)中,身体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而肠胃只是其中的组成成分,两者是从整体到部分的关系。同理,例(29)中电梯是一个整体,楼层的层数是标记在电梯里的,属于电梯中的一部分,也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的关系。
(三)时间从前到后
(30)只有刘姥姥进了怡红院还不说,还睡在宝玉的床上,这干嘛,这叫闲文,这是为了取笑好玩。(周汝昌《《红楼梦》的艺术个性》)
(31)汉武帝大怒,这就是叛徒,你被俘虏还不说,你现在帮助匈奴训练军队打我们。(《百家讲坛》)
方梅指出,汉语语序结构中最普遍的原则是时间顺序原则[11],以上两例中,都是先发生的事件在先,后发生的事件在后。例(30)中,刘姥姥是先去宝玉居住的怡红院,然后才能睡在宝玉的床上,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时间先后关系,前一事件在前,后一事件在后。而例(31)所描述的时间顺序是先“被俘虏”,接着“帮助匈奴训练军队打我们”,两个事件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位置不可调换。
三、“还不说”的语用特征
(一)语篇连接
“还不说”不仅可以充当分句间的连接成分,还可以出现在句子与句子之间,使语篇更加连贯通顺。“还不说”在充当句子连接成分的时候,遵循主语一致或者话题一致的原则。
(32)曾世俊口之间缠著白布,说是白布,其实早已变成乌紫了,那是死人身上的血肉缠黏在上面。这还不说,他身上那些蛆,此刻正在曾世俊全身上下爬蠕个不停。(欧阳金龙《岳鹰十三盗》)
(33)我读着线装书,坐在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人在那里面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永远做不必要的牺牲品,最后终于得着灭亡的命运。还不说我自己所身受到的痛苦(巴金《家》)
(34)贺喜的人成群结队,连县委书记都来了,来了不是先到支书家里,来了就一头扎到五爷家里,和五爷又说又笑,亲得不出五服。这还不说,县长还给五爷烧锅,县委书记给五爷的儿子起名,书记说,叫个爱社吧。(《当代短篇小说》)
“还不说”能够把其前后的语言片段连接起来,这使得语篇更加连贯和通顺。在大部分情况下,要是把“还不说”删去,那其前后的语段之间就会显得突兀和生硬,在内容上就有些不连贯,很难让读者快速捕捉到语段及句子所要传达的含义。而“还不说”的使用可以把句子连接成一个更大且逻辑关系较为清楚的语段,增强篇章的连贯性,这也是“还不说”可以出现在较为复杂的语段中的原因。
在后置式中,如例(32)和例(34),“还不说”前面用了指示代词“这”,这在前文中简单提过,当“还不说”所在分句承载的信息量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用“这”来指代前面所提到过的已知信息。如例(34),县委书记对五爷的优待和偏爱,还体现在亲自给五爷的儿子取名字,这对于五爷来说是极大的厚爱,正好印证前句“五爷的福太多了”。“还不说”的使用把整个语段连接起来,使其更加连贯。句子中的“这”指代前面这一复杂的、抽象的语段信息,而且这一信息一般不具有可数性。“这”也同样是回指前文出现的信息,回指还具有强调的作用,通过强调前文已知的信息,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再加以对已知事件的贬低,从而起到层层递进的作用。“这”的使用同样也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在分析语料时,发现还有用“这里”的,如下例:
(35)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到灯塔去》和叶芝的《钟楼》,这里还不说里尔克……和斯韦沃的同代作品。(《读书》)
例(35)中,根据语义可以得知,“还不说”后面的内容是不包含在X中的,其前后所列举的作品是同一时期的,“这里”就是界定的一个范围,但是在列举时并没有把其后的包含在内,而且这些作品都是具体可数的。所以说,“这里”指代的是比较具体的事物,而“这”既可以指代具体的也可以指代抽象的,而在“还不说”句式中更多的是指代抽象的事物。
除此之外,语料中还有用指示代词“那”来指代前文所提到的信息的情况。如上文例(27)。那用“这”和“那”的区别是什么呢?“这”是近指,“那”是远指,两者所体现出的心理距离是不一样的,例(32)中,说话人描述死人曾世俊的状况,话语中体现出了对曾世俊惨状的同情,主观上拉近了跟他之间的距离。而例(27)中,虽然同样用的都是第三人称代词,但是此句中说话人对“他”那身不合体的衣着是不满的,所以用“那”,话语间流露出说话人的情感倾向。
(二)突出重点信息
“还不说”还具有信息转变的功能,因为X和Y两者之间存在逻辑事理上的量级关系。“还不说”引用一个不重要或者是量级较低的事件,或者用于突出后面的重要信息。“还不说”不管是前置还是后置,它所在分句传递的都是次要信息,主要是为了衬托句子的重要信息。如果“还不说”是前置,那么句子的重要信息就在“还不说”所在分句的前面,这是需要重读的信息。前置时除了突出重点信息,还对前面信息起到补充或者是解释说明的作用。而“还不说”后置时,句子的重点信息就在后一分句当中,这部分是需要读者引起注意的重点信息。如下文例(36)中,前后分句的位置是可以调换的,但并不是所有例句都可以这样来进行转换,有的例句在客观事实上是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如上文的例(30),很明显睡在宝玉的床上要比进入怡红院的量级高一些,在这一情况下,逻辑事理上的量级关系就不单是由说话人主观界定的,而往往量级较高的,大部分是语句所要突出的重点,所以是不可以来进行转换的。“还不说”分句所传达的信息,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都知道的已知信息,即旧信息,后一分句是新信息,即说话人所要传达给听话人的新信息,需要听话人注意的重要信息。
(36)学费贵还不说,学习时间还要长达3个多月。(史传《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37)如今好了,你长了翅膀了,可以不听大人的话了,半夜三更往外跑,让老子拿把伞跟在后面为你站岗放哨,你有脸吗?要不要脸啊!这还不说,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叫你爹妈怎么过? (戴厚英《流泪的淮河》)
例(37),说话人在骂孩子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和担忧,但是“还不说”后重要信息出现,由之前的骂孩子、光数落孩子转为孩子一旦出事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同理,通过贬低前项孩子出走给自己带来的麻烦,重点突出其后的重点信息,也是句子所要传达的真正信息,主要是担心孩子出事,隐藏着对孩子的关爱。“这”指代的是前面已知的旧信息,而“还不说”后面传达的则是新信息。
而后置时的“还不说”,在突出一个重要信息时,这个信息的量级相对于所引入的次要信息的量级来说是较高的或者是最高的,所以它才是语句的重点,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如下例:
(38)这还不说,他更值得骄傲的是他征服的女人,每一个对他都是忠心耿耿,矢志不移的。(司马紫炎《紫玉钗》)
(39)这还不说,最困难的是在如此精美纤巧之中,却又予人一种朴实的古趣,使人全然感觉不到有一丝一毫的人工在内。(司马翎《丹凤针》)
例(39)中,“最”的使用可以凸显主观程度,而“还不说”本身也具有主观性。所以,“最困难的是……”这一信息的最高量级是说话人主观认为的。
四、“还不说”与“还不算”的对比分析
“还不说”和“还不算”两者都表示分句间的递进关系。但是“还不算”作为连接成分只能后置,它几乎没有前置式,而在后置式中,两者是可以互换的,且语义基本保持不变。如:
(40)协民写的信让贺子珍发现了,她看了还不算(还不说),还拿去让主席看。(《作家文摘》1993年)
根据以上例句得知,“还不算”后置时,将其替换为“还不说”后,例句所传达的意思及分句之间的关系并未发生改变。
(一)句法特征不同
“还不算”没有前置式,所以它的句法特征并没有“还不说”丰富,但也有丰富的关联词与之连用,来突出其递进含义。例如:
(41)水质下降了还不算,城市还要下沉。(《人民日报》2000年)
(42)这还不算,连山上有什么岩洞,树上长什么叶子,老百姓种什么庄稼,老头一清二楚。(张承志《北方的河》)
(43)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还不算”还可以与“除了”等连用,表达的是排除的含义,分句之间同样体现的是一种递进关系。而在CCL和BCC语料库中,没有发现“还不说”与“除了”等连用的例句。
(44)但那时我在他手下当一名无名小兵,除了代他出生入死、冲锋陷阵还不算,当他在丛林中安睡时,我还曾携了武器,直立荒郊。(《读者(合订本)》)
除此之外,“还不算”还可以在复句中作独立成分,但是例句比较少,如例(45)和例(46),而“还不说”则没有这种用法。
(45)女人们更得寸进尺了!她们的泳装袖子短了,还不算,居然裤子也开始短了!(《读者》(合订本))
(46)他们的见解,他们的研究成果,只要稍稍不合“圣上”的口味,他们就活不成,还不算,还要诛九族,牵连戚朋。(《读者》)
(二)使用语体不同
(47)他们到我们的海域开发还不算,还抗议我们在自己的海域开发。(《报刊精选》1994年)
(48)赔了大量的白银还不算,又开了五个海边口子,名为“通商口岸”。(《读书》)
“还不说”多用于文学作品当中,而“还不算”经常用在科技文献及报刊等中。“还不说”比较口语化,而“还不算”的准确化程度则比较高,它所表示的递进关系,绝大部分分句之间都存在着逻辑事理上的量级关系。如上例(47),句子中有明显表示递进的标志词“还”,而且“抗议我们在自己的海域开发”要比“来我们海域开发”更难以让人接受。而“还不说”则不同,它所涉及的分句之间可以是逻辑事理上的量级关系,也可以是说话人主观认定或者是语境所决定的层级关系,这我们在上文都已经分析过。“还不说”所带有的主观化色彩明显,而“还不算”所表达的情感比较客观中立。如上例(48),说话人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其中所蕴含的主观情感相较于“还不说”来讲比较少。
(三)其他方面的异同
1.指称对象
在语用方面,“还不算”和“还不说”不尽相同。一般而言,“还不说”在句子中所指称的对象大部分都是抽象的事物,难以用具体数字来计算,然而“还不算”大多表示的是一种逻辑事理上的量级递进关系,说话人的主观性以及语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两者在语用方面都具有连接和突出重点信息的功能。
2.主观性
沈家煊认为,语言中留下的说话人的感情、态度、立场、视角等个性化的印记就是语言的“主观性”[12]。正由于“还不说”和“还不算”的使用语体不同,所以两者在语用方面也存在着差异。从上文分析可以得知,“还不说”例句中所表达的递进关系大多是说话人主观认定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例句可以发现,“还不说”例句所蕴含的递进关系,一般都隐含着说话人消极的否定情绪。如例(6)中,不仅要做最脏最累的活,工资还比其他人低,话语中表露出说话人对这一不公平待遇的不满意及否定态度。但是由于“还不算”经常在报刊等中出现,它所表达的情感基本上都是客观中立的。如例(49),说话人只是单纯描述客观事实,情感色彩较淡。
(49)在沈阳玩个够还不算,又到辽宁其他主要名胜地游览一番。(《报刊精选》1994年)
3.词汇化程度
“还不算”还处于连词化演变当中,有些前置式的“还不算”所表达的句义比较模糊,具有争议,体现的递进关系也不是很明显。但是已从指称具体的可以计算的事物转向指称抽象的不可计算的事物,这可以看作是连词化进程中的过渡阶段。如例(50),而例(51)已经蕴含了一些递进含义。
(50)他说得到,却做不到,一想起这个女人可能给他带来的麻烦,惹起的口舌,还不算他的伙伴早上在炉畔的闲言碎语、打趣开心,他又不得不责备自己了。(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51)他的腰带插满匕首和短刀,腰侧佩着一把长剑,左手执着一张生锈的大弩,面前摆着一只大酒罐,还不算右手搂着一个袒胸露臂的胖墩墩的妓女。(雨果《巴黎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