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三下”:新中国天然橡胶业的发展历程(1949—1978)
2023-01-06赵胜
赵 胜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安徽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51)
橡胶树是一种典型的热带植物,“喜高温、高湿、静风、沃土,它的生长速度与产胶量,在一定幅度之内,和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成正的相关关系”。根据中国科学院华南、云南综合考察队调查资料,全国适于及可能种植天然橡胶的土地净面积约1545万亩。其中广东海南(1)当时海南隶属于广东省。642万亩、湛江170万亩、汕头和佛山32万亩,云南622万亩,广西51万亩,福建25万亩[1]。1949年至1978年,中国天然橡胶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广东海南、湛江地区,其他地区种植面积很小。橡胶是重要战略物资,“没有橡胶即不能顺利地发展国防工业与重工业,即不能建设巩固的国防”,由于橡胶生产对地理环境有一定要求,“在和平阵线国家中,只有中国可以试种橡胶”[2]。由此,新中国天然橡胶业的发展自始就上升至国家战略地位。
一、从“大发展”到“大转弯”(1949年至1958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天然橡胶产量极少,加之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橡胶极其缺乏,中共中央对恢复与发展老胶园十分重视。当时,广东的老胶园有2343个,计3.26万亩,橡胶树86.76万株[3]。1950年7月,中共中央要求对于橡胶“这一重要工业原料的生产,应予十分注意奖励种植,调聘专门人员研究发展办法,拟定较长期的发展计划逐步进行”[4]。1951年8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和中央林垦部共同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并拟定了在大陆上布种橡胶树的初步计划”,计划在华南、西南等适宜地区大面积定植橡胶树,对此,“中央完全同意”[5]。8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一百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要求自1952年到1957年以“最大速度”在大陆上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五省共植橡胶770万亩(海南岛任务另定),其中,广东、广西两省400万亩的定植工作于1954年完成[1]42。不久,定植面积进一步扩大。1952年12月,中央将华南定植橡胶任务调高至800万亩,并要求全部于1955年完成[1]47。
为什么要以“最大速度”发展橡胶事业,因为橡胶生产周期长,不允许小面积试种,要“种得多、种得快、种得好”[3]98。中央认为:“橡胶树从定植到出胶,必须八年。故欲判断能否出胶、胶量大小、胶质好坏,至少在十年左右。为了迅速生产橡胶,我国大陆上不能采取小量试种的办法,必须一开始就是大量布种。好在种植橡胶树并不侵占现有的粮食耕地,即令将来出胶不旺,虽然花费了培植费,但也达到了造林的目的。为了达到必需的年产量,我们可用扩大布种面积的办法来补救。”[5]413
1952年,橡胶事业“大发展”。在华南垦殖局领导下,完成海南、高雷和广西南部的橡胶宜林地勘测设计工作,面积达852万亩,折合净面积680万亩,为种植橡胶树提供了土地资源;完成采运橡胶种子达42.5万亩,然后播种育苗;通过机垦和人垦,共开荒153.78万亩;定植橡胶树83.32万亩,共2143.86万株[3]98。
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橡胶工作遭遇诸多困难。一是干部缺乏。当时“正是三反时期,在足足半年的时间里,各方面的干部冻结了,怎样也抽调不出来,因此我们各级领导机关无法补充,均感人手不足”[1]50。二是劳动力供应困难。由于定植橡胶工作处在偏僻荒野和人口稀少的地区,因此劳动力总是供不应求,许多必须做和需要迅速做的工作都无法进行。三是交通联系困难。各垦殖区农场很难联系,上下不通气,情况不易得到了解。四是物资供应不及时。因为物资需要量大,不是订购或赶制不及,就是输送不及,常常因此妨碍工作。五是生活上困难较多。卫生工作很差,招致民工病亡,青菜粮食供应困难,员工生活十分艰苦[1]50。
经过一年半的“大发展”,1953年6月,“中央对华南橡胶垦殖工作有了新的决定”[1]130,决定“大转弯”。中央确定新的任务是在有把握多产胶的地区种植200万亩,以海南为重点,其中海南150万亩,徐闻40万亩,海康南部10万亩,在时间上要求海南1958年完成,徐闻、海康1954年完成,海康以北和广西地区已经定植了的80余万亩,准备选50万亩照常管理,其余条件差、生长不好的地区准备放弃,或交当地政府处理[1]131-132。
之所以“大转弯”,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政策难以完全实施。当时美国国内橡胶积压数量达100万吨,“橡胶市场的缩小与帝国主义的橡胶封锁政策发生了矛盾”,由于橡胶价格下跌,东南亚产胶国出口橡胶到中国的意愿强烈,“如锡兰就公开的和我们订立了橡胶贸易合同”[1]130。二是任务大、时间紧,原计划根本难以完成。从土地条件看,在已经定植的土地中,一些地方由于气候冷、土质差,苗木生长状况不好,死亡率很大,过去测量的800万亩土地经复查后确认,条件较好的土地只有250~300万亩;从物资供应看,1953年上半年就增加了17万长工,但工人来了没有房子住,运输工具不足,即使有汽车,许多地方公路不通,医药卫生条件差,得疟疾的人多,不能很好地给予治疗;从成本高低看,粗放式种植,每株产胶量低,维护成本高,不划算[1]130-131。三是已经定植的橡胶质量很差。1952—1953年广东定植橡胶140多万亩,但质量很低,后来仅存54万亩,保苗率占38%[1]632。
“大转弯”涉及诸多具体问题,如土地、工人、苗木、种籽、基本建设、物资、机器、生产计划、技术指导、组织领导等等。“当时不仅遣散大部分民工,且把两个林业师也大部遣散了,几十个农场撤销了,并调走大批物资(拖拉机366台,挖根机21台,砍伐机32台,各种筑路机械54台,各式汽车124台,另其他农机具、燃料等折价560万元),同时,还转移了两个机械厂,一个医院和两个专家招待所等,并放弃了土地207万亩,橡胶3万余亩,防护林近6万亩,间作物27.3万亩。”[1]634后来,不少橡胶垦殖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搞整顿清理工作,有的场甚至停止了生产。“很多场停止了橡胶定植,其他的生产也没有发展。这些场有土地、有人力、有资金、有种苗,本来可以多搞一些的,但没有多搞,使土地、人力、资金等都闲起来了。”[1]219“各场茅草如此之多。在一些还没有除茅的地方,茅草长得比胶树还高,野藤竞相缠绕着胶树,严重影响胶树生长。”[1]221“我们有很多场长,对本场的生产情况是‘一问三不知’。”[1]222可见,“大转弯”产生了不少问题。
“大转弯”后,广东橡胶定植面积明显缩减。1954—1958年胶树定植面积依次为10.11万亩、6.87万亩、21.25万亩、9.21万亩、1.42万亩[3]102。就全国而言,截至1958年底,已在两广和云南三省、区的南部种植橡胶树120多万亩,约3600万株,其中广东约110多万亩(包括解放前的老树),广西7万多亩,云南4万多亩[1]333。
二、从“加速开发”到“推迟、缩减”(1959年至1968年)
1959年2月,农垦部、化学工业部党组给毛泽东并中央提交《关于大力发展天然橡胶的报告》,指出大力发展天然橡胶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几年来我国生胶来源全靠进口,不仅占用了大量外汇,也束缚了橡胶工业和其他有关工业部门的发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橡胶制品的数量将愈来愈多,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333根据这份报告提供的数据,1959年全国共需生胶20多万吨,而全部资源仅15万吨(主要依靠进口),由于生胶供应困难,各种橡胶制品均不能满足需要,如轮胎需要350万套,只能生产250万套,直接影响交通运输,各种传动运输胶带需要3500万平方公尺,只能生产2500万平方公尺,这就影响了钢铁、机械、煤炭等工矿企业的生产,至于人民生活所需橡胶制品就更无法充分满足[1]333。当时橡胶消费按人口平均的每人消费量苏联约为2公斤,美国约为10公斤,全世界平均约为1.5公斤,而中国还不到0.1公斤[1]334。
2月14日,广东省委召开关于开发海南和湛江地区座谈会,“会议由王震同志根据总理关于加速开发海南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指示精神”[1]330,提出任务目标:“为了满足国家对橡胶的需要,到1962年海南的橡胶定植要求达到600万亩,连同湛江地区的200多万亩,全省共达到800余万亩,到1967年要求干胶年产量达到80~100万吨。”为此,一要大量补充劳动力。“决定从1959年到1962年,每年由广州军区复员军人中动员四到五万人去海南,不足之数由广东地方动员,中央决定到1962年动员30万人到海南去,保证完成开发任务。”[1]331二要补充开发资金。“开发所需资金,中央决定农垦系统自上而下采取包干办法,海南和湛江农垦企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内,利润、折旧均不上交,也不交纳农业税,用于开发事业,另由中央从1960年到1962年再投资23000万。”[1]332天然橡胶业进入“加速开发”时期。
自此,广东垦区掀起了“大增人、大开荒、大种胶的浪潮”。1959年、1960年两年定植的面积、株数超过前8年结存数的一半。其中,1959年定植面积25.26万亩,1960年定植面积123.17万亩[3]102。广东海南、湛江两垦区人口达33万余人,劳动力达20.8万人,农场有155个,其中橡胶农场119个[1]449。
但是,“加速开发”也带来了新问题。一是粮食紧张。海南1960年春种粮食面积不到50万亩,由于备耕工作差,种植管理粗放,绝大部分未施肥,加上干旱,以致死亡24.4万亩,到年底收获面积只有23.7万亩,平均亩产80.5斤(折合原粮),总产量9581吨,按总人口平均计算,每人还不到100斤原粮。根据1961年一季度粮食自给情况调查,能达到全部自给的只有4个农场,能自给50%的有17个农场,能自给三分之一的有6个农场,能自给四分之一的有25个农场,能自给五分之一的有9个农场,能自给十分之一的有15个农场。据区党委书记介绍,由于粮食缺乏,职工情绪极为不安,工效很低,三个月里已经走掉2000多名工人[1]452。二是植胶质量差。海南1960年定植91万亩橡胶树,但质量太差。“由于光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没有挖树头,不挖大穴,不施重肥,甚至有的连大树也没砍,只挖小穴就定植了,实际上等于没有开荒。现在拖拉机进不去,连人也进不去,橡胶苗长不好,有的连苗也找不到了。死亡率很大,一般的约30%,严重的达40%,至少的也有20%。海南179万亩橡胶中,严重荒芜的约有120万亩。”[1]452三是橡胶农场与周围人民公社关系紧张。土地纠纷发生较多。“在农场开好荒的土地上,公社就径自种上农作物,个别严重的,甚至把农场已种上的橡胶用犁、拔、烧等手段进行破坏,还有缚人、打人等违法行为。去年(1960年)最突出的、面积较大的琼海南俸种站开荒2000亩,农民全给种上了。金江场拖拉机在前面开,农民就在后面种上。在占县、澄迈县等地这样的情况更多。”[1]453紧张关系还表现为互相偷窃,甚至公开有组织地抢。“澄迈县4个公社的13个大队,一个师范和二个中学,由干部、教师率领抢了红华农场木茹达1900多亩。南田农场的木茹,公社集中500多人,拉着大车浩浩荡荡来挖,还把农场看木茹的工人捆起来。因偷、抢严重,工人看不顺眼、气愤,所以发生两次打死人的现象。农场工人偷公社东西的情况也有发生,琼中县几个农场,因粮食紧张,有些工人就偷农民的牛,杀农民的猪,挖红茹,影响很坏。”[1]453
无奈,只得“下马”。1961年6月,广东省委上报中央并提出:“将原定1960—1962年种植橡胶600~800万亩的计划推迟到1965—1967年完成,1962年以前发展到300万亩左右。”对此,中央表示同意并认为:“当前主要是加强胶园的培育管理,消灭荒芜,特别是海南荒芜比较严重,要抓紧进行,彻底消灭,以便转入正常抚育管理。”[6]1962年,中央大规模缩减计划指标。“到1967年全国只能发展到400~450万亩,其中广东300~320万亩,云南70~100万亩,广西15~20万亩,福建10~15万亩。”[1]491
这样,橡胶发展速度逐渐缓慢下来。1962年至1968年,七年间总共新定植橡胶树60.65万亩,不及1960年定植面积的一半,但质量普遍提高[3]102。
三、从“农业学大寨”到“加强对现有胶树管理”(1969年至1978年)
1969年4月,广州生产建设兵团在原海南、湛江农垦局基础上成立,以生产橡胶为主。为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兵团于8月份制订《1970—1974年橡胶生产发展规划》,要求在5年内,新植橡胶树523万亩,至1974年末,种植总面积达750万亩。干胶总产量达15~16万吨。为完成任务,兵团于1969年至1971年三年里,分别种植橡胶树17.49万亩、151.83万亩、35.35万亩。植胶面积明显扩大[3]101。
但是,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新植胶树质量普遍很低。“由于开荒种植任务高指标,劳力、机械、肥料、苗木等都跟不上,三年累计报废近5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28%。其余130万亩,保苗率一般只有40%,折实有面积约50万亩。一年的种植任务,补植三、四年才能完成,搞了大量的无效劳动。投入林管的劳力很少,有些胶林荒芜,增粗慢,开割率低,产量低。对原有防护林管理差,砍伐多,对发展橡胶威胁很大。”[1]799此外,为完成产胶任务,兵团对割胶生产瞎指挥。“片面强调一个‘割’字,有的把两天割一刀的制度改为天天割,甚至一天割两三刀,冒雨割、低温割,等等。过去规定胶树围粗50公分左右开割,现在有些40公分左右,甚至30几公分就开割了。”结果,“用这种‘杀鸡取蛋’的办法,不仅影响当年生产,而且将影响今后若干年的发展。1971年,全兵团因病害、死皮、风断等已停割的胶树达576万株,占开割树的22%,有的团严重溃疡树占到30%~40%。溃疡树要两三年至五六年才能恢复,如处理不及时,将会虫蛀、腐烂,一旦台风袭来,势必大面积断倒”[1]800。
为此,国家农林部于1971年冬至1972年春,两次派人到兵团调查橡胶生产情况,并于1972年6月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橡胶生产情况的报告》,指出:“这几年由于生产上不注意从实际出发,不走群众路线,缺乏科学态度,所以橡胶生产发生的问题比较严重”,“原广东橡胶垦区曾有过两次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发展的教训,这几年又重犯了这个错误”[1]799。1973年,全国橡胶座谈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强对现有胶树管理的方针”。“必须以管好现有胶树为主,大力挖掘现有胶树的生产潜力。”会议分析认为:“我国植胶面积已占世界第四位,但产量只占第八位。马来西亚大面积平均亩产干胶80公斤以上,而我国还不到30公斤。我们有些胶园,条件基本相同,由于管理水平不同,单株产量相差一、两倍,开割时间相差三、四年,这种情况很多。全国有3000多万株胶树已到开割年限,还没有达到开割标准,如果加强管理,尽快投产,每年至少可增产两、三万吨干胶。”最后,会议总结提出:“把人力、物力、财力主要用到管好现有胶树上来,发动群众从根本上改变橡胶生产的基本条件,大力挖掘现有胶树的生产潜力,是迅速增加橡胶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1]815
这样,高指标再次“下马”。1972—1974年,广东新植胶面积仅分别为12.69万亩、4.88万亩和3.80万亩。1975年至1976年,广东省农垦局对兵团时期开荒种植质量较差的636.36万株橡胶树以及被加刀强割导致死皮的363万株树,加强抚育管理。两年间,对橡胶中小苗管理,主要是在灭荒的基础上进行补换植,共补换植690.82万株。两年新定植橡胶树7.95万亩,共236.37万株,成活率达95%以上。1977年至1978年,广东垦区继续对中小苗进行补换植,对落后林段进行改造,两年共补换植673.38万株。至1978年,全区橡胶种植面积达354.64万亩[3]103。
四、结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橡胶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橡胶是一种极娇贵的热带作物,从开荒、育苗、芽接、定植、锄草、施肥,到割胶,需要一系列精细管理,需要人工较多,这一系列过程如某一环节管理粗糙,就要推迟割胶时间,降低胶产量。”[1]491三次“上马”期间,劳动力迅猛增加。1951—1952年,广东橡胶垦区调来两个林业师和24万多农民[1]632;1960—1961年,调来6万名退伍兵,连其家属达10.7万人,湛江吸收4万农民为工人[1]633;1969—1970年,又“接收了大批知识青年和退伍军人”,职工人数达43万人,其中橡胶工人29万人[1]788。人口增多,以粮食为主的生活消费资料亦增加。一般来说,橡胶垦区粮食自给率比较低,云南为36%,广东为25%,广西为20%[1]816。为此,安排大量劳力搞粮食,结果影响橡胶种植、管理。“由于劳力搞粮食,橡胶种植质量很差,开荒不挖树头,甚至不砍大、中树,挖穴不大,不施肥,不修梯田或环山行,引起水土流失,小苗成活率低。”“由于粮食压力大,不得不拿出大部分劳力搞粮食生产,而用于管理橡胶的劳力则经常不足13%,橡胶管理不过来,出现严重荒芜,死亡率大增。”[1]633关于胶粮矛盾,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山上种杂粮,花工多,产量低,成本高,赔钱多,水土流失严重,得不偿失。而且粮食越不够吃,用于种粮的人越多,种粮食的人越多,橡胶就越没有人管理,既抓不到粮食,又丢掉了橡胶,胶、粮两空。”[1]635此外,三次“上马”还产生了其他问题。“历史上,1952年和1953年,1960年,1970年,开荒、种植不顾主客观条件,搞了三次高指标,吃了大亏。”[1]814总之,新中国天然橡胶业经历了“三上三下”的发展历程,其经验与教训值得反思。
《左传》有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中央领导下,广东建立垦殖总局,由叶剑英兼任局长,并调来师团,请来专家、教授,开发海南等地,种植橡胶树。“他们住茅棚、马架子,艰苦创业。广大农垦职工,吃大苦,耐大劳,流大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重要贡献。”[1]1337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全国橡胶垦区80万职工在广东、云南、广西、福建四省、区种植近500万亩橡胶,初步建立中国天然橡胶生产基地[1]1272。其历史功绩必须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