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生活情境对生物学教学的正向作用
2023-01-05李雪娴
李雪娴
摘 要:生物学源于生活,融于生活。文章结合相关教学实例,主要从贴近生活情境的备课、亲近生活情境的学习和源于生活情境的探究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生产、生活情境与生物学教学的密切联系,突出了生活情境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生物学;生活情境;正向作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提出,生物学课程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选择恰当的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在课程实施教学建议中也提出,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个人经历、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创设真实情境。基于对《标准》的解读,笔者认为在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把源于生活的体验和情境问题引入课堂是落实《标准》的途径之一,不仅对实现高效课堂有正向作用,还对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的核心素养有正向作用。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统称“教材”)每一节开头部分的“身边事”都以与生物学相关的生产、生活实例为情境,而“问题引入”就点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贴近生活情境备课,构建高效课堂
要使课堂高效,前提是知识的呈现要形象、生动,避免枯燥乏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互动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贴近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热点和常见案例,结合生物学知识思考其内涵。这样,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会更贴切,更接“地气”,课堂教学会更高效。
例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时,在备课阶段,教师需要考虑如何选择贴近生活情境的素材进行教学,可以以“血常规化验单”作为案例教学。具体教学思路是:教师展示一张体检的血常规化验单,激发学生对化验单产生好奇和兴趣,接着让学生观察教材“探究竟·资料分析”中的血常规化验单,指导学生对化验单上的数据与相应各项的正常指标进行比对,分析、判断医生的诊断与血液中的哪种成分有关,总结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分析教师准备的化验单,并诊断是否有健康问题。选用贴近生活情境的素材备课,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有利于快速掌握生物学的知识和规律,使课堂更高效。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当今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成为一口“泉”。教师贴近生活的备课,就是使课堂高效的“源泉”。有了这样的“源泉”,生物学教学内容才会更接“地气”,教师授课时才会更有“底气”。
二、亲近生活情境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
《标准》课程内容“人体生理与健康”部分提到:了解传染病的危害;理解人体免疫的基本原理;认识到遵守社区、地区和国家的相关防疫要求,有助于传染病的防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研究过程是复杂的,教学时,教师要把这些复杂的过程表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表象的来源和表象思维的形成都离不开生活情境的助力。选择与社会生产、生活存在密切联系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对实际的社会问题做出理性判断,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疾病与预防”的内容与人体预防各种疾病、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传染病的预防”的教学,教师可以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进行教学。学生都亲身体验过疫情防控采取的相关措施,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接种疫苗等,也感受了疫情给生产、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选用这样的案例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亲近生活情境的案例学习,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预防传染病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这样的生活情境学习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并且会运用这些知识去预防传染病,解决生活中的健康问题。由于学生感受过疫情对人体健康和生活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选用这样的生活情境教学会使学生更主动地做好疫情防控,有助于树立健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源于生活情境探究,发展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科学思维是指在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尊重事实证据,崇尚严谨求实,基于证据和逻辑,运用多种科学方法,辩证地分析和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思想方法。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思维的形成要以实验的现象或数据作为支撑,这些实验可以是源于生活情境的探究。初中生物學教学要注重源于生活情境的探究,这样的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例如,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被子植物的生殖”这节课的扦插内容与家庭种花、作物栽培等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教材“探究竟·实验”中月季的扦插为引子,并提出层层深入的问题串,以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深度学习。(1)剪取插枝时,为什么把上切口剪平,下切口剪成斜面?(2)如果剪取的插枝上没有芽,扦插能成功吗?(3)为什么要去掉插枝的部分叶片?(4)为什么要放在遮阴的地方?要回答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一些生活中容易得到的材料(如花卉的枝条)进行扦插的探究实验设计并实施,获得表象的感知和证据。在此基础上,补充生长素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发展科学思维,真正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达到对生物学知识的深度学习。
生物学科的很多知识内容与生产、生活真实情境问题密切相关。《标准》在目标要求中提出,初步具有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能力,能够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由此可见,科学探究离不开生活,源于生活的探究是师生获得真知灼见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围绕生活情境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
四、结束语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可以缩小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变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为具体、充实的实践体验。生活作为生物学教学可靠的信息源,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做到教材知识从生活中来,又能应用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努力使“生活”成为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生活情境的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吴丽媛,胡伟民. 在生态系统模型构建中培养表象思维的教学实践[J]. 生物学通报,2010,45(4).
[3]黄铭芬. 探析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J]. 考试周刊,2022(30).
[4]苏强. 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2022(1).
[5]王伟忠. 探析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知识文库,2021(7).
[6]刘毓婷,王政昆,朱万龙.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智力,20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