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体育与健康的新思想、新方向、新征程

2023-01-06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闫绍惠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闫绍惠

回顾2001年、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一次的教育改革都蕴含着新的思想和方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修订,统一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思想、课程性质和理念,规范了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要求,总结了课程标准的功能性和特征,凸显了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重大意义与基础性价值。

一、以核心素养为统帅,引领体育与健康课程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强调核心素养统领体育与健康课程,详尽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确立总目标与水平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打破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原有的缺乏系统性和衔接性的壁垒,及时有效地解决了体育与健康课程长期遗留的疑难问题。这是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引领课程总目标与水平目标,三者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方面体现教育原理的依据,另一方面对课程目标提出具体而详实的要求。总目标的设立旨在帮助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厘清每一阶段的目标定位与总体要求,确立围绕核心素养开展课堂教学。而四个水平目标则是对核心素养和总目标进行细化解读,按照水平领域目标逐一划分、明确目标要求。学校应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为学段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因此,修订后的一系列目标要求应该是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构建“学、练、赛”一体化课堂教学体系

现阶段,我省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较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和体育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各类级别的教育培训,学校层面关注体育教师的成长与提高,教师层面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二是网络新媒体的迅速普及,教学资源的丰富帮助教师快速成长;三是乡村教师整体教学能力水平有所提高,缩短了城市与乡村教学水平的差距。

虽然我省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对教育理念及课程标准学习不深入;二是对各学段教材理解掌握不透彻;三是教师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教学思维相对落后。从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现状来分析,我省教师能够做到教会、勤练,但是在常赛这个层面做的还很欠缺。体卫艺王登峰司长曾说过:“学校体育竞赛是班里每个同学的竞赛,是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参与的竞赛,体育课包含体育竞赛,如果没有体育竞赛,体育课就会上的不完整,学会体育一定要参加比赛。”

因此,构建“学、练、赛”一体化课堂教学体系是更新我省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当务之急,要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上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充分掌握练习多种方法与手段,要勤于练习、常练常赛、巩固提高、激发兴趣,将“学、练、赛”一体化理念渗透常态化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练会、会赛,在9年的体育课教学中,让大多数学生能掌握1~2项运动技能。

三、优化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性环节。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结构性调整与整合性处理,依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领域,设计相应内容。一是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基本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奠定基础,比如了解正确的身体姿势、体验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等;二是针对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健康教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三是为了便于基层学校和教师设计、安排各项运动项目的课程内容,本课程标准归纳和提出了每类运动的总体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选择3个项目作为案例,按水平提出具体内容要求。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的具体划分上做了详细的说明。

对比之前的两个版本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充分、完善地补充了专项运动技能板块中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和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这三项课程内容,受到了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关注。

一是冰雪类运动项目长久以来是我省的优势项目,暨2022年冬奥会之后,我省运动健儿取得的骄人成绩更是掀起了一股冰雪运动热潮,本课程标准例举了速度滑冰、高山滑雪这两项参与度高和普及性强的项目作为案例解读,充分证明了从事冰雪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促进我省冰雪项目的全面普及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二是将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进行了延伸和拓展,生动形象地列举了典礼祭祀、生产劳动、军事战争和娱乐健身等富有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体育活动。分别扩充了武术类运动项目7项,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10项。除此之外,课程标准还强调要培养学生弘扬立身正直、自强不息践行中华传统体育与养生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三是引进和开展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与国际上比较流行、国内开展不久的体育活动项目的结合。当下学生对攀岩、轮滑、跆拳道等时尚体育项目兴趣很高,以前受场地和辅导费用等因素影响,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果学校能够开展此类新兴体育项目,不论是时间上还是其他方面,学校都为家长很大程度地减轻了负担。

2022年版课标倡导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融合多门课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部分主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结合课程的目标体系,设置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要不断寻找学科之间可融合的交汇点,要自然渗透,链接关联度大、共通性强的内容。

四、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提升学生学业质量

2022年版课标对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和专项运动技能,这4项内容分别制定了不同水平的学业质量合格标准,符合水平阶段对应的学情,内容具体、详实,针对性与操作性强。以往课程标准对于学业质量的描述过于笼统,未能按照水平阶段合理划分,学校和教师在操作层面缺乏学业水平的指导,出现了学习评价的偏差和误导,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影响了学生学业成绩的表现。

2022年版课标要求教师对学生实施学习评价时,要从学业质量的描述中提炼出具体的测试内容,确定评价目的,选择评价内容和适宜的评价方式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五、合理设置不同学段衔接,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本次课标修订突出强调了各学段的衔接问题,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规划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要加大活动化、游戏化和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树立科学衔接理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提高衔接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主动衔接意识,深化幼儿园和小学课程改革,减缓衔接坡度。

同理,要注重小初衔接。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删除知识技能重复交叉的内容,要整合、衔接和过渡重要的知识点,形成螺旋式学习方式,要体现不同学段目标要求的层次性,基本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2022年版课标修订与颁布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举措的重大变革。新课程标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行动指南,是指导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践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学以致用、学以实用,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突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适合自身的运动技能,树立生命安全与健康意识,努力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课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