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和《2021 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正式发布

2023-01-06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2年3期
关键词:公报状况海域

2022 年5 月26 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 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1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和《2021 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出席发布会,介绍2021 年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和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展情况,并共同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

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关于全国生态环境状况介绍说,公报显示:2021 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顺利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四个更加”:

一是空气更加清新。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上升,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339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18 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64.3%,同比上升3.5 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比例为87.5%,同比上升0.5 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六项指标年均浓度同比首次全部下降,其中,PM2.5为30 微克/m3,同比下降9.1%,“十三五”以来,已实现“六连降”;O3为137 微克/m3,同比下降0.7%,PM2.5和O3浓度连续两年“双下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二是水体更加清澈。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4.9%,同比上升1.5 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实现“六连升”。重点流域水质持续改善,长江、珠江流域等水质持续为优,黄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淮河、辽河流域水质由轻度污染改善为良好。全国地下水Ⅰ—Ⅳ类水质点位比例为79.4%。地级及以上城市监测的876 个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4.2%,总体保持稳定。

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整体持续向好,水质优良海域面积比例持续提升、劣四类海域面积持续下降。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97.7%,同比上升0.9 个百分点;劣四类海域面积同比减少8720km2。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为81.3%,同比上升3.9 个百分点。

三是土壤等更加安全。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324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5.4%,同比上升0.8 个百分点;夜间为82.9%,同比上升2.8 个百分点。辐射环境质量和重点设施周围辐射环境水平总体良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达到“十四五”序时进度。

四是生态更加优美。全国生态质量指数(EQI,Ecological Quality Index)值为59.77,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为“二类”,表明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较高、生态结构较完整、功能较完善。其中,生态质量为一类的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7%,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青藏高原东南部等地区;二类的县域面积占32.1%,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昆仑山、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一类、二类合计60%左右。

猜你喜欢

公报状况海域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遗落海域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一图读懂2016年度党内统计公报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从公报解读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