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鸭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断与防治

2023-01-05孙运彬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8期
关键词:病鸭雏鸭气囊

孙运彬

(山东省莒南县十字路畜牧兽医站,山东 莒南 276600)

夏季气候高温高湿,饲料原料(玉米、豆粕、鱼粉、酒糟等)、成品料、鸭舍垫料很容易发生霉变,产生的霉菌毒素进入鸭体内,就会引起鸭霉菌毒素中毒。近几年来,莒南县肉鸭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鸭霉菌毒素中毒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雏鸭,对霉菌毒素敏感,其中对黄曲霉素比成鸡敏感200多倍,饲料中含有少量的霉菌毒素也会引起中毒,危害雏鸭的肝脏、肾脏、心脏以及免疫系统,容易继发感染病毒、细菌性等疾病,导致雏鸭的死亡率增加。肉鸭出栏后料肉比高,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往往具有隐蔽性[1],常常被忽视,严重影响肉鸭的健康,因此在肉鸭饲养过程中,要充分认识霉菌毒素的危害性并加以防治,以提高肉鸭饲养的经济效益。

1 鸭霉菌毒素中毒原因

1.1 谷物霉变的普遍性[2]

谷物在生产、储藏、加工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霉变,尤其玉米在成熟后受天气影响,收获前就已经发生了霉变,粕类、酒糟等在生产、保存过程中都易发生霉变,这些都会引起鸭霉菌毒素中毒。

1.2 霉菌毒素的隐蔽性

霉菌毒素是低分子化合物,饲料霉变刚开始隐蔽性强,感官难以判断,常规方法也不易检测出来,除非饲料或原料颜色、气味等有明显变化。正是由于霉菌毒素的隐蔽性,早期不能及时发现饲料霉变,容易造成鸭霉菌毒素积累性中毒。

1.3 霉菌毒素的特性

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具有稳定性、特异性、协同性、高效性等特性,霉菌毒素的特性导致霉菌毒素种类多,一旦饲料霉变,产生的霉菌毒素难以清除,即使存在少量的霉菌毒素,仍会引起鸭群霉菌中毒发生,饲料中产生的霉菌毒素种类越多,其毒害性越强。

1.4 霉菌毒素的垂直传播

种鸭场在养殖过程中,种鸭因霉菌毒素蓄积中毒,经蛋垂直传播给雏鸭,影响雏鸭免疫器官的发育,产生免疫抑制现象。

2 鸭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性

饲料发生霉变后,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饲料营养成分降低,适口性变差,蛋白质变性甚至腐败,产生大量的霉菌毒素,引起鸭霉菌毒素中毒。

2.1 霉菌毒素中毒损害内脏器官系统

雏鸭对霉菌毒素最敏感,种鸭和产蛋鸭采食霉变饲料,霉菌毒素在鸭机体内蓄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造成产蛋鸭卵巢和输卵管萎缩,产蛋量下降,畸形蛋增多;种公鸭睾丸受到伤害,精子发育异常,受精率和出壳率低下等。霉菌毒素在母鸭卵巢和输卵管内积累到一定程度,霉菌毒素就会污染种蛋,垂直传染给刚出壳的小鸭,造成雏鸭抵抗力差,成活率低。

2.2 霉菌毒素中毒易引起药物中毒

霉菌毒素严重损害鸭内脏组织器官系统[3],特别是对肝脏功能伤害严重,鸭肝脏霉菌毒素中毒导致肝脏新陈代谢能力和解毒能力降低,药物治疗时,如氨基甙类、氯霉素类、磺胺类等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在使用时,就会引起肝功下降,导致药物在肝脏内降解不完全,从而引起鸭机体中毒。一旦使用,肾脏毒害严重,导致鸭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2.3 继发感染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

鸭霉菌毒素中毒后,呼吸道和肠道黏膜因此受到伤害,鸭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引起病毒、细菌、寄生虫的继发感染,霉菌毒素中毒导致鸭肝、肾功能衰竭,使病毒、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内、外毒素得不到正常降解和排泄而加重病情。另外,肠黏膜的损伤,极易造成肠道反复感染,形成顽固性肠炎,难以治愈。

2.4 鸭生长速度降低,料肉比增高

由于霉菌毒素使内脏器官组织受到伤害,特别是肠道黏膜组织的损伤,导致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饲料未经消化,就被排出体外,鸭长得慢,料肉比高。

3 诊断

3.1 临床症状检查

2021年8月,莒南县某养鸭场饲养20 000只肉鸭,第15天开始发病,部分病鸭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生长受阻、瘫痪,有的出现神经症状,机体消瘦,呼吸次数增加,甩头,张口伸颈呼吸,眼睛鼻子有粘液流出,饮水量增加,出现下痢,个别鸭突然死亡,大群采食量减少。

3.2 剖检变化

临床剖检病死鸭,发现鸭肝脏肿大发黄、质脆,肝脏表面上散布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出血点。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胆囊充满胆汁,脾脏肿大,呈斑驳状。肾脏肿大,呈暗红色,气囊混浊增厚,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肺脏表面和气囊膜有米粒灰白色结节[4]。

3.3 病原观察

用镊子夹取气囊上或者肺脏组织上的黄色结节内容物,放在载玻片上面,用滴管吸取20 %的氢氧化钾溶液滴上几滴浸泡,然后盖上盖玻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看到镜头下树枝状的分隔菌丝体和分生孢子[5],结合鸭群临床表现及剖检情况,可确诊鸭群霉菌毒素中毒。

3.4 鉴别诊断

鸭霉菌毒素中毒与鸭病毒性肝炎、鸭李氏杆菌病、鸭瘟、鸭浆膜炎有很多相似之处,应注意鉴别诊断,鸭霉菌毒素中毒主要表现为肺脏和气囊表面有米粒样灰白色结节,各日龄阶段均会发病,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嗜睡,有神经症状;鸭浆膜炎主要表现为浆膜纤维素性渗出物,内脏表面和气囊最明显,气囊混浊增厚,气囊壁上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鸭瘟主要表现为高温、眼睑肿胀、流泪;鸭出败主要表现为成鸭多发,幼鸭少发,急性表现为瘫痪,慢性表现关节肿胀、跛行等。

3.4.1 病毒性肝炎 是雏鸭急性传染病,一般冬春季节多见,4~10日龄雏鸭多发,发病快,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最高死亡率可达90 %,病鸭一般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头痉挛后仰,角弓反张,很快死亡。剖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表面散在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胆囊肿胀并充满墨绿色胆汁。

3.4.2 鸭浆膜炎 主要侵害雏鸭[6],发病主要表现特征为雏鸭全身浆膜发生纤维素炎症,气囊增厚,如心包、肝脏表面炎症、肺气囊炎、脑膜炎等,死亡率和发病率都很高,一般2~4周龄的雏鸭多发,眼、鼻常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严重的出现神经症状,头后仰、痉挛。

3.4.3 鸭瘟 鸭瘟特征病变主要表现为口腔、食道以及泄殖腔黏膜变性坏死,呈灰白或黄褐色痂。头颈皮下水肿[7],体温42 ℃ 以上,严重的高达44 ℃,喜饮水,两翅下垂不能行走,粪便稀绿色。

3.4.4 鸭出败(禽出败、霍乱)病原 是多杀性巴氏杆菌,一般成年鸭多发,幼鸭很少发病。最急性没有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急性型病鸭精神萎顿,离群,食欲废绝,体温 42.5~43.5 ℃,病鸭瘫痪,1~2 d内死亡。慢性病鸭表现为关节肿胀,有豆渣样渗出物。

4 防治

4.1 淘汰病鸭,消除致病因素

及时淘汰中毒症状比较严重,没有治疗价值的病鸭,清理净料槽中霉变的饲料,更换无霉变的新鲜饲料,同时对鸭舍内外环境、水槽、料槽等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加强鸭舍通风换气,保持鸭舍内干燥清洁卫生,饲料要少添勤添,防止霉变。

4.2 药物治疗

制霉菌素拌料,100 mg/kg饲料,用VC+葡萄糖饮水,连用5~7 d,5 d后,鸭死亡率明显降低,鸭群采食量增加,大群基本恢复健康。

5 鸭霉菌毒素的防控

5.1 拒绝饲喂霉变饲料

鸭对霉菌毒素敏感,高剂量的霉菌毒素会导致鸭群明显的临床症状,低剂量的毒素会导致鸭的免疫抑制从而间接的引发其它疾病,因此养鸭户应该充分认识霉菌毒素对鸭的危害性,不喂霉变饲料。

5.2 加强饲料生产的管理

首先要把好原料关,禁止霉变原料入库;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搞好通风,清理好仓库,防止饲料原料变质;在饲料加工、配制、运输等环节,尽量减少储存时间,防止饲料在禽舍中发霉变质。

5.3 合理使用饲料防霉剂

由于饲料霉变的普遍性和隐蔽性,饲料中应添加防霉剂或脱霉剂,用来抑制霉菌生长,吸附霉菌毒素,防止鸭霉菌毒素中毒。

6 小结

霉菌毒素是养殖业的隐性杀手,其危害性很大,特别是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使鸭疫病变得复杂,成为养殖业的一大顽疾,要重视霉菌毒素的危害性并加以防控,以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病鸭雏鸭气囊
自然感染鸭坦布苏病毒蛋鸭卵巢的病理学观察
鸭浆膜炎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与诊治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