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本中气理论辨治灼口综合征
2023-01-05李道端许生甜张太君指导
李道端,许生甜,张太君(指导)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3.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灼口综合征是指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常不伴口腔黏膜损害及特征性组织病理变化[1]。本病发病率约为0.1%~3.9%,70%以上为中老年妇女,并随着其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2-4]。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包括局部不良刺激、过敏反应、唾液腺功能障碍、唾液成分改变、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亚临床型三叉神经痛、外周小纤维神经病变、焦虑抑郁等[4-5]。西医治疗主要包括去除局部刺激、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6]。中医多从心论治,认为本病多由心火炽盛、瘀血阻络导致,采用清心泻火兼活血化瘀之法[7-9];亦有从肝肾、脾胃,或从湿、热辨治,治以调和阴阳、滋补肝肾、补气健脾、清热化湿等法[10-12],疗效尚可。
笔者基于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就诊的灼口综合征患者,女性占绝大多数,且多为更年期妇女,除主症舌灼热、疼痛、麻木外,还多伴口干、失眠、五心烦热等少阴阴虚之象。故依据《黄帝内经》标本中气理论,“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从少阴经辨治此病。
1 标本中气理论
标本中气学说源自《内经》运气七篇中的《六微旨大论》和《至真要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记载: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
标本中气理论阐述了自然界三阴三阳与六气的关系,也反映了人体六经与六气间的联系,为预测疾病、洞察疾病转归、辨证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标即三阴三阳,体现天气阴阳的变化规律。本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现象。中气乃三阴三阳的表里之气,与标气共同维持天气平衡。如少阴为标,少阴之本为热,中气为太阳;太阳为标,太阳之本为寒,中气为少阴;少阴、太阳互为标本,主人体寒、热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少阴内寄真阴真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少阴以热为本,火热和煦,肾水、心血得以温养,水火既济,周流不息,散布周身,滋养四肢百骸,故生理状态下,未见肾水之寒,亦未见心火之热[13]。少阴为标,居于阴分之中,为一阴之初生,属阴,本为热,属阳,标本异气,病从本从标。少阴本热为病,多为标阴先亏所致。人到中年,由于工作压力,生活习惯不良(经常熬夜、饮食不节、房事过度等)往往导致真阴亏耗,变生火热之症。多数患者诉有口干、口渴、心烦、失眠、手脚心发热等阴液不足、阴虚内热之征,舌脉象也多表现为红舌、少苔、细数脉。
水生木,木生火。少阴肾水可涵养肝木,维持肝脏条达舒畅,肝木滋生、助长心火,能使心神安定,故本病可见肝之病变,临床常见抑郁、多疑、急躁易怒等。少阴阴亏,肝木抑郁,郁而化热,肝火亢盛,母旺子亦旺,终致心火炽盛,心火循经上炎,灼伤口舌,而发为灼口综合征。本病终为心火炽盛导致口舌灼热疼痛,究其本源,实为少阴肾水不足,真阴亏耗导致。
2 以滋水清火为核心
标阴为病,当以养阴为要,又有心肝火旺,宜滋肾阴、清心肝火,方用三物黄芩汤或黄连阿胶汤加减。两方皆在滋肾水之时,兼清心火、肝火,使肾水复,肝木生,心火和煦。《备急千金药方》中记载:“治妇人在蓐得风,盖四肢苦烦热,皆自发露所为,若头痛,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热,与三物黄芩汤。”《神农本草经》谓生地:“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除痹,生者优良。”黄芩主诸热黄疸,退热除烦。本方生地黄养肾水、滋肝阴,黄芩、苦参合用,沉降泄热燥湿,清心肝邪火,清补结合,使肾水得复,肝木调达,心神得安。临床常用黄连代替苦参,因苦参大苦大寒,其燥尤烈。黄连阿胶汤源于《伤寒论》,主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滋阴降火,黄芩、白芍清热养血敛阴,“焦苦入心”,黄芩、黄连,合用加强清心、宁心之功。鸡子黄临床应用较少,用生地、龟甲代替,滋阴之功不逊前者。用方加减应灵活变通,如舌刺痛兼有瘀象可加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烦热、腰膝酸软可加知母、黄柏等滋养肾阴,失眠多梦可合用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口干、便秘可加麦冬、天冬养阴润燥。同时,加入桂枝、肉桂等温药以助气血运行。
3 验案举隅
陈某,女,37岁,未婚,2020年5月13日初诊。症见舌痛,自觉舌上如沸水烫样灼热感,昼夜如此,以致难以入睡,口含冰水能缓解。睡时多梦,时有噩梦,早醒,四肢烦热,月经量少,自诉情志抑郁,情绪暴躁,工作及家庭压力大,大便干,2~3日一行。望口腔黏膜外观正常,无红肿、溃疡等病变。舌质红绛,少苔,舌底脉络曲张,脉细数,左寸脉弱。既往患有“甲状腺全切除术”史,“乳腺增生”病史。西医诊断为灼口综合征,中医诊断为舌痛,辨证为少阴热化证,治以滋阴清火,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减。药用生地黄30g,酒黄芩10g,黄连3g,知母10g,黄柏10g,醋鳖甲30g,北柴胡10g,酒川芎10g,麸炒枳壳15g,白芍15g,桂枝10g,龙骨30g,牡蛎30g,炙甘草3g,燀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牛膝15g,丹参20g。共7剂,中药配方颗粒,每日1剂,饭后0.5h温水冲服。2020年5月19日二诊,诉口干、灼热感明显减轻,早醒次数较前减少,噩梦消失,仍多梦、不易入睡,腹胀,大便2~3天一行,但排便通畅。舌尖红,苔白,脉细数,舌底脉络微曲张。辨证同上,去原方中黄芩、柴胡、川芎,生地黄减半,加竹茹、陈皮、半夏、远志、枸杞子各10g,茯苓、鸡血藤各15g,酸枣仁20g,7剂,服用方法同前。2020年5月27日三诊,诉舌痛大减,稍感口干,睡眠较前明显好转,梦稍多,舌红,少苔,脉细。辨证同上,处方黄连阿胶汤加减,再服14剂。2021年4月8日因情志抑郁再次复诊,诉舌头灼热感消失,自停药后未复发。
按:本案以舌痛灼热为主症,伴见烦躁多梦,其病位在肝肾,辨证为少阴热化,治以滋阴清火,以三物黄芩汤加减治之。初诊予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酌加知母、黄柏滋水涵木,清肝泻火,醋鳖甲养阴退热除蒸;佐以柴胡、白芍等疏肝解郁之品,使肝气调达,情绪得舒。左寸脉弱,噩梦连连,考虑阴阳失调,予桂枝、白芍、龙骨、牡蛎,即合桂枝龙骨牡蛎汤,以养心益肾,解郁和营,改善睡眠质量。气滞则血瘀,不通则痛,予桃仁、红花等,使瘀血去,脉络通,又可消梦助眠[14]。“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丹参性微寒,味苦,《本草纲目》记载:“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加丹参“急则治其标”,加速缓解舌痛症状。二诊口干、灼热减轻,见腹胀。肝郁脾虚,阴虚易生痰湿,以茯苓、半夏、陈皮可健脾和胃、行气消胀;加竹茹使心火去,心神安;又加酸枣仁、远志,增强安神助眠之功。鸡血藤活血养血,助瘀血去,新血生;枸杞子滋补肝肾。三诊仍失眠、多梦,故予黄连阿胶汤加减滋阴泻火、交通心肾,以巩固疗效。
4 小 结
《灵枢·五阅五使》曰:“舌者,心之官也。”《灵枢·脉度》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心与舌乃从属关系,且手少阴心经之别络入于心中而连系于舌下,故中医治疗灼口综合征多从心论治,认为主由心火炽盛、血脉瘀阻导致。然治病必求于本,必整体审查,不可认为心火独亢,而余脏安。心肾同属少阴,两者关系密切,一脏病变必联系另一脏。又有五行生克“水生木,木生火”,肝与本病发生也密切相关。
本病主症为舌灼热疼痛,病性属热,“少阴之上,热气治之”,见热致病,先思少阴,故笔者基于标本中气理论,认为灼口综合征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女性,由于生理特性、生活方式等因素,常致真阴亏损,是本病发生的病因;少阴阴亏,肝木郁而化热,母旺子亦旺,终致心火炽盛。心火循经上炎灼伤口舌是本病核心病机,治法宜选用滋阴清火,方选三物黄芩汤或黄连阿胶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