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2023-01-05孙旭霞赵风平李晶晶
孙旭霞,赵风平,李晶晶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0 引言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职教大会上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职教改革文件精神,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我校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针对现有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教学竞赛两张皮、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脱节等现象[1],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内容进行重新定位,“岗课赛证融通”四位一体化设计,通过内外结合、典型引领、高端带动、外部牵引,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1 研究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2]。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的“课证融通”模式,在通信类专业推进以企业能力为导向的“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形成了“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突出的培养效果;山东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推进“赛证课相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推进“课岗证赛融合、教学做练一体、德能情智并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很好成效[4]。纵观上述优秀案例可以发现,实施“岗课赛证”融通四位一体设计,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带来的成效是显著的,能给产业增值,为学校、教师、学生赋能。本研究总结以上工科专业改革经验,借鉴改革成果,对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岗课赛证融通”四位一体化设计。
2 “岗课赛证融通”的实施路径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为学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了能够使专业与产业对接,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培养智慧农业领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本专业和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廊坊新苑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和金丰农科园等行业领军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岗位需求、岗位设置和岗位能力调研,梳理出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岗位必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结合本专业实际对“岗课赛证融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如图1所示。
图1 “岗课赛证融通”四位一体实施路径
2.1 “课岗融通”构建课岗对接紧密的课程体系
在进行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产前、产中和产后全产业链岗位工作任务对人才技能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开发与本地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课岗融合”的课程体系示意图
课程内容要瞄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4]。在课程中融入岗位的工作规范、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工作技能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贯通,将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实现产学合一,达到“课岗融通”。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进行了“校企协同、分段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在第4学期进行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融通,岗位轮动”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把植物无土栽培技术、植物绿色防控技术、农业园区活动策划与管理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四门课程作为校企融通课程。即以典型龙头企业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和廊坊新苑阳光农业有限公司为主要教学场所,把校企融通的四门课程全部安排在企业的相关岗位上进行,使课程融入岗位,由企业的师傅在相应岗位上手把手教授学生实践技能,使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岗位与课程充分融合。在教学形式上,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完成轮岗教学。即为两部分学生分别完成每个企业为期两个月的企业之间的轮动学习和同一企业内部多个岗位的轮动学习,实现双企业、多岗位、体验式实践学习。在教师安排上,采取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相融合的双师教学,把课堂搬到企业,企业教师采用现代学徒制现场教授实践技能,学校教师在指定时间内线上讲授理论知识,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课程与岗位相融通。
2.2 “课赛融通”提升师生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技能大赛是岗课赛证融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支撑和着力点[3]。
通过以赛促教,赋能教师专业提升[3]。大赛源于教学,又高于教学,教师通过认真研究全国职业技能赛项“艺术插花”国赛及省赛要求、比赛规则和比赛标准,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促使教师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促进自我提升。通过参与和指导大赛,教师熟悉比赛流程、比赛设计和比赛内容,将比赛成果融入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学资源,引导教学改革,形成“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的育人理念。
通过以赛促学,赋能学生主动学习[3]。学生参加大赛,需要研讨大赛规则、熟悉大赛流程、钻研大赛内容,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赛良好的比赛机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赋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成就学生良好的自我价值体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以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智慧农业种植大赛为例,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参加了智慧生菜种植大赛,在本次大赛中主要考核利用VGM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对智慧生菜栽植中的播种期、育苗期、定植期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营养液和光照强度的管理与调控和用VGM设备实际进行生菜育苗、定植、栽培管理和采收的整个生产环节。在虚拟比赛过程中,当进行到第14天的时候,出现叶缘发黄,进行到第22天,叶片边缘严重发黄,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小组共同探讨采取逐渐降低温度和逐渐增大营养液浓度的处理措施,到第34天的时候所有症状均消失,到第43天的时候,收获一颗成品生菜(图3)。通过比赛,解决了在实际植物工厂种植中管理不规范,温度、湿度、养分、二氧化碳、光照强度等环境调控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实现以赛促学。本次大赛的考核点来源于植物无土栽培技术和农业物联网技术两门课程的知识点,同时通过比赛将以上考核点融入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系统规范了教学内容,实现了以赛促教。
图3 生菜培养过程图
2.3 “课证融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以1+X设施蔬菜生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整合设施蔬菜生产证书考核设置的设施蔬菜育苗、种苗定植、蔬菜生产期管理、蔬菜无土栽培和产品收获及安全追溯5个工作领域考核内容,最终将植物无土栽培技术、蔬菜生产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蔬菜无土育苗、定植、管理、采收、采后处理和质量安全追溯产前、产中和产后整个生产环节的专业技能,实现了“课证融通”,课程与证书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2.4 “课创贯通”,打造学创结合的就业平台
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满足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需求,凝练实践课程中的创新点,通过植物栽培架的私人订制、昆虫植物标本的制作、家庭蔬菜种植体验的推广等实践项目的开发,建设大中小学创新实践空间,不仅满足了本校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同时带动廊坊市中小学生的学农教育,将专业课程内容和创新创业项目相融合,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开展。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和精神,为大学生奠定创业理论基础。借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四进”“四出”的培养思路,即进方案、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出创意、出创新、出发明、出人才。整合全国、全省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内容,将大赛的要求、规则、成果和经验融入课程项目,渗入课堂教学,实现“课创贯通”。
3 “岗课赛证融通”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我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致力于将“岗课赛证融通”作为专业改革的切入点,始终贯穿于校企融通、课程教学、技能比赛、1+X证书、创新创业大赛中,打造“产、学、研、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创建课岗融通、课赛融通、课证融通、课创贯通的智慧农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H3“智慧农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助力乡村振兴。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使得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学生参与大赛热情高涨。近几年来,学生技能大赛获奖10人次,创新创业大赛获奖25人次。其中获得全国职业技能赛项“艺术插花”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1项,省赛三等奖1项;河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3项;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智慧农业种植大赛二等奖1项。充分验证了“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