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大主题”下如何寻找“小切口” 讲好中国故事

2023-01-05高晋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切口中国故事

高晋

关键词:大主题;小切口;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是当下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而如何讲得好?又 如何传得远?是笔者常常思考的问题。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报道,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的重点,大家铆足了劲开启工作。而对于实力相对较弱的地市级媒体,面对这样的“大主题”,如何引起广泛共鸣,实现新闻宣传“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呢?经过反复思考得出的结论是:

“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

做有心人,及时发掘有价值的新闻点

从事新闻工作20余载,笔者结识了各行各业不少朋友,也就有了各种渠道及时发掘新闻线索。2021年3月19日晚上,笔者微信朋友圈一条新闻线索引起了我的关注。原文是这样的:今天回老家参加一个研讨会,话题围绕一个传奇人物。她本来没有名字,1949年3月毛泽东亲自接见了她,并为她取名“力生”。她还先后受到斯大林和金日成的接见。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辆战争年代支前用的独轮车,它的主人就是我这位前辈乡邻……

我仔细看了几遍图文后眼前一亮,脑海浮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没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的英雄人物存在,而在当前的大主题下,这样的新闻是应该深入挖掘、重点报道的。

当晚笔者立即拨通这位朋友的电话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原来英雄董力生的故居就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城头镇董青墩村,城头镇曾是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和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驻地,被誉为红色堡垒,而董青墩村就是解放战争时期“万人大支前”的出发地,以董力生为杰出代表的数百万支前民工,推着小车,抬着担架,他们用血肉之躯,开辟了第二战场、另一个前线,成为战役制胜的重要原因。而在建党百年之际,当地政府也在筹备修建赣榆人民支前纪念馆和勤生故居,当时选址工作已经完成,因为经费紧张,就准备在村里废弃的村中心小学翻建,镇政府正全员出动多渠道收集英雄的相关文物,力争7月1日当天正式开馆。

第二天笔者和领导汇报了这个选题,得到认可后立即驱车从市区赶到董青墩村。城头洞水静静流淌穿村而过,河面上方悬挂的巨幅宣传牌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几个大字非常醒目。在和乡镇几位领导沟通后,笔者初步了解了这位令人敬佩的支前女英雄的事迹,并且还得到女英雄的唯—女儿张爱民女士的联系方式,笔者渐渐了解了女英雄更多的感人故事,这些都对笔者后来的纪录片创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就这样,虽然没有大手笔、大投入、大制作,但笔者决定从小切口入手,好好准备这篇报道献礼建党百年华诞,对于媒体而言,视角选准了,重大主题的深刻表达和传播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做细心人,深入挖掘有故事的闪光点

在融媒体时代,主题报道增强感染力和穿透力,提高宣传效果,就要做细心人,善于透过小事,由表及里,更高一筹、更深一层挖掘出事物蕴藏的意义,将更重要、更深邃的思想润物无声地传播给受众。

作为—个财政并不富裕的镇政府,从设计到施工,从文物征集到藏品布展,没有任何外部依靠,全凭自己摸索前行,但所有人都满怀敬仰之情,为什么?支前英雄董力生与其他英雄人物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最大的新闻价值在于哪?笔者带着思考,着眼高远,历时半个多月,克服各种困难,深入挖掘支前英雄董力生的故事,把重心聚焦在“人”上,不仅详细地和建馆主要人员了解情况,仔细询问每一件文物的来源故事,还来到田间地头、村头巷口走访了这个乡镇年长的村民,并设法找到董力生还健在的亲属逐个认真采访,采访时,笔者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尽可能淡化“高大上”、概念化的东西,尽量用平凡人的视角去关注和追问,从而了解到了—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原来,董力生本来没有名字,1923年出生时,家中一贫如洗,穷人家的女孩子,当地习惯上通称“毛丫”。12岁那年,因为生活所迫,她跟随兄嫂到青岛纱厂打工,初步接受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生性胆大泼辣的她,想方设法逃避裹足,便有了一双与当时封建礼教格格不入的宽足大脚。抗战爆发后纱厂歇业,她回到苏北农村,跟父兄一起下田种地,农闲时还要去三四十里外的海边挑盐贩卖,养家糊口,一双大脚板健步如飞,中途不歇息,让许多男人都自愧不如,人送外号“董大脚”。为了真实感受英雄,笔者还专门沿着当年董力生往返挑盐的160里地,用步行感受当时的艰苦,内心充满震撼!

在和董力生的女儿张爱民女士多次交流后,笔者知道了女英雄董力生是如何女扮男装混入支前队伍的故事,更了解了这位支前唯一女性在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等战场上冒死运送炮弹、抢救伤员的感人故事,特别是听说孟良崮战役中董力生带着她的担架班冲上前线,不惧弹片四处横飞抢救伤员,而遇到上坡下坡,为了使担架平衡,防止伤员滑落,少受痛苦,董力生干脆跪在台阶上一级一级地向前挪动爬行,双膝血肉模糊,董力生就這样冒着枪林弹雨在前方后方穿梭奋战了18个昼夜,挽救了几十名官兵的生命,后被滨海支前司令部评为“钢铁担架团一等功臣”,授予“担架英雄”称号,并荣立特等功。她的这个事迹还被写进了电影剧本《小花》,当年刘晓庆以她为原型扮演女游击队长翠姑,将这一情节演绎得感人至深。而电影《车轮滚滚》的女主演耿春梅为了演好角色,还曾专门到董力生家里住了一个月体验生活,这些细节作为重要的历史资料被记录下来。为此,笔者还专门认真观看了电影《小花》《车轮滚滚》,更加身临其境感受英雄。

认真走访中记者还找到了董力生的外甥,他对于自己的姑姑还曾有不理解的埋怨,他曾跑去济南找姑姑帮忙找个工作却直接遭到拒绝,可这之后董力生却默默无闻承担了外甥家孩子的所有学费。作为—个普通的农家女,董力生两次登上天安门城楼,曾被三位国家领袖接见,而就是这样一位取得骄人业绩的妇女,一直低调做事本色不改,初心未变,从不为亲属谋私利,决不为任何人开方便之门,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质朴本色,这些故事深深感动着我,也正是这些细心的点滴挖掘、收获为今后的纪录片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和创作源泉。

做用心人,谋篇布局有巧妙的亮点

从春到夏,时间在陆续积累素材过程中不断推移,转眼间就到了众人期盼的党的生日,也意味着要动笔尽快出稿,可该怎么写呢?7月1日这天的董青墩村格外热闹,赣榆人民支前纪念馆、董力生故居在城头河边正式开馆。作为第一次来到母亲故乡的张爱民女士看到母亲故居的每一件物品都深情抚摸,看到每一件展品都饶有兴致,而这里的每—位乡亲都对她无比亲切。通过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采访,笔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董力生又 苦学本领,成为华东地区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她刻苦学习文化,钻研驾驶技术,不但自己能熟练地驾驶拖拉机,而且带出了一 帮农场“当家花旦”,毛泽东视察济南农场的时候,还专门观看了董力生她们一帮女同志拖拉机的驾驶表演。董力生将后半生的精力全都贡献给了祖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忙工作。她生前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想回家乡一趟,她对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非常热爱和想念。带着无尽的感动,张爱民女士回济南后就给家乡人民写了一封情深意长的家书,言辞中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政府人民的感激之情。在看到这封家书时,笔者脑中突然闪过—个念头,能不能以这封家书为突破口,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去讲述呢?这样,会更加温情,更加真实,比长篇累牍的赞歌式描写也会更加打动人。

于是接着这个思路,笔者以第一人称为主,以《一封家书》为题开始了文稿创作,用女儿对母亲的回忆讲述英雄动人的故事,用温情生动的娓娓道来打动观众,可是写着写着就感觉有些问题。毕竟电视纪录片有着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而通篇都是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显得主观性太强,特别是场景转换描写非常受限制,但如果通篇都是第三人称描写,却又显得呆板空洞不亲切,很难抒发内心感情,也就难以达到与观众的共鸣。经过反复考虑,笔者决定选择多元化叙事视角,采取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写作方法,从内容合理性、真实性、多视角、多角度创作,运用第一人称增强纪实性和真实性,运用第三人称站在一个旁观视角客观叙事,使纪录片情节更饱满、更丰富,人物形象塑造更丰满。

做多心人,细微之处有延伸的价值点

对于媒体而言,主题报道,比的不是谁发得早,而是谁发得好,发的有意义。这就需要在“小切口”中挖掘深刻内涵,将创造力和深刻性融入讲故事的技巧当中,用真实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丰富饱满的细节、细腻鲜活的表达方式,用见微知著的“小”唱响时代主旋律。那么,笔者这部电视纪录片除了向大家介绍这位支前女英雄的英雄事迹,还有更深层次的延伸内涵吗?

笔者注意到,在赣榆人民支前纪念馆的展览首页开篇语就是陈毅元帅在回憶淮海战役时一句饱含深愷又富含哲理的总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笔者查阅了相关历史资料,在整个淮海战役的过程中,包括董力生在内的支前民工有543万多人,使用的担架有20多万副,扁担30多万副,牲畜76万多头,船只8539艘,就是用这些几乎全要使用人力的运输工具,向前线运送了自己生产的粮食2.85亿公斤,弹药730万公斤,油盐77.8万公斤,猪肉43万公斤,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军用物资。在赣榆人民支前纪念馆还陈列着一辆小推车,和今天陈列在中国博物馆里的小推车一模一样,它们现在都如伏枥老骥一般静卧着,唯有车身上的斑斑伤痕,仍在诉说着当年支前路上的惊险与艰辛。笔者在与赣榆区城头镇党委书记于维兵交流中得知,城头镇的财政不是很宽裕,拿出500万元也是竭尽全力,但是他们无怨无悔,为的是一份担当,为的是一份民心,为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用小推车将党和军队从一个胜利推到另一个胜利,但到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党员干部如何回报群众?答案就是党员干部要把“小推车”从群众的手中接过来,每个党员干部争做“小推车”的推手,用“小推车”把党的政策推给群众。

于是,笔者在创作中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作品核心无疑是“小推车”,是“小推车精神”在港城人民身上的践行、传承、弘扬。在接下来的补充采访挖掘中笔者惊喜地看到,当地以“小推车”命名的志愿者服务已经在开始付诸行动了,市革命纪念馆也以董力生英雄事迹为依托,成立了“小推车”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再深入挖掘,笔者还找到了2011年开始就到革命纪念馆做志愿者的义务讲解员徐建红,她的父亲就是抗美援朝一名老兵,采访时她热泪盈眶,呼吁更多人加入“小推车”,让大家都不要忘记这些为了我们国家,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牺牲的前辈们。就这样,笔者最终完成了电视纪录片《一封家书·追忆》,在制作时,笔者别出心裁选用浑厚的男声做第三人称配音,温情的女声做第一人称配音,整部纪录片运用了大量纪实采访,丰富的视频图片资料,现代的技术特效以及不同风格的音乐。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大,董力生和“小推车”被广大观众纷纷点赞,不少单位和个人自发前往参观学习。更可喜的是,如今,全市有上千名“小推车”志愿者活跃在港城大地,为传播红色文化四处奔忙,“小推车”志愿服务品牌范围也越来越广,包括公益基金、志愿者协会、红色主题邮局等系列公益活动相继展开。上到八十多岁的老者,下到六七岁的孩童,他们或是全家老小齐上阵,或是呼朋唤友共参与,“小推车”公益志愿服务如70多年前革命的星星之火一般,迅速燎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作品不仅获得江苏新闻奖项,还报送参加全国评奖,这既是对我们的—种肯定,更是对我们的—种鞭策。在当前新的舆论环境下,作为传统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喉舌”“耳目”作用,保持政治定力,讲好精彩故事,就要善于在大主题下寻找小切口,“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让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个体故事与时代背景、主题价值与情感交流等实现完美结合;要学会做有心人、细心人、用心人、多心人,把准时代脉搏、尽显地方特色,集时代性、地域性、新闻性、故事性等于一体,以小见大,以情动人,唱响时代主旋律!

猜你喜欢

小切口中国故事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30例的临床效果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讲好奥运里的中国故事
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三大抓手
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比较
小切口联合负压引流装置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疗效比较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