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政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思考

2023-01-05陈钰业陈思逸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协商共同体

陈钰业,陈思逸

(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是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具有显著优势。人民政协开放包容、平等协商的特点,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文化理念的一致性、价值取向的同一性和目标追求的共同性。人民政协独特的协商交流平台优势、独具的协商对话机制优势、独有的协商沟通人才优势、广阔的对外交流渠道优势,能够很好地发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正能量[1]297。人民政协应以开放包容胸怀、柔性协商思维、平等对话机制、为世界谋大同的人文精神,充分利用和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人民政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内在的多重一致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提出并为世界普遍接受的现代国际治理价值观,也是“中国的世界秩序”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体现中国传统“天下大同”的人文关怀和价值理念,是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现实关照。它以开放包容、休戚与共、合作共享的系统性思维,将中国传统四海一家的“天下观”发展为命运与共的“世界观”。它用中国儒家的“天下大同”思想关注全人类共同命运,谋求应对人类共同风险的“良政善治”,而不是“独善其身”的自我发展,更不是“有我没你”的零和博弈。

(一)文化理念的一致性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在于结成社会群体共同生存。人的本质和价值只有通过共同体才能体现出来,“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2]。个体的人唯有结成共同体才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作为共同体的社会也只有在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中才能得到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在这个共同体中人类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人类在共同为人类文明创造贡献的同时,需要以“共同体意识”通过谋求合作以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风险和挑战。

从文化理念层面来讲,人民政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致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共同治理理念与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高度契合。人民政协平等协商是为求同存异,在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基础上谋求共同利益。其目标实现不是靠某一大国颐指气使地强加于人,而是通过平等协商的对话机制,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达成政治共识,以和平合作方式为实现互利共赢目标而采取共同行动,共建和谐世界。

中国深厚的“和合”文化理念奉行与国相交“和为贵”,争取和平、促进和平、维护和平、珍爱和平;主张与人相处“和而不同”,尊重彼此利益和重大关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就是协商合作、共建共享的至善之道。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天下大同思想,就是要以和合思维谋求共同利益而非个体利益,以维护世界和平、共建世界和谐的共同行动,在公平公正平等原则下谋求各国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所要谋求的正是人类共同利益,而非某个大国独霸利益,更不是单极世界的一家独大、赢者通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中国所倡导并积极践行的“为世界谋大同”的目标追求,是新时代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世界担当。

(二)价值取向的同一性

人民政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价值取向,都是在平等协商对话交流基础上实现柔性治理,是“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5],而不是强加于人、居高临下、倚强凌弱。这些朴素而又实用的利益平衡、矛盾调处、权利让渡和妥协理念,是用中国人的柔性思维方式解决矛盾、化解纠纷,实现互利共赢。在国际政治领域则是通过国际会议或国际组织间的合作,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友好交往交流,以平等协商、交流对话方式求同存异,达成政治共识;是依靠政治互信、相互尊重和平等对话,树立威信和良好形象赢得支持和拥护,而不是以武力或强权威慑,所谓“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6]。

人民政协民主协商意在传播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这些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民政协所奉行的价值理念和国家基本原则。中国所倡导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正是基于彼此尊重、相互谅解、协商对话的柔性思维,通过政治协商消除隔阂、减少对抗、化解矛盾、求得共识,找到人类最大公约数,画出共同利益最大同心圆。人民政协情感对话式民主协商广泛听取意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平等合作、协商共建理念,都是基于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尊重彼此关切前提下,以和平合作协商共建方式实现各方共同利益、达成共赢。

(三)目标追求的共同性

人类历史的发展早已不再是彼此隔绝、自在自为的“小国寡民”状态,而是相互依存、高度依赖、荣辱损益与共的共同体。全球化程度越是加深,人类相互依存度就越高,命运与共、休戚相关、损益相依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处境。各国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利益有差异甚至冲突,但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民主、自由等却是人类共同的目标追求,为了人类共同目标必须进行合作而非相互隔离、彼此孤立,更不是相互对抗和武力威慑。这就需要用新发展理念、新治理思维引导世界发展,塑造公平公正平等的国际治理新秩序。中国倡导并积极践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这种全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秩序的集中体现。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处于民族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方位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休戚与共的中国表达。它不仅是推动中国发展动能转换的发展理念,更是通过协商合作、共建共享与世界共同发展,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成果、搭中国发展便车的共赢理念。和谐世界、命运与共、共建共享,体现出中国对人类命运的高度人文关怀和深厚天下情怀。

人民政协秉持的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建共享理念,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传统治国理政者“天下大同”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框架内,创新转化为“为世界谋大同”的“世界观”,以“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和“推己及人”的人文关怀为人类共同命运着想,以协商合作共享的“共同体思维”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风险和挑战。

二、人民政协具有为实现人类共同利益奋斗的“共享”价值目标

人民政协既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也不是具有行政职能的执行机构,而是基于包容互信、交流对话、平等协商的专门协商机构,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不是靠权力强制,更不是以武力威慑强加于人,而是在平等协商、相互妥协、求同存异的共识之下,采取自觉自愿的共同行动。

(一)开放包容互信的政治文化基础

人民政协是基于政治互信、通过对话协商形成政治共识,实现共同目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平等协商对话式民主,更有利于在尊重权利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沟通、彼此妥协与权利让渡达成目标的一致性。人民政协的开放包容、协商求同政治理念与目标取向,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谋求共同利益的目标高度一致。

人民政协通过分布于社会各界别的委员,把体制外的不同意见甚至政治异见,以吐故纳新吸收新委员的方式整合社会诉求;通过定期更换和增补委员,把新兴社会力量中的代表人士纳入体制内,并通过他们将其所代表的界别群体意见变成体制内的意见,以政治协商实现利益诉求和政治意愿的整合。也就是说,人民政协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于全过程,注重引导委员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和关切点上正面发声、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实现共赢。

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是靠权力,而是基于平等对话的政治互信,以政治对话相互让渡利益的妥协机制达成共识。人民政协开放包容、平等协商的政治文化品格,具有深层政治互信的价值基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运行逻辑和作用机制高度吻合。在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风险和挑战、解决人类社会治理的共同问题方面,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目标价值具有一致性,具有形成高度政治互信的价值基础。

(二)合作互利共赢的共同目标追求

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现方式是通过政治协商、广泛参与、平等对话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即在共同体内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在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是基于共同富裕理念,把中国传统“天下大同”理想转化为对人类共同命运关照的具体实践,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主导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倡议,让世界在和平合作发展中共享中国的发展成果,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合作中共同发展,而不是关起门来独占独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取向是开放包容、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和互利共赢,而不是某个大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各国共同参与合作的多元格局,是应对人类共同风险挑战的协商合作机制,是国家间通过平等对话的协商机制求得共识、调处矛盾、解决争端,而不是某个大国主导下的单独行动。中国特色的人民政协正是通过平等对话、友好交流方式消除分歧,达成共识,为实现人类共同目标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三)共商共建共享的利益实现路径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真正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顺应人类共同要求而结成的共同体,是“人的本质”在新型国际关系中的集中体现,是为实现人类共同利益、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风险挑战而采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则的自觉行动。因此,奉行的根本准则自然是政治互信、相互尊重,不是损人利己的个人行动,更不是唯我独尊的霸权行径,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7]的“兼善”情怀,在共商共建中实现发展利益共享。

人类共同的目标在于对生存、安全、和平、平等、自由、发展、繁荣的需要。当今世界不再是相互隔离而是高度依存,不再是一家独霸而是共存共荣,不再是零和博弈而是合作共赢。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人类世界日益成为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共同体。面对越来越多的共同危机和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置之事外,而是患难与共、休戚相关,更需要同舟共济以应对共同风险、挑战和危机。实现共同利益的途径唯有共商共建,通过平等协商、对话交流求同存异,管控分歧,寻求政治共识,实现合作共赢共享目标。协商民主就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治理机制,人民政协正是协商合作、对话交流的有效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发展成果要让世界共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实现世界的共同发展。

三、人民政协具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独特政治优势

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具有“亦官亦民”的特点,具有代表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较高的权威性、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较强的组织性和合法性,因而在实行协商民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8]。“亦官亦民”的特点使人民政协在公共外交领域更具有亲和力、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能够以其独特优势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独特的协商交流平台优势

人民政协作为协商合作的平台、民主协商的专门机构,对内是参政议政、民主协商的专门机构,是人民广泛参与、当家作主的有效实现方式;对外是友好交流、协商沟通的有效平台,借助这个独特平台,人民政协在公共外交领域与各国展开友好交流,与各国议会、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等开展平等对话、交流、协商。

作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主体,人民政协特有的包容协商精神、开放交流机制,使其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可以通过各国官方搭建的交流平台展开对外交流,与各国政府间开展对话,与各国议会、政党开展友好交流。人民政协的非政府性质、特有的中立性色彩,在对外交往中更具有公信力和亲和力,便于开展民间外交或公共外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递好中国人民情感。借助国际友人、友好国家、合作伙伴、利益攸关方等搭建的各类平台,可以充分协商沟通交流,增强政治和战略互信,更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在对外交往中形成的“21世纪论坛”“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简称“经社理事会”)“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简称“中宗和”)等众多有影响力的对外交往平台,在国际学术科技领域、国际经济发展与合作、国际宗教交流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递中国声音、表明中国态度和立场、妥善处理国际交往中涉疆涉藏涉台等敏感问题上,很好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形象,有效提升了相关领域的国家影响力,增强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二)独具的协商对话机制优势

协商民主是一套完整的制度设计,体现人民主权原则,是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治理的民主形式。人民政协制度是在中国现代国家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探索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民主制度,具有开放包容、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和合文化基因,是多元开放思维和系统思维,而不是二元对立思维非此即彼的排他性选择;能够通过协商对话机制有效兼顾各方利益,在充分沟通对话交流基础上求得政治互信、达成政治共识,实现国际事务的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人民政协柔性协商对话机制,具有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政治互信的特点,能够与参与协商各方平等对话、友好交流,在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理解包容的基础上,以开放包容胸怀容纳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以政治共识消除意识形态对立和冲突。人民政协的政治超脱性和相对中立性特点,开放包容、平等协商、和平合作的交流对话机制,更便于与各国议会、政党、民间组织等开展多层次友好交流。人民政协的渠道广泛、参与多元、成员众多优势,更便于通过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代表人士,积极开展国际间广泛交流合作。借助人民政协这个平台,用中国话语和中国行动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故事,让世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作用效能,用实际行动展示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三)独有的协商沟通人才优势

人民政协荟萃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名流,其成员来自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界别多样,联系广泛,独具人才荟萃优势。人民政协与国内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新闻传播、民营经济等各领域各类人才,具有地缘、亲缘、业缘、学缘等天然亲密关系,具有对外交往的特殊优势。人民政协可以通过遍布世界各地、分布于各行业各领域的华侨、华人和国际友人,发挥人才优势,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献计出力。

(四)广阔的对外交流渠道优势

人民政协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对外交往交流活动。通过各种论坛、研讨会、研究会、座谈会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通过深入对话、充分沟通、深度交流、相互理解,扩大共识管控分歧。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工商联、侨联、台联、对外友协、贸易促进会、台属联谊会、欧美同学会、黄埔同学会等民间组织作用,与海外华侨、华人广泛开展交流。可以“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1]295,深入广泛宣传“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人民政协友好协商、平等对话交流的故事,塑造中国开放包容、协商对话、合作共赢的国际形象。可以通过国际新兴媒体和第三方友好国家传播平台,阐释好人民政协制度的优势、特点及在国家治理中的效能,讲好人民政协协商治理、普遍参与国家治理的故事,多渠道充分开展与目标国人民群众的互动交流,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

四、人民政协具有推动多元竞争世界治理秩序重塑的整合功能

随着冷战格局的结束和两极世界秩序的解体,世界进入多元竞争与和平合作的新时代。多元竞争、开放包容、对话合作成为基本趋势。人类世界进入前所未有的相互依赖、高度依存的全球化时代,多元竞争格局代替单极独霸秩序,对话协商代替对抗威慑,利益多元、诉求多样成为基本趋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不同信仰、不同制度之间通过对话交流化解分歧,求得共识,“以协求同,以商成事”成为各国共识和共同愿望,冷战思维、强权政治、零和博弈已经成为“过去式”。

(一)政治共识是基础

在多元竞争的世界格局中,各国之间的政治共识和政治互信,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实现共同利益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在尊重互信、开放包容、协商对话基础上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各国历史文化和国情不同,意识形态差异巨大,政治经济利益诉求多样,更需要通过政治协商、对话交流、互信合作以满足彼此需求,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目标。人类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度依赖、相互依存。人民政协的柔性协商机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都是基于高度政治互信基础上的合作思维。舍此必将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难以实现合作共赢共享的人类共同目标。

(二)人心相通是根本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古话有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人心相通,同气相求,才能相互信赖、彼此合作,进而达成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法则在于和则互利、分则相害。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残酷现实,让世界各国更深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是命运与共、休戚与共、生死与共的共同体,在人类共同风险面前没有人能置之事外,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人心相通、加强合作,才是根本的、唯一正确的出路。经济领域坚持合作共赢,政治领域坚持战略互信,安全领域坚持共建共享,文化领域坚持交流互鉴,生态领域坚持绿色低碳,为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真诚合作、齐心协力,在友好交流、平等对话中消除对抗,寻找各国人民最大公约数,共同营造和平发展、和谐共生的良好国际环境,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目标。

(三)共商共建是保证

美国学者查尔斯·库普钱认为21世纪的世界是没有主宰的世界(1),任何一个大国主宰世界命运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需要各国共同参与构建有利于共同发展的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共同参与国际事务的机制自然是开放包容、平等对话、友好交流、协商合作。任何宏伟的构想要变成现实,都必须付诸扎实的行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倡议由中国提出,但其目的是为人类谋求共同发展利益,应对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共同风险和挑战。共同利益的实现不是哪一国能够单独完成的,更不是大国主宰的单独行动,需要各国积极参与、平等协商、共同建设。

(四)共赢共享是目标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都在谋求自身发展,但是资源稀缺、风险增多是各国发展面临的共同风险和挑战。合作共赢、共建共享是应对人类共同风险和挑战的唯一正确选择,也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中国所倡导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了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风险和挑战,在合作共赢中实现各国发展利益,在共建共享中满足各国人民的共同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6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愿望和心声,在谋求自我发展中更多造福人类社会,让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而不是一家独大的独占独享。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中国对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推陈出新,创造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不仅是为中国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扩展生存空间、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更是通过协商合作实现各国共同利益、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繁荣进步的国际合作机制。

注 释:

(1)[美]查尔斯·库普钱.没有主宰的世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版。库普钱认为新兴大国将不会听从西方指挥,不会趋同于西方模式,而是追随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推行自己的国际、国内概念。21世纪不会属于美国、中国,或是亚洲,或任何其他任何一方,它将是一个没有主宰的世界。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个独立的世界将不会拥有一个引力中心或全球监护者。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协商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凝聚共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初心与使命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一部全面深入研究人民政协理论体系的力作
——读《人民政协理论体系初探》有感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