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策略
2023-01-05晁丹丹
晁丹丹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畜牧服务中心 274000)
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养殖一度成为很多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畜牧业也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一项产业。畜牧生产规模也逐渐开始朝着集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畜牧生产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不经处理的污水排放、粪便堆积等问题,不仅对空气、土壤、水体造成了大量的污染,而且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无论是养殖户还是相关政府部门,都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畜牧生产的发展不应该以环境作为代价,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选择合适的畜牧生产场地,无害化处理技术,加强畜牧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加强废弃物利用,来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畜牧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实现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畜牧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1 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畜牧生产是很多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在畜牧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浮沉漂浮物有毒气体等,对大气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且畜禽的粪便和尿液因为排放量大和有害物质含量大,所以一旦任之堆积发酵便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空气中散发着恶臭,而且环境污染度非常高。尤其是到了夏季,温度较高,正是很多病疾病的高发期,更容易增加病原种类,造成病毒肆意传播,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在畜牧生产过程中,浮沉漂浮物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之一,例如畜禽食用的草料、饲料以及其他草料加工物等,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浮沉漂浮物漂浮在空中,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再者,畜禽的生长环境如果不能保持干净卫生,便会有很多细菌、微生物等潜伏在粪便里,甚至有很多寄生虫通过水、食物等进入畜禽体内,畜禽粪便没能进行无害化处理,反而随之弃之,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后便会有很多残渣漂浮在空气中,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不说,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1]。
1.2 病死畜禽尸体处置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养殖人员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为了贪图便捷,导致养殖户随地丢弃未经过处理的病死动物尸体的现象经常发生。没有经过正确专业处理的病死动物尸体如果随处丢弃,不仅会严重污染环境,还会导致动物疾病的传播与扩散,对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1.3 对土壤造成的污染
近年来,尽管畜牧业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很多地区的畜牧养殖技术并不成熟,导致在养殖过程中仍然采用较为落后的饲养技术,对畜禽的粪便排泄物和废弃物等处理能力较差,将其随便堆积在空地里,或者大量翻种在田地里,土壤中的空隙很容易被堵住,一旦土壤中缺乏透气性,农作物根系便会无法正常呼吸,长此以往会使得土壤出现板结化,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再加上畜禽粪便并没有经过处理,会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会增加土壤中的盐性成分,而且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自我进化能力;而且由于土壤受到了污染,土壤内的有机质便会增加,这也是变相的为很多微生物、害虫等产卵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即便是在较为寒冷的天气里,这些微生物、有害害虫等也能进行大量繁殖,对土壤,尤其是农田土壤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严重阻碍着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1.4 恶臭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动物排泄的粪便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来源,规模化养殖场每日产生大量粪便,这些粪便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散发出恶臭气味,严重影响养殖场周围的空气,造成环境污染。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随意排放到大气后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1.5 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在畜牧生产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污水排放,一旦污水排放到水域里,便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污染。畜禽粪便作为主要的畜牧生产排污物,如果没有完善设备进行无害化处理,那么粪便中含有的大量污染物质和有害物质便会直接导致环境污染。未经处理的污水中会含有大量的病毒微生物,一旦流入水中或者渗入到地下水中,便会迅速恶化水源,破坏水质结构。如果污水流入到生活用水区域,流入到附近的河流中,不仅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使水体营养过度,也就是富营养化,会破坏生态平衡,对于河流内的生物也会造成致命的打击。
2 畜牧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2.1 养殖场的设置和布局不合理
2.1.1 清粪工艺存在问题
无论是大规模的畜禽养殖还是个体养殖,都没有认识到清粪工艺的重要性,而在我国,清粪工艺主要有水冲式和自流式两种,但是这两种工艺会导致排出的污水和粪便混合在一起,对于后期处理非常困难。但是日本采用的干清粪工艺可以有效避免这些缺点,而且在西方国家也已经开始普及使用。干清粪工艺就是将畜禽排出的粪便和尿液进行分流处理,干粪由机器或者人工统一进行处理,尿液从专门的排尿渠道流走,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而且这种清粪工艺具有非常大的优点,不仅可以保证饲养环境干净卫生,而且产生的污水少,易于处理。但是尽管如此,在我国仍然只有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逐渐试用,大部分地区的养殖场仍然采用水冲式和自流式的处理方式[2]。
2.1.2 废水与粪尿处理设施存在的问题
很多地区因为畜禽规模化养殖改善了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畜禽养殖业一度成为了很多地区养殖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国家在大力鼓励和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污染防治工作,导致畜牧生产与环境治理严重不平衡。在养殖过程中,并没有建设足够容量的废水处理设施,导致大量的养殖废水无处排放,只能随意排放到一些空地或者废弃地区,不仅设施处理效果很差,而且许多因粪便堵塞而停用,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臭气熏天。拿一线城市北京来举例,大多数的养殖场并没有专门设计废水综合处理设施,仅有的也就是一些简单的工艺设施,通过过滤加沉淀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也导致了有害物质还是能通过空气传播等方式来造成环境污染[3]。其次,管理水平差,很多畜禽养殖场不仅专业设施差,而且学习能力较低,管理水平差,既不了解专业的粪便污水处理工艺,也没有相应的处理能力,又无法进行专业技术学习,致使清粪不及时,造成设施不能有效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养殖户并没有认识到粪污处理设施的重要性,甚至很多养殖户为了节省安装粪污处理设施成本,而选择视而不见。再加上环境监管部门并没有定期对养殖户的粪污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监督力度不强,也是导致废水与粪尿处理设施不全的因素之一,大多数的养殖户仍然采用露天的方式任由粪尿堆积发酵,晾粪场设施简陋,而且也没有没有防渗、防淋措施,致使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
2.1.3 布局存在的问题
有调查发现,越是大规模的畜禽养殖越是集中在人口集中、水系发达的沿海城市,这也直接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这些地区大都种植业和养殖业分离,所以畜禽粪便可用于农业种植作为田间肥料的少之又少,养殖废水超标排放。尤其是我国并没有明确的畜禽养殖污水、废弃物等排放标准,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导致大量的污水粪便集中排放到周围土地上,导致周围土地无法完全消化进而造成污染。再加上很多地区并没有将粪便转化为农田肥料,导致大量畜禽粪便堆积,处理起来十分困难。
3 畜牧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防治策略
3.1 实施生态养殖
近年来,畜牧生产越来越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式发展,生态养殖不仅成为了目前最受欢迎的养殖形式之一,而且也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发展生态养殖不仅具有物质资源再利用,减少养殖废弃物、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而且还能促进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畜牧生产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变废为宝,也就是将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然后转化为农田肥料资源,这样不仅可以用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降低种植成本,还能避免因为粪便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当然,还可以将畜禽养殖排泄的粪便及废弃物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沼渣等可以用作种植业的肥料也可以用于人类的日产生活。一方面可以解决污水、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推进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平衡。由此可见,在以后的畜牧生产过程中,生态养殖必将会成为最主要的养殖方式[4]。
3.2 加强畜牧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只有加强卫生管理,才能推动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卫生管理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意义,只有卫生管理做到位了,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畜牧生产过程中对卫生管理牵扯到很多方面,例如饲料种类、饲养环境、饲养排泄物处理等。合理选择期间种类能够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饲养环境时刻保持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避免空气中滋生细菌和微生物等;对畜禽的排泄物以及饲养污水等进行科学处理,避免粪便堆积等,可以改善空气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5]。
3.3 合理选择畜牧生产场地
畜牧生产应该符合生态化养殖的标准,尤其是在畜牧生产场地的选择上,应该远离水域、远离住宅区、远离交通枢纽,尽量选择林地、农田等地,这样一方面能保证畜牧养殖能够保障市民的生活环境,而且符合生态养殖的标准。此外,畜禽养殖过程中对水的需求比较多,对水质的需求比较高,所以应该充分考虑用水问题,保证水资源充足能满足饲养需求,当然不仅如此,畜牧生产场地的合理选择还应该考虑废弃物、污水排放等问题。
3.4 加强粪污废弃物利用
加强废弃物利用与改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畜禽粪污作为主要的畜牧生产废弃物,放对了地方就是重要的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严重的污染源。加强粪污废弃物资源利用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粪污还田,粪便堆肥,粪水肥料,粪污能源等,都是通过对畜牧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集中收集,然后经过一些列的氧化、无害化处理后,要么化作肥料用于田间,要么通过建设沼气工程,利用沼气提纯生物天然气。节省了一定的成本不说,还提高了农田的质量,改善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为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加强粪污废弃物利用是一项漫长的工程,为国、为家、为社会、为环境都是意义重大的,因此,不仅要加快、加大粪污废弃物的利用力度,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促进绿色生态畜牧生产发展[6]。
3.5 加强科学研发,促进污染处理科技化
改善畜牧生产环境问题,不仅要从思想出发,更要借助科技力量来实现。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科技专项资金投入,给予一定的设备支持,让畜牧生产能通过科技化手段来改善污染问题。例如可以利用生物手段和科技手段,将畜禽排出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已经被破坏的环境进行最大限度的修复。同时还要转变饲养方法,避免不科学的养殖方式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推动畜禽养殖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推广污染物质排放小的新型养殖方法,发展生态农业。
3.6 科学配置设施,发展畜牧生产规模化
在畜牧生产过程中,因为很多养殖户无力购买昂贵的排污设备,所以尽管他们知道不规范的畜牧养殖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也与生态养殖的理念相违背,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现代化的养殖过程中,应该发展规模化的畜牧生产,建立统一的、科学的、符合标准的排污处理设施,以满足实际需求;并逐步完善排污处理体系,对生产污水、生产废弃物等科学处理,实现畜牧生产的规模化、科技化[7]。
3.7 普及法律知识,推进畜牧生产规范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畜牧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管理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畜牧生产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要对畜牧生产活动进行管控,尤其是已经完成环境污染的地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设置必要的污染处理设备,对符合排污标准的给予排放,最大限度消减畜禽粪便随意排放造成的环境隐患。
4 结语
畜牧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都在面临的严峻挑战,转变畜牧生产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在推进畜牧生产的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只有社会各界联系起来,积极配合,共同应对环境治理难题,并逐步建立起完备的环境治理监督体系,不断研发新技术,才有助于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