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驴产业重点县(区)驴养殖现状调研报告
2023-01-05李吉鹏韩芙蓉宋礼聪张春燕魏万娟罗永禄段红伟王世泰
李吉鹏,马 元,韩芙蓉,宋礼聪,张春燕,魏万娟,罗永禄,段红伟,王世泰*
(1.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2.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30;3.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甘肃 白银 730900;4.甘肃省景泰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 景泰 730400;5.甘肃省永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永登 730300;6.甘肃省瓜州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瓜州 736100)
驴作为传统大家畜,养殖历史悠久,在农用机械未普及之前,役用价值突出,曾在大家畜饲养中优势地位明显,在甘肃省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驴肉、阿胶、驴奶及以驴油、驴血为主要原料的美容保健品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驴产业已蜕变为一个新型产业,其经济价值日益凸显。为精确掌握甘肃省驴产业重点县(区)的养殖现状,对永登县、景泰县、白银市平川区、瓜州县和金昌市金川区5个县(区)的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1 驴产业发展现状
1.1 品种及数量
甘肃省5个驴产业重点县(区)全舍饲养殖品种以德州驴及含有德州驴血统的杂种驴为主,放牧养殖的品种以庆阳驴、凉州驴、新疆驴及各类杂交种为主。驴饲养量随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20世纪90年代达到顶峰,占大家畜饲养总量的40%以上,之后逐年下降,2021年底存栏数量仅为2.126万头,不足大家畜饲养总量的1%。永登县驴存栏量1980年为1.14万头,1990年为1.62万头,2000年为1.32万头,2021年为0.3万头;金川区驴存栏量1980年为0.08万头,1990年为0.19万头,2000年为0.049万头,2021年为0.056头;景泰县驴存栏量1980年为1.37万头,1990年为1.69万头,2000年为0.89万头,2021年为0.28万头;平川区驴存栏量1990年为1.01万头,2000年为1.03万头,2021年为1.27万头;瓜州县驴存栏量1980年为0.63万头,1990年为0.58万头,2000年为0.32万头,2021年为0.97万头。
1.2 群体结构、繁育方式及繁殖率
目前,甘肃省5个驴产业重点县(区)存栏驴中德州驴占38%、庆阳驴占20%、关中驴占8%、杂种驴占29%、凉州驴仅占5%。大中型品种以母驴为主群体结构,繁殖母驴占30%、种公驴占5%、青年驴占35%、驴驹占30%。凉州驴等小型驴基本上是10岁以上的老年骟驴,繁殖驴已不多见,优秀公母驴更是难觅其踪。繁殖以自然交配为主,一般3年2胎,多为单胎。规模场繁殖率达50%,产驹成活率达99%;散养户繁殖率达41%,产驹成活率达80%。
1.3 养殖模式
随着驴役用价值的弱化及其肉、皮、奶等产品的商品化生产,养驴的主要目的是使经济价值最大化。甘肃省5个驴产业重点县(区)驴的饲养主体为规模化养殖场,专业化养殖程度达85%以上。养殖场(户)几乎全部采用配方化、全舍饲的喂养方式,只有个别具有放牧条件的养殖场(户),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或夏秋放牧、冬春舍饲的半舍饲半放牧养殖方式[1]。
1.4 政策支持情况
目前,永登县、瓜州县、金川区还未出台扶持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景泰县和平川区依据2017年白银市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黑毛驴和奶骆驼特色养殖业实施意见》,出台了促进驴产业发展养殖贷款贴息、产业扶贫分红、资金补贴、养殖保险等相关配套政策,通过争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带动贫困户入股分红增收、意外死亡保险兜底降低养殖风险等措施,有力促进了驴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殖企业和合作社等规模养殖场的数量快速增长,驴养殖数量也逐步增长,平川区是2021年末甘肃省驴存栏数量唯一过万的县(区)。未制定相应扶持政策的县(区),均受繁殖能力有限、驴驹昂贵、养殖周期长、市场波动大、资金短缺或周转困难等因素的影响,驴养殖规模逐渐萎缩,规模养殖场及养殖数量均显著下降。
1.5 产品方向及养殖效益
目前,甘肃省5个驴产业重点县(区)均以出售驴肉和驴皮获利,景泰县曾有1家驴乳加工企业带动个别驴场以40元/kg的价格出售少许驴乳,但因鲜驴奶供应量难以满足驴乳加工生产而倒闭。驴产业是一个前期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但火爆的阿胶消费市场给驴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前几年成年驴皮售价达3 000元/张,肉驴育肥纯收入达2 000元/头,驴驹售价达6 000元/头以上[1]。近年来,非洲及西亚等驴皮进口市场的开辟,严重打压了国内驴皮市场价格,国内驴皮收购数量锐减,目前成年驴皮的市场价格为650~800元/张。养殖场(户)从市场购入130 kg左右的驴驹,全舍饲育肥到250 kg出栏,平均亏损约2 000元/头;有放牧条件和坚持自繁自育的养殖场(户)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与养殖牛、羊等草食畜相比几乎没有利润空间,严重打击了养殖场(户)的积极性。
2 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数量锐减,产业链开发不足
一是养殖数量锐减。近年来,甘肃省5个驴产业重点县(区)驴的饲养量呈断崖式下跌,2021年末驴的存栏量仅为2.8万头,与20世纪90年代的5.1万头相比,降幅为45%。驴的饲养总量在大家畜中所占比例几乎可忽略不计,且还有继续降低的趋势。二是生产方式原始。虽然驴的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但规模养殖场驴的饲养量多为500头左右,千头以上规模驴场仅有2家。整体表现为小、散、乱,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较低,驴的养殖方式较原始。三是产业链开发不足。驴产业还停留在肉、皮等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缺乏对驴产品的药用、乳用、保健与生物制品的开发,竞技休闲等新型驴产业的开发利用也处于空白期,仅有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有游客体验原始驴车项目。驴产业发展均存在龙头企业缺乏、示范带动能力弱、产业链开发不足、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四是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驴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有限,且受制于市场价格波动,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从小规模低利润向大规模高利润发展的潜力不足,养殖效益低。
2.2 养殖技术配套程度低
一是营养标准化程度低。目前,甘肃省驴品种选育及其饲养标准制定工作停滞不前,不同用途、不同生理阶段的驴对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求量无据可依,养殖者全凭经验配比添加。二是饲喂标准化程度低。大部分大型肉驴场是在市场高价驴皮的利益驱动下建成的,普遍存在养殖知识缺乏、圈舍建设不合理、草料准备不足且加工粗放、日粮营养搭配不科学、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导致驴营养供应不足,生长发育受阻,营养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频发,驴群强弱分化严重。三是疫病防治标准化水平低。5个县(区)真正懂驴疾病的兽医人员不超过5人,疾病诊治全凭经验,均存在大家畜兽医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普通病的诊疗水平低,多家规模驴场因肠梗阻病而损失惨重。
2.3 繁殖效率低
一是受胎率低。驴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 d,发情持续期3~14 d。母驴2.5~3岁、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时初配最为适宜,种公驴在4岁以上配种最佳[2]。甘肃省5个驴产业重点县(区)驴的受胎率为40%~60%,与繁殖管理好的驴场90%的受胎率相比差距巨大。二是配种处理不当。母驴发情规律掌握不准,错过最佳配种时间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母驴产后第一个发情期不能及时配种;驴群营养不佳,生殖系统等疾病频发,导致母驴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母驴和种公驴过早配种导致配种失败或久配不孕,进而导致受胎率低。三是种驴管理不科学。甘肃省5个驴产业重点县(区)驴的繁殖以自然交配为主,部分养殖场(户)将后备公母驴混群饲养,私交滥配现象严重,导致驴群健康水平下降、种驴有效利用年限缩短。饲养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业务素养不高,对驴群管理不科学,导致驴运动量不足,公驴体质虚弱、精液质量差,母驴过度肥胖、假发情或乏情,正常交配不能有序进行,严重影响驴群正常繁衍。四是繁殖手段落后。租借种公驴的现象普遍,杂交无序、近亲繁殖严重,导致繁殖率低、品种特性不明显、品种性能下降。先进的繁殖技术推广应用不佳,驴的胚胎移植技术处于空白,只有个别养殖场推广同期发情处理和人工授精技术。
2.4 地方品种逐渐消亡
凉州驴是典型的小型驴种,适应性强、易于饲养,曾经在甘肃省广泛饲养,是优良的地方品种。在产奶性能方面与其他驴种区别不大,但因其体格较小,在产肉量、皮张面积上相较大型驴种毫无优势可言,养殖劣势明显,目前仅存栏0.1万头左右,且品种特征明显、血统纯正的凉州驴基本都是10岁以上的老年骟驴,年轻体壮的优质公母驴寥寥无几,存在灭种危机。
3 发展建议
3.1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出台相关政策,在用地审批、圈舍建设、设备购置、保险投保、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各类资本依法合规投向育种、饲料生产、屠宰加工、乳制品加工、生物保健、技术服务等领域,降低融投资门槛和成本,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促进甘肃省驴产业做大做强。
3.2 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绿色、高效养驴模式
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坚持“绿色环保、适度规模、自繁自育”,以充分尊重生长发育特点、全面发挥生产潜力为前提,以全产业链开发模式为突破口,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三变改革”等为抓手,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符合甘肃省驴产业发展实际的绿色、经济、高效、现代化发展之路。
3.3 延长产业链,提高养殖效益
紧紧围绕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驴产品向纵深拓展。引进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将驴养殖、产品加工、市场开发、销售服务紧密衔接,深度融入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全产业链流程,挖掘肉、皮、奶、医药保健、宠物伴侣、竞技旅游、文化服务等潜力,不断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和效益链。打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驴产品,推动就地加工向市场终端化发展,推动驴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驴产业优质高效、良性可持续、现代化发展目标。
3.4 提升养殖标准化水平
一是加快完善标准化饲养管理规程,引导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发展,与中小养殖场(户)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构建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共享技术、共创品牌达到生产、服务、营销“三统一”,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效益。二是重视畜牧技术人才,建设大家畜兽医服务队伍,对中小型养殖场(户)在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给予实用技术指导。三是积极推进品种选育、营养、饲喂及疫病防治等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实施与推广,实现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加强关键技术培训与指导,建立健全驴标准化生产体系。
3.5 优化驴群结构,推广先进繁殖技术
一是根据生产用途和生态适应性,有计划、有目的地从外部引进不同品种的优良种驴,积极优化驴群结构,使繁殖母驴的数量占群体的50%~70%,淘汰年老体衰、遗传性状优势不明显的种公驴,使公驴利用年限和代数合理,避免近亲繁殖。二是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营养均衡,确定最佳日粮比例与饲喂量,满足驴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饲喂分槽定位、定时定量、少喂勤添,定期消毒,确保驴舍、驴体卫生清洁,养殖环境舒适。每天日晒、适量运动,确保驴群健康[3]。三是做好发情观察与鉴定工作,适时配种,积极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进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效率。
3.6 保护地方优良品种,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场。抢抓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打好种业翻身仗的良好机遇,树立“大农业、大畜牧”格局,借助甘肃省悠久的养殖传统、优良的地方品种(凉州驴、庆阳驴)、多样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畜牧资源,长远谋划、科学布局、定位公益、普惠大众,加快推进《凉州驴》品种标准的推广应用,划定保种区,建立保种场,组建不同等级的凉州驴繁育群,并进行封闭扩繁,禁止和外来品种杂交,确保血统纯度,加快凉州驴品种保护步伐[1]。二是构建多渠道保障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加大项目审批、土地划拨、资金争取、科技研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及个人积极参与凉州驴保护利用。针对肉、奶等特定生产性能,积极培育适宜甘肃省养殖的新品种,深度挖掘经济价值,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构建多层次保护和多元化共享利用机制。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在全省范围内召集专家学者、养殖能人等组建驴专家团队,通过“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形式,开展养殖繁育技术咨询服务和培训,积极引进和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性别控制等先进繁育技术,扩大优良种驴基因传播面积,提升传播效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速凉州驴优秀群体建立,推动品种保护工作稳步前进。四是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坚持保护、开发、推广、利用相结合,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深度挖掘凉州驴资源潜力,多手段、多渠道宣传造势,打响凉州驴品牌,提高当地肉驴养殖效益,让养殖者在生产中受益,从而提高品种保护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从长远发展来看,应在保护现有驴品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品种资源,采用多种育种方式,培育肉、奶等特定高产性能的新品种或新品系,同步推广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发情控制、性控胚胎移植等先进繁育技术,改善驴群结构,提高优秀种驴比例和适繁母驴数量,提高繁殖率,提升生产性能。同时,制定营养标准,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标准化水平和疫病防治水平,打造高附加值、全产业链开发模式,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