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3-01-05张晓利
张晓利
不稳定型心绞痛作为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疾病,其处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基本病理特征为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随着疾病进展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以介入治疗及药物抗栓治疗为主,可取得显著疗效,但针对介入治疗禁忌证患者只能采取药物治疗手段,因此寻求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现阶段临床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但长期研究发现,氯吡格雷起效慢,患者存在缺血风险。替格瑞洛作为抗血小板新型药物的一种,具有可逆性、见效速度快等特点,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发挥显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以8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8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2∶18;年龄最小35 岁,最大60 岁,平均年龄(47.52±10.24)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4∶16;年龄最小37 岁,最大63 岁,平均年龄(47.87±10.5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参考《美国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均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②入院前1 个月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持续时间<30 min/次;③经常规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后心绞痛仍反复发作;④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支持;⑤事先告知患者及家属研究内容及风险,患者及其家属配合研究。
1.2.2 排除标准 ①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患者;②近期存在外伤史、手术史以及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③入组前服用相关治疗药物患者;④抗血小板药物禁忌证及过敏体质患者;⑤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⑥凝血机制异常患者;⑦近期发生颅内出血及患有脑梗死疾病患者;⑧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⑨病历资料残缺、无法配合及中途脱离患者。
1.3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包含降压(如美托洛尔)、调脂(主要是他汀类药物)、血管扩张(如单硝酸异山梨酯)、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口服,1 次/d,100 mg/次;氯吡格雷口服,负荷剂量为300 mg,维持量为75 mg/次,2 次/d。研究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阿司匹林用药剂量及方法同对照组;替格瑞洛口服,负荷剂量为180 mg,维持量为90 mg/次,2 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8 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
1.4.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标准,显效:相比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80%或完全消失,静息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有效:相比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静息心电图检查显示ST 段下移回升>0.5 mV,倒置T 波变浅或由倒立变直立>50%;无效:相比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或呈加重趋势[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不良心血管事件 包括出血、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7 例,有效15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21 例,有效17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5.00%。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出血2 例,急性心肌梗死2 例,脑梗死1 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2.5%;研究组患者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 例,脑梗死1 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0%。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受到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影响,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率明显上升,且表现出年轻化发展的趋势,进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为主[2]。但氯吡格雷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酶发挥作用,见效慢,易引起缺血风险,同时不可逆性结合血小板受体,在患者停药后需长时间才能恢复血小板功能,此外因患者个体的差异性,部分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因此该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替格瑞洛属于可逆性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为抗血小板聚集新型药物的一种,无需肝脏激活药物活性,见效速度快,且能够稳定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患者出血几率[4]。
替格瑞洛作为P2Y12受体拮抗剂,属于非前体药物,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酶激活,能够可逆性结合P2Y12受体,故用药见效速度快,在停药后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血小板功能。有研究指出[5],相比氯吡格雷,使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作用更加显著,对于应用氯吡格雷低反应或无反应者替换使用替格瑞洛能进一步降低血小板凝聚。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优势:替格瑞洛为非前体药物,无须经过肝脏代谢酶激活,可直接抑制P2Y12受体,而氯吡格雷为噻吩吡啶类药物,属于前体药物,需要经过肝脏代谢酶作用才能发挥对P2Y12受体的抑制作用,故替格瑞洛抑制血小板凝聚效果更为显著[6,7];替格瑞洛可逆性结合P2Y12受体,降低缺血风险,同时以防过度抑制血小板引发的出血事件,同时替格瑞洛起效快、逆转快,在停止用药后可短时间内恢复血小板功能,出血几率低[8-10];替格瑞洛通过对腺苷三磷酸释放腺苷的促进及对红细胞再摄取腺苷的抑制作用提高外腺苷浓度,而腺苷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效果,进而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11,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2.42±1.31)次/d 少于对照组的(3.51±1.43)次/d,心绞痛持续时间(3.59±1.23)min/次短于对照组的(5.39±1.52)min/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证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替格瑞洛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疗效理想。替格瑞洛具有降低炎症反应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进而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预后[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替格瑞治疗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与氯吡格雷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治疗在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改善方面更具优势,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低,能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