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泡型包虫病流行病学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023-01-06董国兴郝力力尹念春袁东波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终末绦虫包虫病

董国兴,郝力力,尹念春,袁东波

(1.四川省南充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南充 637508; 2.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四川 成都;3.四川省遂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遂宁; 4.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泡型包虫病(多房棘球蚴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多房棘球蚴)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至少在我国四川、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7省区的119个县流行。其中四川省石渠县曾是我国乃至世界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十三五”期间,国家在石渠县开展了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专项工作,于2020年末石渠县包虫病严重流行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践表明快速诊断和精准防控,是有效预防控制该病的关键。2015年6月,国家将石渠县包虫病防治列为工作重点,投入了大量资金,采取综合治理,形成了以“双灭源(犬只驱虫、家畜免疫)三切断(犬粪无害化处理,切断虫卵污染环境关键点;爱环境讲卫生,切断人畜接触有害环境关键点;坚持牲畜脏器不喂犬,切断犬只误食病变脏器关键点)八举措(犬只管控、家畜免疫、检疫监管、流调监测、鼠害治理、能力提升、宣教培训、防控保障)”的防控模式,简称“238”石渠模式。四川省动物包虫病犬平均阳性率由2012年的23.34 % 下降到2018年的8.12 %;牛平均感染率由2012年的17.32 % 下降到2018年的5.36 %;羊平均感染率由2012年的8.17 % 下降到2018年的3.68 %,综合防控模式,疫区家畜包虫病阳性率显著降低。

1 病原生物学

包虫病(Hydxtidosis)又称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Hydatid cyst)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肝脏、肺脏等组织器官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人兽共患寄生虫病。OIE将该病列为B类病,农业部列为二类病,卫生部门列为丙类病。我国有3个虫种,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多房棘球绦虫(E. Multilocularis)和石渠棘球绦虫(E.shiquicus),前两者为人兽共患寄生虫。

多房棘球绦虫属于圆叶目,其生活史主要包括虫卵、六钩蚴、中绦期、成虫4个发育阶段,需要借助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来完成整个生活史。狐狸、犬、狼和猫等终末宿主将虫卵随粪便排至体外,啮齿类动物,如田鼠、麝鼠、仓鼠及褐家鼠等中间宿主因吞食虫卵而受感染。在我国牦牛、绵羊等皆为其中间宿主。

人感染该病主要是由于误食被多房棘球绦虫虫卵污染的水和食物,虫卵经口进入胃,在宿主消化液作用下发育成六钩蚴经肠壁进人的血液。中绦期的幼虫可在患者体内像肿瘤样生长发育和浸润迁移,对肝脏等脏器损害严重,并且由于其囊泡呈多囊状,手术切除使得囊泡内的物质散开污染患者体内脏器,术后并发率高,难以根治;以及泡型包虫病潜伏期很长,从感染至发病一般在20年或以上,且病程长,具隐袭进行性特点,故有“恶性包虫病”或“虫癌”之称,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十大寄生虫病之一。部分地区草原退化程度高、鼠害较为严重,且存在藏狐等野生犬科动物,这些都是多房棘球绦虫得以传播流行的重要因素。

2 流行特征

2.1 国外流行情况

多房棘球绦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带。在欧洲,赤狐作为主要的终末宿主,与泡球蚴的传播有着重要关系;在北美洲,红狐,灰狐、狼北极狐和赤狐作为野生的终末宿主,小型啮齿鼠类如田鼠、布朗旅鼠、红背田鼠、草甸田鼠和鹿鼠、北极鼬等作为中间宿主;在亚洲,终末宿主是狐、北极狐、狼、犬等,中间宿主啮齿动物达30个种。

20世纪90年代初,泡球蚴只出现在奥地利、法国、德国和瑞士等中欧和南欧国家,而如今,该病已扩散到丹麦、比利时、荷兰、法国、立陶宛、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意大利中部等地区[1]。自从90年代欧洲消除狂犬病以来,狐狸种群数量开始增加,并且开始在城郊周围生活,它们以人类废弃的食物为生,逐渐适应城市环境,在城市中的种群密度甚至高于农区。Deplazes等人在2004年一项对城市赤狐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调查中显示:瑞士苏黎世为44 %、德国斯图加特为17 %,奥地利的维也纳为1 %[2]。Dyachenko等人于2004-2005年从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采集了21 588份犬粪,通过PCR检测发现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为0.24 %[3]。在斯洛伐克,Antolova等人2007年对289只犬进行了检测,发现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为2.8 %[4]。Karamon J等人于2016年采用巢氏PCR对波兰Podkar-packie省148只农村犬的粪便进行了检测[5],发现2只犬感染多房棘球绦虫、其中一条证实有捕食啮齿类动物的习惯,这是波兰境内首次发现犬感染多房棘球绦虫。通过调查,饲喂内脏和捕食啮齿类动物是造成感染主要原因。

在亚洲地区,Hokkaido等人于2003-2004年在日本Hokkaido地区183只犬进行了粪虫体检测[6],其中包括41只本地犬和142只外地犬。结果显示本地区和外地犬各有一只为阳性。Ziadinov等人在吉尔吉斯斯坦于2005年对466只犬先进行了槟榔碱导泻,然后用PCR方法进行检测,发现50只犬为阳性(11 %)[7]。Yimam AE等人于1999年在日本Otaru地区剖检了67只红狐,38只为阳性,感染率为56.7 %[8-9],总共分离出2 817 000条虫体,其中一只狐狸荷虫量就达到100 000条。

2.2 我国流行情况

多房棘球绦虫主要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目前有4个明显流行区(1)新疆北部地区(主要流行于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2)宁夏固原地区及甘肃南部(定西和甘南地区);(3)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包括四川西北部(主要流行于阿坝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青海南部(主要流行于玉树、果洛、黄南藏族自治州);(4)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我国境内发现的终末宿主有赤狐、沙狐、藏狐、犬、狼等。

据统计,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牛、羊在5 000万头(只)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推算患病人数为166 098例,包虫病仍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家畜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邱加闽等1991年在四川石渠县调查藏狐的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高达59.1 %(13/22),赤狐感染率达57.1 %(12/21);对甘孜、色达、那曲等地犬的调查显示,犬的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率在11.5 %(12/104)~26.4 %(14/53);2000年调查显示,犬的感染率攀升到30.2 %[10]。Jiang等于2011年对石渠县终末宿主狐感染多房棘球绦虫的调查[11],总共对120份藏狐和6份红狐粪便进行了PCR检测,其中23只藏狐为阳性(19 %),2头红狐阳性(33.33 %)。马增光2013年在新疆昭苏盆地调查点共捕获颅田鼠251只,经剖检并对疑似病灶组织切片发现,有21只存在多房棘球蚴感染,感染率为8.3 %,4月份与9月份感染率分别为20.93 %与5.71 %;收集了到自然死亡的野生赤狐6只,3只有EM成虫,感染率为50 %[12-13]。

3 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3.1 终末宿主检测技术

对犬、狐粪便中虫卵的检测,有针对粪抗原的ELISA(CoA)法和PCR法。但前者只能检测体内带虫量高或者中的犬或者狐狸,低于50条就无法检出[14],而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如Enemark HL等在丹麦南部地区的红狐感染多房棘球绦虫情况调查时发现[15],其中有25只捕杀的红狐CoA检测为阴性,但肠道中却发现了成虫(均少于27条)。PCR方法,尤其是荧光定量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正在取代CoA成为检测犬粪便中虫卵的首选方法。Mats Isaksson等[16]采用MC-PCR法对瑞士2158只红狐粪便中是否含有多房棘球绦虫虫卵进行了检测,特异性达99.9 %,敏感性为95.7 %。

3.2 中间宿主检测技术

Afonso等在吉尔吉斯斯坦于2012年捕获42只鼹形田鼠,其中一只肝脏有疑似病变[17],对EmsB基因进行PCR扩增后,发现序列同附近村庄一犬粪便中扩增出的序列完全形同。说明鼹形田鼠在中亚地区多房棘球蚴的传播中起到一定作用。Andrea等[18]于2013-2015年在瑞士收集了1566份啮齿类动物肝脏,采用PCR方法对疑似包囊的病变部位进行了检测,对直径大于6mm病变部位也进行了组织学检查,黑田鼠感染率为5.3 %(1/187)、水鼠1.8 %(8/439),其中9个阳性样本中的6个是在同一地点捕获。说明尽管整个瑞士狐狸感染率小于0.1 %,但在该地区多房棘球蚴感染状况较为严重。赵海龙等[19]于1997-1998年在青海青南地区玉树州的称多、果洛州的甘德两县开展了小型兽类多房棘球蚴及多房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调查。共捕获小型兽类258只,隶属3目6科8属9种,以鼠兔为优势种(224只),占86.82 %。剖检258只,有4种37只感染多房棘球蚴,感染率为14.34 %。其中鼠兔224只,阳性34只,感染率为15.18 %。何金戈等[20]1997-1998年在四川甘孜县、石渠县调查显示啮齿类动物中,黑唇鼠兔感染率为5.6 %(13/233)、灰尾兔感染率为7.1 %(1/14)、松田鼠感染率为25 %(3/12)、检查小家鼠70只未发现感染。Minoru Nakao等[21]也于2002-2007年在四川、青海地区从野兔、高原鼠兔以及青海田鼠、经营田鼠、藏仓鼠共分离到29株多房棘球蚴。

对中间宿主是否感染泡球蚴主要通过特征性病变、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免疫组化以及PCR确诊,PCR尤其适用于钙化或不育囊。在Arvicolascherman地区,通过PCR方法对钙化囊和不育囊进行了检测,泡球蚴感染率在68 % ~ 94 %[22]。此外,原头节特有的抗原Em2可以用于免疫组化来对中间宿主进行诊断。

4 小结

泡型包虫病在国外重视程度较高,国内对该病系统全面研究较少。由于该病危害严重,流行情况复杂,尤其针对青藏高原民族地区,需要对泡型包虫病病原生态学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及开发更加实用的快速诊断检测方法和产品,为有效控制泡型包虫病的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切实提高当地公共卫生水平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终末绦虫包虫病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的预测价值
体检者心电图QRS波终末切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鸡绦虫病症状及治疗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
体内出现绦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