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兽医防治畜禽疾病的误区

2023-01-05姚丹田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兽药患病兽医

姚丹田

(安徽省寿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232200)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很多农民群众把畜禽养殖作为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不过,在养殖畜禽的过程中对动物疫病进行有效防治十分重要。因为这不但会影响到养殖农户的经济收益,还会影响我国居民的饮食健康。下文,笔者就基层兽医在防治畜禽疾病过程中常见的误区进行了列举说明。

1 基层兽医在防治畜禽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误区

1.1 给患病畜禽盲目用药

大部分基层兽医在治疗患病的畜禽时,只是根据自己过往的工作经验进行治疗,而没有对患病家禽进行病原化验或剖检,在看到患病畜禽有发炎的症状时就给开消炎的药物,在发现畜禽呕吐时就给开止吐的药物,在这种片面的治疗方式下,治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有些畜禽可能还会因为盲目喂药而出现其他不良的反应,使畜禽的病情更加严重。比如,有些兽医在看到畜禽有发热的症状时就会给开一些退烧的药物,但发热属于生物机体对病毒的防御反应,可以提高畜禽提高病毒的能力,不探究病因就直接给畜禽使用退烧的药物容易让畜禽失去身体机能抵抗病毒的能力,进而导致畜禽的病情严重恶化。有些基层的兽医在看到患病畜禽有腹泻的病症时,会给畜禽开止泻的药物,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腹泻能够将患病畜禽体内的有害物质排泄出去,但止泻药品的使用则会将有毒物质存留在畜禽的身体之内,让患病畜禽的身体遭受更大的损害。还有些基层的兽医在发现动物疫情的时候,只是对畜禽进行盲目的疫苗接种,这种盲目接种不但不能起到预防疫病的有效作用,反而还可能让接种的畜禽被病菌感染[1]。

1.2 病情诊治缺少科学性

有部分基层兽医在防治畜禽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会滥用抗生素类药物,这不但缺少科学的治疗依据,还可能会导致畜禽因服用过多抗生素而产生耐药性。此外,有些基层的兽医在治疗畜禽消化不良的问题时也使用了抗生素,这种错误的治疗方法特别容易导致畜禽出现中暑或中毒的情况。有些基层兽医在给患病畜禽治疗的过程中,发现畜禽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就会给畜禽增加用药的剂量,这不仅不对症还会增加畜禽的耐药性。在动物流行性病高发的时期,很多基层兽医并没有给畜禽进行系统有效的治疗,而是盲目使用兽药,致死大量兽药残留在了畜禽的身体内,还很可能会导致畜禽病情的反反复复发作的严重状况,有些严重的畜禽可能还会出现慢性疾病。

1.3 用药方式不当

基层的兽医在给畜禽进行疾病的治疗时,一般都通过静脉注射、口服喂药和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用药。不同的兽药在用药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便是同一种兽药,用药形式的不同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在畜禽进行治疗的实际情况中,大部分的兽医并没有重视这个用药途径的问题,这不但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控的效果,有时还会造成患病畜禽出现严重药物中毒的后果。比如,有些兽药很难在水中进行溶解,因而只能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患病畜禽用药,如果给畜禽用温水进行喂药,非但不能保证用药治疗的效果,还可能会造成畜禽中毒,让患病畜禽的病情越来越糟糕[2]。

1.4 对药物的适应症不清晰

有些基层兽医因为自身的专业水平不高,对畜禽患病的经历和使用兽药的药物原理等方面的内容根本不了解。在实际给患病畜禽用药的过程中,因为对药物的适应性不明白,只能根据兽药说明书上对病症的描述进行用药,而且在给患病畜禽用药的过程中还会依照自己以往的经验盲目改变兽药的使用剂量,进而造成畜禽发生药物中毒的情况。例如,在使用抗菌性的药物给患病畜禽进行治疗的时候,有些基层的兽医会错误使用抗阳性菌类药物来医治阴性菌疾病,特别是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大多数基层的兽医会借助自己以往的用药经验进行组合药物的治疗,如果患病畜禽的病情还是没有减轻,就会开始胡乱用药,这样做的后果是不但不能缓解患病畜禽的病症,还会对患病畜禽产生其他副作用。

1.5 用药的疗程和剂量十分混乱

在我国有关的兽药使用规定中,只是按照动物每千克体重对药物的用量进行了规定,但是并没有给出兽药使用的上限标准,致使很多患病畜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中毒的问题。很多基层地区的兽医对兽药的使用量缺少清晰的认识,因而在给患病畜禽进行药物治疗时很难把握好兽药的使用剂量,经常会在看不到治疗效果的情况下给患病畜禽盲目增加药物的使用剂量,最终导致畜禽的病情不断加重,甚至出现死亡的现象。当然,兽药的使用剂量不够也很难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长此以往可能还会导致畜禽体内的病原对药物产生抗性,使得病情治疗更加困难。科学有效的治疗应该是通过合理设定治疗的次数、兽药的使用剂量以及治病的疗程来实现的,但是很多基层的兽医在当地发生流行性的疫病时经常会顾此失彼,无法让所有感染疫病的畜禽都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疗,进而导致疫病的范围不断扩散。

2 解决措施

2.1 加强对基层兽医的培训

基层兽医自身专业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关系到防治畜禽疾病的工作质量,因此基层兽医在防治畜禽疫病的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很多基层兽医因为专业能力比较弱,对有关兽医知识的掌握也不全面,并且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兽医技能培训,因此在实际的兽医工作中,他们更多的是依赖于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对畜禽疾病进行防治,所以给畜禽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也影响了基层防治畜禽疾病的工作效果。面对这种现状,基层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兽医的专业技能培训,并督促基层兽医不断学习最新的兽医知识,以提高他们在治疗畜禽疾病方面的专业能力。为了解决好基层兽医在进行畜禽疾病防治过程中经常存在的误区问题,基层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并定期对基层兽医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兽医的专业素养,促使基层的兽医可以在进行防治畜禽疾病的工作中把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切实保障基层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质量。此外,还可以组织基层的兽医开展兽医知识教学交流,并邀请畜禽疾病防治方面的专家来对基层兽医的工作进行实地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基层兽医学会更好兽医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可以让基层兽医积累更多有用的实践经验,从而推动基层地区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3]。

2.2 科学使用兽药

为了达到治疗畜禽疾病的效果,基层兽医在给患病畜禽治疗的过程中,不但要对畜禽所患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还需要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来治疗疾病,必须要保证兽药使用的合理性,并且还要学会根据畜禽病情的发展状况来合理控制兽药的使用量。基层兽医在确诊畜禽所患疾病之后,还要对畜禽进行药敏试验,以免给患病畜禽使用了会产生不良反应的兽药。此外,基层兽医在根据病情合理把控药物的使用剂量时,严禁兽医在用药过程中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以保证药物使用疗程的合理性。比如,在对畜禽疾病的治疗上,通常以3~5d为一个疗程,在畜禽的病症完全消失的情况下,再连续使用1~2次的兽药就可以达到巩固治疗的效果,这时就要立刻停止药物的使用了。给患病畜禽用药的方式大多是进行肌肉的注射或静脉的注射,通过这两种方式可能将兽药的最大效果发挥出来。

2.3 加强对兽药的管理力度

在基层防治畜禽疾病的过程中兽药的管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基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兽药管理机制,加强对基层兽药的使用管理,规范基层兽医对兽药的使用。同时还要对基层的兽医进行有关兽药使用的知识培训,加强基层兽医的用药常识,以便让基层兽医在治疗畜禽疾病的过程中科学使用兽药。此外,减缓各类动物病原体和衣原体的进化速度,当前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规范兽类药品的使用,以保障兽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4 严谨对待兽医工作

基层兽医在开展畜禽疾病防治的过程中,应该严谨对待治疗工作中的各项环节,处理好细节问题。在治疗畜禽疾病的时候,基层的兽医一定要记得先进行药敏试验,之后再根据试验的结果制定科学的治疗措施,并做好与治疗有关的准备工作,对患病畜禽开展有效的治疗。在给畜禽治疗疾病的阶段,兽医还应该根据患病畜禽的病情发展采用综合的治疗手段,抛弃在之前的兽医工作中使用的错误治疗方式和治疗经验,并依据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科学治疗经验以及自己学到的专业兽医知识来对兽药的使用剂量和用药疗程进行科学的把控,将兽药的药效充分发挥出来。在治疗结束之后,基层兽医还要对治愈畜禽进行复查,了解畜禽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对畜禽再次进行用药。在诊断畜禽的病情时,基层兽医不能只通过观察畜禽的外表进行确诊,还要通过病原体化验等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性[4]。

3 结语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有许多农民群众正通过养殖畜禽的方式来获取经济收入。但是由于大部分养殖农户的文化程度不高,对畜禽养殖的有关知识了解较少,因而很难做好畜禽疾病的预防,导致在畜禽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而基层的兽医因为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在进行畜禽疾病防治时经常会出现各种误区,这严重影响了基层畜禽疫病防治工作的效果。为此,要不断提高基层兽医的专业水平,并要纠正他们在治疗畜禽疾病上的误区,不断规范基层兽医的工作行为,保障我国基层地区畜禽养殖的健康长久发展。

猜你喜欢

兽药患病兽医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兽药特点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兽药GSP目录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