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启示

2023-01-05王永贵

城市观察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心消费建设

■王永贵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同年7月,在全国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推进会上,商务部公布了首批入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名单: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2022年5月的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也提出,要推进广州、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

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需要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依托、平台和支撑途径。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是要把城市打造成享誉世界、繁荣活跃的消费商圈,全球消费者心中的“购物天堂”。

一、关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现有研究情况

通过对数据库的文献筛选,整理得出2015—2021年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研究主题的文献情况。

从论文发表数据来看,国际消费城市作为新概念,相关研究的发文数量整体较少,但伴随着一系列相关和配套政策的出台,学术界也逐渐聚焦这一主题,发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21年底,学术期刊文献约200篇。相关研究重点围绕基于学理性构建与案例分析,研究方法以概念性综述和定性分析为主,少量研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从研究方向来看,主要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概念构建和理论介绍;二是基于特定城市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现状和路径;三是对策以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政策研究。其中,关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模式的论述,刘司可等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模式及启示——基于24个世界一线城市的比较分析》中强调了城市在企业入住、人口规模、营商环境、国际来访以及环境宜居五个方面的差异化,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世界24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模式与路径主要可以分为:(1)商业金融模式:表现为高企业入驻和优营商环境,但国际来访较少、宜居环境欠佳,因借助发展国际金融(商业)中心对全球优质消费产生集聚效应;(2)国际交往模式:表现为低企业入驻和低人口规模,重点营造优营商环境,提高国际来访;(3)文化宜居模式:表现为高企业入驻、优营商环境、高国际来访和高环境宜居,通过文化内涵与城市环境的综合作用提升城市的国际消费水平。

图1 2015—2021年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主题的文献发表数量趋势

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海外实践经验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实例可以发现,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新加坡、迪拜等城市依托各地自身特色,从多方面助力城市发展和影响力提升,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上具有领先的实践经验。

一是打造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特色商圈,如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伦敦牛津街等。

二是提高服务业占比水平,提供类型丰富的服务以满足各色服务需要,如纽约的贸易运输、金融、教育和健康服务等,巴黎的时尚、设计、奢侈品和创业产业等。

三是建设成熟的城市基础设施,如伦敦、巴黎等核心区提供几乎全覆盖的免费Wi-Fi,东京由高密度、多种出行方式组合而成的、高度发达的城市交通网络等。

四是推出多元化、本土化特色文旅活动,吸引全球消费者,提高商业活跃度,如迪拜购物节、美国的“黑色星期五”购物节、巴黎时装周、东京的国际电影节以及森美术馆和吉卜力美术馆会展、伦敦的音乐歌舞秀等。

五是提供多元化政策支持,如新加坡针对入境游客的离境电子退税政策、东京的国外游客欢迎卡制度等。

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本土实践对比

目前,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均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出相关任务举措。世界知名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出台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评判标准,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的衡量划分为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和政策引领度六个维度。入选国内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五个城市在这六个维度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由表1可以看出,入选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五个试点城市当中,有三个为一线城市,两个为新一线城市。在人口规模方面,重庆人口数量远超其他四个城市;在GDP排名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北京和上海领先优势明显,广州与重庆的差距较小;在营商环境排名方面,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都位于全国前列;各大城市都有多个核心特色商圈,它们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主要标志,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着力点。

表1 沪京穗津渝五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比:基本情况(2020年)

面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任务,各大城市根据城市特色和城市发展水平,出台相应的发展政策。表2列举了五大城市的支持政策以及具体的任务举措。

表2 沪京穗津渝五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比:政策及基本任务举措

上述五座城市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且根据各自的城市特点,从不同角度出发落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例如,北京的“十大专项任务”、上海的“七大任务”、广州的“五大工程”和“两大体系”,均针对城市的发展特点以及独特优势提出,以不同消费领域为抓手,推动城市的“消费国际化”以及“国际化消费”发展。

四、当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的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在消费品牌、消费类型、消费主体、消费中心、政策支持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在消费品牌方面,各大城市的国际化品牌丰富度欠缺,本土品牌打造有待加强,国际高端品牌集聚度和数量与成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存在显著差距,本土品牌的特色化、高端化和国际化程度亟须提升。

在消费类型方面,服务性消费供给不足,新型消费有待开发完善,优质服务如教育、医疗、体育等供给能力和质量存在欠缺,服务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有待不断培育。

在消费主体方面,国际化消费和本土消费均活力不足,国际旅游人群以及人均支出水平与老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本土消费群体规模和质量及潜力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土消费遭受较大冲击。

在消费环境方面,消费基础设施结构不平衡,城市信息化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商圈、酒店、展馆、博物馆等设施的数量和等级都存在短板。

在政策支持方面,相关配套政策有待细化和完善,目前仅以商务部《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和各市出台的《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为整体政策指导,缺乏对具体建设指标的细化方案和相关支持政策,各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摸索,减免税购物和离境退税制度等有利于国际化消费集聚的政策有待完善。这些缺陷和不足亟待进一步的改进以及提升。

五、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展望与对策建议

基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和现有理论成果,笔者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以下展望及具体对策建议:

(一)立足实践难题,构建中国特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相关理论

直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实践难题,探究政府支持、“亲”“清”营商环境、行业准入和监管等制度环境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基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商圈打造实践经验,挖掘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的影响作用。

(二)结合时代特色,探究中国特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型

利用好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经验和成果,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时代背景,探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型,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践带来理论创新。

(三)融合多学科领域,丰富研究选题和研究方法

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落脚点,包括消费品牌、消费主体、消费环境、顾客需求的精准挖掘、消费政策及其效应等,挖掘影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丰富和深化研究选题以及研究视角,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定性描述分析上。结合市场营销、公共政策、社会学等学科拓展研究方法,如案例研究、定性比较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以及模糊综合分析、问卷调研等定量研究方法。

(四)对标成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明确发展定位

与成熟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标,研究和学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海外先进经验。传统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新加坡等,新兴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如曼谷、迪拜等,这些国际上著名的消费中心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发展优势,给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建设经验。在借鉴这些城市发展模式的成熟经验基础上,还要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元素,挖掘城市特色资源,打造城市独有标签和名片,如“古都北京”“千年商都广州”“不夜重庆”等。

(五)构建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完善制度保障

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基本保障必不可少。政府应该构建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目标,逐步制定配套政策体系(如税收政策、服务业准入和监管制度、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等),探索各政府部门协同服务模式,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六)围绕消费各项核心要素,确保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转型升级有针对性

在品牌建设方面,首先要吸引和培育国际化品牌,保证数量、集聚度与国际化传播。

在消费品类开发方面,应重点开发多元、可持续增长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如教育、健康医疗、社区服务等数字化服务,发展绿色消费、无接触智能消费等新场景、新模式。

在消费群体方面,应做好消费群体细分与升级工作,利用大数据和社交媒体等数字技术,绘制城市消费群体的用户画像,明确消费群体构成与升级等消费特征,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提供产品与服务,吸引海外消费群体,提升人均消费水平。

猜你喜欢

中心消费建设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40年消费流变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