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探究
2023-01-05李耀基
李耀基
(甘肃省民乐县水务局,甘肃 张掖 734500)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各地修建了水库以维持用水平衡,满足居民日常用水需求。但水库在运营过程中会因水流或腐蚀等因素而导致设备受损,影响周边居民安全。生活在水库下游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与水库工程管理工作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应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安全[1],需重视水库工程管理与维护,合理、科学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1 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意义
水库工程规模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诸多冗余管理信息数据,面对突发故障时调取数据稍显滞后。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借助高新信息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来实现管理操作,使这些技术能够在水库工程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全面协助管理中的基础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及准确率。要想使用信息化手段协助维护、排除障碍,需明确其重要意义[2]:其一,信息技术能够为水库相关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第一时间探知水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反馈,在动态收集水库运行数据的同时,有效维护水库周边的环境卫生,利用科技手段提供准确的数据。其二,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对环境进行监测和维护,根据数据和检测结果,制定更加可靠、适合的水库工程管理方案,提升水库工程管理效率,为水库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积极发挥水库功能。
2 水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不严谨、不全面
部分水库缺失管理,发生问题时无法及时给予维护或操作不恰当。一些地区,水库的地理位置至淤积的泥沙较多,没有及时处理,长期如此,泥沙越积越多,难以清理,导致水库水量调节能力严重下降,遇到危险时甚至会出现堤坝崩塌问题,对水库周边的居民造成威胁和伤害[3]。提升管理水平是水库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是水库工程的关键。
2.2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意识有待提升
水库工程管理不严谨,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管理意识,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缺少约束,其工作积极性被削弱[4]。制度缺失或不健全,导致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责和岗位任务不明确,认识不深入,分工不明确,水库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导致水库工程管理难度较大,如果不及时更正,将会造成水库工程安全隐患。
2.3 水库工程设施陈旧
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水库建设时间较早,缺少有效的维护,相关设施陈旧、老化,由于缺少管理意识和合理的管理制度,无法满足人们对水库工程的需要。水库管理系统出现问题后,对故障只进行检查与维修,对于问题预测不及时,导致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停滞,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不仅不能抵挡自然灾害,还可能引发安全问题。水库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相对落后,无法有效落实网上缴费、线上办公、无人值守等功能,对水库调度作用不大。
2.4 人才资源匮乏
优秀的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石,水库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我国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资金投入相对有限,资金使用效率较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水库信息化管理进程受到阻碍。高校对专业课程进行了适当调整,但专业课程内容无法与时俱进或盲目跟风设置课程,导致专业课程设置混乱,人才培育无法落到实处。学生毕业后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倾向,不利于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
2.5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信息化技术已应用于水库工程管理中,成为了现代化专业管理模式,但是受传统管理方法的影响,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习惯新的管理模式,对于新型管理形式和应用方法认识不足,仅凭经验进行决策判断,对于水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没能很好地掌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影响了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开展,应培养大量的专业型人才,全面提升水库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价值[5]。
2.6 对于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认识不全面
对于信息化管理建设认识不全面,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工作人员对于其重要意义没有良好的认知,只沿用传统的管理技术,认为只有经验才是最重要的。要让水库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运用的重要意义,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使其得到良好发展。
3 提升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建议
3.1 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想要实现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要摒弃陈旧观念,正确认识信息化技术对于水库管理的重要意义。人员的工作能力、责任意识与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息息相关,应提高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推动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信息化的实质作用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6],工作人员每天都需要应用信息化技术,应全面提升专业技术,只有熟悉信息化技术,才能投身到日常作中,提升工作水平与岗位素养。应加强人才建设,积极引进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外语等专业人才。应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积极组织专业培训,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人才储备提供坚实的基础。
3.2 完善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
每一个成功的项目背后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支撑,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对于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除国家政策给予支持外,各地水库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发展进行制度体系的完善。每个级别、每个程序都要设立专人管理,针对整个项目质量和进度管理设置监管岗位,要确保员工能够熟练应用信息化技术,促进水库管理工程的发展。发现问题时,要进行有效分析、解决问题,将整个过程完整录入数据库,积累管理经验,便于日后管理[7]。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并落实执行,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责任与义务,严格执行并遵守规定,端正工作态度,对于违规行为,要根据规章制度给予处罚,对于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励员工正向发展,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其中,推动水库工程信息化发展。
3.3 更换老化陈旧设施,更新完善软硬件
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需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和规章制度,这是其重要的结构组成,此外,要重视硬件和软件建设,目前,很多水库信息化设施比较陈旧,跟不上发展要求。在设备选择上,要选择具有检测报告和通过认证的设备,要与水库工程需求相符,不能一味追求更新换代,必须要确保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及协调性。要重视维护工作,做好日常养护,保障信息化在水库工程管理中的高效应用,发挥出价值。在软件应用上要加强开发和维护,如果软件出现一些乱码或变动,将会对整个管理体系产生影响,要强化运用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简化水库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实现自动控制系统的数据实时采集与监控等功能,令整个系统逐步完善。合理处理数据,确保水库工程的整体运行。例如:通过设计手机APP,使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查看水库运行状况,保障水库信息化管理的快捷高效。通过智能检索系统,精准高效确定水库运行故障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快速解决故障问题。
3.4 科学有效应用信息化管理体系
要想使信息化管理体系更加科学有效,要对水库水情有一个实时的了解,完善防灾措施,确保可随时启动应急措施。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监控体系,使工作人员能够随时监测实时情况,根据情况对监控体系进行局部调整,掌握水量和水库变化情况。检测内容要根据时间段、变化程度有一个完整的记录,为管理调整提供依据,最大化降低风险事故造成的影响,保证水库稳定运行。
3.5 完善灾害信息预报功能,加强危机意识
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对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预报信息功能,令信息技术与水库工程管理有效融合。更新监控系统,利用可视化人机界面实时记录历史数据,实现故障预警。只有强化人们的危机意识,提供精准、有效的灾害信息预报,才能有效防御灾害,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开发科学可靠的系统,及时更正错误并修改不足,提升灾害预报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其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应与时俱进,及时掌握新技术,规范操作,推广应用水库工程信息化系统,实现水库灾害预警的常态化。
4 结语
为推动水库工程发展,应有效融入前沿信息化技术,提升水库工程管理效率。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更需要高度重视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硬件、软件配置。应加强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