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
2023-01-05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第一中学岳肖冉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第一中学 岳肖冉
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各种重大战略部署,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根本遵循,进一步推动我国人民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解决人民生活需求和发展不平衡间的矛盾。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共产党人信仰的根本,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方向,学校则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其承载着传播国家价值观念的重要责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长期和群众站在同一战线,开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思政教育中,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主要措施,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赋予学生各种精神支持,为中华民族富强提供理论支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中蕴含多样化内容,在社会主义阶段是指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以及公民个体的全面发展。从人们日常需求来看,不仅要满足每个人物质财富要求,还要满足精神需求,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不然很容易迷失努力的方向。而中学生思维具有可塑性强、渴望独立、情绪反复等特征,并正处于树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所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中学思政课程中,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环境带来多样化思想,在优化学生思维方式的同时,带来各种意识冲突,对学生的分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分辨能力,严格遵循社会主流价值标准,自觉抵制外国文化的入侵。因此,在思政课程中要合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格观念,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贯彻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客观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明确提出,该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来促进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给学生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高中思政课程教学中,将立德树人作为主要目标,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政课程核心素养。目前,在初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材中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另外,思政课程新课标要求将社会实践和理论知识相互融合,来引导学生利用合作探析手段,提升其道德素养和思想觉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想要完全落实新课标内容,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理论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目标,以中学思政课程为载体创新日常教学模式,提供丰富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想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中学思政课程教学中仍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在知识累积和价值观念转变方面效果较差,整体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想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产生较大进步,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革中学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来提升课程教学效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共产党人信仰的根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由国情国策、法律法治、伦理道德、心理健康等环节组成,新版高中思政课程主要包括经济与社会、政法与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模块,来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根据马斯洛教学理念,在进行思想教育前,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让学生具有较强的满足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中学思政课程教材内容要严格遵循教育需求层次规律,从不同方面将核心价值观理念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能真正掌握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将知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的教学路径
(一)思政教学主渠道和其他学科协同教学
要熟练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让其深深刻在脑海里和心灵中,学生要真正意识到核心价值观传播是以思政课程作为主要渠道,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引导学生严格遵循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合一要素。同时,要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价值观教育功能,进一步挖掘不同学科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细化到学科课程目标和过程中,让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共同教学,形成不同学科的教育协同效果,来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例如,在初中“认识自己”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结合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还要懂得培养学生用理性思维来考虑社会和他人,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家人、同学、老师等。从理论层面来教育学生树立平等观念,在个人信念层面来养成友善的态度,进一步拓展初中生社会接触范围,给学生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通过构建考核评价机制和教学督导机制,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利用我国民族英雄人物、古典诗词赏析等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形成其他课程和思政课程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打造校园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新时代的到来,在思想上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步伐。结合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利用实践创新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全新的核心价值观,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突破途径,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体系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梦想和初心,并且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怀揣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中华民族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决心,充分体现人民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而校园文化作为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思想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汇报表演、红色知识竞赛、主题讲座等活动;另一方面,可将核心价值观作为主题来建设校园网站,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活动,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寻找价值观教育新突破口
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自觉认同价值观念,只有从内容去认同价值,才能真正去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拥有较强的时代性特征,还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所有人们所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起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国在世界文化中发展的动力。因此,中学思政教学过程中,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糠,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目标,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让社会核心价值观深深刻在学生内心。同时,学生要结合历史文化主题,来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如风俗礼仪文化、传统节日、诗词文化等活动,要将经典的历史故事渗透到思政课程教学中,教会学生懂得感恩,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加强社会实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注重实践操作,只有将实践体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的发展不能缺乏实践的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就是带领全国人民进入小康生活,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让人民都进入小康社会,党中央做出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制定精准扶贫政策,帮助城乡之间均衡发展。因此,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初中生由于年龄原因,其主要是以感性认知为主体,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体验,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要将核心价值观靠近学生日常生活进行讨论,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习提出多样化价值培育目标,如学会分享、关注社会、保护自己、成熟独立等。高中生由于其具有初级的行为能力和理性思维,在思政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阐述核心价值观理念,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价值实践,如组织学生举办知识竞赛、辩论赛、价值观主题班会等,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在为人民服务社会实践中,提高同学之间的团队交流能力,更好地发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当代学生更在实际生活中深刻体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培养自身不断创新、奋斗进取的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体现核心价值观内涵,从而做到严于律己。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目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渠道,给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校必须要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视程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开展各种实践教育活动,进一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让其能真正渗透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知识,来塑造学生的思维模式,给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