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3-01-05谭国缔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支原体病原鸡群

谭国缔

(广西大新县雷平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32312)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也称为鸡支原体病,其病原是鸡败血支原体,主要侵害鸡的呼吸道[1],当鸡只没有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情况下,往往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呈隐性过程,发展缓慢,病程较长。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均有本病的发生,发病率约为90%以上,但死亡率较低,最高可达20%至30%。

1 发病原因

1.1 病原学

鸡败血支原体于1935 年首次分离得到,这是一种不同于细菌和病毒的微生物,细胞柔软,没有细胞壁,外形呈球形或杆状,直径约为250~500nm,可以通过细菌滤器,核酸有DNA和RNA 两种,以芽生或二分裂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呈弱阴性,姬姆萨染色和瑞氏染色着色良好,仅有一个血清型。鸡败血支原体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体外培养时对营养的要求较高,需要在培养基内加入动物血清、新鲜酵母渗出液等营养元素才能够成活,且生长较为缓慢,液体培养基内3~5d,固体培养基内5~7d 才能够长成微小的“荷包蛋样”圆形菌落。该病原微生物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差,空气中4℃是可以存活20d,15℃是可以存活4d,50℃下存活20s,在饲料中4℃可存活1d,对紫外线敏感,阳光直射可以让病原很快失去活性,常规的化学消毒剂也均能够使其灭活。

1.2 发病诱因

本病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春季、秋季和冬季发病较多,在天气骤变或环境温度过低又没有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时更易发病。在饲养管理欠佳的养殖场中患有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病鸡比例更大,这是由于鸡舍内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粪污没有及时清理,环境过于潮湿都会导致鸡舍内有毒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变高[2],而有害气体对于鸡只的呼吸道有较大损害,更容易发病。当鸡群患有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鸡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其他疾病时,很容易继发慢性呼吸道病,同理,当患有慢性呼吸道病时也容易继发其他细菌或病毒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免疫工作也能够导致鸡只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这是由于小日龄的雏鸡呼吸道对于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当气雾免疫的操作不当时很有可能诱发鸡慢性呼吸道病。

2 流行病学

败血支原体不仅能够感染各个品种、任何生长阶段的鸡,对孔雀、鹌鹑和鸽子也有一定的易感性[3],在我国,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昼夜温差过大,发病率比平原地区高很多。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鸡和隐性感染鸡,这些鸡只的呼吸道内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通过打喷嚏、咳嗽等活动将病原微生物排出体外,健康鸡群接触到患病鸡或隐性感染鸡时有可能被感染,此外,当健康鸡群接触到被污染的垫料、饲料、饮水、环境时也都会造成本病的传播。成年患病公鸡的精液和母鸡的输卵管内均有败血支原体的存在,可以通过垂直传播的方式传播给种蛋,种蛋又可能在孵化室中将病原微生物传给其他蛋,造成大范围传播。

3 临床症状

本病病程比较长,潜伏期多为4~7d[4]。大多数患病鸡精神状态不受任何影响,采食量变化不大,仅有少部分患病鸡出现被毛凌乱,体重减轻,呼吸音增强,尤其是到夜间可以听到明显的喘鸣音,食欲减退,蛋鸡的产蛋量显著下降,鼻腔内有浆液性黏液流出,还会伴有咳嗽、打喷嚏等呼吸系统症状,患病鸡为了将鼻腔内的液体排出经常有摇头或甩头的表现。听诊有干性啰音,当出现鼻炎时,咽部、喉头、口腔和气管也都有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抗下都中有渗出物蓄积,可挤出黄白色干酪样物体。有的患病鸡舌根、颊部黏膜有散在的灰白色、黄白色真假大小的喉样假膜,喉头和气管中为黏液性渗出物,有时呈干酪样造成气管和喉头的阻塞。患病鸡因呼吸困难呈现伸颈张口呼吸,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很可能由于窒息导致死亡。少部分患病鸡出现单侧性结膜炎,甚至发展为视力衰退或失明,影响患病鸡的正常活动,影响其生长发育。单纯感染鸡慢性呼吸道病时死亡率一般不高,但当患病鸡只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发疾病时死亡率会显著升高。

4 病理变化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集中于鼻腔、气管、支气管以及气囊内,以上器官中含有浑浊的粘稠渗出物,气囊壁增厚、浑浊,有芝麻粒至黄豆粒大小的结节,有时气囊内有干酪样物体,病程较长、患病较重的鸡肉髯和颈部也都存在干酪样渗出物。鼻腔和气管中黏液增多,气管黏膜轻度水肿,气管环状出血。部分病例有轻微心包炎、肝周炎和输卵管炎样病变。

5 诊断方法

鸡慢性呼吸道病存在隐性感染的情况,且很多患病鸡在感染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时也会继发其他细菌或病毒性疾病,所以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诊断不能够做到十分准确,如需确诊应当进行实验室检查。病原学诊断是最为准确的诊断方法,将患病鸡的气管、气囊渗出物在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根据病原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诊断,但由于鸡败血支原体体外培养的条件较为苛刻,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很难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应用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也可以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法、核酸探针法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诊断。

6 综合防治措施

6.1 治疗

当鸡群感染鸡慢性呼吸道病时,应当进行药物治疗,由于鸡败血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结构,所以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通过影响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效果的抗生素起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能够用于治疗本病的药物有强力霉素、泰乐菌素、红霉素、双氟沙星等。也有学者探讨了清热解毒类中兽药与酒石酸泰乐菌素、恩诺沙星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有明显疗效。

6.2 预防

为预防鸡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各个养殖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也可以进行药物预防,尤其是对于新引入的鸡雏可以在饮水中加入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的那个药物进行预防,效果比较明显。

此外,还应当加强饲养管理,执行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制度,不同日龄的鸡不进行混养,当需要从场外引入种鸡、种蛋时应当严格检疫,不从疫区或受威胁区引种,新引入的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确定其健康状态后方可混群饲养。饲养密度也应当严格控制,饲养密度过大很容易造成鸡舍内有毒有害气体的蓄积,在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的前提下,应保证温度,避免温差过大引起鸡群应激,及时通风,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蓄积。在配制日粮的过程中,应当做到营养全面,能够满足鸡只正常的生长发育,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以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支原体病原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画里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