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击打力度的影响研究
2023-01-05王翰林张开印丁传伟
王翰林,张开印,石 露,丁传伟
(1.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2. 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北京 100091)
从2013年散打竞赛规则改革以来,拳法技术在散打竞赛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后手直拳由于轨迹长、冲量大等综合性的特点更是受到参赛运动员的青睐。有研究对近年来UFC赛事(终极格斗冠军赛)中男子散打运动员的散打技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后手直拳技术的使用次数占所有技术使用次数的19.8%,利用后手直拳主导比赛终结获得胜利的次数占比为30.7%。这些数据的呈现足以让运动员和教练员重视后手直拳的训练。其中,有一些运动员反映,明明自己具有较大的力量,深蹲、卧推也能承担足够的强度,但在实际的技术运用中却总感觉展现出的力量不尽如人意,达不到预期的击打力度。
笔者根据以上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在其他运动项目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外,运动员使用技术时身体各部分的协调程度及各环节间的配合联系也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功能性力量训练以运动链效应为基本理论,强调完成动作时运动链的整体性作用,并在训练中针对技术的运动链进行分析,以此开展相应的力量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上问题的出现,达到增强运动表现的作用。而且,此训练方法已经在田径、篮球、冰雪、高尔夫等众多的运动项目中得到证实,但不同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技术所具备的特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功能性力量训练在散打后手直拳中能否也起到相应作用还需进一步验证。因此,本文将功能性力量训练与散打后手直拳相结合,以后手直拳的击打力度作为参考标准来验证功能性力量训练在散打后手直拳中的作用和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击打力度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在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以“功能性力量训练”“后手直拳”“击打效果”“击打力度”等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针对散打运动员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方法及内容的设计,以及实验结果测试指标的选取等内容对运动训练、散打专项的相关专家、教练员进行访谈,为实验的设计提供指导。
1.2.3 实验法
(1)实验对象与分组:在首都体育学院选取20名散打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并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人,两组情况见表1。对两组散打运动员进行了身高、体重、年龄、训练年限的基本信息的统计。对统计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P值均大于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基本信息基本一致,符合实验分组的要求。
表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对比统计表
(2)测试指标:实验中采用单次击打力度和15s内连续击打力度作为反映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击打力度的测试指标,两个指标分别测试3次,取其中的最优成绩。
(3)训练内容:根据实验的需要,两组在完成原训练课内容外,对照组进行传统抗阻训练,实验组进行功能性力量训练,具体训练内容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内容表
(4)实验控制:两组均在相同时间、相同场地由同一个教师进行训练,测试指标的前后测试也由同一人进行。在测试前带领实验对象进行准备活动,并对测试指标动作进行讲解和仪器调试,确保测量误差降到最小值。实验期间,两组的训练内容除功能性力量训练部分不同外其余部分均相同,训练后均不进行其他长时间的体育活动。
1.2.4 数理统计法对实验过程中进行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利用ExceL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测试结果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干预前测试成绩对比
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后手直拳单次和连续击打力度的测试,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两项击打力度指标的数据对比中P值分别为0.599和0.836,均大于0.05,说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单次击打力度和连续击打力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干预的要求,能够进行接下来的实验。(表3)
表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散打运动员测试成绩对比表
2.2 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组内测试成绩的对比
2.2.1 对照组实验前后测试成绩的对比对照组在经过为期8周的传统抗阻训练后,单从击打力度的增减来看,散打运动员的单次和连续击打力度均值在实验后均有提升,单次击打力度由202.6lbs提升到210.9lbs,连续击打力度由3433.6lbs提升到3561.1lbs,但从实验前后测试成绩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来看,单次和多次击打力度的P值均大于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传统抗阻训练虽然能够提升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单次和连续打击力度,但提升不明显。(表4)
表4 对照组实验前后测试成绩对比表
2.2.2 实验组实验前后测试成绩的对比由实验组后手直拳击打力度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经过8周的训练后,后手直拳的单次和连续击打力度均值也均有所提升,分别由训练前的199.3lbs和3408.2lbs提升到训练后的214lbs和3768.6lbs。从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来看,单次击打力度为P=0.095>0.05,不具显著性差异,连续击打力度P=0.005<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功能性力量训练能够提升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单次和连续的击打力度,但对单次击打力度的提升不显著,对连续击打力度的提升极为显著,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连续击打力度的提升效果要优于单次击打力度的提升。(表5)
表5 实验组散打运动员实验前后测试成绩对比表
2.3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间测试成绩的对比
对经过8周实验干预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发现,在单次击打力度的指标中,实验组和对照员的成绩均值虽有差异,但从P值(P=0.098>0.05)来看并不具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的后手直拳单次击打力度在实验后仍不具显著差异。在连续击打力度的指标中,实验组和对照员的均值存在差异,且P值结果(P=0.045<0.05)进一步证明了两者差异的显著性。这说明经过8周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散的后手直拳连续击打力度已经具有显著性差异。(表6)
表6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测试成绩对比表
表7将实验组和对照实验前后的平均差值进行对比,从单次击打力度的差值来看,实验组为14.7lbs,对照组为8.3lbs,P=0.136>0.05,说明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提升幅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就提升效果而言,实验组的提升效果依然要优于对照组的提升效果;从连续击打力度的差值来看,实验组为486.4lbs,对照组为 127.5lbs,P=0.046<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果相辅证。
表7 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成绩差值表
2.4 小 结
虽然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单次和连续击打力度的提升效果均要高于传统抗阻训练,但在对单次击打力度的提升中,功能性力量训练和传统抗阻训练的提升效果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只在对连续击打力度的提升中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连续击打力度的提升效果要优于对单次击打力度的提升效果。
2.5 讨论与分析
2.5.1 功能性力量训练和传统抗阻训练均能提升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单次和多次击打力度,但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击打效果的提升效果要优于传统抗阻训练的提升效果。根据后手直拳的技术要求,使用后手直拳需要全身多环节的参与,其动作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蹬地、转腰、伸臂、出拳层层推进,形成一条完整的运动链。在设计实验组训练方案时,除涉及提升单个环节的力量以外,还针对环节间的联系和力量传递进行考虑,突出躯干的整体性和多环节的共同参与,如悬吊俯卧双臂轮转屈伸臂,在吊环的影响下,运动员躯体必须在上下肢和躯干的相互配合下保持身体的平衡才能进一步完成上肢环节的交替屈伸,过程中既增强了上肢屈伸的能力,又激活了主要动力肌群之外的深层肌肉群,加深了从腿部到躯干、从躯干到上肢的联系,让力量的传导更为流畅,减少了力量的损耗。与对照组着重改变单一肌肉力量相比,实验组在提升局部力量的同时还强化了局部和整体的联系,因此,实验组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击打效果的提升更好,均高于对照组散打运动员,说明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击打效果的提升效果要优于传统抗阻训练的提升效果。
2.5.2 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连续击打力度的提升效果要优于对单次击打力度的提升效果。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深层小肌肉群的激活和强化,展现出的不仅是能量传递损耗的减少,同时还体现在身体协调能力的增强上,在后手直拳的连续击打力度测试时,散打运动员需要在15s内进行连续的击打,出拳的次数和力度将直接影响最终成绩,多次的击打也必然伴随着出拳和收拳的快速转换,与单次击打相比,连续击打时对力量传导和协调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实验组散打运动员在后手直拳连续击打时体现出的效果更明显。相比于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单次击打力度的提升,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多次击打力度的提升幅度更大,也更为显著。
3 结论与建议
功能性力量训练和传统抗阻训练均可以收到提升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单次和连续击打力度的效果,但就效果而言,功能性力量训练的介入对散打运动员后手直拳单次和连续击打力度的提升幅度更大,尤其是对连续击打力度的提升更为显著,说明功能性力量训练在散打项目中确实能够起到有效作用,可以促进散打项目的运动表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代替传统抗阻训练,功能性力量训练和传统抗阻训练两者侧重不同,一者注重整体一者强调局部,只有相互配合,将功能性力量训练作为力量训练的一种补充,才能更好地提升散打运动员的运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