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3-01-05邸光升
邸光升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具有立德树人、育才培智、育美健体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要从深挖教材、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采取措施,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树立正确劳动观念,表达真切劳动感悟,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真正发挥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劳动教育;劳动意识
近年来,劳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劳动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教育,是“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育。劳动教育可树德、可增智、可健体、可创新,是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必修课。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落实劳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优势,努力挖掘语文课程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因素,抓住切入点,将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
一、渗透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
1. 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而劳动教育对立德树人具有推动作用,它让德育的根基更加坚实牢固。劳动教育可以纠正学生对劳动的错误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劳动是每个社会公民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以劳动为美、以劳动为荣”的良好道德品质。
2. 育才培智——提升学生的智力与创造力
劳动是手脑并用的活动,是智力与体力的结合。劳动可以促进人的大脑皮层充分运动发展,促进智力发展,实现以劳增智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找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是以劳增智的关键。
3. 育美健体——强壮学生的体格
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让他们参与一定量的劳动,动手实践,可以强壮学生的体格,增强肌体各器官的功能,让学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他们的肌肉、筋骨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1. 挖掘教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劳动元素,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劳动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例如,统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艾青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悲苦的经历,抒发了他对保姆大堰河及劳动人民的真挚怀念和热情赞美。在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边城(节选)》这篇课文中,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的老船夫,在茶峒边城的小溪上撑渡船,五十年如一日地摆渡,风里来雨里去的送来往客人,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质朴憨厚、侠义心肠的他值得人敬佩、学习……这些课文都蕴含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使劳动教育内容变得丰富充实。
2. 通过阅读,树立正确劳动观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寻找文本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巧妙地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例如,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以“劳动”为主题,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等,或记述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或反映我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尤其梳理了袁隆平、张秉贵和钟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的杰出贡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三位人物身上的工匠精神,让学生认识劳动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传承与发展劳动精神,厚植劳动教育之根。
为了更好地渗透劳动教育,教师可以将阅读文本由课内向课外拓展。例如,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主要讲述了旧中国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学生通过阅读名著,了解底层劳动人民艰辛的劳动生活,同时对劳动工具与劳动形式有了大致的认识,教师可以借此教育学生尊重每位平凡的劳动者。又如,让学生通过阅读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认识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孙少平,普通、耿直、坚韧的农村汉子孙少安,以及勤劳能干、勤俭持家的贺秀莲等人物,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人们的劳动生活,进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3. 创新写作,表达真切劳动感悟
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一勤天下无难事”,劳动是生存的本能,劳动创造了美好。因此,教师要结合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精心选择劳动素材,表达自己对劳动精神的感悟。例如,我们身边有许多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就这样,他影响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对象是自己身边的普通劳动者,通过介绍他们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有的学生选择环卫工,通过描绘环卫工的劳动场景,抓住环卫工的动作、外貌、语言等描写,刻画环卫工的形象,将自己对环卫工的赞美倾注于文字。教师也可以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主题写作训练。例如,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开展以“致敬平凡的劳动者”为主题的写作训练,用通讯、演讲词、书信等多种体裁,从不同的视角展现身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向他们致敬,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以劳动为荣的品质,表达对劳动的感悟。
4. 组织活动,拓宽劳动教育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除阅读与写作教学外,教师还要以语文教学活动为纽带,组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例如,在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结束后,学生了解了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的先进劳动事迹,教师可以组织学习活动“寻找身边最美劳动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捕捉身边美的瞬间,发现最美劳动者,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的学生用照片记录了劳动者辛勤耕耘的瞬间,有的学生用短视频记录了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白衣天使做核酸的场景,有的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了疫情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警察、志愿者等感人故事……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精神,又拓展了劳动教育的途径。
另外,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帶领学生走出课堂,将课外活动与课内语文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多途径体会劳动精神。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集体观看劳动主题的纪录片、参加义务劳动等。通过开展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既拓宽了劳动教育的途径,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对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劳动教育是高中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作为教学重点,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措施渗透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劳动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万扣,任丽艳. 劳动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 中学语文,2022(22).
[2]武桂霞. 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J]. 辽宁教育,2022(7).
[3]丁雄. 浅谈高中语文劳动教育渗透的实施路径[J]. 语文新读写,2022(5).
[4]徐裕华. 劳动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2021(18).
[5]冯雨靓.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索[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1).
[6]王宝旭. 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研究: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劳动单元为例[D]. 银川:宁夏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