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①

2023-01-05顾明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书房办学读书

顾明远

孟彩娟校长倡导山观实验小学开展的“家庭小书房”建设活动,我很感兴趣,当年曾到过几户学生家里看了孩子的小书房。书房虽小,但确实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给农村家庭注入了淳朴的文化气息。受此启发,我欣然题写“读书、思考、实践,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作为对他们的鼓励。当年不经意间的这一句感触,后来山观实验小学把它作为了学校特色办学的教育理念,并10多年孜孜以求,坚持引领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成长,取得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对此我深表欣慰。

学习是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读书是学习的主要途径。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这篇杂文中提到,读书有两种:一种是职业的、为了谋生的读书,为了工作或升学不得不读,这种读书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另一种是嗜好的、为自身发展的读书,“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他认为,只有后一种读书,才能有浓厚的趣味,也才“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可见读书要能成功,关键在于是不是有趣味、是不是自愿。职业的学习也是需要的,因为将来你总要就业谋生。但要想在事业上有成就,恐怕也要对该事业有兴趣,自愿地为事业而学习。勉强的学习总是难以深入,难以成功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还没有职业定向,更应该让他们自愿地、有趣味地学习。同时,读书也是培养儿童兴趣的最好途径。

当然学习不光是读书,观察、思考也很重要,读了要想、要思考。我们的教育方法要注重启发式,不要灌输式。我们经常讲减轻负担,减轻负担为什么?不是说减轻了负担让学生去瞎玩,而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使他们有时间思考问题,有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有时间参加他们喜爱的活动,在有趣的玩中学习。小书房里有大宇宙,小书房里有大智慧,从“小”到“大”是一个必然过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天走进书房,是为了明天走出书房。所以说,学习是一个读书、思考、实践的过程,最终要“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

第一环节是读书

一个人不会读书,是不会成长的,读书是最重要的。现在有很多大人都不会读书,从小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那他的文化素质也不可能得到多大的提高。

我一直有个观点,语文教学应该以阅读为中心。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它的表达形式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为了掌握这个工具,除了会听、会说以外,还有就是要会读、会写,因此,听说读写都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包括了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几个部分,其中阅读教学应该是中心。以前有一些小学提出语文教学以作文为中心,不适当地加大作文比重,我认为这不恰当。小学阶段,从写话开始,到要求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等,这四五百字的习作怎么能带动语文这么丰富的内容呢?写作当然也很重要。写作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佳体现,这我赞同。但这是结果,结果并不是引领,引领和结果是不一样的。应该用阅读来引领语文教学,最后达到会表达。总之,听说读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都重要,并不是说阅读最重要,但阅读绝对是中心、是引领,读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和词汇,可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也才能写得更好。

阅读可以增长知识,引发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不想学习,怎么办?老师就要与学生一起学习感兴趣的知识。他提出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普书籍,“阅读、阅读、再阅读”,不但老师要读书,更要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乐于读书。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读感兴趣的故事、童话、诗歌,等等。对读书有兴趣,对学习自然有兴趣。

第二环节是思考

中小学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打基础,这种基础不仅指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包括基本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不能要求中小学生有重大的发明创造,但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就是要让学生思考,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探索精神,凡事问一个为什么,可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用另一种方法解释。从小有了这种创新意识,长大了,掌握的知识丰富了,他就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创新。

光读书不思考是不够的,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智慧,知识多不会灵活运用就变成书呆子了。学生在活动中会产生很多疑问,总想寻求答案,所以老师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来建构知识,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有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没有活动,思维就激活不起来。学生对学习就会缺乏兴趣。好的方法总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增长智慧。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而不思考,学习的知识就不能理解透彻,就不能举一反三。这就需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在思考的过程中就能提出很多问题来。我们的教育缺乏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我们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在课堂上满讲满灌,在课下又布置了许多作业。让学生用什么时间去思考?只有让学生有时间思考,有时间去广泛学习其他知识,知识面拓宽了,思路打开了,就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孩子生来就有好奇心,从会说话开始就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新鲜感,总想问一个为什么。随着知识的增长,问题会更多。不会提问的学生不能算是一个好学生,课程改革应该培养学生会思考、会提问题。

第三环节是实践

教育是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也是生产力。学校是创造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想创造知识,就不能离开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我们要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那就要把教育和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生产结合起来,与社会的生活结合起来,尤其是信息社会更是如此。所以说,我们要引领我们的学生走向世界去实践。

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过分重视书本的传授确实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应该提倡给学生更多自己活动的空间,包括自学的空间。书本知识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素质教育有两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就是一个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教学必须通过实践对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吸收、检验和批判,进而有所创造。所以,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者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拥有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道德教育不是说教,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我觉得道理是要跟学生讲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里面,让孩子去实行、去体验。道德教育对小孩来说首先是养成一种习惯,另外就是让他们在活动当中判断是非。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在活动过程当中,通过一些矛盾,通过一些斗争,使思想得到一个提升,矛盾解决了,他的道德水平就会提高一步。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知识传授,这个知识的传授一定要和具体行动结合起来。

总之,在书中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也能培养一个人好的品质。但读书还得思考,读过的知识才能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再到生活中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通过读书来获得真知,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从这一意义上讲,“读书、思考、实践”是一个螺旋式上升,也是一个回旋的过程,它构成了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石。

第四环节是要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环境,小书房就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小书房中读书,在小书房中思考问题,最终还要能走出书房,走向世界,培养有远大理想、宽阔胸怀、有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

我们中国的教师需要有两方面的根基:一是中国文化的根,二是国际文化的视野。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必须有中国文化的底蕴,坚持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如在教育上应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学相长”,重视人格素养,以自己的道德文章教化学生;二是要有开放的心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和先进教育经验,讲民主、讲科学,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信息交流越来越快,地球变得小了,教育的开放性、国际性越来越强。教育不能不纳入全球化的轨道,教育只有加强开放的力度,才能够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山观实验小学做的是“在小书房中读书”,想的是大世界、大天地,说明孟彩娟校长和她的学校是具有开放的胸襟和国际的眼界的,是能做出学校的特色来的。什么是办学特色和特色学校?通常人们对学校办学特色有一种误解,认为学校办一些特长班,或者组织一些特长的小组团队,就认为是学校的办学特色。特色是根据学校历史、学校环境,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形成的独具个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模式。特色学校就是在办学方面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为全校师生认同,并朝着目标去努力,取得显著成绩,为其他学校和社会认可的学校。中小学虽然不像大学那样是文化的中心,但是由于各校的历史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办学的理念不同,各校也会有自己的特色。山观实验小学在“小书房”中有办学的大思想,这才叫真正的特色。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真正的特色还在于学校的文化建设上。学校文化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它是几代人的努力积淀下来的。希望山观实验小学继续把“小书房读书活动”引向深入,产生更好的办学效果,并经过全校师生长期的努力建立起具有本校独立风格的特色文化。

(原载于《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第26期)

感悟分享

顾明远,192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奠基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底,先后出版了顾明远主编的两部大型工具书《世界教育大系》和《世界教育大事典》,被誉为“传世精品”。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至今已经一年有余,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双减”背景下,重温顾明远先生的这篇文章,很有必要。顾先生的文章中讲清楚了“减负”的根本原因:“我们经常讲减轻负担,减轻负担为什么?不是说减轻了负担让学生去瞎玩,而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使他们有时间思考问题,有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有时间参加他们喜爱的活动,在有趣的玩中学习。”

顾先生倡导的“第一环节是读书”。“用阅读来引领语文教学,最后达到会表达”,“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读感兴趣的故事、童话、诗歌,等等”。读书的重要性尽人皆知,然而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每天的生活必须,却是值得长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同伴分享读等方式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要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导,学生必然会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

顾先生倡导的“第二环节是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和思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可偏废。顾先生认为“不会提问的学生不能算是一个好学生,课程改革应该培养学生会思考、会提问题”。我们的教育有时候恰恰相反,培养的学生越来越不会提问题,只会死记硬背,逐渐丧失对知识的热情和思考,蜕变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何其可怕!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应该进一步打碎学生思想的桎梏,让学生敢问善思,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顾先生倡导的“第三环节是实践”。“要引领我们的学生走向世界去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真正地投入实践活动当中,才能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才能收获真正的成长。否则,只会成为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想着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逐渐成长为手脑并用的人,而不是眼高手低的人。

顾先生倡导的“第四环节是要从小书房走向大世界”。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能够“走出书房、走向世界”,成为“有远大理想、宽阔胸怀、有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在读书、思考、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有核心竞争力的,是可以在未来的社会中应对纷繁复杂的变化的。

(推荐人:张海宏)

猜你喜欢

书房办学读书
把自己关进书房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童年的小书房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品鉴书房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