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美学反思与回归
2023-01-06余凤霞
余凤霞,肖 刚
(安徽三联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人本是一种美学的存在,教育也是一种美学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直接做人的工作,从本质上就是要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命的主体性、发展规律、需求和期待,实现个体生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这必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论指导,离不开人的美学存在本质的回归,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是实现了自身美学存在本质的人,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就是要实现人作为一种美学存在的本质。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印发,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是培养人的问题,并再三强调要“格调高雅”[1],无一不指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意蕴和路径探索的诉求,尤其是在追求教育艺术和教育美学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必然要对其自身进行美学反思和回归探究。
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本体,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美学意蕴的探究,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备的美学向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反思和回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路径。
一、人本是一种美学的存在,教育要遵循美的规律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人本应该是一种美学的存在。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2]。这句话包含有双重含义:其一,人本应该是美学的存在,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人不仅具有高级意识和思维,而且,人的高级意识与思维的发展应该是不断趋向和追求美的规律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就是回归到美学存在本质的人,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实现和回归到人作为一种美学存在的本质。其二,人的活动的发展是趋向遵循和追求美的规律的,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同样在不断趋向和遵循美的规律。教育是关乎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场域,最应该时时处处洋溢着美,流露着美,只有教育美,培养出的人才能美,教育,因其对象是人,所以,教育理应是人类最美的劳动,教育之美,应是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3]。教育之美就是教育主体充分享有主体性,且遵循了教育客观规律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其成果。
在生命最初,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本是一种自然美学的存在。在教育活动起源的最初,教育与生活劳动和实践融为一体,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存在观出发,还是从今天所追求的教育艺术(教育美学)来看,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本身就应该是一种美学的存在。美育,从其培养方式和目标来说,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时,李泽厚也曾认为美可以用来反异化、对抗异化,教育异化的扬弃,需要重新审视教育培养人的过程中应遵循的美的规律,从而使教育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当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追求,回归到人作为一种美学存在的本质,当教育找回其美学意蕴,当教育本身回归到美学存在的本质,我们将能更好地从内容和形式上去进一步深入探究和还原教育美,探究还原思想政治教育美,探究回归到人作为一种美学存在的本质。从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去解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学说,可见:人作为一种美学存在的本质的回归,与教育的美学回归,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异化的扬弃,以及教育异化的解构和扬弃的根本路径之一。
二、美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相关研究
在CNKI中,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政治教育”为篇关摘进行检索,共计82篇,其中,付艳军《论马克思主义美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研究》等相关度最高;以“思想政治教育美学”为篇关摘进行检索,共计152篇;以“德育美学”为篇关摘进行检索,共计712篇。思想政治教育和美学的相关研究从1984年开始兴起,其中以檀传宝、陆道廉和饶智勇的著作最具代表性,檀传宝的《教育学和美学交叉研究的三种水平──兼论“美学教育观”概念的建立》开启了教育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他还发表了《美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直接相关性,以及其《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更是论证了教育之美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追求美,向美致敬[4]。
从2006年开始,陆续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的专题系列研究者,其中,梅广才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遵循的美学原则》、汪士的《论思想政治育美的创建》等具有直接相关性[4]。最近几年开展的研究,其相关性更是明显提升,以“思想政治教育+美学”为篇关摘,在CNKI中进行检索,最近5年相关研究成果共计132篇,且呈现加速增长趋势。综上研究,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的关系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的关系理解为德育与美学的简单相遇,将美学等同为美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为德育,其中多数论文仅着眼于中小学德育课程的研究,美育也仅指向绘画等艺术教育,很少有从美学理论视角展开,从总体来看,是在美学的跨学科研究的思潮下,美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上的一种简单而片面的迁移。
(二)美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工具性价值
将美学简单等同为美育,从美育对德育的功用出发,关注美育如何促进德育,即以美育德,并将美育简单等同于文艺和艺术教育,通过文艺的德育功用,借鉴美学理论和方法,从艺术实践中去开展道德教育,美学在这里只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工具。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美育化
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德育,又将德育等同于美育,以美育为工具,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单美育化,且从文艺实践角度开展德育工作,美其名曰思想政治教育[4]。综观以上,其研究的逻辑脉络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都是从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联系展开,更多是以美育为中介,从美育的德育功能展开,关注了美育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内在的规律和需求缺乏关注、审视和反思,也鲜少关注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已具备的审美向度和美学意蕴,即思想政治教育美。
三、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反思与回归
相关研究的传统思维方式,即:将美学等同于美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德育,将德育美育化,将美育艺术化[4]。打破文艺美学的局限,从哲学美学的视角,从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去诠释其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提出人本是一种美学的存在,人的发展无限趋向对美的追求,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实现人作为一种美学存在本质;实现了美学存在本质的人就是实现了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构造,人的活动的发展也趋向对美的追求,教育活动是人的自我建构活动,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其本质就是自由的,即教育本应该是美学的存在,从而去反思和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意蕴和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存在观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美学热”在学界涌现,马克思主义美学地位确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为基础,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而生[5]。根据其形成和发展路径,季水河教授将其划分为三个美学阶段,即艺术论阶段、认识论阶段和实践论阶段[6],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模式。
马克思认为:劳动、实践创造了美,这是人类劳动与动物劳动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美学建立在以物质生产劳动为出发点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索人的自由本质以及自由如何与自然相统一问题,而康德、黑格尔等德国古典美学只是从人的自由与自然(必然)的统一中寻找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美学超越了德国古典美学。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在于“自然的人化”[7]。也就是说,美有其特有的本质,这个本质是与人紧密相连的,因为“美”只是人类产生之后才有的概念,没有人类,就没有“美”这一说,离开人,就无从谈“美”,而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又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劳动观,人在自然界中的劳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整体性,不能简单地将人分割为单独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层面,并从某一个层面上去探究美。而人的整体性的本质,也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体现,也就是说,通过人类劳动,人的整体性本质才能显现,自然逐渐“人化”,所以要在人的劳动实践中来谈美,要在自然的“人化”之中去觉察美、反思美、发掘美。
但过硬的油品质量一直是中国石油的优势,也因此“圈住”了许多忠诚客户。在黑龙江销售看来,保证油品质量的前提下,在适当为农民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就是对农户最大的实惠。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逐渐突破了西方二元论局限,在中国哲学思维基础上,于混沌论中,不断建构、生成、结构、再解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景象[6]。马克思把实践论与存在论有机整合,即关于“人就是人的世界”的存在论观点,是发源于其实践论的基石[6]。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人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人与自然在劳动中相辅相生。
人的生存与发展是各学科的一个永恒课题,教育作为一种直接以人的发展为逻辑起点的活动实践,直接作用于人本身,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伦理学范畴,更是直接作用于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全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更是一种以人的美学存在本质为前提的活动实践。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存在观,是人的异化和教育异化的积极扬弃的根本路径和现实中介。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需要讨论的重心是:如何扬弃异化,回归到人的本质,实现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人最终是要不断回归到人的美学存在的本质,回归到人作为人的主体性,不断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闫国忠教授指出,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大家孔子,到近代大力提倡美育的蔡元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以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为根基汲取西方美学理论,将关于美学的问题直接落实到人的培养和发展之上,即人的教育问题之上,尤其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直接以人的培养和发展为目标,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紧密相连,即,人本是美学的存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美学理论,一脉相承,密不可分[8]。可见,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任务重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来展开。
而单纯的美育(审美教育)或仅仅以艺术教育来取代的审美教育,远远无法从根本上触及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石,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存在观、主体观和生成论出发,回归到人的美学存在本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追溯到人的本质,从而不断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教育活动和实践,遵循人的美学存在的本质,遵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存在观和主体论。马克思提出“自由王国”的概念,探究人怎样才能实现自由的存在,马克思谈及“人”的地方,依然是与“人类劳动”为一个整体,密不可分,因为人是以劳动而存在的,所以,关于人如何能实现自由的问题,就等同于人类劳动如何才能实现自由。那么,人类劳动如何才能实现自由呢?自由总是与外在目的约束和限制相对应,人类劳动的自由实现,也必然是以人类劳动目的的无外在限制性和规定性为基础的,即,只有人类劳动本身没有外在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劳动只是作为人类存在状态本身,而且,劳动脱离了人类物质需求的目的性,而只作为人的物质和精神存在本身而存在,此时,人类劳动实现了自由,人类也达到了“自由王国”之土,也就是共产主义。简而言之:其一,人要达到真正的自由,那么人的劳动实践目的,需要从人类所需的外在目的规定性,过渡到以人类自身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其二,以人类自身发展为目的的劳动[9],脱离了简单的物质生存需求,而指向人的精神生产领域,即,教育领域。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以人类自身发展为逻辑起点和直接目的,以社会发展为间接目的。所以,教育活动的本质应该是一种洋溢着高度自由的精神生产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以直接追求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精神生产劳动,这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去阐释。同样,作为学习者的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劳动实践,且这种学习劳动本身也是以追求自身发展为目的,是一种彰显着自由的劳动实践。也即,教育者和学习者,作为教育的双主体,二者的(教育与学习)教育活动是彰显并洋溢着高度自由的活动实践,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是一种主体间关系,学习者不再是被动教育客体,而是充满了自主性和积极主动性的教育主体之一,而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恰恰直接指向这教育活动的本质,直接指向人的美学存在本质,直接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方向。
(四)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美学回归是解构“教育异化”之根本
人的异化,是原本作为主体的人,变成了物化的客体。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指出人的异化是人类自由实践能力的丧失,而对人异化的解构与扬弃的根本路径在于人类自由自觉本性的恢复。从原始社会的蛮荒走向现代社会的文明,人类不断经历着主体和客体自我的分裂之苦,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异化的不断结构和解构史,对人的自由自觉本性的追求,对人的美学存在本质的追求,就是对异化的积极解构和扬弃的过程。
教育异化是对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的悖谬和背行,间接表现为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目标的背离,直接表现为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间关系的错位、教育方式的错构,根本上是对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违背。教育异化是社会和教育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的产物,虽背离了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却又是人从原始丰富性走向全面自由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是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是教育问题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的必经之路,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自我异化和扬弃的必然过程。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定位,从一开始,就将受教育者放在教育对象的位置,并以受教育者的社会发展需要和理想自我实现作为教育活动的目标和成果。同时,从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或学习过程视角来看,是一种在经受着不断自我分裂的过程,是对现实自我的不断否定、解构、结构、再解构,从而无限趋向理想自我实现的过程。教育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马克思曾指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不再受限于外在的理想和职责所驱使,扬弃人的“异化”,人类重新接过人自身发展的方向舵,掌握主体性之时,也就是共产主义实现之时[10]。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人的自我异化呈现出一种人类认知局限性和无限性的悲壮之美,其本身就是对自我异化积极扬弃的过程的统一,人与教育异化的解药和救赎,就是认识到人及教育实践过程的这种美学存在的本质,是人与教育发展规律本身的一种理念的感性显现,是教育活动的诗意栖息的一种回归,是人与自然分裂和人的自我分裂,人与人的异化的救赎,这恰恰就是人与教育异化与扬弃的对立统一过程的“果实”本身。
“异化”与“美”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两者根本区别在于美是以符合事物和人本身规律而存在,而异化则是在无序中不断地漂移和远离,甚至是违背规律的[11]。教育异化,就是指违背人的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直接作用于人自身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其逻辑起点和直接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教育主体、教育关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进行重新审视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就是把教育主体性归还给受教育者(学习者),关怀作为美学存在本质的人的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尊重受教育者(学习者)作为生命个体的自身发展需求和规律,不断唤醒人类作为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驾驭起外在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学习者)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教育关系上,让学习者成为学习主体,教育者和学习者互为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话的双主体,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无限趋向一种流动的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在形态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泛化存在于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在形式上,需要创建美的教育形式。
基于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异化解构和扬弃之根本路径,是人的异化的一种深度救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将回归到人作为一种美学存在的本质,探究教育活动本身的美学意蕴和路径,符合人自身发展的“目的性”,以及人类发展和教育活动本身的“规律性”。
当教育找回其美学意蕴,当教育本身回归到美学存在的本质,从内容和形式上去进一步深入探究和还原教育美,探究还原思想政治教育美,从而将这种美贯穿于各类课堂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