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生涯教育的高中语文传记阅读教学

2023-01-05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传记生涯职业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冯 岩

高中生涯教育伴随着课程改革,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为新高考的推进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也为学生的人生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随着生涯教育走向深入,教师们越发感受到学科才是生涯教育的主阵地,学科课堂学习中融入生涯教育应该是新时代生涯教育探索的重要方向。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这段表述直接将语文课程与生涯教育联系在了一起,突出其在生涯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

传记教学与生涯指导相融合,应该是一种很值得尝试的突破口。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本《中外人物传记作品选读》,这本书是选修教材,最适合作为融合课例文。“我们该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从杰出人物和成功者那里吸取经验,可能是最好的途径。”序言里的这段话点出了传记的生涯教育意义。将传记故事中的主人公与现实职业、生活相结合,与自我相对照,找到生涯探索上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从他人的成败中获取经验和力量,用“榜样”的人生来指导自己的发展。文言文中的传记阅读也是如此,突破文本理解的障碍,也是生动的生涯教材。

—、传记阅读中知道“我是谁”

“自我认知”是开展生涯指导的前提。从建构主义来看,自我是一个不断整合的建构过程,传记可以通过感知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建构自我。

比如,在传记《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教学中,探讨“杨振宁基于什么做出了怎样的人生抉择”,学生学习后得出结论,杨振宁人生中有两个重要转折点,一是在西南联大时期从化学系转入物理系,二是在芝加哥大学由实验物理领域转向理论物理领域,而做出的选择都是从自身的各种因素出发。学生由此明白“我是谁”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只有了解自己的特长、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杨振宁在几个人生重要节点都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并加以努力,取得了人生的辉煌。可见,成功垂青的是能认清自己的人,要扬长避短,尊重现实。

没有认清自己就会铸成大错。可以以《伶官传序》中的庄宗为例。如果只给学生讲君主宠信伶人的危害,这篇文章的生涯教育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正确做法是带领学生分析庄宗的前后变化。庄宗带着父亲的遗命,认清自己的使命“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归矢告庙,可谓意气风发。然而,成功以后便迷失自我,忘记了本心和初衷,不再有方向和理想,为所欲为,落得“不知所归”的结局。从本质上来说,这并不是伶人的错,而是庄宗自我定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挖掘这篇文章,生涯指导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辅助增加一些测试内容,如兴趣岛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等,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的意识和水平。

二、传记学习中明白“世界需要什么人”

生涯规划不是孤立的,不是想当然的,个人的生涯决策一定是建立在与外界的联通基础上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定的。传记正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职业、明确时代指向的极好途径。

例如,在学习《比尔·盖茨:IT英雄的成功之道》这篇传记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谈谈在现代背景下,比尔·盖茨会不会取得互联网领域的成功。将人物与时代、人物与行业对接,从而督促学生思考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在进行《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书本上的鲁迅与生活中的鲁迅的不同,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要生存于社会之中,都要有与社会现实合作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再如,在讲授文言文《种树郭橐驼传》的过程中,在扫除字词障碍后,指导学生理解这篇文言文的主题。本文表面是一篇传记,但实质上是在借郭橐驼这个人物来表明为政为官之理。从“什么样的人能种好树”深入到“什么样的人能当好官”,也就是让学生明白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色应该做不同的事情,并不是一味付出就是对的,就如同文章中所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以此启发学生认识到个体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关注该领域的学生例举熟悉的人物,并向同学简单介绍该人物的生平故事和为时代做出的贡献。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关注时代的习惯。

三、传记分析中懂得“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中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初认知阶段。借助对外界进行的简单探索,学生的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传记阅读教学可以辅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树立学习目标,并为此规划职业发展路线。

比如,文言文《屈原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等。其中,讲《屈原列传》,不但要看到屈原在为政方面的明达,在外交能力方面的突出,更要看到他对自己品行的坚守,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以天下为己任的矢志不渝,这样的人是敢于担当者。而苏武,即使被俘,也坚守底线,威武不能屈,恪守本分,靠着坚定的意志等到归国,这样的人是赤诚报国者。当然,也要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力,实现个人价值,这也同样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张衡就是很好的例子。《张衡传》里,张衡不但为官一任,更可贵的是在科技研究方面大有成就,“地动仪”中体现着智慧,也承载着思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史为鉴,审慎思考。

《蒙哥马利:强者是不断调整自己》是一篇军事家传记,讲授时,可以突出军人的职业特点,从蒙哥马利军旅生涯中那些英雄的表现中,体会何谓“铮铮铁骨”,感受何谓“永不言败”,这些品质是人生发展的强大支撑,从小处讲,可以提升当下学生的学习品质;从大处讲,可以引领学生的价值观。

当然,在学习榜样精神,确定未来目标的过程中,也少不了价值观的引领。例如,可以将《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与《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整合阅读,引导学生探讨两位传主有哪些共性?作为政治家、思想家,两位传主如何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对你的生涯选择有何启示?从而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人生发展方向。

四、传记积累中确定“我该怎么做”

确定生涯发展方向只是起始,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做才能向这个方向迈进,因此要及时搜集信息、比较分析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传记读物的人物启示性能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激励学生开展生涯探索实践。

传记文本中有大量与职业生涯相关的信息,很多传主的人生以职业生涯为核心,通过传主的职业经历不但能了解职业本身内涵、职业与专业的关系,还能看到现实的要求,以便学生为之努力。

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鸿门宴的故事就非常适合作为阅读与生涯相融合的范例。通过人物形象分析,结合历史资料,了解到刘邦和项羽都是有远大抱负的,都是以为一国之首为最高的政治理想的。然而,确定目标后,项羽并没有从大局出发,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错失了大好局面。而刘邦却是看清了形势,认清了自己的优势,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一点一点努力。每一个动作都是提前规划,最后步步为营,夙愿得偿。这篇文章两个主要人物的生涯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生涯决策的生动教材。

例如,在教授《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时,要告诉学生,想要做研究,只有兴趣是不够的,恒心和勇气更为重要,这就是现在开始要培养的品质。学习《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时,可以将沈从文的作品《边城》的唯美浪漫与沈从文自己一生的坎坷艰辛对比,从而理解作为一位作家、学者要有坚韧的品质,这样才能热爱生活,永不言弃。

融合生涯教育的语文课堂由单一走向多元,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引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实现终身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传记生涯职业
我的教书生涯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吐槽退役生涯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传记书坊
职业写作
读失败者的传记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