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对猪防疫效果的影响
2023-01-06曲文强
曲文强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赵官兽医站 251113)
伴随生猪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生猪饲养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增加了疫病传染几率,因此需要扩大疫病防制知识的宣传范围,同时使养殖人员学习相关的养殖知识,可以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依照免疫要求进行科学饲养,降低生猪发生疫病的概率,提高饲养人员的经济效益。
1 分析生猪养殖的防疫现状
从事生猪饲养工作的多数人员,不仅具备丰富的养殖经验,且接受过相关的教学培训,对防疫工作非常重视,可以对生猪进行规范饲养,但是,部分饲养人员为了减少经济成本,在饲养过程中没有依照相关规定对疫苗等进行科学使用,与此同时,部分养殖人员给生猪注射完疫苗后,并没有对废弃的疫苗瓶进行统一的回收处理,将其肆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致使散毒现象的发生,因此虽然及时接种了疫苗,但是猪群发生疫病的状况并没有好转,由于部分养殖人员没有对疫苗进行科学储存,使疫苗出现质量问题,增加了养殖人员的治疗费用,对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损害[1]。
2 增强防疫的细节管理工作
2.1 制定完善的免疫接种方案
饲养人员需要根据生猪养殖场的发展状况,以及疫病流行状况,生猪的健康水平等,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方案,以便对生猪群进行规范管理,并且依照免疫接种方案的具体要求,做好猪群的免疫接种工作。
2.2 引进疫苗
饲养人员在购买疫苗时,需要考虑到生猪养殖场的实际需求,以及具体的生产状况,根据实际的需求量确定疫苗的使用量,确定疫苗没有超过生产期限,继而确定疫苗的购买量。通过正规的生产途径购买疫苗,防止出现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同时对疫苗的有效期进行严格审查,查看疫苗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假如疫苗瓶出现破损或是瓶塞松动的状况,则疫苗很可能出现变质等状况,严禁购买此类药品,尽可能使用距离有效期还有一段时间的疫苗。
2.3 疫苗的运输储存
在运输疫苗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疫苗受到破损,需要把疫苗放在具有隔热密封性能的保温箱中,然后在其中安置冰袋,使疫苗处于低温的状态下,确保疫苗摆放位置的准确性,选取合适的位置安放冰袋,使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十分安全,同时选取相对平稳快速的运输方式,缩短疫苗的运输时间,防止疫苗的冷链体系出现中断状况,尽量把疫苗放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储存,例如冰箱的冷藏或冷冻层。
2.4 稀释疫苗
兽医需要利用专门的疫苗稀释液,才能完成稀释疫苗的工作,在稀释过程中需要减小疫苗和稀释液之间的温度差,将其同时处于室温状态下静置一段时间,在稀释之前对疫苗进行检查,假如发现失真空的现象,需要立即停止使用这类疫苗,饲养人员在稀释疫苗时,精准控制稀释液的使用量,避免疫苗出现损坏,在稀释过程中,需要选取阴暗密封的环境,在整个稀释过程中利用无菌操作的方法。
2.5 疫苗接种
在正式接种疫苗前,需要综合免疫接种的数量,以及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确定疫苗的使用量和稀释次数,确保具有足够的疫苗,疫苗稀释液具有一定的使用期限,稀释后尽量在1h内完全使用,将其放置在保温箱内进行储存,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将疫苗摇匀后才可以吸取疫苗,同时需要及时更换针头,避免出现多头猪重复使用同一针头的状况,防止造成交叉感染,在接种过程中,需要确保一头猪一针头,综合疫苗的种类,以及生猪的养殖状况,选取合适的注射方式,在肌肉注射的过程中进针的角度进行科学管控,避免出现漏针的状况,确保疫苗液可以进入到生猪的肌肉层中[2]。
2.6 消毒处理
在进行免疫接种之前,需要对病猪使用的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对同一猪舍的健康猪进行消毒,同时对废弃物等进行统一的回收处理,禁止造成环境污染,加大生猪感染疫病的概率。
2.7 防止剧烈操作
在进行免疫接种的前后,需要保证生猪处于稳定的生长环境中,尽量避免出现采血或生猪转群的状况,防止生猪出现应激反应,继而对免疫效果造成损害,在面议接种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对猪群进行规范饲养,养殖人员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需要和兽医进行沟通交流,对养殖场内的生产流程和疫病防制措施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疫苗的治疗作用。
2.8 记录免疫接种
在完成免疫接种工作后,饲养人员需要对免疫接种进行详细记录,记录生猪注射疫苗后的表现症状,做好免疫接种的记录,确保疫苗购买量的准确性,可以避免生猪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出现重复接种的状况,继而为后续的疫病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猪的饲养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管理工作,提高生猪的抵抗能力,降低生猪感染疫病的几率,制定相应的疫病防控方案,确保生猪养殖场的防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