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融于高中政治高效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2023-01-05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二中学韵琦艳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内容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二中学 韵琦艳

生活融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这一行为的重要意义在于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所谓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教材中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二是支撑“生活融入”这一行为的理论,即生活化教学概念。新课改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生活元素联系更为紧密,一方面,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政治相关的抽象概念,从而更好地认识思想政治这门学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属于社会层面比较高端的事物,形成原因复杂,但却与人们行为和认知存在相关联,甚至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存状态。因此,若要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生活融入”这一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作用其背后的“生活化”这一概念。

一、生活融入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生活”一般是指人们为追求某种幸福而在人们生存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日常活动的总和,实际上人的生活也就是对人生的阐释。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生活又可以细化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童年生活、青年生活、中年生活和老年生活等。关于“化”,其本义是指“变化”“改变”。所谓“复杂化”,是指将简单的事物变得复杂。所谓“最大化”,是指将小的事物变得更大。它是一个过程,是动态并且始终处于一种“改变”的状态。那么什么又是“生活化”呢?按照前面逻辑,是指将那些非日常的,与日常生活相疏远的事物或活动,“变”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的,甚至是息息相关的一种状态。因此,生活化教学可以这样理解,即教育者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学生的未来和发展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高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教学方式。

生活融入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老师能够将可以反映科学知识的生活元素引入课堂,而非使教学内容偏向于生活,其目的在于,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识与现实生活元素紧密衔接。要让学生生活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场所,要让学生能从鲜活事例中把握抽象知识,并且能在现实生活中将知识加以运用。

(二)生活化教学基本特征

第一,生活性。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教学只有将生活当作活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分,再将产生的能量反哺于生活,这样的教学才能充满生命力,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第二,互动性。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个互动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师生互动,二是生生互动,三是学习与生活互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是互动的表象层形式,学习与生活互动则是一种基于具体内容的互动,因为事物的产生和应用离不开生活状态与学习过程,因此无论哪一类教学内容,始终离不开“学习与生活”这一层面的互动。

第三,体验性。在生活化模式下,思想政治教学更倾向于使学生走入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调查、访问、采访等方式,去更生动形象地从与自己密切联系的生活中切身地感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知识的运用价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加深理解、学会运用,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得到生活上的感悟与情感上的陶冶,学会生活。

二、“生活融入”行为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在任何发展时期下,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也只有给予学生足够尊重,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满足其求知欲望。高中政治课教学要善于面向学生及其生活,能够瞄准生活实践与已习得知识,在此基础上来开展具体教育意义和生活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就拥有思想政治理论,自觉用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

作为支撑社会性活动有效开展的一项基本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上,教育者要将合理的生活化元素作为教学指导目标,将有意义的生活元素作为支撑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使“生活融入”这一行为所具有的功能、意义和价值,充分渗透进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学生能够在接受生活化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将教学目标生活化,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正确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而且直接影响了他们职业生涯与人生道路的选择。

(三)教学形式生活化

个体生命通过体验而感知自我,认知他人,解读生活,升华情感,净化灵魂。所谓教学形式生活化,一是将“生活体验”作为一种常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获得为政治课学习所需的各种真实体验,进而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二是针对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和拓展情境创设维度,在实施“生活融入”这一行为时,教师要有目的地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感受、去体念并在此过程中去学习知识。三是将大量生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教师结合具体教学目标与内容,精心筛选生活案例,辅助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案例中所展现出来的现象或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论证,将书本中的抽象内容还原为真实具体、生动丰富的生活案例。

(四)教学内容生活化

首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行为及内容不能过分依赖于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知识点,要在“生活融入”行为支撑下将更多生活元素融入进过程和教学任务,使思想政治课堂成为能够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培养政治觉悟、锻炼其政治能力的最佳场所。

其次,“生活融入”行为不能过于程式化和模式化,要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性,被择取的生活化元素要具有拓宽学生思维与学习视野的功能,让学生能够养成从多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善于站在政治视角分析社会现象。

再次,在教学内容生活化及“生活融入”行为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于典型内容的生成性,即内容要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要让学生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种带有生活意义的创造性活动。

最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要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借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问题的思考、判断,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活动,来获得知识,锻炼技能,实现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实践生活化

在新课改的理念中,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让学生理解教材,而是要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运用于社会实践,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学生只有把课本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实现知识的应有价值,才能真正体会知识的重要性,也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知识学习和技能锻炼的信心与动力。

三、结语

在新课改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更多、更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思想政治不同于其他科目,它同时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且涵盖了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专业内容,在育人方面发挥了很好作用。因此,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重视这门课程的价值、功能和意义,还要采用多元化方法来构建高效课堂,紧密关联课程内容与生活元素,将二者充分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猜你喜欢

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课