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平为期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2023-01-06白小雪李聚林
刘 欢 白小雪 李聚林
(1.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2;2.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山西太原 03002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病程多在4~6周或以上。UC病变多从直肠开始,逆行向近端结肠发展,病变呈连续弥漫性,主要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UC病程长,易复发,缠绵难愈,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并有癌变风险[1]。现代医学治疗UC常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但易复发,且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2]。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UC具有改善症状、稳定病情、维持缓解、预防复发的明显优势[3-5]。
针对UC病因繁多、病机复杂的特点,临床应以调和脏腑、气血、阴阳以恢复机体平衡为治疗目标。我们临床将以平为期作为UC治疗的指导原则,针对不同证型,运用不同治法使机体恢复平衡,并加以特色专药,对临床治疗UC大有裨益,现总结如下。
1 以平为期理论溯源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者,不病也”,提出平为健康之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提示平即平衡、平均之意。以平为期理论旨在从疾病的病机本质出发,协调脏腑关系,恢复阴阳和谐与平衡,以达健康状态。《温病条辨》曰:“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阐释了平衡是治疗中焦疾病的核心要点。《东垣试效方·泻痢肠澼论》曰:“大抵治病,当求其所因,细察何气所剩,取相克之药平之,随其所利而利之,以平为期,此治之大法也。”由此可见,治疗久痢、肠澼要把握以平为期,补不足、损有余、调气血、辨寒热,使正复邪去,脏腑功能恢复正常,气血阴阳调和,人体得以安泰。
2 谨守病因,明辨病机
根据UC临床症状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学“久痢”“肠澼”“滞下”“休息痢”等范畴[6]。本病病因有三:其一,外感时邪内侵肠道,气血与之搏结,而致脓血下痢,《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7]曰:“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指出湿邪为重要发病因素;其二,饮食不节,恣食辛辣肥甘,或食不洁腐馊,湿热内生,壅滞肠道,发为下痢;其三,脏腑失和,脾虚运化不足,大肠传导失司,实邪滞于大肠,病久及肾失固。以上病因相互影响,发为UC。UC的基本病机为脾气虚弱,初期脾虚失运,湿、热、瘀等实邪积滞肠道,病理产物胶结难分,互为因果;随着病情发展,脾虚愈甚,进而形成寒热交错、虚实夹杂之证,病久不愈终致脾肾阳虚。其中,脾胃虚弱贯穿疾病始终,治疗时应谨守此病机。
3 辨证论治,以平为期
3.1 脾胃虚弱,补脾升清,虚则补之,升降复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侵袭人体,是否发病的关键在于正气强弱。《景岳全书》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脾胃论·肠澼下血论》曰:“今时值长夏,湿热大胜,正当客气胜而主气弱也,故肠澼之病甚。”脾胃虚弱为发病的关键。脾虚无力运化水湿,水湿停滞,发为泄泻;脾虚无力摄血,血溢脉外而致大便下血。日久水湿郁而化热,湿热气血搏结于大肠,损伤肠中血络,化腐成脓而致下痢赤白。
因此,健脾益气,恢复脾胃运化功能尤为重要。临证采用健脾益气、除湿止痢之法,使脾气得运,中焦气机升降恢复如常,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人参、白术、茯苓健脾除湿,寓四君子汤之意;扁豆、薏苡仁可加强止泻健脾之功;砂仁、桔梗一升一降,调畅气机之枢纽。若见脓血、便次甚,可酌情加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品如黄柏、苍术、三七粉等。
恢复脾主运化功能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恢复脾之升清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胃运化失权,升清降浊失常,故见泄下。李东垣应用升降浮沉理论,选用升阳之风药,而非淡渗利湿之品,谓之“用淡渗之剂以除之,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气矣……反助其邪之谓也”。下者举之,故用小剂量柴胡、升麻之类,使脾胃阳气升腾,清浊分利,湿邪之胜,得以平之,而积聚之湿除矣。
3.2 积滞壅肠,化积下滞,客者除之,腑通以平 张杲认为病赤白下痢,或脓多血少,或脓少血多,皆为有积[8]。《仁斋直指方》[9]曰:“痢出于积滞”,说明积滞是导致黏液脓血便的主要因素。积滞为实邪,包括湿热、热毒、瘀血、气滞等。邪气壅于肠腑,气血搏结,大肠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以至痢下;又因气机不畅,腑气不通,可见腹痛,里急后重。积滞致病,首当化积下滞,损其有余。
UC发作期常见大肠湿热证,症见痢下脓血、身热不扬等,而刘河间提出的“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治痢常法仍沿用至今。发作期,邪实壅盛,湿热滞于大肠,需给邪以出路,予经典名方芍药汤以清热燥湿、泻下通腑,使湿热积滞随大便得泻。在祛除湿热的同时,投以炒地榆、炒槐花,此二药味苦性寒,归大肠经,苦降下行,可泻大肠血络之热达凉血止血之效。炒地榆酸涩,有收敛止血之功,还可解毒敛疮,治疗UC尤为适用。
暴下脓血,赤多白少,肛门灼热,口渴者,因其热毒之邪深陷血分,大伤血络,而致血痢。《时病论》治疗热痢采取清痢荡积法,以白头翁汤合葛根芩连汤加木香为底方。方中重用白头翁,凉血止痢解热毒;葛根既可清阳明经所受之热邪,又可升发脾阳而止泻运脾;黄连、黄柏为厚肠止利、清热燥湿之要药;秦皮解毒清热之余兼有收涩之效;木香辛行苦降,入大肠经,行肠中积滞之气,止腹中疼痛,为治腹痛、里急后重之调气要药。诸药合用,使得肠中热毒速去,气机得通,下痢得减。
唐容川[10]曰:“失血何根,瘀血即其根也,故凡复发者,其中多伏瘀血”,认为血瘀与出血关系密切。纵观UC疾病过程,瘀血既是因气滞而致的病理产物,也是导致下痢不止的病因之一。脾气虚,气机阻滞,邪气居于肠中,气血日久搏结,导致肉腐血败,内溃成疡;血为气之宅,血瘀亦致气机不畅。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病久不愈。在瘀血阻滞证中,瘀为关键,故强调行血的重要性,但活血化瘀药通利血脉、行散走窜,难免有耗血动血之弊,所以选用活血药时应慎之又慎,以防破血太过,伤及正气。对于实证以血瘀为主的UC,常用失笑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刘寄奴、阿胶为底方。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理气行滞,不离刘完素“调气行血”之大法;蒲黄、五灵脂化瘀止血、散积止痛;刘寄奴性温,既可醒脾开胃,又可散瘀止痛化积;少予阿胶补血止血,扶正以祛邪,祛邪而不伤正。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止痢之效。
3.3 寒热错杂,温清并用,求其属也,阴阳乃平 《灵枢·五变》曰:“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根本病机在于脾胃虚弱,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中焦失运,枢机不利,上下不能交泰,阴阳失于平衡,正邪交争,寒湿、湿热、热毒、瘀血等病理产物由此蓄积,发为下痢,病久迁延,形成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常见黏液脓血便,腹冷痛,喜温喜按,或倦怠乏力,或口干口苦,或纳差呕恶等。
《景岳全书》曰:“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中最大关系。若四者不明,则杀人甚易也”,重点强调在痢疾的辨治过程中,首辨虚实、寒热的重要性。故治疗单纯用寒凉法或温补法尚不能切中病机。《灵枢·官能》曰:“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故应平调寒热,温清并用,随证灵活加减,达阴阳平衡、标本兼顾的目的。半夏泻心汤原为治因少阳证误下而出现的寒热错杂痞,《丹溪心法》曰:“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痞为不通之意。因脾为太阴湿土,其气易虚,虚则受邪,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气机壅滞而不通,各种病理产物相互胶结,形成寒热错杂之证。因此,此方用于寒热互结之久痢,亦有良效[11]。半夏泻心汤创辛开苦降之先河,《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辛者,能散能行,可发散积于中焦之邪。方中半夏辛温,长于散结降逆,干姜辛热,善于温中散寒,二药性热升散,共奏温补脾气、散积消滞之功;黄连、黄芩清热泻火,苦寒沉降,共奏通降胃气之效。两组药物升降相因,斡旋中焦气机,使脾升胃降复常,气机得以通畅。人参、大枣、甘草培土益气,体现治病必求于本的理念。若口干、口苦者,加大黄连用量;若腹冷痛明显、痢下白多赤少者,予少量肉桂温行经脉,并加益智仁、补骨脂温脾止泻。
3.4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保扶阳气,虚实得平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相互资生促进。《医宗必读·痢疾》曰:“在脾者病浅,在肾者病深。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未有久痢而肾不损者。”病久缠绵,脾胃受损无力充养先天,肾气温煦作用减退,阳气衰惫,无法温煦脾阳,脾阳虚弱,寒湿凝滞,久踞不散,伤及脏腑阳气,则脾肾二脏阳气愈衰,故见久泻,夹有白冻或血便,形寒肢冷,腹痛隐隐,出现大便清稀、完谷不化甚至鸡鸣泻之脾肾阳虚证。
通过温脾暖肾,益火补土,培补先后天之阳气。在选方用药时须兼顾两脏,不可顾此失彼,常以四神丸合理中汤加减。方中重用补骨脂温补命门之火,《本草纲目》云其可治“肾泄”,《神农本草经疏·草部中品之下》言其“能暖水脏,阴中生阳,壮火益土”;肉豆蔻以补脾温中为主,又可涩肠止泻。二药相伍,共奏健脾补肾之效。吴茱萸入脾、肾二经,温暖脾肾,助阳止泻;五味子涩肠止泻,收敛正气;党参补中益气,调和脾胃;白术既可健脾胃,又可燥脾湿;干姜大辛大热,培补中阳,温脾祛寒;甘草缓急止痛,与诸药相合,加强健脾益气之功。
UC缠绵难愈,黏液脓血便反复发作,医者常投以大队苦寒、辛散之品以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效,长此以往,患者病体虚弱,不耐攻伐。又因久痢正气亏虚日久,在治疗脾肾阳虚证时,要防止正气进一步耗伤,故需兼顾敛涩,可加石榴皮以增强收敛涩肠之功。
4 经验用药
仙鹤草、白及、赤龙鳞为我们治疗UC之经验用药,此三味药专力宏,止痢敛溃,用之效佳。
辨证选用仙鹤草。本品又名脱力草,可收敛止痢,兼补虚强壮,适用于UC虚证,可敛正止痢,防止正气进一步耗伤。《滇南本草》[12]载其用于日久赤白血痢,《百草镜》[13]谓之可“下气活血,调理百病”。
根据UC分期选用白及、赤龙鳞。白及收敛止血、生肌敛疮,为外科疮疡常用药,UC患者内镜下可见黏膜组织溃疡特征,从疡论治正当其时。《问斋医案》[14]曰:“痢成休息,有痈疽成漏之理,已故脓血主,经年累月不瘳。爰以《医话》赤松丸主之。”赤松丸的君药为赤松皮,即赤龙鳞,味苦性温,归肺、大肠经,祛风除湿,活血止血,敛疮生肌,功专止痢。根据UC缠绵难愈之特点推测其内疡难敛,故选二者以助其收敛。然疾病活动期内疡未有收敛之象,贸用白及、赤龙鳞有闭门留寇之弊,应待脓血便消失、实邪将去之时使用白及、赤龙鳞最宜,以助内疡愈合。
5 验案举隅
王某,男,58岁。2021年3月11日初诊。
主诉:腹泻1年伴黏液脓血便2个月。患者1年前出现便次增多,日行5次,未有脓血,查肠镜及活检示溃疡性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因症状轻微未予重视。2个月前出现黏液脓血便,日行5~6次,于当地医院复查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直肠、横结肠为主),病理示:横结肠黏膜慢性炎症伴重度活动性炎症及浅表溃疡形成。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后症状虽有改善,但仍有黏液脓血便。刻下:便下脓血,血色淡、黏液少,日行3~4次,质稀,无腹痛,无里急后重,肛门未觉灼热,无口干、口苦,纳食尚可,夜寐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中医诊断:久痢(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治以健脾温肾,活血止痢。方选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处方:
党参10 g,炒白术10 g,茯苓30 g,车前子30 g,补骨脂10 g,肉豆蔻10 g,吴茱萸6 g,五味子10 g,仙鹤草30 g,桔梗6 g,杏仁10 g,三七粉6 g,桃仁10 g,炒槐花30 g,地榆炭30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并嘱患者调畅情志,忌辛辣刺激。
2021年3月18日二诊:患者大便日行1次,黏液脓血便较前明显减轻,咽干,食后腹胀、嗳气,纳寐尚可,舌淡、苔薄白,脉弦。予初诊方去杏仁、桔梗,加莱菔子30 g、枳壳20 g、黄芪40 g、葛根30 g,7剂。
2021年3月25日三诊:患者诉黏液脓血便基本消失,大便日行1次,质偏干,排出不畅,无腹胀、嗳气,舌淡红、苔白,脉沉。予二诊方去葛根、枳壳,莱菔子用量减至10 g,加莪术30 g、焦槟榔10 g、当归10 g,14剂。
2021年4月8日四诊:患者大便日行1次,质可,未见赤白下痢,余无明显不适。予三诊方加白及10 g、赤龙鳞30 g,黄芪用量增至50 g,7剂。
后患者规律就诊2次,继服中药14剂,均以四诊方随证加减,未见病情反复。
3个月后随访,患者告知因疫情原因又在当地药房购药守四诊方服用14剂后停药,至今未再复发。
按:本案患者1年之内病变部位由直肠、乙状结肠弥漫至横结肠,疾病发生进展。初诊时,患者仍处于活动期,虽有黏液脓血便,大便日行3~4次,但便血色淡,黏液较少,大便质稀,并无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之感,此为脾虚失运,病程日久,耗伤脾阳。又患者年近六旬,先天渐衰,后天充养无力,而成脾肾阳虚之证,湿邪阻滞大肠,日久成瘀。因此,针对患者病情,结合病史,予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方中党参、炒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车前子利湿,寓“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之意;患者泄泻日久,脾肾之阳衰惫,故用补骨脂扶命门之火衰,肉豆蔻、吴茱萸温中止泻,五味子固肾收涩;其证属虚,故用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扶正;桔梗意在排脓;杏仁宣肺气,通腑气;三七粉、桃仁行肠中瘀血;炒槐花、地榆炭止血。诸药相合,共奏温脾补肾、活血行瘀之效,以期达到脏腑平和协调。二诊时,患者便次明显减少,黏液脓血便减轻,大肠腑气得通,邪滞去其大半,故去杏仁,患者腹胀、嗳气,故去载药上行之桔梗而加下气宽中之莱菔子、枳壳,加黄芪增强补气健脾之功,加葛根升发脾阳。三诊时,患者诉脓血便基本消失,大便偏干,无腹胀,考虑中焦气滞已除,脾阳复升,故去葛根、枳壳;谨守脾肾阳虚兼血瘀之病机,加莪术、焦槟榔,单用莪术破血之力稍缓,少佐焦槟榔兼具助运消积、运脾通腑之功;同时莱菔子用量减至10 g,防补气太过致气机壅滞;加当归增强活血行瘀之力兼可养血。四诊时,患者无明显不适,未有黏液血便,大便不干,司外揣内,考虑肠中内疡将收,故加白及、赤龙鳞以助其敛疡。现代医家鲜有使用赤龙鳞,然此药为治疗久痢之要药,活血止痢与敛疮止痢并行。黄芪用量增至50 g以增益其健脾之力。诸药合用,使患者正气得复,气血充沛,肠腑得以充养,溃疡收敛,进入缓解期,一如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