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群思想下语文大单元教学初探
——《落花生》教学案例分析

2023-01-06哈尔滨市中山路小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落花生柚子课文

哈尔滨市中山路小学 于 晶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创新性理念,它解决了学科育人目前的困境。在教学目标群的理念引导下,运用大模块课程设置的方法,站在语文教学有着教人学科特点的高度,引导学生准确地提炼各个单元的教学主旨,从而高效实现了各个单元的课程目标,有效地克服了“只见工具,不见人文”的常见问题。我们以这一教学理念为载体,使教学设计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语文和生活三者共为一体,建立起自然的联系,从而解决了“学用分离”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创造性思考的能力,有效解决“模式化、灌输式”的教学课程中的障碍;研究了以具体情况为载体、以针对性典型任务为重点的检测方法,破解了学科知识覆盖面笼统化的研究难题[1]。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便尝试运用这一教学理念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颇有一些收获,也得到了很多深刻的启发。

一、直面单元训练重点,体现工具性

《落花生》这课是人文内容非常鲜明的课文,着重讲述了一家人在花生收获时期的生活经历。家人们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讨论,展现了花生不慕名利、默默无闻的品质,并表示人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而不能做只讲究个人体面却对他人毫无利益的人。以往,我在课堂中通过谜语导入,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致,再通过诵读了解事件脉络,掌握课文的写作手法(详略得当、对比、借物喻人),最后让学生围绕课文讨论什么是有用的人。在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知道做人办事都要讲究体面,但不能做那些只讲究体面却对他人毫无利益的人,还要做对社会有用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渗透人文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任务群思想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要凝练单元的主题内容,整合教学目标,通过单元导读这一环节入手,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单元在学习生活中的启示。本课教学重点是讲花生的特点,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人物语言描写体会花生的好处;再让学生联系特点寻找启示。学生通过反复和多种形式的诵读,运用质疑策略、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将疑问一一解决。

二、关注学生学习内动力,做精巧评价

一堂精彩的课离不开高效的问题设计和提问方式。评价是把控与调节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是课堂中教师对每个学生掌握教育实践活动的评判语言。学习者在乎同伴的评语,更重视教师对自身的评语。丰富有趣的评价语言,能调动学生读书兴趣,能准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能检验学生学习活动是否规范,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讲授《落花生》划分段落这一环节的时候,我提高评价语言的意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我用多方位的实物奖励评论、体态语评论、话语评论、及时与延迟性有机结合的评论、引用“名人名言”形式评论、预设与生成性有机结合的评论等。在课堂开始时,学生通过预习介绍《落花生》一课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资料,提出了落花生的作者,笔名为落华生。正是因为作者被落花生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所感染,才以此笔名来告诫自己,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教师并没有肯定的评价内容,而是表扬了学生预习的充分,并打趣道:“没准学完这一课,你们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笔名了。”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花生与其他三种水果不同特点的时候,有的学生说想做苹果,既好看又好吃。教师同样没有急于评价,而是对学生的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最后才统一回答:“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都能说明理由。你们愿意听听我的想法吗?”不难看出,这些评价都是平等的,是尊重学生的。不是把文本和教师的想法单纯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不断地比较分析,层层剥笋。道理的感悟就水到渠成了,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以课本为“工具”,拓展阅读训练

课文是学习语文的工具,如何展现工具性的作用及效果呢?我出示了《石榴》等几篇同类课外阅读,让学生划出事物的特点和得到的启示。群文教学时,学生着重练习这类文章的阅读方法。有了《落花生》一课的学习基础,学生能够一一找出,并且找得很准,这让他们很是欣喜。由此可见,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并且相信学生的知识水平,要通过不同的方式鼓励他们与文本互动,与同学互动,与教师互动[2]。同时教师也要通过评价方式等手段来鼓励学生交流,从而彻底改变过去课堂的“传递——接受”型的师生单向输出状况,形成以课堂组织为主体结构的新课堂方式。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并启发他们的发散式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比如:“看到这个课文标题你想知道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解决他提出的问题?”“听了他说的,你有什么补充?”这种课堂设计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的兴趣,解决“灌输式、模式化”等教学问题。这样既有效巩固了课内知识,又开展课外阅读,通过以实际情景为主体、典型任务为内容的方法,成功破解“学科知识覆盖型”的难题。

四、读思写用相结合,举一反三学语文

语文教学从汉语拼音知识的点点滴滴开始,从汉字书写的每个笔画开始,从“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积淀到“听、说、读、写”的水平培养。在奠定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的语言基本素质的培养和开发,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自然地衔接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掌握基础知识,还提高人文素养。语文教学既要使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塑造学生健康的性格和端正的阅读良好习惯,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端正的生命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反映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3]。

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条可行的路径。课堂教学不但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满足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要遵循教学内容。教育虽有规则,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老师要尽力做到“以学定法”。在教育过程当中,随着学生学情的转变,教师也要活学活用,不要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要注意举一反三,让语文课本成为“例子”,并不断地拓展,延伸。

在教学《落花生》时,我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柚子,让学生仔细观察柚子的外表、闻闻柚子的味道,用手触摸柚子谈自己的感受;再亲手剥开柚子,观察柚子瓤,讲解它的药用价值;最后让学生品尝柚子。经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发现普通的柚子浑身都是宝。当学生对柚子充满兴趣想要深入了解时,我布置了小练笔《柚子赞》,学生没有像以往一样反感。这样的设计既简约又充实,比以往的教学设计丰富、有趣了许多,并且具有真实意义的情境任务,让学生、语文和生活建立起相关联系[4]。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经历了阅读和写作。

在大单元任务群的活动实践下,由单元导读入手,整合单元训练重点,以《落花生》一课为载体,精讲主体课文的写作特点及写作意义,巩固同类阅读,拓展课后习作。这样以教材为本,在这一基础上指导学生的阅读和习作,真正实现了由基础型学习向拓展型学习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泉头活水来。”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反复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为此,在学习中我不断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改进的方向,完善教育教学的内容,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落花生柚子课文
柚子变变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柚子”的起床气
背课文的小偷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论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散文翻译
背课文
柚子灯
落花生
一地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